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07:59:51 2

專利名稱: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有關於一種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尤其是關於一種可大幅增加視野角度及範圍,不再如以往用猜測的方式來推斷無法觀看或難以觀看的視野及物體間的相關位置,如將之應用於交通工具,能達到輔助駕駛,促進交通安全的目的,如將之應用於設備或建築物上,則能達到更完善的影像監控的目的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工業時代的來臨,傳統的人力及獸力運輸工具已被蒸汽,柴油,汽油,電力等交通運輸工具取代。其中汽車,幾乎已儼然成為每個家庭必備的代步工具。
現在幾乎到處都充斥著人,建築及各式各樣的交通工具,不論是行走,佇足,行駛,停車等,隨時都要留意周遭的人或交通工具。對騎自行車或摩託車的人來說,不論是在行駛或停車,對於無法透過後視鏡看到的死角,可以藉由轉頭來觀看,但對汽車或巴士的駕駛而言,對於無法透過車外二側的後視鏡或車內後照鏡觀看的死角,例如在會車時,無法看到車頭兩側與對方來車的間距,在這樣的情形下,只能憑經驗用猜測的方式來推測該二車的相對位置,故擦撞難免,更甚者,會造成交通事故及人員傷亡。同樣,車頭兩側的死角不僅在會車時需要觀看,在順著車子前行方式停車時亦需要,一般因無法觀看車頭兩側外緣與其他物體間的相對關係,而難以順著車子前行的方式停車,故駕駛人員常用倒車方式停車,但是在擁擠的馬路邊,先剎車再以倒車的方式停車,不僅危險,而且會造成交通更加擁塞。
為了增進交通安全,目前大都於汽車或巴士看不到的死角,如車後方或車後方的安全杆裝設攝影機,並搭配裝設於駕駛人員視線所及處的顯示器顯示出來,透過這樣的方式來彌補後視鏡及後照鏡的不足。
然而,透過上述裝設攝影機的方式,仍會有以下的缺點產生1.攝影機安裝費用高,安裝時程久,且必須與顯示器搭配才能作用,以及需配置攝影機及顯示器之間的連接線。
2.汽車或巴士的死角不只一處,除了車後方,車底,還有車頭兩側,以及靠近左右後視鏡兩側處,均是死角。
3.攝影機所能攝錄的影像有其限制,廣角或可伸縮鏡頭的攝影機費用高,且攝影機亦無法控制其攝錄位置及角度。
4.在需使用多攝影機的場合,顯示器需能整合所有攝影機的畫面,或允許使用者選取所欲觀看的攝影機畫面,這需再增加輸入裝置,或是將顯示器改為觸控顯示器,並需與軟體搭配,建置成本更高。
5.透過攝影機來解決汽車或公共汽車死角的問題目前大都以新款上市的車輛為主,舊款的車輛車主接受度小,除了是成本的考量外,也牽涉到整體美觀,因此無法全面落實,對交通安全的改善有限。
如何提供一種輔助視覺角度裝置,除了建置快速及低建置成本外,並能適用於任何一個無法或難以觀看之處,為本實用新型人所欲探討的課題。
新型內容有鑑於傳統後視鏡及攝影輔助裝置仍存在有不完善之處,創作人長時間不斷的研究開發,終於研發出此種可大幅增加視野角度及範圍,不再如以往用猜測的方式來推斷無法觀看或難以觀看的視野及物體間的相關位置,且應用不僅限於交通工具,亦可應用於設備或建築物上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
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包括一設置於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適當處,用以反射無法直接觀看,難以觀看或所欲觀看的視野角度,其包括第一反射鏡,以及與第一反射鏡相對應的第二反射鏡。藉由如此的設計,從所欲觀看的目標物,經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至使用者眼睛形成一影像傳遞路徑,使用者可透過觀看第二反射鏡所反射第一反射鏡上的影像,大幅增加視野角度及範圍,不再如以往用猜測的方式來推斷無法觀看或難以觀看的視野及物體間的相關位置,如將之應用於交通工具,能達到輔助駕駛,促進交通安全的目的,如將的應用於設備或建築物上,則能達到更完善的影像監控的目的。
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並可依需要設置一至數個中間反射鏡,透過改變第一反射鏡及此一至數個中間反射鏡的位置及角度,使用者可以在保持第二反射鏡固定不動下,輕易的將視覺角度擴展到任一死角。此外,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二反射鏡可以由一具攝影機搭配一顯示器所取代。同樣的,使用者可以在保持攝影機位置固定不動下,手動或自動的調整第一反射鏡及該一至多個中間反射鏡的位置及角度,而能輕易的將視野角度擴展到任一視野角度。
透過數個第一反射鏡的設置,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二反射鏡(或攝影機)可以依需要顯示所需觀看的視野角度,或進一步將所有視野角度合併顯示出來。
於影像傳遞路徑中,可依需要設置光學裝置,透過光學裝置,可以輕鬆達到濾鏡,折射,反射,聚焦,散焦,變焦,強化背景,照明,去霧,夜視,鏡射,旋轉影像,影像銳化等功能。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具有以下的優點1.安裝費用低廉,安裝速度快,無需配置連接線路。
2.所有的死角都可依需要設置第一反射鏡,使用者只需觀看第二反射鏡即可。
3.透過控制第一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的位置及角度,再搭配具聚焦,變焦及放大功能的光學裝置,第二反射鏡(或是以一簡單功能的攝影機及顯示器取代)可以達到如同高功能攝影機一樣具有廣角及可伸縮鏡頭的功能,且能快速變換到其他的死角。
4.傳統的攝影機如需控制其角度及位置,設備及建置費用均高,易損壞且視野角度的範圍變動有限,而本實用新型只須小幅度的控制第一反射鏡的位置及角度,就能快速變動視野角度。
5.反射鏡非屬電子設備,不用安裝,布線,調校,且易更換,且適用於各種惡劣的環境(例如高溫或潮溼)6.透過多個第一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的設置,所需要觀看的死角可以合併顯現出來,或藉由變更第一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的位置及角度,來隨時變更顯示使用者所需觀看的死角。
7.本實用新型可以安裝於任一型式的車子,不論是舊車型,或是新款車型要將本實用新型與車體整合均可,唯有適用於現行車輛的本實用新型,才能全面的改善行車安全。
此外,本實用新型可再包含一至多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該一至多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可同時具有錄影及收錄聲音的功能或與具錄影功能的裝置及收錄聲音功能的裝置連結或整合,用以攝錄交通工具儀錶板或交通工具內人車狀態,並可儲存至儲存裝置。如此的設計,可兼具同時同步攝錄車外環境,行車狀態,及車內儀錶板,人(駕駛員及乘客)車狀態,而能應用於以下數種情況例如在交通事故發生的後,從儲存裝置所攝錄資料還原事故發生當時人車的狀態,據以研判了解事故發生時的原因;或讓駕駛人員從儲存裝置所攝錄資料來檢討開車的狀態。
為了能讓審查員能更容易了解本實用新型的特點,請參閱以下附圖及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說明。


