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及其生產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05 17:05:31 1
本發明涉及汽車內襯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汽車內襯是汽車內部主要起裝飾作用的重要配件,近年來隨著汽車內襯行業的不斷發展。汽車內襯件越來越朝向健康、綠色方向發展,並且對汽車內襯件的強度和可靠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現有技術中的汽車內襯,主要還停留在採用傳統材料和工藝來製造汽車內襯,以不能滿足人們對汽車內襯件的要求。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及其生產工藝,解決增強汽車內襯強度以及增加殺菌、抑菌功效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採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包括增強層、殺菌層、無紡布層,所述的增強層固定在殺菌層的底端,所述的無紡布層分別固定在增強層的底端和殺菌層的上端;
所述的增強層包括增粘樹脂10%~15%、植物纖維10~40%、聚氨酯20~35%、偏苯三酸三辛酯2%~5%、乙烯無規則共聚物1~4%、偶聯劑0.3~0.8%、抗氧劑0.2~0.6%、潤滑劑0.3~1%;
所述的殺菌層包括等規聚丙烯30%~50%、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0.8%~1.2%、麥飯石0.7%~1%、載鑭氧化鋅0.3%~0.5%、載鈰二氧化鈦0.2%~0.4%、抗氧劑0.1%~0.2%、蛭石0.6%~0.8%、矽烷偶聯劑0.05%~ 0.1%、單甘脂0.01%~0.02%、聚乙烯蠟10%~15%、甲殼素纖維10%~15%、碳納米纖維15%~18%、竹纖維8%~12%、紫蘇油0.1%~0.5%、梔子0.2%~1%、竹茹0.8%~1.1%、厚樸0.9%~2%、油柑葉0.6%~1%、夏枯草1.5%~2%。
增強層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定量泵將儲存箱內的增粘樹脂10%~15%、植物纖維10~40%、聚氨酯20~35%、偏苯三酸三辛酯2%~5%、1~4%乙烯無規則共聚物、偶聯劑0.3~0.8%、抗氧劑0.2~0.6%、潤滑劑0.3~1.0%分別抽入攪拌器中攪拌6~10分鐘,攪拌器的轉速為1200轉/分;將混好的原料抽入發泡機中進行發泡處理形成增強材料;
(2)發泡機排出的增強材料然後進入鋪網機,在鋪網機內鋪平;
(3)鋪網機上的增強材料進通過針刺機,增強材料通過針刺機進行上下穿插鉤連,以使得增強材料形成同一整體;
(4)經過鉤連後的增強材料在擠出輥裝置處擠壓形成增強層,最後通過切割裝置將擠壓成型後的增強層切割成規定長度尺寸。
殺菌層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麥飯石、蛭石混合粗粉碎後,經高溫下加熱1h,然後放於冷水中淬冷,再進行超微粉碎,過325目篩,得超微粉;
(2)將步驟(1)製得的超微粉與載鑭氧化鋅、載鈰二氧化鈦充分混合均勻後,加入其重量的6倍的丙酮水溶液中攪拌,然後加入矽烷偶聯劑和單甘脂,在60℃水浴中恆溫攪拌4h後,靜置10h,過濾洗滌,烘乾後,得改性混合粉末;
(3)將等規聚丙烯、聚乙烯蠟混合加熱攪拌至完全熔融後,轉入雙螺杆擠壓機中,然後依次加入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抗氧劑和步驟(2)製得的改性混合粉末進行熔融混煉1h後,將混合物加到螺杆紡絲機中進行擠出紡絲, 得改性聚丙烯纖維;
