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移動終端的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4:42:06
專利名稱:一種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移動終端的方法和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定位移動終端的方法和裝置,具體地涉及一種在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碼分多址)網絡中,最大限度地保證定位準確的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移動終端的方法和裝置。
背景技術:
在CDMA網絡的優化中,通話記錄數據是非常重要的數據源,它能客觀反映全網無線環境,幫助優化人員更全面了解網絡的運行情況,對網絡的分析與優化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其中包含了接入小區編號、不同信令消息狀態下激活集中的導頻相位、導頻強度等信息,要想把這部分數據有效利用起來,基於通話記錄數據的移動終端定位是關鍵點。現有的各種優化系統中,採用的方法是單獨利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的小區信息(導頻相位、小區編號)以及時延信息進行處理。通常來說,如果小區的經緯度相同,則可以認為這些小區屬於同一個基站站點。當檢測到移動終端監聽的小區屬於同一個站點時,現有技術中一般會選擇丟棄該站點不進行移動終端定位處理或者採用在以檢測到的站點為圓心,以檢測到的時延計算出的距離為半徑的圓上隨機取一點的方式進行移動終端定位。這種實現方式可能使得定位位置偏差很大,並且其定位位置可能超出其真正檢測到的小區覆蓋區域,如圖1所示。這種定位的偏差會導致網絡狀況的錯誤呈現,給網絡優化人員帶來錯誤的信息,降低工作效率。顯然,在根據通話記錄數據檢測到所有小區屬於同一個站點或者僅檢測到一個小區時,現有技術對終端定位的準確性存在較大的問題。我們需要引入更準確的定位方式,保障通話記錄數據能真正有效地被利用起來,實現對移動終端的準確定位。當檢測到移動終端監聽的小區屬於不同的兩個站點時,現有技術以檢測到的兩個站點分別為圓心,以檢測到的時延分別計算得出的距離為半徑,取得兩個圓形軌跡,一般採用的是在兩個圓形軌跡相交兩點中隨機選取一點確定為移動終端的位置,但是隨機的選擇存在一定的錯誤概率,這顯然導致了在移動終端監聽的小區屬於兩個站點時,現有技術對終端定位的準確性存在問題。綜合以上情況,現有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對移動終端的定位技術是有缺陷的,會導致不準確的定位結果,因此對於適應不同情況下移動終端的準確定位是需要繼續研究和探討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提供了一種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移動終端的方法和裝置,最大限度地達到定位準確。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移動終端的方法,包括根據待定位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中的各小區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分別確定所述移動終端與每個小區的基站的距離及各小區的覆蓋區域,獲得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根據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並結合各小區的共同覆蓋區域和/或經由該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的所述移動終端在最近時間段內的運動趨勢線,定位所述移動終端。進一步地,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繪製其運動趨勢線,得到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的交點,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至少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僅存在一個交點且處於所有不共站小區共同覆蓋的區域時,判定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且均處於所述兩個不共站小區都覆蓋的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上一次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分別繪製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判定沿所述運動趨勢線方向距離所述位置點較短的交點為所述移動終端所在位置。進一步地,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僅處於一個小區的覆蓋區域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檢查所述移動終端最近一預設時段內的通話記錄數據, 至少找出其最近兩次通話記錄數據的定位的位置點,根據所述位置點繪製該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若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僅有一個交點,判定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若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判定與最近一次通話記錄數據的定位位置點距離較短的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進一步地,所述運動趨勢線,為將所述最近兩次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連成的直線。