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輸入和輸出工件尤其汽車車身的方法,用於工件表面處理的設備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2023-06-18 20:34:21 1
專利名稱:用於輸入和輸出工件尤其汽車車身的方法,用於工件表面處理的設備和系統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工件尤其是汽車車身輸入一容器或處理艙中和從其中輸出的方法,按此方法,工件在容器內或在氣態環境中處理,如塗粉狀漆或塗溼漆,或此容器是一個盛有適用於工件表面處理的液態介質的浸漬池。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於工件表面處理的設備以及用於汽車車身表面處理的系統。
在按本發明的對象中,工件或汽車車身連續地朝處理區,如處理槽、處理艙等移動運動,並在保持這種運動狀態的同時輸入處理區或從處理區輸出。
用於表面處理一個或多個汽車車身的設備通常分為連續式輸送設備或非連續式輸送設備。
在非連續式輸送設備即所謂周期性工作的系統中,在工件支架上的汽車車身相繼地在連續排列的浸漬池上方移動並停留在那裡。藉助於升降或旋轉機構將汽車車身浸入浸漬池中適用於表面處理的池浴介質內,在過程時間結束後重新提出。這些系統沒有入口和出口區也行,所以處理槽的浸漬池可以比連續輸送系統中的短。但是這些系統只能在生產率較低的情況下使用,因為設備的生產能力取決於所需要的過程時間並因而非常有限。因此限制了此類系統的使用範圍。
由DE4304145C1已知用於周期性工作的系統中的旋轉機構。其中公開了一種固定安裝在浸漬池上方的旋轉機構,在旋轉機構上至少可以固定一個汽車車身。通過旋轉機構旋轉約180°,將一個汽車車身浸入處理槽內,通過繼續旋轉將其從處理槽內引出。
在連續輸送系統中,汽車車身沿互相排成一列的處理槽連續輸送,並藉助於升降機構引入處理槽中的池浴介質內或從處理槽中的池浴介質引出。由於連續輸送,在此系統中處理槽的入口和出口區應設計為傾斜的。因此每個浸漬池需要一個較長的入口區和出口區,其結果是導致顯著加長浸漬池並因而整個系統。此外,採用已知的下沉機構不能保證氣泡留在浸入處理槽的工件內。尤其在汽車車身浸入處理槽內時,由於結構造成的空腔使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因此在先有技術中被迫必須採取附加措施,以減少氣泡。例如在GB1434348中建議,令一個下沉並浸入處理槽內的汽車車身來回運動。
由德國設計文件2512762已知一種連續輸送系統,用於在電鍍金屬和鍍鉻系統中導引工件。在由此文件已知的系統中涉及一種循環輸送裝置,它連續輸送要處理的工件。在輸送裝置循環時,工件自動浸入一容器內、在容器下部在連續運動的情況下被導引、從容器移出以及重新再次浸入下一個容器內。為了導致工件浸入或提出,列舉了不同的可能性。
首先工件支架可藉助於凸輪或藉助於坡道亦即向下傾斜延伸的表面旋轉。但是在這種工件支架繼續運動的同時僅僅是起動旋轉,進一步的旋轉過程只能在重力影響下無控制地進行。這種裝置的缺點是,較重的工件會無控制地落入處理槽中,這對於更大的重得多和較敏感的工件如汽車車身是絕對不適合的。此外,其中所介紹的系統專門針對具有帶電裝置的設計,這些帶電裝置同時用作起動工件支架旋轉的操縱機構。由於無控制的並因而在時間和地點方面均非預先規定的旋轉過程,也不可能將各浸漬池的入口和出口區縮短到最小程度。文件中公開的系統也不是針對這一目的的。