圖1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2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圖3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圖4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圖5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圖6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7A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六實施例(反射兩側前方視野角度)的示意圖;圖7B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六實施例(反射兩側後方視野角度)的示意圖;圖8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七實施例的示意圖;圖9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八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套件化示意圖;圖11A為十字通道型包覆體結構圖;圖11B為多通道型包覆體結構圖;圖12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九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3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十實施例的示意圖;圖14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套件化示意圖;圖15A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一反射鏡由一至多面反射鏡面所取代,來與第二反射鏡搭配的示意圖;圖15B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一反射鏡由一至多面反射鏡面所取代,來與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搭配的示意圖;圖16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一反射鏡與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整合示意圖;圖17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呈立體形狀的第一反射鏡搭配具攝影功能的裝置的示意圖;圖18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球面體結構的第一反射鏡,包覆體,及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的搭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請參閱圖1及圖2,圖1所示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一實施例的示意圖,而圖二則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一實施例的俯視示意圖。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包括第一反射鏡10以及第二反射鏡20。其中第一反射鏡10設置於交通工具A(如汽車或巴士)兩側適當處,用以反射無法直接觀看,難以觀看或所欲觀看的視野角度B;而第二反射鏡20設置於原後視鏡E附近適當處,與第一反射鏡10相對應。藉由如此的設計,從所欲觀看的視野角度B,經第一反射鏡10(影像傳遞路徑D1),再經第二反射鏡20(傳遞路徑D2),最後到使用者C(傳遞路徑D3)的眼睛形成一影像傳遞路徑,使用者C可透過觀看第二反射鏡20所反射第一反射鏡10上的影像,大幅增加視野角度及範圍,且對於無法觀看或難以觀看的位置,不再如以往須憑經驗用猜測的方式來推斷。於此實施例中,由於交通工具A前面兩側無法直接觀看,故透過第二反射鏡及第一反射鏡的設置即可完全克服此種情形。
雖然前述實施例是設置於交通工具上,但並不限定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只能應用於交通工具上,對於設備或建築物上無法直接觀看,難以觀看或所欲觀看的視野角度,亦可透過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設置來輕易克服。
請參閱圖3,圖3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二實施例的示意圖,其結構與圖一類似,唯一不同處是將第一實施例的第二反射鏡20以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0來取代,同時以一顯示裝置F與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0搭配,以顯示出視野角度B的影像。此時影像傳遞路徑從所欲觀看的視野角度B,經第一反射鏡10(影像傳遞路徑D1),再經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0(傳遞路徑D2),然後以有線及無線的方式傳送至顯示裝置F,最後再由顯示裝置F到使用者C(傳遞路徑D3)的眼睛形成一影像傳遞路徑。
前述顯示裝置F可以是外加的,或是共用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上原有的顯示裝置。該顯示裝置F可與反射鏡或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整合成一體,或與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內外原有的反射鏡或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整合成一體(例如與後照鏡或後視鏡整合),以利於觀看。在多個影像傳遞路徑的應用中,顯示裝置F並可依使用者需求切換至指定的具攝影功能的裝置以顯示其所攝影的影像,或將多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所攝影的影像整合在一起。
搭配不同的影像傳遞路徑,顯示裝置設置的數量不只一個。該一至多個顯示裝置並可以處理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所傳送來的影像,包括合併顯示數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傳送過來的影像,變更影像大小,變更影像顯示位置,變更影像顯示比例,局部放大影像,旋轉影像,影像鏡射,雜訊濾除,影像聚焦,影像銳化,強化影像背景,影像隱藏,影像特效及切換至不同影像傳遞路徑的影像的功能。
請參閱圖4,圖4所示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三實施例的示意圖。在一些應用場合,第一反射鏡11與第二反射鏡間21的影像傳遞路徑無法呈一直線,此時就需要設置中間反射鏡40,來使影像傳遞路徑能連貫。於此實施例中,從所欲觀看的視野角度B,經第一反射鏡11(影像傳遞路徑D1),經中間反射鏡40(傳遞路徑D2),再經第二反射鏡21(傳遞路徑D3),最後到使用者C(傳遞路徑D4)的眼睛形成一影像傳遞路徑,使用者C可透過觀看第二反射鏡21所反射第一反射鏡11上的影像。雖然交通工具原有的後照鏡即可將交通工具A後方的影像顯現出來,但其視角有限,且無法看到交通工具A後方整體外緣。