進一步地,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該移動終端分別處於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所述移動終端在所述兩個小區的覆蓋區域內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均處於所述兩個小區的共同覆蓋的區域;檢查所述移動終端的最近一預設時段內的通話記錄數據, 找出其上一次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分別根據所述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繪製所述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判定沿所述運動趨勢線方向距離所述位置點近的交點為所述移動終端所在位置。進一步地,所述運動趨勢線,為將所述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交點連成的直線。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還公開了一種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移動終端的裝置,包括信息預處理模塊和定位模塊,其中,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用於根據待定位的移動終端通話記錄數據中的各小區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分別確定所述移動終端與每個小區的基站的距離及各小區的覆蓋區域,並根據所述距離和覆蓋區域確定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還用於根據所述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其在最近時間段內的運動趨勢線,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所述定位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並結合各小區的共同覆蓋區域和/或經由該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的所述移動終端在最近時間段內的運動趨勢線,定位所述移動終端。進一步地,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繪製其運動趨勢線,進而獲得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的交點,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至少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僅存在一個交點處於所有不共站小區共同覆蓋的區域時,將所述交點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均處於所述兩個不共站小區都覆蓋的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上一次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分別繪製其運動趨勢線,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進一步地,所述定位模塊,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若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獲取的交點僅有一個,判定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若所述從信息預處理模塊獲取的交點有兩個,判定與最近一次通話記錄數據的定位位置點距離較短的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至少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僅存在一個交點處於所有不共站小區共同覆蓋的區域時,判定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獲得的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 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均處於所述兩個不共站小區都覆蓋的區域時,根據從信息預處理模塊獲得的運動趨勢線,計算沿所述運動趨勢線方向所述位置點分別與所述兩個交點的距離,判定距離所述位置點較短的交點為所述移動終端所在位置。進一步地,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繪製的運動趨勢線是直線;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均處於所述兩個不共站小區都覆蓋的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上一次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分別繪製的運動趨勢線是直線。本發明引入了小區覆蓋區域參與定位,從而縮小了移動終端定位的可能範圍;同時引入運動趨勢線,根據終端在最近的一次或幾次通話記錄數據得到該終端運動的趨勢, 確定終端的運動方向,在利用小區覆蓋區域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對終端進行定位,最大限度地保障定位的準確性;並且本發明技術方案,同樣可以保障得到三個或三個以上站點時定位的準確性。