(4)稱取梔子、竹茹、厚樸、油柑葉、夏枯草,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6份純化水,50±5℃下浸泡1h,然後小火煎煮2h,濾過,收集濾液;
(5)將步驟(4)製得的濾液與紫蘇油混合後,加入甲殼素纖維、碳納米纖維、竹纖維進行浸潤1h,在浸潤時進行超聲處理,然後進行脫水和烘乾;
(6)分別將步驟(3)製得的改性聚丙烯纖維、步驟(5)處理後的甲殼素纖維、碳納米纖維、竹纖維由開松機進行開松,然後送入混棉機進行混合至均勻,由梳理機梳理後,由鋪網機鋪疊成棉網;
(7)將步驟(6)鋪疊的棉網由針刺機或水刺機刺合,得到所述汽車內襯用材料;然後經過針刺機後的發泡體在擠出輥裝置處擠壓成層狀形成殺菌層,最後通過切割裝置將擠壓成型後的殺菌層切割成規定長度尺寸。
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按照無紡布層、增強層、殺菌層、無紡布層的上下順序進行逐層疊料;
(2)步驟(1)疊料後的材料放入層壓機中進行熱壓,熱壓溫度200°~220°,熱壓時間180s~200s;熱壓後形成內襯板材,從層壓機中取出板材,然後進行空冷;
(3)步驟(2)熱壓後的內襯板材在模具中進行模壓成型;所述的模具包括陽模和陰模,首先將內襯板材放入陰模中,通過液壓機推動陽模,對內襯板材進行壓製成型;成型時間85s~95s,壓製成型壓力7Mpa~9Mpa;採用液壓機從陰模的底端將壓製成型後的內襯頂出脫模;
(4)步驟(3)脫模後的內襯在專用工裝上進行修邊和衝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發明中的汽車內襯採用增強層和殺菌層,能夠顯著提供高汽車內襯的強度,並且汽車內襯具有較好的殺菌和抑菌能力。
(2)本發明增強層採用最新的組成材料和生產方法,在提高增強層功能的情況下,使得生產流程更加優化。
(3)本發明的殺菌層,採用優選的組合配方和科學的生產工藝,使得殺菌層具有長效抗菌、抑菌的性能。
(4)本發明中涉及的汽車內襯生產工藝,能夠增強汽車內襯的質量,提高生產效率。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包括增強層、殺菌層、無紡布層,所述的增強層固定在殺菌層的底端,所述的無紡布層分別固定在增強層的底端和殺菌層的上端。
所述的增強層用於增強汽車內襯的強度和抗老化性,所述的增強層包括增粘樹脂10%~15%、植物纖維10~40%、聚氨酯20~35%、偏苯三酸三辛酯2%~5%、乙烯無規則共聚物1~4%、發泡劑0.5~1%、催化劑0.1~0.4%、阻燃劑0.2~0.6%、偶聯劑0.3~0.8%、抗氧劑0.2~0.6%、潤滑劑0.3~1.0%。增粘樹脂具有良好的粘性和內部凝聚力;植物纖維經過鹼處理,用於去除表面的半纖維和木質素及其它雜質,致使部分原纖維解旋,降低了纖維密度,纖維變得鬆散能夠增強與增粘樹脂的粘合能力增強,有利於增強界面的粘合,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聚氨酯具有良好的隔熱性能並且具有良好的耐油性、韌性、耐磨性、耐老化性和粘合性。
增強層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通過定量泵將儲存箱內的構成增強層的增粘樹脂10%~15%、植物纖維10~40%、聚氨酯20~35%、偏苯三酸三辛酯2%~5%、乙烯無規則共聚物1~4%、發泡劑0.5~1%、催化劑0.1~0.4%、阻燃劑0.2~0.6%、偶聯劑0.3~0.8%、抗氧劑0.2~0.6%、潤滑劑0.3~1.0%組分抽入攪拌器中攪拌6~10分鐘,攪拌器的轉速為1200轉/分;
將混好的原料置於發泡機中進行發泡處理生成增強材料;
發泡機排出後的增強材料進入鋪網機,鋪網機對所述的增強材料進行鋪平,然後增強材料從鋪網機進入針刺機內;
通過針刺機上的倒鉤針對增強材料進出上下穿插鉤連,以使得增強材料形成同一整體;
經過針刺機鉤連後的增強材料,在擠出輥裝置處擠壓形成增強層,最後通過切割裝置將擠壓成型後的增強層切割成規定長度尺寸。