值得一提的是,於本實施例中,第二反射鏡21可以是加設上去的,或是與交通工具原有的後照鏡整合,或被交通工具原有的後照鏡所取代。如為後者,則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可以設計為完全取代後照鏡的功能,或是設計為兩者共用。例如可以將中間反射鏡40移離開影像傳遞路徑而使其無作用,即切換至原來後視鏡的功能。
請參閱圖5,圖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四實施例的示意圖,其以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來取代第三實施例的第二反射鏡21,同時以一顯示裝置F與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搭配,已顯示出視野角度B的影像,於此實施例中是不設置中間反射鏡40。此時影像傳遞路徑從所欲觀看的視野角度B,經第一反射鏡11(影像傳遞路徑D1),再經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傳遞路徑D2),然後以有線及無線的方式傳送至顯示裝置F,最後再由顯示裝置F到使用者C(傳遞路徑D3)的眼睛形成一影像傳遞路徑。在此情形下,透過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搭配顯示裝置F來讓使用者觀看,亦即以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搭配顯示裝置F來取代第二反射鏡的角色,藉由直接攝影第一反射鏡11上所顯示的影像,再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傳送到顯示裝置F上供使用者C觀看。
值得注意的是,於此實施例中,影像傳遞路徑中並不如圖四的第三實施例一樣,需要一中間反射鏡的存在,但是在以下的應用場合,中間反射鏡仍有存在的必要1.攝影機無法直接對第一反射鏡攝影通常是無合適地方設置攝影機或是設置附近的環境為高溫潮溼或是震動頻繁的環境,依影像傳遞路徑的設計,中間反射鏡的數量可以多個,依實際情況需要而定。
2.需中間反射鏡作影像放大或縮小的光學處理此時中間反射鏡的設置不是為了傳遞影像,而是為了對傳遞的影像作光學處理。除了放大或縮小的光學處理外(如凸面鏡或凹面鏡),亦可以再輔以其他的光學裝置,或以其他的光學裝置取代中間反射鏡,以達到影像處理的目的。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中所謂的光學裝置,指達到輔助影像呈現或改變影像效果的裝置或光學元件稱的,包括用以改變光學路徑,像是具有折射,反射,聚焦,散焦,變焦,旋轉影像特性的裝置或光學元件,代表性的如反射鏡,凹透鏡,凸透鏡;或具有改變影像顏色,及強化背景特性的,代表性的如有色濾鏡,或具有輔助影像效果的裝置,可提供照明,去霧,夜視,鏡射或影像銳化,代表性的如照明燈,此外,上述光學裝置可以數個一起搭配或整合成一個而應用於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
中間反射鏡設置的主要目的系將第一反射鏡的影像傳遞至第二反射鏡。在此需強調的是,該中間反射鏡是可以共用的,也就是該一至多個中間反射鏡並可以同時作為其他影像傳遞路徑的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或中間反射鏡。
前述中間反射鏡或光學裝置的位置並不受限,它們可以設置於第一反射鏡及第二反射鏡附近適當處,或與第一反射鏡及第二反射鏡相整合,或設置於使用者眼睛與目標物間的影像傳遞路徑適當處。
此外,前述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部份或全部可以與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整合成一體,或是將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部份以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原有的反射鏡或光學裝置取代,或整合(可設計為依需要切換為原有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原有的反射鏡或光學裝置的功能)。
在需設置中間反射鏡的情況下,中間反射鏡亦可被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及用以將其所攝影影像顯示出來的顯示器所取代,透過本實例中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直接攝影上述顯示器的畫面。同樣的,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中的第一反射鏡,光學裝置也可以被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所取代。
由上述實例可知,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光學裝置的部份或全部可與具攝影功能的裝置連結或整合,或由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所取代,前述具攝影功能的裝置可同時具有錄影及收錄聲音的功能或與具錄影功能的裝置及收錄聲音功能的裝置連結或整合。
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並可包含一儲存裝置,用以儲存攝錄的影像及聲音,該儲存裝置可以是一電腦主機,該儲存裝置可以加裝於交通工具、設備及建築物上,或與交通工具、設備及建築物原有的儲存裝置整合或共用,或與交通工具、設備及建築物整合,或與交通工具、設備及建築物原有的電腦主機整合或共用。
此外,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可再包含一至多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該一至多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可同時具有錄影及收錄聲音的功能或與具錄影功能的裝置及收錄聲音功能的裝置連結或整合,用以攝錄交通工具儀錶板或交通工具內人車狀態,並可儲存至儲存裝置,該一至多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可與其他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或交通工具上原有具攝影功能的裝置共用。如此的設計,可兼具同時同步攝錄車外環境,行車狀態,及車內儀錶板,人(駕駛員及乘客)車狀態,而能應用於以下數種情況例如在交通事故發生的後,從儲存裝置中的攝錄資料還原事故發生當時人車的狀態,據以研判了解事故發生時的原因;或讓駕駛人員從儲存裝置中的攝錄資料來檢討開車的狀態。同樣的,此種設計亦可以應用於設備及建築物上。
請參閱圖6,圖6所示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五實施例的示意圖。圖6的實施例架構於圖5的實施例類似,不同處僅在於圖5的第四實施例是用以觀看交通工具A後端的影像,而圖6的第五實施例則是用來看交通工具前方A的影像。此時影像傳遞路徑從所欲觀看的視野角度B,經第一反射鏡12(影像傳遞路徑D1),再經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2(傳遞路徑D2),然後以有線及無線的方式傳送至顯示裝置F,最後再由顯示裝置F到使用者C(傳遞路徑D3)的眼睛形成一影像傳遞路徑。在此情形下,透過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2搭配顯示裝置F來讓使用者觀看,亦即以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2搭配顯示裝置F來取代第二反射鏡的角色,藉由直接攝影第一反射鏡12上所顯示的影像,再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傳送到顯示裝置F上供使用者C觀看。
