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及車輛的製作方法
2023-06-08 22:23:26 1
專利名稱: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及車輛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及車輛,屬於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汽車動力轉向系統中的轉向油管等需要有固定的走向,一般動力系統安裝時,先安裝轉向器,再將轉向油管與轉向器進行裝配。如果轉向油管與轉向器的裝配連接不能準確定位,會導致轉向油管的裝配位置存在多種可能,裝配容易出錯 ,轉向油管路走向不確定,容易導致靜態幹涉或運動幹涉,進一步引起轉向助力失效。如圖I所示,現有技術中,為了在轉向油管I與轉向器2裝配連接時對轉向油管I進行定位,一般在轉向油管I的球形接頭11上焊接一塊定位板件12,在轉向器2上用於與球形接頭11裝配連接的裝配結構21上設置一與定位板件12配合的定位凸臺22。在轉向油管I與轉向器2進行裝配時,定位板件12的一側邊抵靠定位凸臺22,實現對轉向油管I限位。但是,這種結構由於定位凸臺22僅設置於定位板件12的一側,相當於在轉向油管I與轉向器2裝配過程中,僅對轉向油管I進行了單向限位,定位板件12仍會向沒有定位凸臺22的一側移位,因此仍不能對轉向油管I進行準確地定位;另外,定位凸臺22需要專門鑄造在轉向器2的裝配結構21上,費工費料。
實用新型內容為了解決以上現有技術中轉向油管與轉向器裝配時不能準確定位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及車輛,該油管裝配定位結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可準確控制轉向油管的裝配位置。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用於在轉向油管與轉向器進行裝配時對轉向油管進行定位,所述轉向油管端部具有用於與轉向器連接的接頭,所述轉向器上具有一用於裝配所述接頭的裝配平面,所述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包括固連於轉向油管的接頭上的定位板,其具有朝向轉向器的裝配平面的定位插銷;以及,用於供所述定位插銷插入以對所述定位插銷進行限位的限位孔,設置於轉向器的裝配平面上、並與所述定位插銷位置相對應。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包括固連於所述轉向油管的接頭一側的第一側板;以及,與所述第一側板固連形成L型結構的第二側板,其貼近轉向器的裝配平面的一側設有所述定位插銷。進一步的,所述定位板與所述接頭固連為一體結構。進一步的,所述限位孔為圓形孔。進一步的,所述的接頭為球形接頭。[0014]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車輛,其具有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其結構簡單,能有效控制轉向油管的裝配位置,從而避免了轉向油管錯裝導致的轉向動力失效等問題,能將轉向油管準確、快捷的與轉向器裝配一起,提高了裝配效率和質量,且能節省材料、
降低重量。
圖I表示現有技術中轉向油管與轉向器的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圖2表示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表示定位板與轉向油管的連接關係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徵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於解釋本實用新型,並非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範圍。如圖I和圖2所示,通常汽車的轉向油管I端部具有球形接頭11,轉向器2上具有用於裝配球形接頭11的裝配結構21,球形接頭11的中心穿裝螺栓3而與裝配結構21緊固一起,在裝配結構21面向球形接頭11 一側形成一裝配平面21a,如圖2和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包括固連於轉向油管I的球形接頭11上的定位板41,其具有朝向轉向器2的裝配平面21a的定位插銷42 ;以及,用於供定位插銷42插入而對定位插銷42進行限位的限位孔43,設置於轉向器2的裝配平面21a上,並與定位插銷42位置相對應。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是通過在轉向油管I的球形接頭11上通過焊接等方式固連一塊定位板41,並在定位板41上設置朝向裝配平面21a的定位插銷42,在裝配平面21a上與該定位插銷42相對應的位置開設一限位孔43,在進行轉向油管I的裝配時,球形接頭11上的定位插銷42插入裝配平面21a上的限位孔43內,再通過螺栓3將球形接頭11與轉向器2緊固,由於定位插銷42插入限位孔43內,相當於對定位插銷42進行了多方向限位,定位插銷42不會發生移位,從而與定位插銷42固連的球形接頭11也不會發生移位,因此保證了轉向油管I在裝配時的位置準確,確定了轉向油管I的走向。本實施例中,如圖2和圖3所示,優選的,定位板41為L型結構,該L型結構的定位板41由第一側板和第二側板構成,其中,第一側板的一面與轉向油管I的球形接頭11通過焊接等方式固連一起,第二側板貼近轉向器2的裝配平面21a的一側側邊尾端設置所述的定位插銷42,定位插銷42是由第二側板貼近轉向器2的裝配平面21a的一側側邊部分朝向裝配平面21a延伸的銷型凸起結構。本實施例中定位板41設計為L型結構,第二側板向遠離球形接頭11的方向延伸,並在第二側板尾端設置定位插銷42,可以保證定位板41在轉向油管I與轉向器2裝配時,定位插銷42位於球形接頭11以及設置於球形接頭11與轉向器2之間的墊片等的外圍,而不會發生幹涉等。[0026]此外,如圖2和圖3所示,定位板41設計為L型結構,當轉向器2上裝配兩個轉向油管I時,其中一個轉向油管I的定位板41的第二側板端部抵靠另一個轉向油管I的定位板41的第二側板內表面,因此兩塊定位板41可以相互制約配合,從而進一步保證轉向油管I不會發生錯裝,確定轉向油管I的走向。當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實際應用中,定位板41也可以採用其他結構。本實施例中,優選的,定位板41與球形接頭11焊接為一體結構。本實施例中,優選的,限位孔43為圓形孔,圓形孔更有利於定位插銷42不發生移位。當然,可以理解的是,限位孔43也可以採用其他形狀。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車輛,其具有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 以上所述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於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所述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
權利要求1.一種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用於在轉向油管與轉向器進行裝配時對轉向油管進行定位,所述轉向油管端部具有用於與轉向器連接的接頭,所述轉向器上具有一用於裝配所述接頭的裝配平面,其特徵在於,所述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包括 固連於轉向油管的接頭上的定位板,其具有朝向轉向器的裝配平面的定位插銷;以及, 用於供所述定位插銷插入、以對所述定位插銷進行限位的限位孔,設置於轉向器的裝配平面上,並與所述定位插銷位置相對應。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板包括 固連於所述轉向油管的接頭一側的第一側板;以及, 與所述第一側板固連形成L型結構的第二側板,其貼近轉向器的裝配平面的一側設有所述定位插銷。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板與所述接頭固連為一體結構。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限位孔為圓形孔。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接頭為球形接頭。
6.一種車輛,其特徵在於,具有如權利要求I至5任一項所述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及車輛,其中,所述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用於在轉向油管與轉向器進行裝配時對轉向油管進行定位,轉向油管端部具有用於與轉向器連接的接頭,轉向器上具有一用於裝配接頭的裝配平面,所述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包括固連於轉向油管的接頭上的定位板,其具有朝向轉向器的裝配平面的定位插銷;以及用於供定位插銷插入,以對定位插銷進行限位的限位孔,設置於轉向器的裝配平面上、並與定位插銷位置相對應。本實用新型的轉向油管裝配定位防錯結構,其結構簡單,能有效控制轉向油管的裝配位置,避免轉向油管錯裝,能將轉向油管準確、快捷的與轉向器裝配一起,提高了裝配效率和質量。
文檔編號B62D5/06GK202686464SQ20122033188
公開日2013年1月2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9日
發明者叢玉利, 鄭素雲, 席玉嶺 申請人: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