圖1是現有技術的定位示意圖;圖2是AFLT定位技術的示意圖;圖3a和北是發明實施例一的定位方法示意圖;圖4是發明實施例二的定位方法示意圖;圖5是發明實施例三的定位方法示意圖;圖6是發明實施例四的定位方法示意圖7是發明實施例五的定位方法示意圖;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定位裝置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將配合示意圖及實施例來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方式,藉此對本發明如何應用技術手段來解決技術問題,並達成技術功效的實現過程能充分理解並據以實施。本發明的核心1.使用以小區所屬基站站點位置為圓心,以時延信息計算出的距離為半徑畫圓,確認移動終端所處的圓軌跡位置集合;2.對於獲得兩個以上的圓軌跡,計算多個圓軌跡之間的交點;3.在定位過程中引入小區覆蓋區域和/或移動終端最近時間段的運動趨勢線,以縮小定位範圍,實現準確定位。本發明基於AFLT (Advanced Forward Link Trilateration 高級前向鏈路三角定位)的定位技術,AFLT是CDMA獨有的技術,在定位操作時,移動終端(手機)同時監聽多個小區的導頻信息,利用chip時延來確定該移動終端到附近小區的基站或基站收發臺(BTS) 的距離,最後根據上述距離和附近小區的基站的經緯度,用高級前向鏈路三角定位技術可以確定該移動終端的經緯度。如圖2所示,圖2中待定位的移動終端Z與鄰接BTSl的距離為dl,與鄰接BTS2的距離為d2,與服務BTS的距離為d0,則根據d0、dl、d2和鄰接BTSlJ 接BTS2、服務BTS的經緯度,可計算出待定位的移動終端Z的經緯度。以下實施例描述本發明的方法。在CDMA網絡的通話中,移動終端同時監聽多個小區的導頻信息並記錄在通話記錄數據中,通話記錄數據中包含每個小區的導頻信息所對應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其中時延以chip (即碼片,表示發送碼片序列中1位的時間)為單位,每個chip時延對應的空間傳輸距離為 3*108/1· 2288Mchips = 244. 140625 米(1. 2288Mchips 是 CDMA 系統擴頻序列的比特率),則實際移動終端距其中某個小區的距離為M4. 140625* (onewaydelay*2-反向硬體延遲)/2/8,在對反向硬體延遲信息忽略不計時,實際移動終端距其中某個小區的距離也可以是M4. 140625*onewaydelay/8,其中的onewaydelay即為通話記錄數據中該小區的時延信息(單向);碼片序列的位數為8 ;反向硬體延遲是通過CDT(後臺跟蹤呼叫)的通話記錄數據,對全網的基站進行不同的統計得到反向硬體延遲,比如在兩萬條通話記錄中, 取onewaydelay的最小值作為該小區的反向硬體延遲。通過上面的計算方法,可以得出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在以所監聽小區基站為原點、以終端距該小區基站的距離為半徑的圓上。在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中包含多個小區的導頻信息所對應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由此便可以得到多個類似的圓,在這些圓軌跡的位置集合中,再通過選擇其他約束的條件,例如通過這些圓相交的點,通過小區的共同覆蓋區域和/或用戶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就可進一步確定該移動終端的具體位置。根據通話記錄數據中包含的小區信息的具體信息,可分為以下三種情況1)僅得到一個圓,即待定位的移動終端只處於一個小區的覆蓋區域內處理思路一移動終端只監聽到一個小區的導頻信息(該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的覆蓋區域)或該移動終端檢測到其所處的所有小區共站(即這些小區所屬共同的基站,因此位置在同一點,圓心重合,從而圓重合,該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處於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這時根據小區的覆蓋區域可進一步限定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再檢查該移動終端的最近時間內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出用戶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得到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的交點,有兩種情況若得到一個交點則所述確定交點位置就是移動終端的具體位置,若得到兩個交點,則確定與最近一次通話位置點距離較短的交點為移動終端的具體位置。具體處理請參見圖3的例子。移動終端監聽某小區的導頻信息並在通話記錄數據中記錄,通話記錄數據中包含該小區的導頻信息所對應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對定向基站來說,小區信息中的天線方向角用於決定小區的覆蓋區域。a、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有一個交點。如圖3a中所示,根據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的小區1的時延信息計算出距離,該距離即為待定位的移動終端距小區1的基站的距離L ;同時,根據小區信息(包括導頻相位、小區編號以及基站的天線方向角等等)中小區的天線方向角可以確定小區1的覆蓋區域為圖3a中所示α的角度範圍,如圖3a中所示,根據這兩個已知條件(L和小區1的覆蓋區域),可以得出小區1的覆蓋區域內終端所在的弧線(所述弧線為在該小區的覆蓋區域內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如圖3a中虛線部分所示)。天線方向角是天線在水平面與正北方向的夾角。根據該移動終端最近一預設時段內的通話記錄數據,至少找出其最近兩次通話記錄數據的定位位置點a和b (位置點a和b的經緯度是在本次定位之前,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在前兩次定位獲得並記錄保存的),根據位置點a和b繪製該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運動趨勢線即將至少最近發生的兩次通話記錄數據的位置點連成直線(利用任何運動其最近的點的集合都趨於直線的原理,取最近兩點連成直線作為其運動趨勢線),該直線必然會與小區覆蓋區域的弧線相交。