殺菌層包括等規聚丙烯30%~50%、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0.8%~1.2%、麥飯石0.7%~1%、載鑭氧化鋅0.3%~0.5%、載鈰二氧化鈦0.2%~0.4%、抗氧劑0.1%~0.2%、蛭石0.6%~0.8%、矽烷偶聯劑0.05%~0.1%、單甘脂0.01%~0.02%、聚乙烯蠟10%~15%、甲殼素纖維10%~15%、碳納米纖維15%~18%、竹纖維8%~12%、紫蘇油0.1%~0.5%、梔子0.2%~1%、竹茹0.8%~1.1%、厚樸0.9%~2%、油柑葉0.6%~1%、夏枯草1.5%~2%。
殺菌層的製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麥飯石、蛭石混合粗粉碎後,經高溫下加熱1h,然後放於冷水中淬冷,再進行超微粉碎,過325目篩,得超微粉;
(2)將步驟(1)製得的超微粉與載鑭氧化鋅、載鈰二氧化鈦充分混合均勻後,加入其重量的6倍的丙酮水溶液中攪拌,然後加入矽烷偶聯劑和單甘脂,在60℃水浴中恆溫攪拌4h後,靜置10h,過濾洗滌,烘乾後,得改性混合粉末;
(3)將等規聚丙烯、聚乙烯蠟混合加熱攪拌至完全熔融後,轉入雙螺杆擠壓機中,然後依次加入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抗氧劑和步驟(2)製得的改性混合粉末進行熔融混煉1h後,將混合物加到螺杆紡絲機中進行擠出紡絲,得改性聚丙烯纖維;
(4)稱取梔子、竹茹、厚樸、油柑葉、夏枯草,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6份純化水,50±5℃下浸泡1h,然後小火煎煮2h,濾過,收集濾液;
(5)將步驟(4)製得的濾液與紫蘇油混合後,加入甲殼素纖維、碳納米纖維、竹纖維進行浸潤1h,在浸潤時進行超聲處理,然後進行脫水和烘乾;
(6)分別將步驟(3)製得的改性聚丙烯纖維、步驟(5)處理後的甲殼素纖維、碳納米纖維、竹纖維由開松機進行開松,然後送入混棉機進行混合至均勻,由梳理機梳理後,由鋪網機鋪疊成棉網;
(7)將步驟(6)鋪疊的棉網由針刺機或水刺機刺合,得到所述汽車內襯用材料;然後經過針刺機後的發泡體在擠出輥裝置處擠壓成層狀形成殺菌層,最後通過切割裝置將擠壓成型後的殺菌層切割成規定長度尺寸。
經過上述步驟形成的增強層和殺菌層下一步進入製造內襯板工序。
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的生產工藝主要包括以下步驟,所述的增強層、殺菌層和無紡布層首先通過層壓機,壓縮成內襯板。
首先從下至上按照無紡布層、增強層、殺菌層、無紡布層的方式進行疊料;
疊料後的材料放入層壓機中進出熱壓,熱壓溫度200°~220°,熱壓時間180s~200s;熱壓後形成板材,從層壓機中取出,然後進行空冷;
在層壓機中形成的內襯板材,下一步需要在模具中進行模壓成型;所述的模具包括陽模和陰模,首先打開模具將內襯板材放入陰模中,讓後通過液壓機推動陽模,對內襯板材進行壓製成型;成型時間85s~95s,成型壓制壓力7Mpa~9Mpa。採用液壓機,從陰模的底端將壓製成型後的內襯頂出脫模。
脫模後的內襯在專用工裝上進行修邊和衝孔,內襯製造完畢。
實施例1:
所述的增強層包括增粘樹脂10%,植物纖維25%,聚氨酯35%,偏苯三酸三辛酯2%,2.5%乙烯無規則共聚物,發泡劑1%、催化劑0.25%、阻燃 劑0.6%,偶聯劑0.3%,抗氧劑0.4%,潤滑劑1.0%。
增強層的製備方法:通過定量泵將儲存箱內的構成增強層的所述各組分抽入攪拌器中攪拌10分鐘。
殺菌層包括等規聚丙烯40%、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1.2%、麥飯石0.7%、載鑭氧化鋅0.4%、載鈰二氧化鈦0.4%、抗氧劑0.1%、蛭石0.7%、矽烷偶聯劑0.1%、單甘脂0.075%、聚乙烯蠟15%、甲殼素纖維10%、碳納米纖維16.5%、竹纖維12%、紫蘇油0.1%、梔子0.6%、竹茹1.1%、厚樸0.9%、油柑葉0.81%、夏枯草2%。