最後,由德國公開文件2901027已知一種容器旋轉設備,其中容器尤其是瓶的容器應自動地和無人工影響地旋轉。它有一輸送裝置、可旋轉地支承在支架內的傳動器以及控制凸輪,後者以這樣的方式控制傳動器,即,使傳動器固定容器。與此同時,與傳動器連接的鏈輪與齒嚙合。此結構設計為,鏈輪、傳動器和容器通過與齒嚙合而旋轉。在此文件所表示的設備中只公開了藉助於鏈輪旋轉。容器也只需要為更容易接近容器的不同部分而旋轉。藉助於旋轉進行的置入或取出過程既未用圖表示也未用任何方式說明。
作為本發明的基礎的技術問題在於,創造工件表面處理的方法和設備,其中,一方面可將處理區的尺寸減到最小程度,另一方面還可達到高的生產率。
此技術問題通過具有權利要求1特徵的方法、通過具有權利要求4特徵的設備以及按照權利要求24所述的系統解決。
本發明以下列思想為基礎,即,在要置入處理區內的工件的連續運動過程中,使工件在處理區的邊緣區同時進行一個受控制和完全導引的繞橫向於工件連續運動方向定位的旋轉軸旋轉的旋轉運動。通過首次協調工件沿處理區的連續運動和工件同時繞橫向於輸送方向定位的旋轉軸作完全導引的旋轉運動,可按這樣的方式準確引導工件尤其是汽車車身轉入處理區或從處理區轉出,即,使各處理區的入口區和出口區可設豎直的或幾乎豎直的端壁。因此每一個處理區的長度可以減少到最小的程度。與此同時,具有多個連續排列的處理區,尤其是有一定數量排列成行的處理槽的系統總長也因此減少到最小程度。與傳統的連續輸送系統相比,在生產能力為每小時100個汽車車身的情況下縮短量約為20%。因此,第一次將連續輸送系統的優點與由先有技術已知的旋轉設備的優點統一起來。
在由液態介質組成的處理槽的情況下,藉助於旋轉過程氣泡已在工件浸入時基本避免。此外,在工件已浸入後還可以通過工件附加地在處理槽中繼續運動,減少在處理過程中可能引起的氣泡。因為汽車車身在處理槽上面和裡面旋轉,所以還減少了在水平表面上的汙垢雜質。
在按本發明的方法中,在置入處理區內的工件與處理區或浸漬池端壁之間只規定一個最小的安全距離。為保證處理區總長度最小,在顧及此安全距離的情況下應使旋轉速度和移動速度彼此協調,使工件的前部在旋轉過程結束後在遵守安全距離的條件下定位在第一端壁處,或在轉出過程定位在第二端壁處。在先有技術中,此最小安全距離必須大得多,例如在由先有技術已知的鍍鉻設備中便是這種情況,在該設備中進行完全不控制的轉入過程。通過協調工件移動運動的速度和轉入或轉出速度,可以準確規定工件的運動軌跡並最佳地適應處理區的形狀。因此,總長度也可減到最小程度。
通過將旋轉速度基本保持常數,可得到一條連續的運動軌跡,這對於重型的工件為了達到一種均勻的轉入和轉出過程特別重要,因為要不然在角速度改變時會產生巨大的力,這些力將導致不準確的運動過程。例如,當在支架上重的汽車車身轉入和轉出時,由於角速度改變產生的慣性使之短時作並不期望的繼續運動。
按本發明的工作方式可使用於完全不同的表面處理工藝。例如工件置入液態介質和從液態介質中取出最佳地適用於實施浸漆。但按本發明的工作方式也極好地適用於塗粉狀漆或塗溼漆。對於為此所設置處理艙,則面對如在用於浸漆所需的處理池中同樣的技術問題,即工件應在處理艙的入口區和出口區引入或導出。這些艙可能位於工件輸送水平面的上方或下方。
最後,工件的連續移動運動與有控制和全程導引的旋轉運動按本發明的結合,也適用於使已塗好漆的工件在乾燥器內不會形成任何漆滴。為此,在按本發明的表面處理設備中,以最佳的方式使工件靠近旋轉軸或甚至布置在旋轉軸所在區內,而不是在旋轉軸與工件之間保持一個間距。
一種機械結構非常簡單和少維護的設計可採取以下措施獲得,即,支架至少有一根側面的固定槓桿,它與導引裝置配合工作,以導致支架旋轉。通過適配槓桿的長度,也可以非常容易有控制地旋轉在支架上的重的工件。
通過在支架的相對側至少安裝一根槓桿,其中,處於相對位置的槓桿彼此轉一個預定的角度值,第一次保證在相應地設計導引裝置的情況下支架相對於旋轉方向無論是朝前進方向還是朝後退方向均隨時被支承並因而也被準確地導引。
若在支架的每一側設兩根槓桿,則這一效果還可以更好,其中,在支架每一側的槓桿相對於旋轉軸對稱布置,而在彼此相對側的槓桿裝置錯開90°。
一種非常簡單的操縱機構可這樣得到,即,將它設計為導向軌。
