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線模組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4:45:36 5
專利名稱:天線模組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天線模組,尤其是指一種用於可移動的電子裝置上的外置式天線模組。
背景技術:
與本實用新型相關的現有技術可參閱中國實用新型專利第01202102號,該實用新型專利揭示了一種天線端子改良結構。其中該端子改良結構設有三個首尾相連的第一、第二、第三彎折段61、62、63和導片60。其中,導片與天線線圈相連,其下部為垂直段。垂直段末端依次彎折三次形成前述的三個彎折段。第二彎折段與第三彎折段大約成100度角,並且它們的公共端搭接在印刷電路板上;第一彎折部與垂直段大約成20度角提供彈性以便公共端彈性抵持在印刷電路板上。但這樣的設置彈性較差,與印刷電路板的搭接不可靠,且長時間使用後,端子容易彈性失效。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可靠電性搭接印刷電路板能力的天線模組。
本實用新型天線模組包括絕緣殼體、端子、設置在絕緣殼體內的天線本體和設置在行動電話機殼上的凸起機構。其中,所述端子設有連接部、第一接觸部和第二接觸部。其中第一接觸部抵持在凸起機構上;第二接觸部與抵持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連接部則與天線本體導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天線模組因利用前述凸起機構對端子的抵持,增加所述端子與印刷電路板間的彈性接觸,從而使二者的電性連接更加可靠。
圖1為本實用新型部分元件的立體組裝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立體分解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立體組合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組裝前的端子部分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組裝後的端子部分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請參照圖1到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天線模組1安裝在行動電話機殼4上,包括絕緣殼體2、端子3、設置在絕緣殼體2內的天線本體及設置在行動電話機殼4上的凸起機構5。其中,天線本體是由金屬材料製成,收容在絕緣殼體2內,並與端子3的連接部31相連。絕緣殼體2設有第一卡扣部21和第二卡扣部22,行動電話機殼4上則設有兩個與前述卡扣部21、22配合使用的第一嚙合部41和第二嚙合部,借兩者間的配合可將天線模組1穩固地安裝在行動電話機殼4上。
請參閱圖4和圖5所示,端子3包括連接部31、彈性部32、第一接觸部33和第二接觸部34。其中,連接部31大致呈倒「U」形,其一端與絕緣殼體2內的天線本體相連,而另一端與彈性部32相連。彈性部32設有第一彎折部321和第二彎折部322,通過第一彎折部321與第二彎折部適當的彎折可提供端子3足夠的彈性。第一接觸部33和第二連接部34均大致呈「V」形,且兩者間以直線平滑過渡,其中第一接觸部33與第二彎折部322相連,並抵持在凸起機構5上,第二接觸部34外表面設有接觸片341,並且抵持在印刷電路板(未標號)上。
凸起機構5呈楔形,安裝在行動電話的機殼4上,設有斜面51和上表面52。前述端子3的第一接觸部33可藉助斜面51滑行到上表面52並抵持在其上。通過這樣的設置,端子3的第二接觸部34可方便地藉助凸起機構5的高度實現與印刷電路板更緊固地電性連接。
權利要求1.一種天線模組,包括絕緣殼體、收容在絕緣殼體內的天線本體和一端與天線本體相連另一端與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的端子。其特徵在於所述天線模組還包括設置在行動電話機殼上的,並且抵持端子從而使端子與電子裝置印刷電路板電性連接的凸起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線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起機構呈楔形。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天線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凸起機構設有一個可供端子向上滑行的斜面和一個與端子第一接觸部抵持的上表面。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天線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端子設有連接部、第一接觸部和第二接觸部。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天線模組,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接觸部與凸起機構相抵持,第二接觸部與電子裝置的印刷電路板相抵持,連接部與天線本體相連。
專利摘要一種用於行動電話上的天線模組,包括絕緣殼體、端子、設置在絕緣殼體內的天線本體和設置在行動電話機殼上的凸起機構。其中,所述端子設有連接部、第一接觸部和第二接觸部。所述第一接觸部抵持在凸起機構上;第二接觸部與印刷電路板相導接;連接部則與天線本體相連。借凸起機構與端子第一接觸部的抵持,可實現端子第二接觸部與印刷電路板間穩固的電性連接。
文檔編號H04B1/38GK2595112SQ0224977
公開日2003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02年11月23日 優先權日2002年11月23日
發明者張智強 申請人: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 鴻海精密工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