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多次打彎成型精密級進模的製作方法
2023-06-09 01:35:31

本發明涉及板料打彎的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多次打彎成型精密級進模。
背景技術:
在電子生產行業中,通常會通過折彎的方式生產各種形狀的板料,其中最常用的板料如圖2所示,該板料由順次連接的垂直部15、水平部16和彎折部17組成,水平部16連接於垂直部15的上端部,彎折部17連接於水平部16的右端部,現有的彎折方式是先將立板的頭部向右彎折,形成水平部16,再用壓模壓向水平部16的右端部,形成彎折部17,然而每個工位都需要重新定位,存在加工不連續,每到一個工位都需要重新定位,增大了工人的勞動強度。因此不推廣使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一種結構緊湊、打彎角度精確、實現連續打彎、提高打彎效率、提高生產產量的多次打彎成型精密級進模。
本發明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一種多次打彎成型精密級進模,它包括底座、設置在底座上且由下往上順次連接的下墊板、上墊板和凹模,凹模的上方設置有上託,上託內設置有凹模嵌件A和凹模嵌件B,凹模嵌件A的下端部連接有壓模,凹模內設置有方形腔和型腔,方形腔內設置有位於壓模正下方的頂杆,所述的上託的前端部固定安裝有氣缸,氣缸的活塞杆上連接有位於上託與凹模之間的斜楔A,凹模嵌件B的下端部連接有斜楔B,斜楔B的左側設置有圓角,斜楔B位於型腔的正上方,型腔的左側壁上設置有與圓角相配合的圓弧倒角。
所述的氣缸水平設置。
所述的斜楔A設置於壓模和斜楔B之間。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結構緊湊、打彎角度精確、實現連續打彎、提高打彎效率、提高生產產量。(2)折彎成型後進行微調整形,方便產品尺寸調整,保證產品成型可靠。(3)模具成型鑲件全部採用鑲拼結構並且全部實現快換。
附圖說明
圖1 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 為成品板料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底座,2-下墊板,3-上墊板,4-凹模,5-上託,6-凹模嵌件A,7-凹模嵌件B,8-壓模,9-方形腔,10-型腔,11-頂杆,12-氣缸,13-斜楔A,14-斜楔B,15-垂直部,16-水平部,17-彎折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的描述,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不局限於以下所述:
如圖1所示,一種多次打彎成型精密級進模,它包括底座1、設置在底座1上且由下往上順次連接的下墊板2、上墊板3和凹模4,凹模4的上方設置有上託5,上託5內設置有凹模嵌件A6和凹模嵌件B7,凹模嵌件A6的下端部連接有壓模8,凹模4內設置有方形腔9和型腔10,方形腔9內設置有位於壓模8正下方的頂杆11,所述的上託5的前端部固定安裝有氣缸12,氣缸12水平設置,氣缸12的活塞杆上連接有位於上託5與凹模4之間的斜楔A13,凹模嵌件B7的下端部連接有斜楔B14,斜楔B14的左側設置有圓角,斜楔B14位於型腔10的正上方,型腔10的左側壁上設置有與圓角相配合的圓弧倒角。
所述的。所述的斜楔A13設置於壓模8和斜楔B14之間。
本發明的工作過程如下:將水平板毛坯依次排列到樣板上,將位於樣板首端的毛坯水平放置於方形腔9頂部,控制凹模嵌件A6向下運動,壓模8壓下毛坯,板狀毛坯的兩端材料向上翹起,形成垂直部15;進給樣板,當毛坯向右通過斜楔A13時,抬起樣板,同時控制氣缸12活塞杆伸出,斜楔A13作用到垂直部15的上端部,形成水平部16,隨後繼續進給樣板,當毛坯位於型腔10正上方時,控制凹模嵌件B7向下運動,斜楔B14將水平部16壓入型腔10內,且其上圓角與圓弧倒角配合,從而形成彎折部17,最後控制凹模嵌件B7縮回,繼續進給樣板,樣板進入落料工位,從而將成品板料切下,此時後續的毛坯都分別位於垂直部加工工位、水平部加工工位以及彎折部加工工位,實現了連續生產板料,提高了板料的生產效率,此外,無需人工進行操作,減輕了工人的勞動強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