通過將導向軌上的導引面設在處理槽的入口和出口區,亦即設在邊緣區內,則通過相應的裝置簡單地滑上或滑下,或滾上或滾下,在支架上造成旋轉。
旋轉可最佳地藉助於向上和向下傾斜的導向軌段控制。通過使各導向段為簡單的直的結構使之能經濟和方便地製造。
個別導向軌段最好約向下傾斜45°,其他導向軌段則約向上傾斜45°。
低摩擦和易維護的設計是在槓桿端設滾輪,它們與導向軌配合工作。
較複雜但非常準確並即使最重的工件也可使用的操縱機構包括固定安裝在處理槽上的齒條或絲槓,它們與在支架上相應設計的齒輪或蝸杆配合工作。因此需要時還可以插入中間傳動裝置。
支架在旋轉軸所在區內最好有導引機構,它們在導軌內被導引。因此可使支架有沿著導軌規定方向的最準確的連續移動運動。
尤其是在導軌內設滾輪作為導引機構,因為這樣一來可將摩擦減小到最低程度,這在多個連續布置和互相連接的支架的情況下是重要的。
通過在支架上設承接裝置,工件便可直接可拆式地固定在承接裝置上,或也可間接地例如在汽車車身的情況下將其可拆式地固定在滑架上。
通過使承接裝置採取這樣的位置,即,在支架移動運動時它相對於垂直方向沿運動方向保持不變,則可以最簡單地藉助於相鄰的位於同樣高度的輸送機構將汽車車身通過滑架安裝。
為了使各個工件連續運動,可利用所有由先有技術已知的傳動裝置。尤其適用優秀的鏈傳動裝置、牽引繩裝置、螺杆或自行式支架,它有一自己的驅動器。
在本申請中列舉的角度數據不應看作絕對值。在這一方面即使約偏差±10%的值仍包括在本發明公開的範圍內。
為了進一步說明並為了更好地理解本發明,下面參照附圖詳細介紹多種實施例。其中
圖1從相對於一個個汽車車身輸送方向的右側看按本發明的系統示意透視側視圖;圖2從沿汽車車身輸送方向的左側看如圖1所示的按本發明的系統示意透視側視圖;圖3通過圖1或2所示按本發明的系統的橫截面;
圖4圖1至3所示按本發明的系統的示意直接側視圖;圖5按本發明的系統的側視圖,其中示意表示了浸入處理槽的過程和從處理槽提出的過程;圖6按本發明系統另一種實施形式的側視圖,它有附加的用於擺動汽車車身的控制導引裝置;圖7在按本發明另一種實施形式的系統中浸入處理槽內的汽車車身側視圖,它有用於擺動汽車車身的特殊的控制導軌;圖8至10表示將在滑架上的汽車車身水平地裝到按本發明的系統中去的順序;圖11至13表示將支承在滑架上的汽車車身垂直地安置在按本發明的系統中的順序;圖14至16示意表示在沒有滑架作為中間連接裝置的情況下將汽車車身裝在按本發明的系統為此所設的裝置上的過程;圖17乾燥器示意側視圖,其中,通過旋轉汽車車身克服基面與乾燥器水平面之間的高度差;以及圖18漆層乾燥器示意側視圖,其中,在汽車車身連續移動運動過程中使汽車車身旋轉。
第一種實施形式結構圖1至5表示按本發明的系統的第一種實施形式。導軌5在多個前後連續連接的處理槽20上面在處理槽的兩側延伸。導軌5彼此隔開距離互相平行地設在處理槽20上面。在橫截面中看每根導軌有兩個處於上下位置的導引側面。在這種處理槽20排列成行的端頭,導軌5向下延伸並終止在設於處理槽20下方的返回滑軌27中。在上部導軌與下部返回滑軌27之間的折返點內設轉向裝置9。
在導軌5中延伸有圖中沒有表示的傳動機構,例如被傳動的鏈、牽引繩、螺杆等。這些傳動機構通過轉向裝置9或其他配屬於它的裝置朝返回滑軌27迴轉並在返回滑軌27內向後延伸。圖中沒有表示的電動機驅動這些傳動機構以調整好的速度連續運行。
一個個汽車車身分別與滑架2固定連接。每個滑架2連同裝在它們上面的汽車車身1可拆式地與支架7連接。多個這種支架7彼此拉開距離地與圖中沒有表示的傳動機構連接,傳動機構在導軌5和返回滑軌27之間延伸。
每個支架有一旋轉軸13,它在導軌5之間橫向於由導軌5規定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說橫向於由傳動機構規定的沿處理槽20的運動方向。支架7的旋轉軸在導軌5中或也在返回滑軌27中藉助於例如滾輪導引。在支架7的每一側上通過旋轉軸13設置兩根彼此處於相對位置的槓桿15。在支架7一側的兩根槓桿布置成彼此錯開約180°。在支架7的相對側上,這一側的槓桿相對於另一側的槓桿轉90°。在槓桿15的每個端部都裝有可旋轉的滾輪12。