從而可以得到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與上述弧線的交點C,計算出交點c的經緯度,從而確定了移動終端的具體地理位置。b、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如圖北中所示,根據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的小區1的時延信息計算出距離,該距離即為待定位的移動終端距小區1的基站的距離L ;同時,根據小區信息中小區的天線方向角可以確定小區1的覆蓋區域為圖北中所示α的角度範圍,如圖北中所示,根據L和小區1的覆蓋區域,可以得出小區1的覆蓋區域內終端所在的弧線(所述弧線為在該小區的覆蓋區域內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如圖北中虛線部分所示)。天線方向角是天線在水平面與正北方向的夾角。根據該移動終端最近一預設時段內的通話記錄數據,至少找出其最近兩次通話記錄數據的定位位置點a』和b』 (位置點a』和b』的經緯度是在本次定位之前,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在前兩次定位獲得並記錄保存的,其中a』是最近一次的定位位置點),根據位置點a』 和b』繪製該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運動趨勢線即將最近發生的兩次通話記錄數據的位置點連成直線該直線與小區覆蓋區域的弧線相交於C』點和d』點。C』點與最近一次的定位位置點a』的距離為I1, d』點與最近一次的定位位置點a』 點的距離為I2,由於I1 < 12,則確定C』點為移動終端的具體位置,計算出C』點的經緯度, 從而確定移動終端的具體地理位置。
2)得到的圓為兩個,在該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也即移動終端檢測到的所有小區信息分布在兩個不同站點),有以下三種情況a、兩圓相切處理思路一直接取切點即為終端所在的位置(該位置在兩圓圓心的連線上);小區1的基站的經緯度和小區2的基站的經緯度都是已知的,根據兩個圓心(即對應的兩個小區)的經緯度即可以確定出移動終端所在點的經緯度。具體處理參見圖4的例子。移動終端監聽到小區1和小區2的導頻信息並在通話記錄數據中記錄,通話記錄數據中包含這兩個小區的導頻信息所對應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根據檢測到的小區1的時延信息得到所述移動終端距小區1的基站的距離Li,根據檢測到的小區2的時延信息得到所述移動終端距小區2的基站的距離L2,且以Ll為半徑、小區1的基站為圓心的圓和以L2為半徑、小區2的基站為圓心的圓,只有一個切點,則該點即可確定為移動終端所在位置。根據上述距離和已知的小區1、小區2的基站的經緯度,以及該位置在兩圓圓心的連線上,則可以確定該移動終端的經緯度。b、兩圓相交,僅有一個交點處於兩個小區都覆蓋的區域處理思路一若只有一個交點處於兩個小區都覆蓋的區域,則取該點為終端所在點,根據兩個圓心(即對應的兩個小區基站)的經緯度計算出移動終端所在點的經緯度。具體處理參見圖5的例子。移動終端監聽到小區1和小區2的導頻信息並在通話記錄數據中記錄,通話記錄數據中包含這兩個小區的導頻信息所對應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根據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的小區1的時延信息得到所述移動終端距小區1的基站的距離Li,根據檢測到的小區2的時延信息得到所述移動終端距小區2的基站的距離 L2;同時,根據小區信息中小區的天線方向角可以確定小區1、小區2的覆蓋區域,根據這兩個已知條件(L1、L2和小區的覆蓋區域),可以得出小區1、小區2的覆蓋區域內移動終端可能所處的弧線(所述弧線為在該小區的覆蓋區域內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如圖5 中虛線部分所示)。以Ll為半徑、小區1的基站為圓心的圓和以L2為半徑、小區2的基站為圓心的圓, 存在兩個交點a和b ;根據小區1和小區2的天線方向角可以確定小區1的覆蓋區域是圖中所示α 的角度範圍,小區2的覆蓋區域是圖中所示β 2的角度範圍,進而可確認其中只有a點處於兩個小區都覆蓋的區域,因此a點即為終端所在位置。根據上述距離和已知的小區1、小區2的基站的經緯度可以確定a點的經緯度,從而確定移動終端的具體位置。C、兩圓相交,兩交點均處於兩個小區的覆蓋區域處理思路一若兩交點都處於兩個小區的覆蓋區域,則檢查該終端最近時間內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出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從而得到移動終端這次通話所在的具體地理位置。具體處理參見圖6的例子。移動終端監聽到小區1和小區2的導頻信息並在通話記錄數據中記錄,通話記錄數據中包含這兩個小區的導頻信息所對應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根據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的小區1的時延信息得到所述移動終端距小區1的基站的距離Li,根據檢測到的小區2的時延信息得到所述移動終端距小區2的基站的距離 L2。同時,根據小區信息中小區的天線方向角可以確定小區1、小區2的覆蓋區域,根據這兩個已知條件(L1、L2和小區的覆蓋區域),可以得出小區1、小區2的覆蓋區域內移動終端可能所處的弧線(所述弧線為在該小區的覆蓋區域內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如圖 6中虛線部分所示)。以Ll為半徑、小區1的基站為圓心的圓和以L2為半徑、小區2的基站為圓心的圓,存在兩個交點a和b,根據小區1和小區2的天線方向角可以確定小區1的覆蓋區域是圖中所示θ 1的角度範圍,小區2的覆蓋區域是圖中所示入2的角度範圍,a、b兩點都處於兩個小區的覆蓋區域。