此外,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可巧妙的應用光學反射的原理,除了藉由中間反射鏡的設置來觀看平時無法觀看的死角外,更能進一步的將不同的視野角度的影像整合在一起,如圖7A所示。圖7A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六實施例的示意圖。使用者欲觀看的前方左視野角度B的影像,經第一反射鏡130(影像傳遞路徑D1),經一中間反射鏡410(傳遞路徑D2),再經一中間反射鏡42(傳遞路徑D3),再經一中間反射鏡43(傳遞路徑D4),再至第二反射鏡21(傳遞路徑D5),最後到使用者C(傳遞路徑D6)的眼睛形成一影像傳遞路徑。同樣的,前方右視野角度的影像也是先經第一反射鏡131,經一中間反射鏡411,再經一中間反射鏡42,再經一中間反射鏡43,再至第二反射鏡21,最後到使用者C的眼睛形成另一影像傳遞路徑。這兩個影像傳遞路徑在中間反射鏡42後就合併整合在一起了,直到傳遞到第一反射鏡21。透過這種設計,使用者C能在第二反射鏡中21看到整合不同視野角度的影像。同樣的原理,可以很輕易的應用在更多個不同的影像傳遞路徑,而能將更多個不同的視野角度合併顯示。值得一提的是,第一反射鏡130,131可以設計一控制裝置來調整角度及位置,透過調整角度及位置可以改變影像傳遞路徑,而能變換至其他視野角度,同樣的兩個中間反射鏡410,411的角度及位置也可以調整。兩個中間反射鏡410,411如果調整位置,則其間的距離G的大小就能調整,且由於距離G的存在,本實施例除了整合前方兩側視野角度外,亦可同時將後方視野角度一併整合進來,一起呈現給使用者。
請參閱圖7B,圖7B與圖7A結構類似,差異處僅在於兩側第一反射鏡130,131的角度調為反射兩側後方的視野角度B』的影像。一般駕駛人員倒車時,最方便的方式便是直接回頭觀看車後方及兩側後方,但此種倒車方式在左右轉時會造成左右方向感顛倒的情形,如不回頭而採透過兩側後視鏡分別觀看車尾二側與二側外緣的物體的相關位置,並同時搭配後照鏡看清楚車後方的影像,雖然不會有左右顛倒的情形,但要分別看後視鏡及後照鏡,不易倒車。如透過此實施例,使用者僅需看後照鏡(即第二反射鏡),即清楚看到倒車的視野及車尾二側與二側外緣的物體的相關位置,讓駕駛人員能在後退左右轉時即能如原本向前開車一般,左右方向感完全一致,完全突破以往交通工具後退駕駛的不便處。特別一提的是,第一反射鏡130,131的形狀可以設計為L型構造,如同將中間反射鏡410,411連接在一起的結構,如此的結構設計將可以將前視的視野角度與後視的視野角度的影像合併在一起,此時使用者將可以同時看到車子左前視的視野角度,左後視的視野角度,右前視的視野角度,右後視的視野角度,以及後方的視野角度。
將不同的影像傳遞路徑整合一起顯示的架構尚有許多種型式,此實施例僅是其中的一項應用,透過一至數個中間反射鏡的設置,輔以控制裝置的控制各反射鏡的位置及角度,尚可達到其他許多種特殊的功能,以適應各種場合情況。舉例來說,於前述左前視的視野角度,左後視的視野角度,右前視的視野角度,右後視的視野角度,以及後方的視野角度等五個視野角度的整合顯示結構中,透過適當的中間反射鏡設置及控制,使用者可以變更所看到的影像,例如變更其在第二反射鏡21上的五個視野角度影像的呈像位置,或透過控置中間反射鏡的位置及角度來切換至左後視的視野角度,右後視的視野角度,以及後方的視野角度等僅三個視野角度的影像呈現亦可作到。更進一步的,透過中間反射鏡的位置及角度來切換各視野角度的在第二反射鏡21上的呈現比例也沒問題,由於各種影像合併及呈現方式非常多,故在此不另贅述。
請參閱圖8,圖8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七實施例的示意圖,其結構與圖7類似,唯一不同處是將圖7的第六實施例的中間反射鏡42,43,以及第二反射鏡21以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3來取代,同時以一顯示裝置F與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3搭配,以顯示出左視野角度及右視野角度合併的影像。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3在攝錄到中間反射鏡410,411傳遞過來的影像後,便以有線或無線的方式傳送至顯示裝置F。如果是與原有交通工具的顯示裝置共用,可以設計成讓使用者手動切換,或是設計成在交通工具後退時自動切換。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是圖7的第六實施例或圖8的第七實施例,中間反射鏡410,411可搭配具有變更位置及角度功能的控制裝置412,藉由改變中間反射鏡410,411的位置及角度以改變視野角度B。同樣的,第一反射鏡130,131亦可搭配具有變更位置及角度的控制裝置1301,1311,藉由操控控制裝置1301,1311來改變第一反射鏡130,131的位置及角度以調整視野角度,例如,改變第一反射鏡130,131的角度,如圖虛線1302,1312所示的角度,即可將視野角度B調整至視野角度B』,也就是將原來的前視的視野角度就變成後視的視野角度。
除了前述實施例中的第一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外,於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其他裝置,如第二反射鏡及光學裝置(如有設置的話)均可設置獨立或連動的控制裝置用以獨立或連動的控制其位置,方向及角度,各裝置的控制裝置亦可整合在一起,或是與交通工具,設備及建築物上其他的控置裝置整合,如將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應用於交通工具上,則可以與交通工具原有後視鏡的控制裝置整合,或透過一後視鏡同步連動裝置,透過控制後視鏡的作動,同步調整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部份或全部的位置,方向及角度。
在此實施例中,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以及影像傳遞路徑系大部份設置在交通工具本體外部,然而在實際應用上,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光學裝置以及影像傳遞路徑的部份或全部均可以與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整合,例如影像傳遞路徑經過交通工具本體內部(一般建議在交通工具製造時即整合在內部),或例如於交通工具上設有控制開關,透過控制開關可以將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收納至車體內,在需要使用的場合,再將它們外露至交通工具外。
請參閱圖9,圖9所示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八實施例的示意圖。其與圖8的實施例類似,不同處僅在於以一包覆體50來包覆第一反射鏡150,151,以及中間反射鏡440,441。此實施例並未包覆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4,但亦可設計為一併包覆此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4。包覆體50的設計目的除了具保護作用,免受外力撞擊或風吹雨淋外,亦可透過此包覆體50將第一反射鏡,中間反射鏡,以及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整合在一起。同樣的,包覆體50的部份或全部可以整合於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內部。為了能讓影像的明亮度足夠,包覆體可以使用透明材質,或具透光部位501,502來採光,並可輔以具照明功能的光學裝置,如照明燈。