在處理槽20側壁201區的每一側,在上部導軌5所在位置固定具有特殊形狀的導向軌22。在一側,即圖1中的右側,導向軌22裝在處理槽20的側壁201區域內,它有第一個水平段,然後有一個約折角45°向下指的段,以及接著轉變到一個相對於水平線約45°向上指的段。在這之後,此導向軌22水平地幾乎一直延伸到處理槽20的另一個側壁202。
由在圖2中表示的從左側看的視圖可以看出,在另一側,亦即在這裡表示的左側,與圖1中的上述導向軌22處於相對位置的導向軌23,沿汽車車身的運動方向看,首先有一個設在導軌5下面的水平段。此水平段轉入一個約45°向上指的段。一個約45°向下指的段連接在此向上指的段上。
如圖1和2所示,在處理槽20端部側壁202區域內,仍在處理槽20的兩側按上面已說明的方式設導向軌22、23。
但至少有一個導向軌22、23設計為在處理槽20兩個側壁201、202之間的區域內水平延伸。
總之,應再次強調指出的是,在一個處理槽20的入口區和出口區,各有導向軌22、23對置地按相對於兩個相對側旋轉後的布局定位;換句話說,若在一側存在一個向上指的導向軌段,那麼在支架7相對側所設的導向軌段是向下指的。
工作方式設在支架7各槓桿15端部的滾輪12在導向軌22、23上滾動。通過在導軌5內連續輸送支架7,可拆式地固定在支架7上的汽車車身與連接在它們之間的滑架2一起按下述方式旋轉。
固定在滑架2上的汽車車身1已經可拆式地固定在支架7上。這一過程後面參見圖8至16還要詳細說明。藉助於傳動機構,支架7帶著現在位於它上面的汽車車身1按水平方向沿導軌5移入處理槽20的入口區內。此時在支架7一側的一對槓桿15垂直定位,而處於相對位置的那一對槓桿15卻是水平定向。水平定向的槓桿對15在導向軌22的水平段上滾動。因此支架保持水平方向運動。豎直的槓桿對15向下伸出的槓桿15通過傳動機構的連續運動在左導向軌23短的水平的第一段上在其上側滾動。處於相對位置迄今仍在右導向軌22水平導向段上滾動的第一槓桿,現在正好處於右導向軌22的拐點上,右導向軌22在這裡將向下方彎折。
通過繼續移動運動,現在在支架7左側的槓桿15的滾輪12滾到了左導向軌按45°向上方指的那一段上。因此,支架7沿移動運動的方向朝前旋轉。與此同時,位於右側的槓桿15的滾輪12在右導向軌22向下指的段上滾動。在右導向軌22上以及在左導向軌23上的這種同時的滾動,導致實施受控制並可隨時檢查的旋轉過程。無論是相對於連續運動沿前進方向還是沿後退方向,支架7始終支承在槓桿15上。
藉助於右導向軌22和左導向軌23其他的上升或下降段來控制進一步的旋轉過程。最後,車身1完全浸入處理槽20內,並繼續連續地在處理槽20內沿導軌5輸送。
在處理槽20的端頭,在左側槓桿15上的滾輪12在左導向軌23上滾動。因此造成汽車車身1從處理槽20轉出的過程。在右側槓桿15的滾輪12仍同時在右導向軌22的一個相應的反向段上滾動。因此造成汽車車身l完整和可控制的轉出過程。
藉助於在處理槽20側壁201、202區域內的右導向軌22和左導向軌23以及通過支架7在導軌5內同時連續輸送,有可能將處理槽20的側壁布置成能豎直地或很陡地向下傾斜和很陡地向上傾斜。
側面的導向軌22、23應有45°的斜度。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直的導向軌22、23,從而不會在旋轉時導致角速度有明顯的波動。
由圖3表示的橫截面圖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按本發明的系統的基本結構。在處理槽20旁有座框21,導軌5在座框上延伸。如已詳細說明的那樣,支架7與通過滑架2固定在它上面的汽車車身1在此導軌5內被輸送。支架7有旋轉軸13,在旋轉軸上設有槓桿15,在槓桿上有滾輪12。滾輪12在導向軌22、23上滾動。
