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驅動油泵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15:49:06 4
專利名稱:一種雙驅動油泵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車用油泵,尤其是涉及一種混合動力車的雙驅動油泵。
背景技術:
混合動力車在發動機熄火工況時,與發動機連接的油泵也停止工作,為了給混合 動力變速箱提供工作所需壓力油,必須有另外一個的油泵工作,一般為電動油泵,提供混合 動力變速箱工作所需壓力油。同時,當發動機啟動時,油泵應該由發動機進行驅動,電機須 停止工作。所以混合動力車上一般採用雙驅動油泵,並且可以相互切換。如圖1所示,為豐 田發明專利中的電動油泵控制裝置(申請號01815184. 1)的方案。該方案中有兩個油泵, 分別是機械油泵和電動油泵。當發動機停止工作時,電動油泵工作,壓力油通過切換閥機構 右腔,再經過主調壓閥調壓,然後由控制閥去控制變速箱中相應的執行機構(例如離合器 控制閥去控制變速箱中的離合器等);當發動機工作時,發動機驅動機械油泵工作,壓力油 通過切換閥機構左腔,再經過主調壓閥調壓,然後由控制閥去控制變速箱中相應的執行機 構。這種雙驅動油泵的主要缺點是1、雙驅動油泵的成本高有兩個油泵(機械油泵和電動油泵),在製造上和裝配上增加成本;2、發動機驅動機械油泵時,系統效率低發動機工作轉速區間為800-6000rpm左右,當發動機工作轉速在3000rpm以上時, 發動機驅動機械泵工作,機械泵轉速和發動機轉速一樣,機械泵的流量就很大,混合動力變 速箱液壓系統不需要這麼多的壓力油,多餘的壓力油通過主調壓閥洩荷,造成較大的能量 的浪費並使系統發熱。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能耗大、成本高、易發熱等的技術問題, 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能耗低、成本低的雙驅動油泵及其控制系統。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雙驅動 油泵,包括泵體、驅動電機和液壓油路,所述的泵體的輸入軸分為左輸入軸和右輸入軸,左 輸入軸通過左離合器與驅動電機相連,右輸入軸通過右離合器與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相 連,泵體的液壓油輸入端與油箱相連通,泵體的液壓油輸出端通過一個單向閥與各液壓控 制機構相連通。當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速較低時,如果依靠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驅 動油泵,可能導致泵體流量不夠,是因為油泵流量和油泵轉速是遞增關係。在當混合動力變 速箱輸出軸轉速較低時,必須使用電機驅動泵體,提供混合動力變速箱工作所需壓力油。反 之,當混合動力變速箱出轉速較高時,就由變速箱輸出軸驅動泵體,同時電機停止工作。兩 種驅動方便的切換由左右離合器完成。作為優選,所述的泵體與各液壓控制機構之間的油路上設有一個主調節閥。當泵 體控油量過大時,需由主調節閥對油量進行控制,以達到合適的流量。[0010]作為優選,所述的右離合器為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向泵體右輸入軸進行扭矩輸 入的單向離合器。單向離合器內圈轉速高於外圈時,內圈將不受外圈的約束;單向離合器外 圈轉速略高於內圈時,內圈受外圈的約束,外圈與內圈將同步轉動。當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 軸轉速較低時,單向離合器外圈與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齒輪嚙合,所以單向離合器外圈 轉速較低,單向離合器分離,電機驅動泵體工作,提供混合動力變速箱工作所需的壓力油, 並且電機轉速、油泵轉速以及單向離合器內圈轉速相等且高於單向離合器外圈轉速。當混 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速較高時,單向離合器外圈與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齒輪嚙合,所 以單向離合器外圈轉速較高,電機轉速低於單向離合器外圈轉速,根據單向離合器的工作 原理,單向離合器內圈由外圈帶動同步轉動,內圈帶動油泵同步轉動,提供混合動力變速箱 工作所需的壓力油,控制電機停止工作,左離合器分離。作為優選,所述的左離合器為電磁離合器。當需要電機驅動泵體時,電磁離合器合 攏,返之則分離。為了實現上述雙驅動油泵的合離切換,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個該雙驅動油泵的控 制系統,該控制系統設有一個控制單元,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與一個設於變速箱上的速 度感應器相連。控制單元根據離合器上的感應器發出的速度信號控制是由電機或變速箱輸 出軸還動電機工作。作為優選,所述的控制單元的控制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左右離合器及驅動電機的控 制電路相連。在這種情況下,左右離合器均可以採用電磁離合器。當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 軸轉速較低時,控制單元控制左離合器合攏,右離合器分離,並啟動電機;當混合動力變速 箱輸出軸轉速較高時,控制單元控制右離合器合攏,左離合器分離,並停止電機。控制單元 設有一個驅動切換臨界轉速值,當所述的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速等於或高於驅動切換 臨界轉速值時左離合器分離,右離合器合攏;當所述的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速低於驅 動切換臨界轉速值時右離合器分離,左離合器合攏,並啟動驅動電機。本實用新型的帶來的有益效果是,解決了現有技術所存在的能耗大、成本高、易發 熱等的技術問題,實現了一種結構簡單、能耗低、成本低、控制方便的雙驅動油泵及其控制 系統。