此外,更可進一步的藉由包覆體將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套件化,模組化,如圖10所示。圖10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套件化示意圖。包覆體50可再被分解為包覆體51,52,53,54,以及55。各包覆體為可外加,拆卸,更換,或為可攜式。不同形式的包覆體可以組合在一起,而能讓使用者依據各種場合作變化,以搭配出各種影像傳遞路徑,例如圖10所示的包覆體53為向前,而包覆體55為向後。包覆體亦可以設計控制裝置來手動或自動的調整其位置及角度。此外,包覆體亦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的裝置,使的可以藉由手動控制或自動控制的方式,使的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
同樣的,如同包覆體一樣,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部份或全部亦可設計為可外加,拆卸,更換,或可攜式的裝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的裝置,使的可以藉由手動控制或自動控制的方式,使的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
其中,與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搭配34的包覆體51可具有許多型式可供更換。如圖11A所示是十字通道型包覆體511,圖11B則為多通道型包覆體512。
請參閱圖12,圖12所示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九實施例的示意圖。其與圖8的第七實施例類似,不同處僅在於圖8巧妙的藉由中間反射鏡的設置來將不同影像傳遞路徑的影像傳遞到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3合併顯示於顯示裝置F上,而圖12的第九實施例則是直接透過兩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50,351來將由第一反射鏡130,131而來的不同視野角度的影像傳遞到顯示裝置F合併顯示出來。
請參閱圖13,圖13所示為應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於交通工具的第十實施例的示意圖。其與圖12的第九實施例類似,不同處僅在於以一包覆體56,57來包覆第一反射鏡160,161,及包覆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50,351,包覆體56,57可部份設計為透明以達到透光的目的,或可再輔以照明裝置。圖14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套件化示意圖。包覆體56可被分解為包覆體561,562及563,而包覆體57則可被分解為包覆體571,572及573。
請參閱圖15,圖15A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一反射鏡由一至多面反射鏡170所取代,來與第二反射鏡22搭配的示意圖;圖15B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一反射鏡由一至多面反射鏡170所取代,來與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6搭配的示意圖。170的各反射鏡可以是凹面反射鏡,凸面反射鏡或其他種類的反射鏡,它們的位置及角度可被另外設置的控制裝置來單獨或連動的控制,或被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其他控制裝置整合一起控制。透過輕微變動第二反射鏡22或是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6的位置及角度,可以快速的切換至第一反射鏡的不同面反射鏡170,而能變更至不同的視野角度,亦即可以快速的切換影像傳遞路徑,這是傳統直接透過單一攝影鏡頭取像的設備無法作得到的。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第一反射鏡外,第二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亦可以是一多面反射鏡結構。
同樣的,多面反射鏡170的各反射鏡的部份或全部亦可以設計為可外加,拆卸,更換,或為可攜式的裝置;以及部份或全部可以具有或整合有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的裝置,使的可以藉由手動控制或自動控制的方式,使的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
另外,將設置於不同處的數個反射鏡共同組成第一反射鏡,亦與上述以多面反射鏡作為第一反射鏡一樣具有相同的效果,在此不贅述。
請參閱圖16,圖1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第一反射鏡與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整合示意圖。圖16A是將第一反射鏡18整合一具有可彎折構造371的攝影裝置37,該攝影裝置37的可彎折構造371一端連接第一反射鏡18,如圖所示,使用者可以藉由此可彎折構造371輕鬆的任意調整攝影裝置37的位置及角度,來變更視野角度。圖16B則是將攝影裝置38設置於固定蓋381上,固定蓋381一端與第一反射鏡18連接,藉由調整固定蓋381的上下位置,來達到變更視野角度B的目的。如圖16A及圖16B的整合結構的設計,並不限於第一反射鏡,同樣的,也能整合應用於中間反射鏡或第二反射鏡。
請參閱圖17,圖17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立方體結構的第一反射鏡與四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搭配示意圖。第一反射鏡191為一立方體結構,其四面均為反射鏡,並具一可轉動第一反射鏡191的旋轉裝置1911。四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1,312,313,314分別與第一反射鏡191的四個反射鏡相對,以反射視野角度B的影像。透過此設計,在攝影機的角度及位置固定不變下,可透過旋轉裝置1911來旋轉第一反射鏡191,藉以同時改變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1,312,313,314所攝影的視野角度。
請參閱圖18,圖18為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球面體結構的第一反射鏡,包覆體,及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的搭配示意圖。其中,第一反射鏡192為一球面體結構,其被一包覆體58所包覆。該包覆體58可以在第一反射鏡192上旋轉,該包覆體58上具有一個反射孔581,一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5設置於包覆體58上,並與該反射孔581對應,透過如此的設計,其作動原理與圖17的結構相反,亦即在第一反射鏡192固定不變下,可透過手動或自動旋轉包覆體58,來改變具攝影功能的裝置315所攝影的視野角度。