由圖3可清楚看出,在處理槽的下方,支架沿返回滑軌27回移到其原始位置。
第二種實施形式結構由圖6可見按本發明的另一種實施形式。在圖6所示按本發明設備的實施形式中,在處理槽20的區域內附設一控制導軌24。與前面已介紹的本發明第一種實施形式不同,在那裡,在汽車車身1完全旋轉並浸入處理槽20介質內的那個處理槽20的區域中,汽車車身通過該區域輸送以及槓桿15在導向軌22、23之一上水平地導引,所以在處理槽20的這一區域內汽車車身1不可能作任何轉動,而現在導向軌22或23在此區域內補充了一根附加的控制導軌24。導向軌22或23和控制導軌24有一種在側視圖中看為多次彎曲的軌跡。
工作方式槓桿臂之一通過滾輪12在此控制導軌24上滾動,所以,由於控制導軌24彎曲的走向,使整個支架帶著在它上面的汽車車身1相對於支架7的旋轉軸13輕微地來回擺動。由此提供了這樣的可能性,即,汽車車身在處理槽內搖擺,其結果是進一步減少了原有的和由此處理過程引起的氣泡。
第三種實施形式結構在圖7表示的本發明第三種實施形式中,與前面已闡述的實施形式相比,支架7附加地設有一小的從側面伸出的控制杆26,在其端部可旋轉地固定一滾輪28。滾輪28在控制導軌25內滾動,控制導軌25沿處理槽20延伸。控制導軌25有不同彎曲的分段,所以在此控制導軌內存在上升和下降的控制段。
工作方式當支架7在導軌5內連續輸送時,支架7控制杆26上的控制滾輪28在控制導軌25內滾動。在控制導軌向上或向下傾斜的區段中,支架7繞支架7的旋轉軸13輕微地來回擺動。因此同樣促使汽車車身1來回搖擺,其結果是可以減少可能被圍繞在車身1內的氣泡。
第四種實施形式結構圖17表示了一種乾燥器70,其中,固定在支架7上的汽車車身1在已說明的導軌2上處於一個低水平位置被輸送。在這種情況下汽車車身1頭朝下懸掛在支架7上。在乾燥器70的入口區仍在導軌2的右和左設置導向軌22、23。此導向軌22、23與已在第一至第三種實施形式中說明的導向軌22、23相當。
在乾燥器70的入口區,在其底部導軌2的所在高度有一入口71。汽車車身1經此入口71通過繞該支架7旋轉軸13旋轉約180°進入乾燥器70內。
工作方式汽車車身1沿導軌2移動地連續運動。在這種情況下,設在支架7的現在處於水平位置的槓桿上的滾輪12在沿水平延伸的導向軌22上滾動。於是支架7在水平位置帶著頭朝下懸掛著的汽車車身1輸送。一旦到達導向軌23,垂直立著的槓桿的滾輪12便在導向軌23上向上滾動,以及支架7連同在它上面的汽車車身1在圖17所表示的側視圖中沿順時針方向通過入口71轉入乾燥器70中。然後支架在乾燥器70內沿導軌2連續向前運動,與此同時,在現在水平定向的槓桿上的滾輪12在設計為水平的導向軌22上滾動。
在圖17中沒有表示的出口區仍設有導向軌22、23以及有一個出口,汽車車身1通過出口並通過再一次地順時針方向旋轉從乾燥器70轉出。
第五種實施形式結構在圖18表示的乾燥器側視圖中,採用了在前面所說明的其他一些實施形式中也採用的用於旋轉汽車車身1的導向軌22、23。汽車車身1可拆式地固定在支架81上。支架仍有一些槓桿,在槓桿端部裝有滾輪12。支架81在導軌5中導引,導軌5在乾燥室80內延伸。
與前面已說明的支架不同,在這裡所採用的支架81按這樣的方式設計,即,支架81的旋轉軸13位於汽車車身的中央區內。為此,支架配備一凹陷的構成一種地坑類型的承接裝置。此外,汽車車身1沿旋轉軸13定向而不是橫向於旋轉軸13。
工作方式在支架81上的汽車車身1水平定向地在導軌5中連續運動。與此同時處於水平位置的槓桿的滾輪12在導向軌22的水平定向段上滾動。一旦垂直豎立著的槓桿的滾輪12在導向軌23亦即導向軌23上升的部分上向上滾動,支架在這裡便沿順時針方向旋轉。在這種情況下,迄今在導向軌22水平段上滾動的滾輪12,從現在起在導向軌22的一個向下定向的段上滾動。通過設計導向軌22、23,汽車車身1連續地繞支架81的旋轉軸13不斷旋轉。其結果是,在新塗漆的汽車車身1上不會形成漆滴,這種漆滴會導致質量下降。