根據該移動終端最近時段內的通話記錄數據,找出其最近一次通話記錄數據的位置點c (位置點c經緯度是在本次定位之前,通過本發明的方法在上一次定位中獲得並記錄保存的),分別根據位置點C和a、C和b繪製該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繪製為直線,可以獲得c與a的距離dl,c與b的距離d2,比較dl和d2的大小,取距離較短的對應的交點作為移動終端所在位置。由於,一般情況下最近一次通話記錄數據的位置點到當前移動終端所處位置點的時間較短,所以推測發出通話記錄數據信息的兩點的距離也會相應較短。在本實施例中,dl < d2,因此取a點為移動終端所在位置,根據上述距離(Li和/ 或L2)和已知的小區1、小區2的基站經緯度可以確定a點的經緯度,從而確定移動終端的具體地理位置。3)得到的圓大於等於三個處理思路一在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大於等於3個不共站小區的時候,這時參考點大於等於3個,即有大於等於三個圓心點存在,並相交於一點,則該相交點即可定位為所述移動終端位置。具體處理參見圖7。移動終端監聽到小區1、小區2和小區3的導頻信息並在通話記錄數據中記錄,通話記錄數據中包含這三個小區的導頻信息所對應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根據檢測到的小區1的時延信息得到所述移動終端距小區1的基站的距離Li,根據檢測到的小區2的時延信息得到所述移動終端距小區2的基站的距離L2,根據檢測到的小區3的時延信息得到所述移動終端距小區3的基站的距離L3 ;此時待定位的移動終端處於三個或多個小區的基站的範圍內,同一時刻接收到三個小區的導頻信息並在通話記錄數據中記錄,三圓或多圓必然相交,有且僅有一個交點a,所以該點即為移動終端所在位置。根據移動終端距離小區1、小區2和小區3的距離和小區1、小區2和小區3的基站的經緯度畫出三個圓,可以確定唯一一個交點a點的經緯度,從而確定移動終端的具體
地理位置。下面以移動終端通話記錄數據中兩個不共站小區,計算以小區所屬基站的位置為圓心,移動終端至小區所屬基站的距離為半徑,得到兩個圓,兩圓相交,只有一交點處於兩小區的共同覆蓋區域內為實例,來說明定位移動終端的具體步驟
11
步驟1 獲取終端的原始通話記錄數據。可以通過網管系統獲取終端的原始通話記錄數據。截取獲得的原始通話記錄數據的一部分,如下所示,原始通話記錄中每條數據所代表的含義均是由廠家預先定義好的fd0035 =11342fd0036=18fd0037=201fd0038=1fd0039 = 0fd0040 =3fd0041=3fd0042=3fd0043=3fd0044 = 3fd0045 =3fd0046=49fd0047=51fd0048=54fd0049 = 51fd0050 =55fd0051=53fd0052=56fd0053=56fd0054 = 50fd0055 =54fd0056=56fd0057=0fd0058=0fd0059 = 0fd0060 =0fd0061=0fd0062=0fd0063=0fd0064 = 0fd0065 =0fd0066=0fd0067=0fd0068=0fd0069 = 0fd0070 =0fd0071=0fd0072=0fd0073=0fd0074 = 0fd0075 =0fd0076=0fd0077=0(13637588268)fd0078 =33. 37fd0079 =2. 37fd0080=0fd0081=0fd0082 ==0fd0083 = 0fd0084 =0fd0085=8833fd0086=21fd0087 ==1fd0088 = 0fd0089 =:13832其中fd0035和fd0085被定義為小區的唯一標識,fd0078和fd0079被定義為與
小區對應的時延信息。步驟2 確定小區信息並計算出移動終端距小區基站的距離。對於小區A 由fd0035 = 11342小區唯一標識匹配工程參數表得到主小區信息小區A基站的經度110. 36061小區A基站的緯度20. 04011小區A基站天線的方向角230°fd0078 = 33. 37接入距離1 :計算fd0078/8,即33. 37/8 = 4. 17125,將得到的數值乘以 244. 140625,得出終端距小區A的距離約為1018. 371582米,約為1018米。對於小區B:fd0085 = 8833由fd0085 = 8833小區唯一標識匹配工程參數表得到相鄰小區信息小區B基站的經度110. 35543小區B基站的緯度20. 03298小區B基站天線的方向角100°fd0079 = 2. 37接入距離2 同計算接入距離1的計算方法,根據fd0079/8,即2. 37/8 = 0. 29625 將得到的數值乘以M4. 140625,得到終端距小區B基站的距離為72. 3沈66米,約為72米。步驟3 根據高斯-克裡格投影,將兩小區的經緯度轉換為平面坐標,並以兩小區基站分別作為圓心,終端距兩小區基站的距離為半徑,得到兩個圓A』和圓B』,計算出兩圓的交點01,02。通過數學方法得出兩圓相交的交點坐標。
計算得出01點平面坐標為(2216024. 126761,19537186. 997911) ;02點平面坐標為(2216069. 385771,19537120. 776435)。步驟4 結合天線方向角確定移動終端的位置。通過交點在圓上的位置測量得出,01點在圓A』上的方位角度為217° (以圓心為直角坐標的原點,以y軸正方向為起始邊與圓上點的夾角,後面描述角度算法相同),01點在圓B』上的方位角度為122°,02點在圓A』上的方位角度為324°,02點在圓B』上的方位角度為42°。小區A的基站天線方向角230°,小區B的基站天線方向角100°,根據GSM通信理論中對於定向站天線方向角和覆蓋區域的定義可知,假設小區的基站天線方向角為Φ, 則小區的覆蓋區域是[Φ_60°,Φ+60° ],得出小區A 的覆蓋區域是[230° -60°,230° +60° ]即[170° ,290° ]得出小區B 的覆蓋區域是[100° -60°,100° +60° ]即 ,160° ]綜上所述,01點在小區A的覆蓋區域之內017° e [170° ,290° ]),也在小區B 的覆蓋區域之內(122° e [40°,160° ]) ;02在小區B的覆蓋區域之內e [40°, 160° ]),但在小區A的覆蓋區域之外(3 °不屬於[170°,四0° ])。因此得到結論,確定01點為移動終端所在位置。最後,將01點的平面坐標轉化為經緯度,經度為110. 355421,緯度為20. 032328。另外,再以一個實施例對本發明方法的實現裝置進行說明。如圖8所示,為本發明實現定位移動終端的定位裝置1。