除了圖17及圖18的立方體結構及球面體結構以外,其他的幾何結構的反射鏡或光學裝置均可應用在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中,而不受其他實施例所限制。
此外,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可再包含一資料傳送接收裝置,用以透過網際網路,公眾線路,行動電話網路或無線通訊網路與外界連接,而能傳送及接收影音資料至外界其他地方,或讓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上的裝置接受外界其他地方的控制。
本實用新型輔助視覺角度裝置的實施例不限於前述,將前述實施例修改或將數個實施例的結構合併亦可,例如圖16的實施例與圖5實施例的整合,可以達到如圖7B的實施例於後退時方向感一致的功能。
上述實施例中光學裝置的種類,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的設置位置,包覆體的形式及材質,顯示裝置的數量,各反射鏡的形狀,各反射鏡與具攝影功能的裝置彼此之間的整合,與影像處理軟體搭配改變使用者所看到的影像等,均有許多實施方式,而諸如此類的種種改良並不受上述實施例所述及的方法所限制,與其他現有電子設備的整合,均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的範疇。
以上所述僅是藉由較佳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然而對於該實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與變化,皆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與範圍。
由以上詳細說明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了本實用新型的確可達成前述的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的規定,爰依法提出新型專利申請。
權利要求1.一種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位於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上用以反射所欲觀看視野角度的第一反射鏡;以及一用於將第一反射鏡的影像反射到觀看位置的第二反射鏡,其位於觀看位置與第一反射鏡位置之間。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影像傳遞路徑中還包括一至多個用以將第一反射鏡的影像傳遞至第二反射鏡的中間反射鏡。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一至多個第一反射鏡,以及具有一至多個位於該不同影像傳遞路徑中的一至多個用於將所述第一反射鏡影像傳遞到第二反射鏡的中間反射鏡。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及第二反射鏡之間或其上,或第二反射鏡與觀察位置之間包括有一至數個用於輔助影像呈現或改變影像效果的光學裝置。
5.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及第二反射鏡之間或其上,或第二反射鏡與觀察位置之間包括有一至數個用於輔助影像呈現或改變影像效果的光學裝置。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一至多個第一反射鏡,以及具有一至多個位於該不同影像傳遞路徑中的一至多個用於將所述第一反射鏡影像傳遞到第二反射鏡的中間反射鏡。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及第二反射鏡之間或其上,或第二反射鏡與觀察位置之間包括有一至數個用於輔助影像呈現或改變影像效果的光學裝置。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及第二反射鏡之間或其上,或第二反射鏡與觀察位置之間包括有一至數個用於輔助影像呈現或改變影像效果的光學裝置。
9.如權利要求4、5、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該一至數個光學裝置為濾鏡裝置,折射裝置,反射裝置,聚焦裝置,散焦裝置,變焦裝置,旋轉影像裝置,強化背景裝置,照明裝置,去霧裝置,夜視裝置,鏡射裝置或影像銳化裝置。
10.如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該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均具有獨立或連動的用以獨立或連動控制其位置,方向及角度的控制裝置。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控制裝置與交通工具後視鏡控制裝置結合在一起。
12.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該控制裝置與設備或建築物的控制裝置結合在一起。
13.如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與交通工具後視鏡同步連動,用於與後視鏡同步調整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部份或全部的位置的同步連動裝置。
14.如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部份或全部與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結合在一起。
15.如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光學裝置,以及影像傳遞路徑的部份或全部與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結合在一起。
16.如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影像傳遞路徑以及其中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部份或全部位於一包覆體內。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該包覆體的部份或全部與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內部相結合。
18.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有部份或全部為可外加,拆卸,更換,或可攜式的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裝置。
19.如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分別由一至多個反射鏡或由一至多面反射鏡結合或組合而成,並具有獨立或連動的用以獨立或連動控制一至多個反射鏡或一至多面反射鏡的位置,方向及角度的控制裝置,該控制裝置與交通工具後視鏡的控制裝置結合在一起,或與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的控制裝置結合在一起。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組成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的一至多個反射鏡,及結合或組合成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的一至多面反射鏡的部分或全部結合為一體。
