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23:50:56 1
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平臺,所述的平臺的左側舷設有高於平臺的左壓載艙,所述的平臺的右側舷設有高於平臺的右壓載艙,所述的平臺設有底壓載艙,所述的平臺上設有運輸導軌,所述的平臺上的左壓載艙和右壓載艙之間設有用於固定風機塔筒的固定起重託架,所述的左壓載艙上部內側設有左舷側固定支架,所述的右壓載艙的上部內側設有右舷側固定支架,所述的舷側固定支架和右舷側固定支架的中間設有用於固定風機塔筒的固定起重支架,所述的平臺的左艙壁和右艙壁上均設有起重機。本實用新型結構尺寸大,穩定性好,可在一定風浪情況下正常工作。極大的降低了海上施工難度,縮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的靈活性,對不同的風場情況可採取不同方案進行安裝。
【專利說明】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海上風力發電,尤其是大功率風機和深水海上風場的快速發展,如何對海上風機進行高效、安全的運輸吊裝成為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現有海上風機安裝方法一般分為分體式安裝和整體式安裝兩種。分體式安裝是指將風機零部件(塔筒、葉片、主機)由駁船運輸至機位然後通過浮吊或自升式平臺等起重船舶進行吊裝。整體式安裝是指將風機零部件(塔筒、葉片、主機)運輸至中轉碼頭,在碼頭搭建風機臨時機位進行整體組裝,然後將組裝後的風機整體吊至駁船運輸至機位後進行吊裝。分體式吊裝適用於中轉碼頭離風機機位距離較近的情況,對施工海域的環境要求較高,施工周期長。整體式吊裝適用於風機機位離岸距離較遠的情況,施工周期短,需要在中轉碼頭建立臨時組裝機位。一般來講臨時機位造價高昂,如在水上建設臨時機位需要相關部門審批而且工程結束後拆除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結構尺寸大,穩定性好,可在一定風浪情況下正常工作,降低海上施工難度,縮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的靈活性的漂浮式海上風電組裝平臺。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0005]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平臺,所述的平臺的左側舷設有高於平臺的左壓載艙,所述的平臺的右側舷設有高於平臺的右壓載艙,所述的平臺設有底壓載艙,所述的平臺上設有運輸導軌,所述的平臺上的左壓載艙和右壓載艙之間設有用於固定風機塔筒的固定起重託架,所述的左壓載`艙上部內側設有左舷側固定支架,所述的右壓載艙的上部內側設有右舷側固定支架,所述的舷側固定支架和右舷側固定支架的中間設有用於固定風機塔筒的固定起重支架,所述的平臺的左艙壁和右艙壁上均設有起重機。
[0006]如上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側舷和右側舷上設有供起重機移動的起重機移動導軌。
[0007]如上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起重託架包括底板,底板上設有多塊支撐板,多塊支撐板的上端設有頂圈。
[0008]根據權利要求如上起重託架與固定起重支架之間連接有鋼索。
[0009]如上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起重支架為桁架結構。
[0010]如上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舷側固定支架和右舷側固定支架為祐"架結構。
[0011]本實用新型,結構尺寸大,穩定性好,可在一定風浪情況下正常工作。海上風電設備組裝平臺也可作為風機「臨時基礎」使用,在碼頭將風電機組在平臺上組裝完成後由浮吊或碼頭吊機將風機整體吊裝至駁船,然後將其運輸至機位安裝。亦可將風機在平臺上組裝完成後,通過拖輪將風電組裝平臺拖至機位後由浮吊或自升式平臺對風機進行整體吊裝。海上風機安裝平臺也可作為「漂浮式中轉碼頭使用」,在風機機位離交貨碼頭較近的海域可將漂浮式平臺拖至施工海域,風機部件(塔筒、葉片、主機)可通過駁船直接交貨至平臺,由平臺組裝後整體吊至機位安裝,可流水作業。與傳統的海上風力發電機安裝方法及安裝裝備相比較,此種海上風機組裝平臺極大的降低了海上施工難度,縮短了施工周期,提高了施工的靈活性,對不同的風場情況可採取不同方案進行安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3]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4]圖3是組裝平臺與左舷側固定支架和右舷側固定支架連接的結構圖;