定位裝置1基於移動通話記錄數據,對移動終端進行定位,具體包括信息預處理模塊11和定位模塊12,其中,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用於根據移動通話記錄數據,獲得各小區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分別計算所述移動終端2距離每個小區的基站的距離及確定各小區的覆蓋區域,並根據所述距離和覆蓋區域獲得所述移動終端2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12 ;還用於根據移動終端2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其在最近時間段內的運動趨勢線,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12 ;所述定位模塊12,用於通過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獲得的所述移動終端2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並結合各小區的共同覆蓋區域,和/或,經由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 11得到的所述移動終端2在最近時間段內的運動趨勢線,定位所述移動終端2。需要說明的是,獲取移動終端通話記錄數據的方法可以有多種,可以是移動終端自動上報、網管採集模塊採集,或以其他方式獲得通話記錄數據,包含每個小區的導頻信息所對應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所述移動終端2距離每個小區的基站的距離計算公式是對4. 140625*onewaydelay/8,onewaydelay即為通話記錄數據中該小區的時延信息(單向)。以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所監聽小區基站為原點、以終端距小區基站的距離為半徑畫圓的圓弧軌跡,即為所述移動終端2在每個小區所處的可能位置集合。再根據每個小區的覆蓋區域,如果是定向基站,即通過小區基站的天線方向角可以確定每個小區的覆蓋區域,則可進一步限定所述移動終端2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具體來說,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通過通話記錄數據進行檢測和計算,得知該移動終端2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根據移動終端2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所述移動終端2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繪製其運動趨勢線,進而獲得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的交點,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12 ;所述定位模塊12,若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獲得的交點僅有一個,判定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若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獲得的交點有兩個,判定與最近一次通話記錄數據的定位位置點距離較短的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最後可根據所述移動終端2與所述小區的基站的距離、所述移動終端2的運動趨勢線以及所述小區的基站的經緯度,確定所述移動終端2所在位置的經緯度。根據移動終端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繪製的運動趨勢線為直線時,獲取所述移動終端2位置的技術方案更為簡潔。進一步的,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通過對通話記錄數據進行檢測和計算,得知所述移動終端2分別在至少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2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僅存在一個交點並處於所有不共站小區共同覆蓋的區域時,將所述交點位置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12 ;所述定位模塊12,判定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獲得的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2的位置,根據所述移動終端2與所述兩個小區的基站的距離以及所述兩個小區的基站的經緯度,確定所述移動終端2所在位置的經緯度。更進一步的,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通過對通話記錄數據進行檢測,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2分別在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2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均處於所述兩個不共站小區都覆蓋的區域時,根據移動終端2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所述移動終端2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分別繪製其運動趨勢線,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12 ;所述定位模塊12,根據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 11獲得的所述移動終端2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的位置點和運動趨勢線,確定沿所述運動趨勢線方向所述位置點分別與所述兩個交點的距離,判定距離所述位置點近的交點為所述移動終端2所在位置,根據所述移動終端2與所述兩個小區的基站的距離以及所述兩個小區的基站的經緯度,確定所述移動終端2所在位置的經緯度。