燈罩及LED支架燈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0:36:11 1

本實用新型涉及LED燈具,特別涉及一種燈罩及LED支架燈。
背景技術:
LED作為第四代照明光源,具有顯著的節能和壽命優勢。隨著社會的發展,日常生活中的照明能耗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具有顯著節能優勢的LED條形燈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
傳統的LED支架燈,在燈罩中部安裝燈板,LED支架燈板安裝部為中空結構或平薄板結構,結構強度差。上述LED支架燈在支架生產、運送等過程中,容易變形,造成燈板安裝時難於插入,安裝困難,人工成本高。
技術實現要素:
基於此,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構強度大,不易變形、容易安裝的燈罩及LED支架燈。
一種燈罩包括出光部(100)、連接部(200)和安裝部(300),所述連接部(200)與所述出光部(100)和所述安裝部(300)連接,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間隔設置有限位結構(210)和加強結構(230),所述限位結構(210)包括沿著所述燈罩(10)主體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第一限位條(212),所述加強結構(230)為整體結構,且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連接,所述限位結構(210)與所述加強結構(230)共同圍成第一收納空間(220)。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結構(230)包括沿所述燈罩(10)的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第二限位條(232)、以及設置於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之間的加強條(234),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分別與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連接,所述加強條(23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連接。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條(212)與所述第二限位條(232)平行間隔設置。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強條(234)為拱形結構,所述拱形結構朝向所述安裝部(300)凸出。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罩(10)為長條狀支架燈罩,所述加強結構(230)設置於所述燈罩(10)兩端的所述連接部(200)的內側壁。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部(300)底部設置有沿著所述燈罩(10)的延伸方向設置的安裝卡扣(310)。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罩(10)為一體成型的雙色擠塑全塑管,所述出光部(100)呈圓弧狀,所述出光部(100)採用透光材料;所述連接部(200)與所述出光部(100)連接並內陷形成凹形曲面,所述安裝部(300)與所述凹形曲面連接,所述安裝部(300)外凸形成具有收納空間的安裝結構,所述連接部(200)和所述安裝部(300)採用遮光材料。
一種LED支架燈,包括LED光源(400),所述LED光源(400)包括燈板(410)和燈珠(420),所述燈珠(420)固定安裝於所述燈板(410),還包括上述所述的燈罩(10),所述燈板(410)安裝於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所述限位結構(210)限制所述燈板(410)的移動。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罩(10)的兩端具有兩個開口,所述燈罩(10)進一步包括兩個端蓋(500)分別扣合於所述兩個開口。
在一個實施例中,進一步包括電連接插針(510)、驅動電源(520);
所述電連接插針(510)嵌入所述端蓋(500)設置,所述電連接插針(510)的一端與所述驅動電源(520)電連接,所述電連接插針(510)的另一端與外部電源連接;
所述驅動電源(520)設置於所述加強結構(230)與所述安裝部(300)圍成的第二收納空間(240)。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燈罩及LED支架燈,包括具有整體結構的加強結構。所述加強結構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部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連接。從而使得所述燈罩的結構得到了加強。另外,所述加強結構設置於所述連接部,所述加強結構能夠承擔一定的壓力,保證燈罩及LED支架燈在運輸過程中不易變形,並且更加容易安裝。因此,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燈罩及LED支架燈,具有結構強度大,不易變形、容易安裝的優點。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燈罩的結構剖視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LED支架燈的結構剖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一個實施例中LED支架燈的整體組裝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
燈罩 10
LED支架燈 20
出光部 100
連接部 200
限位結構 210
第一限位條 212
第一收納空間 220
加強結構 230
第二限位條 232
加強條 234
第二收納空間 240
安裝部 300
安裝卡扣 310
LED光源 400
燈板 410
燈珠 420
端蓋 500
電連接插針 510
