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及全鋼子午線輪胎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11:41:36 2
專利名稱: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及全鋼子午線輪胎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子午線輪胎生產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及全鋼子午線輪胎。
背景技術:
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具有節能。安全和耐用等優越性,是世界輪胎發展的主流產品。為了滿足用戶和市場發展的需要,提高產品競爭力,世界各大輪胎公司紛紛投入巨資,開發新產品,不斷推出新一代子午線輪胎,高性能寬基低斷面無內胎輪胎就是其中一種。由於高性能超低斷面寬基無內胎全鋼子午胎高寬比很小,設計和生產難度大。如,一般超低斷面寬基無內胎規格帶束層設計寬度大,因而易造成成品胎胎裡反弧問題。
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有必要提供一種防止胎裡反弧的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還有必要提供一種採用上述方法獲得的全鋼子午線輪胎。一種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貼合內襯層、胎側、胎體帘布、子口包布並滾壓成胎體筒,進行金屬絲圈預製扣圈及貼合胎肩墊膠以獲得胎體筒組件;
依次貼合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零度帶、第四帶束層、胎面以獲得帶束層組件;
將帶束層組件套設在胎體筒組件上,並進行預成型和再次滾壓成型操作後獲得胎坯並對胎坯進行硫化操作獲得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
其中,依次貼合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零度帶、第四帶束層、胎面以獲得帶束層組件的步驟具體為
對第一帶束層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獲得兩等份且通過未裁斷的金屬絲連接的左帶束、右帶束;
對第二層帶束層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獲得三等份的左帶束、中帶束、右帶束,其中左帶束、中帶束通過未裁斷的金屬絲連接;
利用第一供料架在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一帶束層;
利用第二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二層帶束層的左帶束、中帶束,然後手動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貼合右帶束;
利用第三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三帶束
層;
利用零度帶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貼合零度帶;
手動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零度帶的帶束層貼合鼓上依次貼合第四帶束層、胎面。—種全鋼子午線輪胎,全鋼子午線輪胎包括帶束層組件,帶束層組件中的第一帶束層為由金屬絲連接的左帶束、右帶束組成;第二層帶束層為由金屬絲連接的左帶束、中帶束及未與左帶束、中帶束連接的右帶束組成。
採用上述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生產全鋼子午線輪胎時,對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雖然被裁開了,但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底部仍連接若干根金屬絲,達到「似斷非斷」的效果,且利用第一供料架在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一帶束層,利用第二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二層帶束層的左帶束、中帶束,利用第三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三帶束層,如此不僅通過減小了帶束層組件套設在胎體筒組件上時與胎體筒組件一同成型產生的應力以解決了成品胎胎裡反弧問題,還可提高生產效率,根據實際生產統計生產效率提高30%以上。
附圖I是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流程圖。附圖2是全鋼子午線輪胎中帶束層組件結構示意圖。圖中帶束層組件10、第一帶束層11、金屬絲110、左帶束111、右帶束112、第二帶束層12、金屬絲120、左帶束121、中帶束122、右帶束123、第三帶束層13、零度帶14、第四帶束層15、胎面16、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步驟S302 S30具體實施例方式 本發明提供的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應用於高性能超低斷面寬基無內胎全鋼子午線輪胎生產中,該方法適用於三鼓成型機生產線、四鼓成型機生產線。