一種矯平機壓下裝置製造方法
2023-06-08 18:16:46 1
一種矯平機壓下裝置製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矯平機壓下裝置,它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壓下螺母(1)設置在橫梁(4)的內部,壓下螺母(1)的上端外壁套接有圓錐滾子軸承(2),壓下螺母(1)的下端外壁套接有推力滾子軸承(3),橫梁(4)的上方設置有傳動蝸輪箱(6),且傳動蝸輪箱(6)的輸出軸與壓下螺母(1)上端的連接孔連接,壓下螺母(1)的內側下方設置有壓下絲杆(5),壓下絲杆(5)的底部固定在承力壓座(7)上。它的定位精度高,受力穩定性好,能自由定心,有利於消除加工過程中的形位誤差,提高結構的同軸度、垂直度,提高了壓下裝置加載的穩定性,並使傳動蝸輪箱由專用件變為通用件,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說明】—種矯平機壓下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機械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矯平機壓下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矯平機又叫開平機、平板機、校平機、矯正機、矯直機等,矯平機主要應用於矯正各種規格板材及剪切成塊的板材。該機能適用於各種冷、熱軋板材的矯平,由於其操作方便、簡單,應用範圍遍布機械、冶金、建材、化工、電子、電力、輕工等多個行業,特別在造船、機車車輛、鍋爐橋梁、金屬結構工廠等行業,成為生產中不可缺少的必需產品。目前矯平機的壓下裝置普遍採用蝸輪箱下置式,壓下螺母和蝸輪為一體結構,這種結構不便於加工、安裝,並且螺母或蝸輪任一損壞必須一起更換,造成材料浪費,且耗費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矯平機壓下裝置,它的定位精度高,受力穩定性好,能自由定心,有利於消除加工過程中的形位誤差,提高結構的同軸度、垂直度,提高了壓下裝置加載的穩定性,並使傳動蝸輪箱由專用件變為通用件,提高了生產效率。
[0004]為了解決【背景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採用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壓下螺母1、圓錐滾子軸承2、推力滾子軸承3、橫梁4、壓下絲杆5、傳動蝸輪箱6和承力壓座7,壓下螺母I設置在橫梁4的內部,壓下螺母I的上端外壁套接有圓錐滾子軸承2,壓下螺母I的下端外壁套接有推力滾子軸承3,橫梁4的上方設置有傳動蝸輪箱6,且傳動蝸輪箱6的輸出軸與壓下螺母I上端的連接孔連接,壓下螺母I的內側下方設置有壓下絲杆5,壓下絲杆5的底部固定在承力壓座7上。
[000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上工作輥進行壓下動作時,電機轉動帶動傳動蝸輪箱6,傳動蝸輪箱6的輸出軸與壓下螺母I連接,帶動壓下螺母I旋轉,把壓下扭矩傳遞給壓下絲杆5,壓下絲杆5通過活動橫梁4得到承力壓座7帶動上輥作升降運動。
[0006]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的定位精度高,受力穩定性好,能自由定心,有利於消除加工過程中的形位誤差,提高結構的同軸度、垂直度,提高了壓下裝置加載的穩定性,並使傳動蝸輪箱由專用件變為通用件,提高了生產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7]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參照圖1,本【具體實施方式】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它包含壓下螺母1、圓錐滾子軸承
2、推力滾子軸承3、橫梁4、壓下絲杆5、傳動蝸輪箱6和承力壓座7,壓下螺母I的上端外壁套接有圓錐滾子軸承2,壓下螺母I的下端外壁套接有推力滾子軸承3,橫梁4的上方設置有傳動蝸輪箱6,且傳動蝸輪箱6的輸出軸與壓下螺母I上端的連接孔連接,壓下螺母I的內側下方設置有壓下絲杆5,壓下絲杆5的底部固定在承力壓座7上。
[0009]本【具體實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為:上工作輥進行壓下動作時,電機轉動帶動傳動蝸輪箱6,傳動蝸輪箱6的輸出軸與壓下螺母I連接,帶動壓下螺母I旋轉,把壓下扭矩傳遞給壓下絲杆5,壓下絲杆5通過活動橫梁4得到承力壓座7帶動上輥作升降運動。
[0010]本【具體實施方式】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它的定位精度高,受力穩定性好,能自由定心,有利於消除加工過程中的形位誤差,提高結構的同軸度、垂直度,提高了壓下裝置加載的穩定性,並使傳動蝸輪箱由專用件變為通用件,提高了生產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矯平機壓下裝置,其特徵在於它包含壓下螺母(I)、圓錐滾子軸承(2)、推力滾子軸承(3)、橫梁(4)、壓下絲杆(5)、傳動蝸輪箱(6)和承力壓座(7),壓下螺母(I)設置在橫梁(4)的內部,壓下螺母(I)的上端外壁套接有圓錐滾子軸承(2),壓下螺母(I)的下端外壁套接有推力滾子軸承(3),橫梁(4)的上方設置有傳動蝸輪箱(6),且傳動蝸輪箱(6)的輸出軸與壓下螺母(I)上端的連接孔連接,壓下螺母(I)的內側下方設置有壓下絲杆 (5),壓下絲杆(5)的底部固定在承力壓座(7)上。
【文檔編號】B21D1/02GK203409031SQ201320359794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19日 優先權日:2013年6月19日
【發明者】洪善晶, 袁建勇, 顧先明, 張進秋, 仲斌, 崔益勤, 何平, 何小培, 陸雲甫 申請人:南通太和機械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