驅動電源 52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請參見圖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一種燈罩10。所述燈罩10為殼體結構,並且具有一定的收納空間用於收納燈以及電路設備。可以理解,所述燈罩10可以是圓環形的,長條狀的或是其他形狀,還可以具有一定的長度。所述燈罩10包括出光部100、連接部200和安裝部300。所述連接部200分別與所述出光部100和所述安裝部300連接。所述連接部200的具體形狀和結構並不限制,只要能夠連接所述出光部100與所述安裝部300即可。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200可以是兩側對稱設置的內凹圓弧形的連接部。所述出光部100用於方便所述燈罩10內的燈發射光線。或者說,所述燈罩10在使用時,光線從所述出光部100發出。所述安裝部300用於將所述燈罩10安裝在支撐體上。通過所述支撐體將整個燈具安裝在牆壁或任何需要安裝燈具的地方。具體地,所述出光部100和所述安裝部300均可以定義不同的收納空間。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出光部100與所述安裝部300均為半包圍的殼體結構。所述連接部300為兩個相對間隔設置的沿著所述燈罩10延伸的連接板。所述連接部300通過所述兩個連接板將所述出光部100和所述安裝部300連接在一起。
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間隔設置有限位結構210和加強結構230。所述限位結構210包括沿著所述燈罩10延伸方向延伸,並且間隔設置的兩個第一限位條212。所述第一限位條212用於限制所述燈罩10內光源的移動。所述第一限位條212的具體位置和具體結構並不作具體限定。所述加強結構230為整體結構,且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連接。所述加強結構230可以給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側壁支撐力。或者說,所述加強結構230的兩端沿著所述燈罩10延伸方向分別與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抵接。所述加強結構230可以與所述燈罩10一體成型。所述加強結構230用以增加所述燈罩10的結構強度,使所述燈罩10不易變形、不易損壞。所述限位結構210與所述加強結構230共同形成具有開口的第一收納空間220。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用以收納光源。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的大小可以根據收納光源的大小進行設置。
本實施例中,由於所述加強結構230為整體結構,並且所述加強結構230的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連接。從而當有外力施加在所述燈罩10時,所述加強結構230可以通過支撐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提供反作用力。因此,所述加強結構230使所述燈罩10的結構強度明顯增強。所述加強結構230設置於所述連接部200,所述加強結構230能夠承擔一定的壓力,從而保證所述燈罩10在運輸或安裝過程中不易變形、不易損壞。並且所述燈罩10的結構簡單,製作成本低。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結構230包括沿著所述燈罩10主體延伸方向間隔設置的兩個第二限位條232、以及設置於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之間的加強條234。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分別與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連接。所述加強條23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連接。
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分別與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內側壁固定連接。所述加強條234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於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和所述加強條234可以一體成型。具體的,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可以是固定連接於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側壁。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還可以是抵接於所述連接部200的兩個相對的側壁。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用於為整個加強結構230提供支撐力。所述加強條234的兩端分別設置於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的相對靠近的一端。通過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和所述加強條234的固定連接,使所述加強結構230與所述連接部200的連接更穩定。同時使得所述燈罩10的整體結構更加穩定,在受到擠壓時,會通過相連的結構把壓力分散開來,使整個燈罩10受力更加均勻,不易破碎。在安裝過程中,先將光源安裝至所述燈罩10內,所述加強條234的設置,增大了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的安裝空間,可以使安裝光源的過程更加簡便。同時使所述燈罩10在安裝光源時更加簡單、方便、快捷。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條212與所述第二限位條232平行間隔設置。此時,所述限位結構210與所述加強結構230之間形成的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是相對規則的空間。在安裝、更換和拆卸內部光源時,相對規則的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使安裝、更換和拆卸內部光源過程更加簡便。另外,所述兩個第一限位條212和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配合,進一步限制所述燈罩10內光源的移動。