請參看圖1,其為一較佳實施方式的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302,貼合內襯層、胎側、胎體帘布、子口包布並滾壓成胎體筒,進行金屬絲圈預製扣圈及貼合胎肩墊膠以獲得胎體筒組件。例如,採用四鼓成型機生產線生產時,利用四鼓成型機生產線中的胎體筒貼合裝置開車貼合內襯層、胎側、胎體帘布、子口包布並滾壓成胎體筒,進行金屬絲圈預製扣圈;由四鼓成型機生產線中的胎體筒傳遞罩在貼合鼓取出胎體筒並移出胎體筒貼合鼓於四鼓成型機生產線中的成型裝置的等待位置上,在成型裝置的等待位置的成型鼓上貼合胎肩墊膠,然後成型裝置旋轉180度,上述成型鼓到達成型位置,與帶束層貼合鼓位於同一軸線。步驟S304,依次貼合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零度帶、第四帶束層、胎面以獲得帶束層組件。其中,請同時參看圖2,依次貼合第一帶束層11、第二帶束層12、第三帶束層13、零度帶14、第四帶束層15、胎面16以獲得帶束層組件10的步驟具體為對第一帶束層11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獲得兩等份且通過未裁斷的金屬絲110連接的左帶束111、右帶束112 ;對第二層帶束層12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獲得三等份的左帶束121、中帶束122、右帶束123,其中左帶束121、中帶束122通過未裁斷的金屬絲120,右帶束123與中帶束122完全斷開;利用第一供料架在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一帶束層11 ;利用第二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11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二層帶束層12的左帶束121、中帶束122,然後手動在貼有第一帶束層11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貼合右帶束123 ;利用第三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11、第二帶束層12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三帶束層13 ;利用零度帶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11、第二帶束層12、第三帶束層13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貼合零 度帶14 ;手動在貼有第一帶束層11、第二帶束層12、第三帶束層13、零度帶14的帶束層貼合鼓上依次貼合第四帶束層15、胎面16。不完全裁斷操作是指對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裁切時,保證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的切開帶束之間由若干根金屬絲連接。在本實施方式中,金屬絲為鋼絲,生產的全鋼子午線輪胎的規格為455/45R22. 5,其中該全鋼子午線輪胎的第一帶束層11的寬度為360mm、第二帶束層12的寬度為381mm、第三帶束層13的寬度為150mm、第四帶束層15的寬度為130mm,第一帶束層11的左帶束111、右帶束112間的相鄰兩根鋼絲110的間距、第二層帶束層12的左帶束121、中帶束122、右帶束123間的相鄰兩根鋼絲120的間距均為200mm,第一帶束層11的左帶束111、右帶束112均為180mm且卷取在同一工字輪中,第二層帶束層12的左帶束121、中帶束122、右帶束123均為127mm,其中第二層帶束層12的左帶束121、中帶束122卷取在同一工字輪中,第二層帶束層12的右帶束123卷取在另一工字輪中。在其他實施方式中,第二層帶束層的左帶束、中帶束、右帶束之間均由未截斷的金屬絲連接。步驟S306,將帶束層組件套設在胎體筒組件上,並進行預成型和再次滾壓成型操作後獲得胎坯,並對胎坯進行硫化操作獲得全鋼子午線輪胎。例如,採用四鼓成型機生產線生產時,四鼓成型機生產線中的帶束層傳遞環自帶束層貼合鼓取出等待運送,此時正好成型鼓上已準備好一套胎體筒,四鼓成型機生產線中的成型鼓指令接取帶束層組件,於是帶 束層傳遞環夾持帶束層組件送至並套裝於成型鼓設定位置後退出原地等待,成型鼓進行預成型和再次滾壓成型後經傳遞環夾持器夾持至卸胎位置卸胎,最終完成全金屬絲工程子午線輪胎的成型過程。其中,全鋼子午線輪胎包括帶束層組件,帶束層組件中的第一帶束層為由金屬絲連接的左帶束、右帶束組成;第二層帶束層為由金屬絲連接的左帶束、中帶束及未與左帶束、中帶束連接的右帶束組成。採用上述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生產全鋼子午線輪胎時,對第一帶束層U、第二帶束層12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第一帶束層U、第二帶束層12雖然被裁開了,但第一帶束層11、第二帶束層12底部仍連接若干根金屬絲,達到「似斷非斷」的效果,且利用第一供料架在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一帶束層11,利用第二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11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二層帶束層12的左帶束121、中帶束122,利用第三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11、第二帶束層12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三帶束層13,如此不僅通過減小了帶束層組件10套設在胎體筒組件上時與胎體筒組件一同成型產生的應力以解決了成品胎胎裡反弧問題,還提高了輪胎的壓穿性能,同時由於減少了需要人工配合將帶束層工字輪丙綸墊布導開上料的手動貼合操作,採用第一供料架自動貼合第一帶束層11、第二供料架自動貼合第二層帶束層12的左帶束121、中帶束122、第三供料架自動貼合第三帶束層13,故而提高了生產效率,根據實際生產情況統計生產效率提高30 %以上。