根據所述移動終端上一次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分別繪製的運動趨勢線是直線時,獲取所述移動終端2位置的技術方案更為簡潔。更進一步的,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通過對通話記錄數據進行檢測,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2分別在三個或多個以上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2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只有一個交點,則將該交點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12 ;所述定位模塊12,判定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11獲得的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2的位置,根據所述移動終端2與所述三個或多個以上小區的基站的距離以及所述各小區的基站的經緯度,確定所述移動終端2所在位置的經緯度。其與前述的方法實施例的描述對應,不足之處參考上述方法部分的敘述,在此不
一一贅述。雖然本發明所揭露的實施方式如上,然而所述的內容並非用以直接限定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任何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所揭露的精神和範圍的前提下,可以在實施的形式上及細節上作些許的更動。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仍須以所附的權利要求書所界定的範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移動終端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包括根據待定位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中的各小區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分別確定所述移動終端與每個小區的基站的距離及各小區的覆蓋區域,獲得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根據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並結合各小區的共同覆蓋區域和/或經由該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的所述移動終端在最近時間段內的運動趨勢線,定位所述移動終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繪製其運動趨勢線,得到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的交點,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至少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僅存在一個交點且處於所有不共站小區共同覆蓋的區域時,判定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且均處於所述兩個不共站小區都覆蓋的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上一次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分別繪製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判定沿所述運動趨勢線方向距離所述位置點較短的交點為所述移動終端所在位置。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僅處於一個小區的覆蓋區域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檢查所述移動終端最近一預設時段內的通話記錄數據,至少找出其最近兩次通話記錄數據的定位的位置點,根據所述位置點繪製該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若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僅有一個交點,判定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若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判定與最近一次通話記錄數據的定位位置點距離較短的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運動趨勢線,為將所述最近兩次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連成的直線。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在通話記錄數據中檢測到該移動終端分別處於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所述移動終端在所述兩個小區的覆蓋區域內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均處於所述兩個小區的共同覆蓋的區域;檢查所述移動終端的最近一預設時段內的通話記錄數據,找出其上一次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分別根據所述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繪製所述移動終端的運動趨勢線, 判定沿所述運動趨勢線方向距離所述位置點近的交點為所述移動終端所在位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運動趨勢線,為將所述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交點連成的直線。