在安裝、更換和拆卸內部光源的過程中,還能起到保護所述燈罩10內部光源的作用。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強條234為拱形,所述拱形結構的加強條234向所述安裝部300一側凸出。具體的,所述加強條234可以設置為不同的形狀,此處並不做具體的限定。所述加強條234的兩端分別與所述兩個第二限位條232固定連接。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強條234設置為拱形,所述燈罩10承受的結構壓力最大。所述加強條234設置為拱形,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即為一側有凸圓結構,另一側有開口的收納空間。設置有所述凸圓結構的一側安裝光源背板,設置有開口的另一側安裝光源,所述開口允許所述光源出光。同時,由於所述凸圓結構的存在,在安裝、更換和拆卸內部光源時不會觸碰到內部的光源,也使整個安裝過程更容易。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結構230可以為具有一定彈性並能夠提供回復力的材質。當所述燈罩10受到擠壓時,所述加強結構230會發生一定程度的彈性形變,所述彈性形變能夠緩解整個燈罩10受到的壓力。通過所述加強結構230的彈性支撐,使所述燈罩10的整體結構更加穩定。另外,所述加強條234設置為拱形,還能夠增大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的空間,從而幫助所述光源進行散熱。在使用過程中還可以延長所述光源的使用壽命。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罩10為長條狀支架燈罩,所述加強結構230設置於所述燈罩10兩端的所述連接部200的內側壁。本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結構230可以只設置在所述燈罩10兩端的所述連接部200的內側壁。這樣設置結構簡單也能達到加強所述燈罩10承受壓力的能力。所述加強結構230的設置形式並不限制,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結構230可以沿著所述燈罩10的延伸方向間斷設置於所述連接部200的內側壁。在另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加強結構230也可以沿著所述燈罩10的延伸方向整體設置於所述連接部200的內側壁。所述加強結構230的設置可以根據所述燈罩10具體的設計需要進行選擇。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安裝部300遠離所述出光部100的底部設置有沿著所述燈罩10的延伸方向設置的安裝卡扣310。所述安裝卡扣310的設置使所述燈罩10更加簡便的安裝於所述支撐體。通過所述支撐體將整個燈具安裝在牆壁或任何需要安裝燈具的地方。具體的所述安裝卡扣310的具體形式並不限制,可以根據不同的支撐體的不同需求進行設置。所述安裝卡扣310可以一體成型的設置於所述燈罩10。所述安裝卡扣310的設置使所述燈罩10的安裝更加簡便。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燈罩10為一體成型的雙色擠塑全塑管,所述出光部100採用透光材料,所述連接部200和所述安裝部300採用遮光材料。一體成型的雙色擠塑全塑管結構簡單,便於工業化生產。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出光部100呈圓弧狀。所述連接部200與所述出光部100連接並內陷形成凹形曲面。所述安裝部300與所述凹形曲面連接,所述安裝部300外凸形成具有收納空間的安裝結構。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200設計凹形曲面,使所述燈罩10的承受力更大,能夠進一步支撐和保護內部光源,所述燈罩10不易擠壓變形。
請參閱圖2-3,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LED支架燈,包括上述所述的燈罩10和LED光源400。所述LED光源400包括燈板410和燈珠420,所述燈珠420固定安裝於所述燈板410。所述燈板410安裝於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所述限位結構210限制所述燈板410的移動。
所述燈板410的具體形狀尺寸並不限制,只要能安裝所述燈珠420,並能夠與所述燈罩10組裝成為可用燈具即可。所述燈珠420的具體形式也不限定,可以是一粒一粒的LED燈珠,也可以是具有特定構型的LED燈珠圖案。在使用過程中,將所述燈珠420固定安裝於所述燈板410。將所述燈板410穿過所述第一收納空間220安裝於所述燈罩10。通過所述限位結構210和所述加強結構230的配合限制所述LED光源400的移動。安裝過程中需注意將所述燈珠420面向所述出光部100設置,以使所述LED光源400所發出的光亮能夠透過所述燈罩10向外照射。所述燈板410未安裝所述燈珠420的一面靠近所述加強結構230設置。這樣設置能夠順利安裝與拆卸所述LED光源400,並且安裝過程中不會碰到所述燈珠420。
在一個實施例中,在所述燈罩10的延伸方向上具有兩個相對的開口。所述燈罩10進一步包括兩個端蓋500分別扣合於所述兩個相對的開口。在所述燈罩10兩端的所述安裝部300的內側壁還可以包括與所述端蓋500對應設置的緊固結構。所述緊固結構能夠使所述端蓋500插入所述燈罩10,並且保證所述端蓋500不會掉落。
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ED支架燈進一步包括電連接插針510和驅動電源520。所述電連接插針510設置於所述端蓋500。在一個實施例中,所述LED支架燈的兩個所述端蓋500都分別設置電連接插針510。所述電連接插針510分別嵌入所述兩個端蓋500設置。所述電連接插針510的一端與所述驅動電源520電連接,所述電連接插針510的另一端與外部電源連接。所述驅動電源520為所述LED光源400提供電能,所述驅動電源520與所述燈板410通過導線連接。所述LED光源400將電能轉化為光能,從而發光。所述驅動電源520設置於所述加強結構230與所述安裝部300圍成的第二收納空間240。所述第二收納空間240的具體形狀和大小並不作具體限定,可以根據需要自行設計。
以上所述實施例的各技術特徵可以進行任意的組合,為使描述簡潔,未對上述實施例中的各個技術特徵所有可能的組合都進行描述,然而,只要這些技術特徵的組合不存在矛盾,都應當認為是本說明書記載的範圍。
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隨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