權利要求
1.一種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驟貼合內襯層、胎側、胎體帘布、子口包布並滾壓成胎體筒,進行鋼絲圈預製扣圈及貼合胎肩墊膠以獲得胎體筒組件; 依次貼合第一層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零度帶、第四帶束層、胎面以獲得帶束層組件; 將帶束層組件套設在胎體筒組件上,並進行預成型和再次滾壓成型操作後獲得胎坯並對胎坯進行硫化操作獲得全鋼載重子午線輪胎; 其特徵在於依次貼合第一層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零度帶、第四帶束層、胎面以獲得帶束層組件的步驟具體為 對第一帶束層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獲得兩等份且通過未裁斷的金屬絲連接的左帶束、右帶束; 對第二層帶束層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獲得三等份的左帶束、中帶束、右帶束,其中左帶束、中帶束通過未裁斷的金屬絲連接; 利用第一供料架在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一帶束層; 利用第二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二層帶束層的左帶束、中帶束,然後手動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貼合右帶束; 利用第三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自動貼合第三帶束層; 利用零度帶供料架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的帶束層貼合鼓上貼合零度帶; 手動在貼有第一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零度帶的帶束層貼合鼓上依次貼合第四帶束層、胎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一帶束層的寬度為360mm、第二帶束層的寬度為381mm、第三帶束層的寬度為150mm、第四帶束層的寬度為130mm。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一帶束層的左帶束、右帶束間的相鄰兩根鋼絲的間距、第二層帶束層的左帶束、中帶束、右帶束間的相鄰兩根鋼絲的間距均為200mm。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其特徵在於第一帶束層的左帶束、右帶束均為_,第二層帶束層12的左帶束、中帶束、右帶束均為127_。
5.一種全鋼子午線輪胎,全鋼子午線輪胎包括帶束層組件,帶束層組件包括第一帶束層、第二層帶束層,其特徵在於帶束層組件中的第一帶束層為由金屬絲連接的左帶束、右帶束組成;第二層帶束層為由金屬絲連接的左帶束、中帶束及未與左帶束、中帶束連接的右帶束組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鋼子午線輪胎,其特徵在於第一帶束層的寬度為360mm、第二帶束層的寬度為381mm、第三帶束層的寬度為150mm、第四帶束層的寬度為130mm。
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全鋼子午線輪胎,其特徵在於第一帶束層的左帶束、右帶束間的相鄰兩根鋼絲的間距、第二層帶束層的左帶束、中帶束、右帶束間的相鄰兩根鋼絲的間距均為200mm。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全鋼子午線輪胎,其特徵在於第一帶束層的左帶束、右帶束均為mm,第二層帶束層12的左帶束、中帶束、右帶束均為127mm。
9.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全鋼子午線輪胎,其特徵在於金屬絲為鋼絲。
全文摘要
一種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低斷面寬基全鋼子午線輪胎成型方法的依次貼合第一層帶束層、第二帶束層、第三帶束層、零度帶、第四帶束層、胎面以獲得帶束層組件的步驟具體中將第一層帶束層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獲得兩等份且通過未裁斷的金屬絲連接的左帶束、右帶束;將第二層帶束層做縱向不完全裁斷操作獲得三等份的左帶束、中帶束、右帶束,其中左帶束、中帶束通過未裁斷的金屬絲連接;按照自動、手動相結合的貼合工序獲得帶束層組件,如此減小了帶束層組件套設在胎體筒組件上時與胎體筒組件一同成型產生的應力,不但解決了成品胎胎裡反弧問題,還可提高生產效率。本發明還提供一種全鋼子午線輪胎。
文檔編號B60C9/18GK102642319SQ201210139589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8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8日
發明者成海龍, 杜桐, 潘岱, 王燕, 羅忠林, 陳剛 申請人:銀川佳通輪胎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