附圖1是一種現有的雙驅動油泵的結構示意圖;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附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思。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實施例1 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結構示意圖。本實用新型是一種雙驅動油泵,包括泵 體1、驅動電機和液壓油路,所述的泵體設有左右雙輸入軸,左輸入軸5通過左離合器4與驅 動電機相連,右輸入軸6通過右離合器8與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3相連。左右離合器均 為電磁離合器。泵體的液壓油輸入端與油箱相連通,泵體的液壓油輸出端通過一個單向閥7與各液壓控制機構相連通。泵體與各液壓控制機構之間的油路上設有一個主調節閥。雙驅動油泵的控制系統設有一個控制單元,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與一個設於變 速箱上的速度感應器相連。控制單元的控制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左右離合器及驅動電機的控 制電路相連。控制單元設有一個驅動切換臨界轉速值,當所述的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 速等於或高於驅動切換臨界轉速值時左離合器分離,右離合器合攏;當所述的混合動力變 速箱輸出軸轉速低於驅動切換臨界轉速值時右離合器分離,左離合器合攏,並啟動驅動電 機。當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速較低時,如果依靠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驅動油 泵,可能導致泵體流量不夠,是因為油泵流量和油泵轉速是遞增關係。在當混合動力變速箱 輸出軸轉速較低時,必須使用電機驅動泵體,提供混合動力變速箱工作所需壓力油。反之, 當混合動力變速箱出轉速較高時,就由變速箱輸出軸驅動泵體,同時電機停止工作。兩種驅 動方便的切換由左右離合器完成。實施例2 為了進一步簡化控制過程,實施例1中所述的左離合器仍採用電磁離合器,而右 離合器則採用單向離合器2。控制單元的控制信號輸出端分別與左右離合器及驅動電機的 控制電路相連。當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速較低時,單向離合器外圈與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 齒輪嚙合,所以單向離合器外圈轉速較低,單向離合器分離,電機驅動泵體工作,提供混合 動力變速箱工作所需的壓力油,並且電機轉速、油泵轉速以及單向離合器內圈轉速相等且 高於單向離合器外圈轉速。當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速較高時,單向離合器外圈與混合 動力變速箱輸出軸齒輪嚙合,所以單向離合器外圈轉速較高,電機轉速低於單向離合器外 圈轉速,根據單向離合器的工作原理,單向離合器內圈由外圈帶動同步轉動,內圈帶動油泵 同步轉動,提供混合動力變速箱工作所需的壓力油,控制電機停止工作,左離合器分離。從單向離合器機械特性來看,本實施例還可以根據空間和結構的需要,將電機與 變速箱設於泵體的同一側,泵體採用同一個輸入軸。該方案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特徵公開 的情況下,普通技術人員應當可以根據結構需要進行適應性的變化。所以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能耗低、成本低、控制方便等特點。
權利要求1.一種雙驅動油泵,包括泵體、驅動電機和液壓油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泵體的輸入軸 分為左輸入軸和右輸入軸,左輸入軸( 通過左離合器(4)與驅動電機相連,右輸入軸(6) 通過右離合器與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C3)相連,泵體的液壓油輸入端與油箱相連通,泵 體的液壓油輸出端通過一個單向閥(7)與各液壓控制機構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驅動油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泵體與各液壓控制機構 之間的油路上設有一個主調節閥。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雙驅動油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右離合器為混合動 力變速箱輸出軸向泵體右輸入軸進行扭矩輸入的單向離合器(2)。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雙驅動油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離合器為電磁離ο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驅動油泵,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離合器為電磁離合ο
6.一種控制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驅動油泵的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該控制系統設有 一個控制單元,控制單元的信號輸入端與一個設於變速箱上的速度感應器相連。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系統,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控制單元的控制信號輸出端分 別與左右離合器及驅動電機的控制電路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混合動力車的雙驅動油泵。包括泵體、驅動電機和液壓油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泵體設有左右雙輸入軸,左輸入軸通過左離合器與驅動電機相連,右輸入軸通過右離合器與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相連,泵體的液壓油輸入端與油箱相連通,泵體的液壓油輸出端通過一個單向閥與各液壓控制機構相連通。當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速較低時,如果依靠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驅動油泵,可能導致泵體流量不夠,是因為油泵流量和油泵轉速是遞增關係。在當混合動力變速箱輸出軸轉速較低時,必須使用電機驅動泵體,提供混合動力變速箱工作所需壓力油。
文檔編號F04B17/00GK201818458SQ20092020891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5日 優先權日2009年9月15日
發明者於海生, 餘衛, 儲愛華, 張彤, 馬智濤, 黃智明 申請人:上海華普國潤汽車有限公司, 上海華普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