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裝式踏腳墊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9:33:41
專利名稱:組裝式踏腳墊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踏腳墊結構製造須城,尤其涉及一種組裝式踏腳墊。
現有的踏腳墊,一般均是單件式一次成型,採用固定的形狀尺寸製造,對於不同使用場合的面積,並無法完全符合所需的形狀尺寸,而需另依特殊形狀或尺寸測量製造,造成諸多不便和缺憾。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新的踏腳墊結構,能根據使用場合的面積尺寸、增減踏腳墊支承框的數量,自由組合,拼搭起所需形狀和尺寸的踏腳墊。
本實用新型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實用新型由踏腳墊支承框、邊框、連接凸條、踏腳軟墊構件結合而成。踏腳墊支承框上緣設一凹槽,左、右兩側邊凹設圓形之卡合溝槽。邊框,上緣軍布面呈鋸齒狀的防滑紋飾,邊框的一側邊凹設圓形的卡合溝槽,踏腳墊支承框二側的卡合溝槽與邊框一側的卡合溝槽,經連接凸條的左、右二側凸設的扣接凸緣相連接。連結凸條上緣凸設剖面呈U字的支承片。根據所需面積由若干支承框與兩個邊框,通過連結凸條拼裝組合成,支承框、邊框,均用鋁材一體抽拉成型,連結凸條以塑質材料一體射出成型。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可以根據使用場合的面積尺寸,相互搭配組合,自由組裝,拼搭起所需面積的踏腳墊。本實用新型製作簡便,並有能靈活組裝的實用功效。
本實用新型以實施例結合附圖作進一步的描述。
附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立體結構示意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支承框的立體構造示意圖,附圖3為本實用新型邊框的立體構造示意圖,附圖4為本實用新型連結凸條的立體構造示意圖,附圖5為本實用新型踏腳墊軟墊的立體構造示意圖。
其中10-支承框、11-凹槽、12-防滑紋飾、13-防滑紋飾、14-卡合溝槽、15-卡合溝槽、20-邊框、21-防滑紋飾、22-卡合溝槽、30-連結凸條、31-扣接凸緣、32-扣接凸緣、33-支承片、34-支承片、40-踏腳軟墊、41-連接承墊、42-軟毛。
如附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踏腳墊支承框10、邊框20、連接凸條30、踏腳軟墊40等構件組成。其中踏腳墊支承框10,是以鋁材一體抽拉成型,該踏腳墊支承框10上緣設一凹槽11,該凹槽11左側上緣設剖面呈鋸齒狀的防滑紋飾12,右側上緣設剖面呈鋸齒狀的防滑紋飾13,再者,該踏腳墊支承框10的左側邊凹設圓形的卡合溝槽14,右側邊凹設圓形的卡合溝槽15。邊框20是以鋁材一體抽拉成型,在邊框20上緣均剖面呈鋸齒狀的防滑紋飾21,再者,該邊框20一側邊凹設圓形的卡合溝槽22。連接凸條30,是以塑質材料一體射出成型,該連接凸條30的左、右二側分別凸設扣接凸緣31、32,另外,該連接凸條30上緣凸設剖面呈U字型的支承片33、34。踏腳軟墊40是以塑質材料一體成型,該踏腳軟墊40的底部設平板狀的連接承墊41,並在連接承墊41上緣設軟毛42。
本實用新型踏腳軟墊40的連結承墊41與踏腳墊支承框10上緣的凹槽11相連結成一單元體,再由連結凸條30左、右二側分別凸設的扣接凸緣31、32穿置連結於踏腳墊支承框左、右二側卡合溝槽14、15和邊框20一側邊的卡合溝槽22,使其具有數個踏腳墊支承櫃10和二個邊框20組成一整體的組裝式踏腳墊。
權利要求一種組裝式踏腳墊,包括踏腳墊支承框、邊框、連結凸條、踏腳軟墊,其特徵在於踏腳墊支承框上緣設一凹槽,該凹槽左側上緣和右側上緣設剖面呈鋸齒狀的防滑紋飾,踏腳墊支承框的左側邊、右側邊凹設圓形的卡合溝槽;邊框上緣均布剖面呈鋸齒狀的防滑紋飾,邊框一側邊凹設圓形的卡合溝槽;連結凸條左、右兩側分別凸設扣接凸緣,連結凸條上緣凸設剖面呈U字型的支承片;踏腳軟墊的底部設平板狀的連結承墊,在連結承墊上緣設有軟毛;踏腳墊支承框的卡合溝槽與邊框的卡合溝槽經連接凸條的左、右二側凸設的扣接凸緣相連接;踏腳軟墊的連結承墊與踏腳墊支承框上緣的凹槽相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組裝式踏腳墊,其特徵在於踏腳墊支承框的卡合溝槽與邊框的卡合溝槽經連接凸條的左、右二側凸設的扣接凸緣相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可以根據使用場合的面積尺寸,相互搭配組合、自由組裝,拼搭起所需面積的踏腳墊,而且製作簡便,有靈活組裝的功效。
文檔編號A47G27/00GK2482926SQ01245839
公開日2002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11日 優先權日2001年6月11日
發明者林守義 申請人:林守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