汽車車身的安裝下面藉助於圖8至16詳細說明用於在按本發明的設備上安裝一汽車車身的各種實施形式。下面要說明的每一種安裝可能性均可與前面已詳細說明的一種按本發明的設備一起採用。
圖8至10表示了固定在滑架2上的一個汽車車身1水平地安裝的可能性。在導引裝置5的輸入區,亦即在具有用於導引裝置5或用於在導引裝置5中延伸的傳動機構的第一轉向裝置9的區域內,水平的輸送機構6在其中延伸,在這裡這是一個輥道。滑架2配備有前部和後部承接裝置3、4,它們設計為與在支架7上的鉤子10、11互補。
下面說明在支架上的安裝過程
通過支架7繞轉向裝置9的連續運動,支架7和第一個鉤子10向上方朝要導引的滑架2輸送。如圖9所示,鉤子10到達滑架2的前承接裝置3中。因此從現在起通過支架7的連續運動,滑架2與在它上面的汽車車身1通過滑架2已被鉤住的前承接裝置3被一起拉動。於是如圖10所示滑架2的後承接裝置4與支架7的後部鉤子11嚙合。因此現在滑架2被支架7牢牢地鉤住並從輸送機構6上完全拉開。接著,藉助於鎖緊機構8將滑架固定在支架上。
為了在設備的出口區內將滑架與現已處理好的汽車車身1從支架7取下,實施與上面所說明的安裝過程相反的程序。
在圖11至13中表示在按本發明的設備的支架上的一種垂直輸入和取出裝置。
在其中導引一個與前面所介紹的結構類似的支架35的導軌33上方,設有一個用於滑架2和在它上面的汽車車身1的升降機構30。滑架2可藉助於此升降機構30垂直地下降或提升。支架35有槓桿36,槓桿上裝有滾輪40。在支架上固定地設有前部和後部鉤子38、39。鉤子38、39與滑架2上相應設計的前和後承接裝置31、32嚙合。在支架旋轉軸41的區域內有鎖緊機構34。
升降機構的工作方式支架35在導軌33內水平定向並沿導軌33連續運動。一旦支架35處於在升降機構30上的滑架2下面,升降機構30便下降,於是支架35的前部鉤子39可進入滑架2相應設計的前部承接裝置31內。通過使升降機構30下降到使滑架2輕靠在支架35上的程度,在前部鉤子37嚙合的同時後部鉤子38也卡入滑架2相應的後承接裝置32內,並接著藉助於鎖緊機構34可拆式地固定。現在升降機構30向上移動,以便將一新的汽車車身和滑架2安裝在一個位於它後面的支架35上。
在拆卸時,將現已處理好的汽車車身從支架35上釋放開,並藉助於和上述設計相同的升降機構向上移走。
圖14至16表示在沒有滑架的情況下將汽車車身水平地輸送到按本發明的系統中的支架上去的可能方式。
結構具有可在其上單獨運動的吊架51的輸送機構50設在導軌62的上方。在導軌62內導引的支架55有前部和後部鉤子54,它們可插入並可鎖止在汽車車身1上相應設計的前部和後部承接裝置52、53內。這種支架55仍有槓桿60,槓桿設有滾輪57、58,以便在浸入處理槽20期間為了繞旋轉軸61旋轉用作導引裝置。
工作方式無滑架的汽車車身1藉助於輸送機構51輸往按本發明的系統的輸入區。在那裡,支架55藉助於在導軌62內的傳動機構被從下面帶到汽車車身1處,因此它的鉤子54可插入汽車車身1的承接裝置52、53中並可鎖緊。在這種情況下輸送機構51釋放汽車車身並離開接收區。
在交付時,支架55將汽車車身1帶到交付區。在那裡汽車車身從支架55上釋放開並被後繼的輸送機構51提取。支架55向下移開,汽車車身1可由後繼的輸送機構51運走。
權利要求