21.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有部份或全部為可外加,拆卸,更換,或可攜式的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裝置,其中所述部份或全部裝置具有或結合有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裝置。
22.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組成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的一至多個反射鏡的部份或全部與攝影裝置連結或結合在一起,所述具攝影裝置進一步與錄影及收錄聲音的裝置相連結或結合在一起,以及還連接有用於將所攝錄的影像及聲音儲存的一儲存裝置,該儲存裝置為一電腦主機,該儲存裝置位於交通工具、設備及建築物上,或與交通工具、設備及建築物結合在一起。
23.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至多個攝影裝置,該一至多個攝影裝置還連結或結合有錄影及收錄聲音裝置,以及儲存裝置,該儲存裝置為一電腦主機,該儲存裝置位於交通工具上,或與交通工具結合在一起。
24.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至多個用以顯示所攝影像的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與反射鏡或攝影裝置結合為一體。
25.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可外加,拆卸,更換,或為可攜式組成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的一至多個反射鏡,光學裝置,攝影裝置以及一至多個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部份或全部裝置具有或結合有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裝置。
26.如權利要求22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具有可外加,拆卸,更換,或為可攜式組成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的一至多個反射鏡,光學裝置,攝影裝置以及一至多個顯示裝置;其中所述部份或全部裝置具有或結合有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裝置。
27.如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部份或全部與攝影裝置連結或結合在一起,所述攝影裝置進一步與錄影及收錄聲音的裝置相連結或相結合,以及還連接有用於將所攝錄的影像及聲音進行儲存的一儲存裝置,該儲存裝置為一電腦主機,該儲存裝置並位於交通工具、設備及建築物上,或與交通工具、設備及建築物結合在一起。
28.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至多個攝影裝置,該一至多個攝影裝置還連結或結合有錄影及收錄聲音裝置,以及儲存裝置,該儲存裝置為一電腦主機,該儲存裝置位於交通工具上,或與交通工具結合在一起。
29.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有部份或全部為可外加,拆卸,更換,或可攜式的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裝置,其中所述部份或全部裝置具有或結合有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裝置。
30.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光學裝置,攝影裝置,以及一至多個顯示裝置的部份或全部結合為一體。
31.如權利要求27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至多個用以顯示所攝影像的顯示裝置,所述顯示裝置與反射鏡或攝影裝置結合為一體。
32.如權利要求18,22,25,26或31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組成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及中間反射鏡的一至多個反射鏡,光學裝置,攝影裝置,包覆體以及一至多個顯示裝置的部份或全部結合為一體。
33.如權利要求31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有部份或全部為可外加,拆卸,更換,或可攜式的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裝置;其中所述部份或全部裝置具有或結合有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裝置。
34.如權利要求18、29、31或33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光學裝置,攝影裝置,包覆體以及一至多個顯示裝置的部份或全部結合為一體。
35.如權利要求22、25、26、或31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該一至多個用於合併顯示數個具攝影功能的裝置傳送過來的影像,變更影像大小,變更影像顯示位置,變更影像顯示比例,局部放大影像,旋轉影像,影像鏡射,雜訊濾除,影像聚焦,影像銳化,強化影像背景,影像隱藏,影像特效及切換至不同影像傳遞路徑的影像的顯示裝置。
36.如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有部份或全部為可外加,拆卸,更換,或可攜式的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裝置,其中所述部份或全部裝置具有或結合有移動,旋轉,轉動或升降裝置。
37.如權利要求36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部份或全部結合為一體。
38.如權利要求1、2、3、4、5、6、7或8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第一反射鏡,第二反射鏡,中間反射鏡及光學裝置的部份或全部結合為一體。
3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特徵在於還包括一用以與網際網路,公眾線路,行動電話網路或無線通訊網路而傳送及接收影音資料或接受外界控制訊息的資料傳送接收裝置。
專利摘要一種輔助視覺角度裝置,其設置於交通工具,設備,或建築物適當處,用以反射無法直接觀看,難以觀看或所欲觀看的視野角度,其包括第一反射鏡,以及與第一反射鏡相對應的第二反射鏡。藉由如此的設計,使用者可透過觀看第二反射鏡所反射第一反射鏡上的影像,大幅增加視野角度及範圍,且對於無法觀看或難以觀看的視野或物體間的相關位置,不再如以往須憑經驗猜測,如將之應用於交通工具,能達到輔助駕駛,促進交通安全的目的,如將之應用於設備或建築物上,則能達到更完善的影像監控的目的。
文檔編號B60R1/00GK2909300SQ200520107730
公開日2007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5年5月31日 優先權日2005年5月31日
發明者陳旭, 簡靖峰 申請人:陳旭, 簡靖峰