7.一種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移動終端的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信息預處理模塊和定位模塊,其中,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用於根據待定位的移動終端通話記錄數據中的各小區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分別確定所述移動終端與每個小區的基站的距離及各小區的覆蓋區域,並根據所述距離和覆蓋區域確定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還用於根據所述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其在最近時間段內的運動趨勢線,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所述定位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並結合各小區的共同覆蓋區域和/或經由該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的所述移動終端在最近時間段內的運動趨勢線,定位所述移動終端。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繪製其運動趨勢線,進而獲得所述運動趨勢線與所述位置集合的交點,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至少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僅存在一個交點處於所有不共站小區共同覆蓋的區域時,將所述交點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均處於所述兩個不共站小區都覆蓋的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上一次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分別繪製其運動趨勢線,並發送給所述定位模塊。
9.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定位模塊,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若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獲取的交點僅有一個,判定所述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若所述從信息預處理模塊獲取的交點有兩個,判定與最近一次通話記錄數據的定位位置點距離較短的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至少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僅存在一個交點處於所有不共站小區共同覆蓋的區域時,判定從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獲得的交點位置為所述移動終端的位置;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 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均處於所述兩個不共站小區都覆蓋的區域時,根據從信息預處理模塊獲得的運動趨勢線,計算沿所述運動趨勢線方向所述位置點分別與所述兩個交點的距離,判定距離所述位置點較短的交點為所述移動終端所在位置。
10.如權利要求8、9所述的裝置,其特徵在於,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所處的位置集合僅處於一個小區或處於多個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最近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繪製的運動趨勢線是直線;當所述信息預處理模塊檢測到所述移動終端分別在兩個不共站小區的覆蓋區域內,且所述移動終端在各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有兩個交點均處於所述兩個不共站小區都覆蓋的區域時,根據所述移動終端上一次的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的位置點與所述兩個交點分別繪製的運動趨勢線是直線。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基於通話記錄數據定位移動終端的方法和裝置,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根據待定位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中的各小區的小區信息和時延信息,分別確定所述移動終端與每個小區的基站的距離及各小區的覆蓋區域,獲得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根據所述移動終端在每個小區所處的位置集合,並結合各小區的共同覆蓋區域和/或經由該移動終端的通話記錄數據得到的所述移動終端在最近時間段內的運動趨勢線,定位所述移動終端。本發明引入了小區覆蓋區域參與定位,從而縮小了移動終端定位的可能範圍;同時引入運動趨勢線,在利用小區覆蓋區域的基礎上更進一步地對終端進行定位,最大限度地保障定位的準確性。
文檔編號H04W64/00GK102271394SQ20101018980
公開日2011年12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日
發明者孫福剛, 張國華, 張明福, 羅彩豔, 騰學旺, 蔡永澤 申請人:億陽信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