[0015]圖4是左舷側固定支架和右舷側固定支架與固定起重支架連接的結構圖;
[0016]圖5是固定起重託架的結構圖;
[0017]圖6是圖5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如圖1所示,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中該風機包括塔筒100,主機101,葉片102,其包括平臺1,所述的平臺I的左側舷設有高於平臺I的左壓載艙2,所述的平臺I的右側舷設有高於平臺I的右壓載艙3,所述的平臺I設有底壓載艙10,所述的平臺I上設有運輸導軌4,所述的平臺I上的左壓載艙2和右壓載艙3之間設有用於固定風機塔筒的固定起重託架5,所述的左壓載艙2上部內側設有左舷側固定支架6,所述的右壓載艙3的上部內側設有右舷側固定支架7,所述的舷側固定支架6和右舷側固定支架7的中間設有用於固定風機塔筒的固定起重支架8,所述的平臺I的左艙壁和右艙壁上均設有起重機9,左側舷和右側舷上設有供起重機9移動的起重機移動導軌11。
[0019]風電設備整體通過左舷側固定支架6和右舷側固定支架7、固定起重支架8、固定起重託架5固定。風電設備安裝時先將第一節塔筒100放置於底部固定起重託架5的圓柱支撐殼內,放泡沫板等減振材料壓實,然後安裝第二節塔筒100。塔筒100間由法蘭連接,安裝完畢後,自第二節塔筒100頂部套入固定起重支架8,通過軸銷左舷側固定支架6和右舷側固定支架7固定,固定起重支架8與塔筒100間通過泡沫板等減震材料填充、包裹。
[0020]左壓載艙2和右壓載艙3上設有供起重機9移動的起重機移動導軌11。
[0021]固定起重託架5包括底板51,底板51上設有多塊支撐板52,多塊支撐板52的上端設有圓柱殼53。
[0022]固定起重託架5與固定起重支架8之間連接有鋼索12,以方便起重船通過起重支架將風電設備吊離平臺進行施工作業。
[0023]本發明的舷側固定支架6、右舷側固定支架7、固定起重支架8均為桁架結構,可為風電設備提供一定支撐又保持有一定變形餘量可緩衝風電設備對平臺側舷推力。
[0024]組裝平臺船體艙壁、船底設壓載艙,加設壓載艙及船舶水平動態調節系統(動態壓載系統),通過加載艙注水、排水過程動態調整船舶水平度。
【權利要求】
1.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其包括平臺(1),所述的平臺(I)的左側舷設有高於平臺(I)的左壓載艙(2),所述的平臺(I)的右側舷設有高於平臺(I)的右壓載艙(3),所述的平臺(I)設有底壓載艙(10),所述的平臺(I)上設有運輸導軌(4),所述的平臺(I)上的左壓載艙(2)和右壓載艙(3)之間設有用於固定風機塔筒的固定起重託架(5),所述的左壓載艙(2 )上部內側設有左舷側固定支架(6 ),所述的右壓載艙(3 )的上部內側設有右舷側固定支架(7 ),所述的舷側固定支架(6 )和右舷側固定支架(7 )的中間設有用於固定風機塔筒的固定起重支架(8 ),所述的平臺(I)的左艙壁和右艙壁上均設有起重機(9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左側舷和右側舷上設有供起重機(9)移動的起重機移動導軌(1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起重託架(5)包括底板(51),底板(51)上設有多塊支撐板(52),多塊支撐板(52)的上端設有頂圈(53)。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起重託架(5)與固定起重支架(8)之間連接有鋼索(12)。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固定起重支架(8)為桁架結構。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海上風電組裝平臺,其特徵在於所述的舷側固定支架(6)和右舷側固定支架(7)為祐"架結構。
【文檔編號】B63B35/44GK203601538SQ201320811859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10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10日
【發明者】李少清, 陳達勝 申請人:廣東明陽風電產業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