同类文章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

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的製作方法【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型多功能組合攝影箱,包括敞開式箱體和前攝影蓋,在箱體頂部設有移動式光源盒,在箱體底部設有LED脫影板,LED脫影板放置在底板上;移動式光源盒包括上蓋,上蓋內設有光源,上蓋部設有磨沙透光片,磨沙透光片將光源封閉在上蓋內;所述LED脫影

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與流程

本發明涉及通信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壓縮模式圖樣重疊檢測方法與裝置。背景技術:在寬帶碼分多址(WCDMA,WidebandCodeDivisionMultipleAccess)系統頻分復用(FDD,FrequencyDivisionDuplex)模式下,為了進行異頻硬切換、FDD到時分復用(TDD,Ti

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個性化檯曆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檯曆,尤其涉及一種既顯示月曆、又能插入照片的個性化檯曆,屬於生活文化藝術用品領域。背景技術::公知的立式檯曆每頁皆由月曆和畫面兩部分構成,這兩部分都是事先印刷好,固定而不能更換的。畫面或為風景,或為模特、明星。功能單一局限性較大。特別是畫

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技術領域:本發明涉及視頻信號處理領域,特別是一種實現縮放的視頻解碼方法。背景技術: Mpeg標準是由運動圖像專家組(Moving Picture Expert Group,MPEG)開發的用於視頻和音頻壓縮的一系列演進的標準。按照Mpeg標準,視頻圖像壓縮編碼後包

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的製作方法

本發明涉及一種基於加熱模壓的纖維增強pbt複合材料成型工藝。背景技術:熱塑性複合材料與傳統熱固性複合材料相比其具有較好的韌性和抗衝擊性能,此外其還具有可回收利用等優點。熱塑性塑料在液態時流動能力差,使得其與纖維結合浸潤困難。環狀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cbt)是一種環狀預聚物,該材料力學性能差不適合做纖

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一種pe滾塑儲槽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一種PE滾塑儲槽一、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PE滾塑儲槽,主要用於化工、染料、醫藥、農藥、冶金、稀土、機械、電子、電力、環保、紡織、釀造、釀造、食品、給水、排水等行業儲存液體使用。二、 背景技術 目前,化工液體耐腐蝕貯運設備,普遍使用傳統的玻璃鋼容

釘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釘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釘,尤其涉及一種可提供方便拔除的鐵(鋼)釘。背景技術:考慮到廢木材回收後再加工利用作業的方便性與安全性,根據環保規定,廢木材的回收是必須將釘於廢木材上的鐵(鋼)釘拔除。如圖1、圖2所示,目前用以釘入木材的鐵(鋼)釘10主要是在一釘體11的一端形成一尖

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直流氧噴裝置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ー種醫療器械,具體地說是ー種直流氧噴裝置。背景技術:臨床上的放療過程極易造成患者的局部皮膚損傷和炎症,被稱為「放射性皮炎」。目前對於放射性皮炎的主要治療措施是塗抹藥膏,而放射性皮炎患者多伴有局部疼痛,對於止痛,多是通過ロ服或靜脈注射進行止痛治療

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的製作方法技術領域: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技術領域: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熱網閥門操作手輪,屬於機械領域。背景技術::閥門作為流體控制裝置應用廣泛,手輪傳動的閥門使用比例佔90%以上。國家標準中提及手輪所起作用為傳動功能,不作為閥門的運輸、起吊裝置,不承受軸向力。現有閥門

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

專利名稱: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的製作方法背景技術:1-本發明所屬領域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來自動讀取管狀容器所載識別碼的裝置,其中的管狀容器被放在循環於配送鏈上的文檔匣或託架裝置中。本發明特別適用於,然而並非僅僅專用於,對引入自動分析系統的血液樣本試管之類的自動識別。本發明還涉及專為實現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