殺菌層的製備方法:
稱取梔子、竹茹、厚樸、油柑葉、夏枯草,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6份純化水,45℃下浸泡1h,然後小火煎煮2h,濾過,收集濾液。
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的生產工藝:疊料後放入層壓機中進出熱壓,熱壓溫度200°,熱壓時間200s;對內襯板材進行壓製成型,成型時間90s,成型壓制壓力7Mpa。
其餘參照以上敘述,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2:
所述的增強層包括增粘樹脂12.5%,植物纖維40%,聚氨酯20%,偏苯三酸三辛酯3.5%,4%乙烯無規則共聚物,發泡劑0.5%、催化劑0.4%、阻燃劑0.4%,偶聯劑0.55%,抗氧劑0.6%,潤滑劑0.3%。
增強層的製備方法:增強層的製備方法為:通過定量泵將儲存箱內的構成增強層的所述各組分抽入攪拌器中攪拌8分鐘,
殺菌層包括等規聚丙烯30%、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1%、麥飯石1%、載鑭氧化鋅0.3%、載鈰二氧化鈦0.3%、抗氧劑0.2%、蛭石0.6%、矽烷偶聯劑0.075%、單甘脂0.01%、聚乙烯蠟12.5%、甲殼素纖維15%、碳納米纖維15%、竹纖維10%、紫蘇油0.5%、梔子0.2%、竹茹0.95%、厚樸2 %、油柑葉0.6%、夏枯草1.75%。
殺菌層的製備方法:
稱取梔子、竹茹、厚樸、油柑葉、夏枯草,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6份純化水,50℃下浸泡1h,然後小火煎煮2h,濾過,收集濾液。
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的生產工藝:疊料後放入層壓機中進出熱壓,熱壓溫度210°,熱壓時間180s;對內襯板材進行壓製成型,成型時間95s,成型壓制壓力8Mpa。
其餘參照以上敘述,在此不再贅述。
實施例3:
所述的增強層包括增粘樹脂15%,植物纖維10%,聚氨酯20.75%,偏苯三酸三辛酯5%,1乙烯無規則共聚物,發泡劑0.75%,催化劑0.1%,阻燃劑0.2%,偶聯劑0.8%,抗氧劑0.2%,潤滑劑0.65%。
增強層的製備方法:增強層的製備方法為:通過定量泵將儲存箱內的構成增強層的所述各組分抽入攪拌器中攪拌6分鐘,
殺菌層包括等規聚丙烯50%、馬來酸酐接枝聚丙烯0.8%、麥飯石0.85%、載鑭氧化鋅.5%、載鈰二氧化鈦0.2%、抗氧劑0.15%、蛭石0.8%、矽烷偶聯劑0.05%、單甘脂0.02%、聚乙烯蠟10%、甲殼素纖維12.5%、碳納米纖維18%、竹纖維8%、紫蘇油0.35%、梔子01%、竹茹0.8%、厚樸14.5%、油柑葉1%、夏枯草1.5%
殺菌層的製備方法:
稱取梔子、竹茹、厚樸、油柑葉、夏枯草,總重量記為1份,加入6份純化水,55℃下浸泡1h,然後小火煎煮2h,濾過,收集濾液。
一種增強型殺菌汽車內襯的生產工藝:疊料後放入層壓機中進出熱壓,熱壓溫度220°,熱壓時間190s;對內襯板材進行壓製成型,成型時間85s,成型壓制壓力9Mpa。
其餘參照以上敘述,在此不再贅述。
除說明書所述的技術特徵外,均為本專業技術人員的已知技術。
上述雖然對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進行了描述,但並非對本發明保護範圍的限制,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基礎上,本領域技術人員不需要付出創造性的勞動即可做出的各種修改或變形仍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