1.將工件尤其是汽車車身輸入適用於工件(1)表面處理的處理區(20、70)中或將工件從此處理區輸出的方法,其中,-工件(1)可拆式地固定在支架(7)上,支架各有一垂直於工件(1)運動方向定向的旋轉軸(13、41、61),-旋轉軸(13、41、61)移動地並以恆速連續運動,以及與此同時-工件(1)在處理區(20、70)的起點和終點被控制和任何時刻均沿移動運動的方向被導引運動地圍繞此旋轉軸(13、41、61)之一約轉180°。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徵為在工件(1)輸入處理區或從處理區輸出時,旋轉速度和移動運動速度互相協調成,使工件(1)的前部在旋轉過程結束後處於與處理區(20、70)第一端壁(201)保持安全距離的位置,以及,工件(1)現在以當前的前部仍在遵守安全距離的條件下,在它通過另一次大約180°的旋轉從處理區輸出前,一直運動到另一個端壁(202)旁。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徵為旋轉速度隨時受到控制。
4.用於工件在處理槽或處理艙內表面處理尤其用於汽車車身表面處理的設備,它有-至少一個安裝一個或多個工件(1)的支架(7),支架可沿由處理槽(20)或艙(70)的布局規定的工件(1)運動方向連續運動;支架包括承接裝置(10、11;38、39;54),工件(1)可藉助於它可拆式地安裝在支架(7)上;以及,支架有一橫向於運動方向布置的旋轉軸(13、41、61),-用於使支架(7)繞此旋轉軸(13、41、61)旋轉的操縱機構(22、23),在旋轉過程中操縱機構(22、23)和支架(7)始終互相接合,因此可以隨時控制和導引此旋轉運動,-導引裝置(5),支架(7)可藉助於它沿運動方向導引,以及-傳動機構,支架(7)可藉助於它沿運動方向連續運動。
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支架(7)有至少一根在側面固定的槓桿(15),它與一導向裝置(22、23)配合工作,以促使支架(7)旋轉。
6.按照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在支架(7)的相對側各至少裝一槓桿(15),在這種情況下處於相對位置的槓桿(15)彼此錯開一個預定的角度。
7.按照權利要求4至6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在支架(7)的每一側設兩根槓桿(15),在這種情況下槓桿(15)布置在支架(7)的每一側以及在互相對置側上的槓桿裝置彼此錯開90°。
8.按照權利要求4和權利要求5至7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操縱機構(22、23)與一根或多根槓桿(15)配合工作。
9.按照權利要求8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操縱機構(22、23)至少包括一根導向軌(22、23)。
10.按照權利要求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導向軌(22、23)在處理槽(20)的入口和出口區內有適用於使支架(7)旋轉的導向面。
11.按照權利要求10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導向面有向上和向下傾斜的導向段。
12.按照權利要求11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個別導向段向下傾斜約45°,另一些導向段則向上傾斜約45°。
13.按照權利要求9至12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導向軌(22、23)及其導向面與裝在槓桿(15)端部的接觸件(12)接觸。
14.按照權利要求5至13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在槓桿(15)的端部裝一用於導向的滾輪(12、40、57、58)。
15.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為每個支架(7)配設一個形式上為馬達的操縱機構。
16.按照權利要求4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操縱機構由固定安裝在處理槽(20)進口和出口區內的齒條或絲槓構成,並與在支架(7)上相應設計的齒輪或蝸杆配合工作。
17.按照權利要求4至16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支架(7)通過設在其旋轉軸(13、41、61)區域內的導引機構在導引裝置(5)內導引。
18.按照權利要求17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導引機構包括滾輪。
19.按照權利要求4至18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支架(7)有承接裝置(10、11;38、39;54),以便使工件可拆式地間接或直接與支架(7)連接。
20.按照權利要求19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承接裝置包括鉤子(10、11),它們與相應的承接支座面(3、4;31、32;52、53)嚙合。
21.按照權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承接裝置(10、11;38、39;54)按這樣的方式裝在支架(7)上,即,使它相對於垂直方向的定位是可變的。
22.按照權利要求4、19或20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承接裝置採取這樣的位置,即,在支架(7)移動運動時它相對於垂直方向保持不變。
23.按照前列諸權利要求之一所述的設備,其特徵為導引裝置(5)由導軌(5)組成。
24.藉助於按照前列諸權利要求之一項或多項所述設備進行汽車車身表面處理的系統,其中,-多個支架(7)彼此隔開間距地在多個連續排列的處理槽(20)上方連續運動,-汽車車身可與支架(7)的運動速度一致地藉助輸入裝置(4、30、50)逐個地輸入進口區,以及-在此系統的出口區現在已經處理好的汽車車身(1)在支架(7)連續運動的過程中可藉助於拆除裝置從支架上拆除和運走。
25.按照權利要求24所述的系統,其特徵為支架可在處理槽上方、下方或側旁從系統的出口區返回入口區。
26.按照權利要求24和25之一所述的系統,其特徵為導引裝置(5)布置在處理槽(20)上方和下方,並設計為在系統的入口區和出口區藉助於轉向裝置(9)連續循環。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將工件尤其是汽車車身輸入適用於工件(1)表面處理的處理區(20、70)中或將工件從此處理區輸出的方法,其中,工件(1)可拆式地固定在支架(7)上,支架各有一橫向於工件(1)運動方向定向的旋轉軸(13、41、61),旋轉軸(13、41、61)移動地並以恆速連續運動,以及與此同時工件(1)在處理區(20、70)的起點和終點被控制和任何時刻均沿移動運動方向導引運動地圍繞此旋轉軸(13、41、61)之一約轉180°。此外,本發明還涉及一種用於工件表面處理的設備以及用於汽車車身表面處理的系統。
文檔編號B62D65/18GK1232413SQ97198519
公開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請日期1997年10月1日 優先權日1996年10月4日
發明者貝恩德·克羅伊澤爾 申請人:Abb弗萊克特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