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隨動式柔線快速收放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18:31:01 2
專利名稱:一種隨動式柔線快速收放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隨動式柔線快速收放器,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用於柔性帶、柔性線的快速拉吊收線裝置。
背景技術:
在現有技術中,已有可用於柔性帶、柔性線的快速拉吊收線裝置,CN2411701Y公開的收線裝置具有以下缺點其結構較複雜、組成零件多、體積大、運動不夠穩定,且常常回出現機械失靈如卡線不緊、打滑或抱死不收線等現象,故其裝配工序多且生產成本較高。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結構簡單、結構緊湊、操作靈活、穩定可靠、安裝簡便且生產效率高的隨動式柔線快速收放器。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設計一種隨動式柔線快速收放器,繞線輪呈圓形並以圓心為轉軸,具有後殼(1)和前殼(2)並具殼腔,該收放器還具有中殼(3)、帶狀彈簧(4)、拉鉤(5)、拉伸彈簧(6)、拔杆(7)、觸動按鈕(8)和拉線(9),中殼(3)的外沿有均勻分布的齒槽(12),纏繞圈數多於拉線(9)完全纏繞時圈數的帶狀彈簧(4)位於中殼(3)的殼腔內且其繞向與拉線(9)的繞向相反,拉伸彈簧(6)的一端通過拔杆(7)上的孔與由鑼絲或鉚釘(11)固定於後殼(1)上的拔杆(7)相連,位於殼體外沿的呈活動狀態的圓柱形觸動按鈕(8)與拔杆(7)的一端始終處於接觸狀態並由拔杆(7)頂住觸動按鈕(8),拔杆(7)的另一端搭在中殼(3)的齒形線上並於鎖定狀態下位於齒槽(12)內,拔杆(7)與齒槽(12)的接觸端的大小和形狀與齒槽(12)相適應,端部帶有拉鉤(5)的拉線(9)的另一端固定在中殼(3)上並繞在中殼(3)的外沿。
本實用新型較好的技術方案可以是殼體邊緣上下相對應的位置上具有走線槽(10),此外,殼體的相應位置上還具有兩個裝配用的螺絲孔(15)以及兩隻固定螺絲釘用的螺柱(16),由於在使用中是將所述的兩隻收放器背靠背並聯使用,加有前述的結構便於其二者互換使用。
本實用新型較好的技術方案也可以是觸動按鈕(8)的前端具有擴大端,頂端為可以與齒槽(12)相吻合的圓弧形,觸動按鈕(8)所在的導孔(14)的大小和形狀與其相適應。此設計是為了限制觸動按鈕(8)的滑動距離並保證其不會脫出導孔(14),頂端為可以與齒槽(12)相吻合的半圓形是為了使觸動按鈕(8)在齒槽(12)內活動自如。
本實用新型較好的技術方案又可以是齒槽(12)兩邊的齒頭(13)的一邊為圓滑的弧線,另一邊有由內彎弧形齒槽面與齒面形成的尖端。這樣,可以保證觸動按鈕(8)在運行中適時且在適當位置上活動自如地脫出或進入齒槽(12)內,以順利的完成放線或收線操作。
在實施本實用新型的過程中,繞線裝置以圓心為轉軸,繞線保持在圓周上,保證了在拉線時均勻順暢,收線時沿切線方向纏繞,裝置運動自如;帶狀彈簧(4)位於中殼(3)的的殼腔內且其繞向與拉線(9)的繞向相反,帶狀彈簧(4)的纏繞圈數多於拉線(9)完全纏繞時的圈數,為收線提供了一定的動力源,使動力隨拉線的幅度增大而增大;拔杆(7)為變形槓桿,槓桿的支承點固定在殼體上,拔杆可以在一定的幅度範圍內繞支承點轉動,拔杆的復位是通過在拔杆鎖緊的另一端安裝拉伸彈簧(6),拉伸彈簧(6)的彈力迫使拔杆復位。在拉伸彈簧(6)的作用下,觸動按鈕(8)與拔杆(7)的一端始終處於接觸狀態並由拔杆(7)頂住觸動按鈕,另一端搭在中殼(3)的齒形線上,一旦該端運動進入齒槽,運動即被鎖定,拉線(9)運動停止,當拉線(9)受力超過一定值,拔杆(7)搭在齒形線上的一端就被迫退出齒槽,拉線運動即繼續進行;另外,本實用新型的拔杆(7)與中殼(3)的接觸端形狀最好為半圓柱形,中殼(3)上的齒槽底部最好為圓弧形,以減小拔杆鎖緊端的滑動阻力和磨損,使收放線操作運動自如。
本實用新型的運行過程拉鉤(5)在力的作用下,牽引與其相連的拉線(9)使其向外拉出,中殼(3)在切線方向力的作用下繞中心軸轉動,中殼(3)的轉動迫使外端固定在其上的帶狀彈簧(4)繞中殼軸心方向收緊,中殼(3)的轉動對拔杆(7)嵌入齒槽產生一繞拔杆自身軸轉動的力矩,使拔杆嵌入端脫離。停止拉線,拉線(9)受力消除,中殼(3)在帶狀彈簧(4)彈力的作用下有迴轉的傾向,拔杆(7)在拉伸彈簧(6)的作用下嵌入中殼(3)的齒槽,機構處於穩定狀態。當觸動按鈕(8)受到撳壓時,拔杆(7)嵌入齒槽端脫出齒槽,中殼(3)在帶狀彈簧(4)彈力的作用下迴轉帶動拉線(9)回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明顯的優點1、結構簡單、安裝簡便且結構緊湊,本實用新型根據收線和控制部分的結構需要,採用圓形作為殼體的整體結構,觸動按鈕安裝在喀殼體的圓周上,極大地減小了其體積和佔地空間;2、操作靈活、運行穩定可靠且使用效率高由於其結構合理且零件少,不會產生機械故障和機構失靈,不會發生線卡不緊、打滑和抱死不收線等現象。
以下是本實用新型的圖面說明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在收線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局部放大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零件結構示意圖。
圖1、圖2、圖3和圖4中,1是後殼,2是前殼3是中殼,4是帶狀彈簧,5是拉鉤,6是拉伸彈簧,7是拔杆,8是觸動按鈕,9是拉線,10是走線槽,11是固定螺絲或鉚釘,12是齒槽,13是齒頭,14是導孔,15是螺絲孔,16是螺柱。
圖2中,收放器處於拉線狀態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更加詳細地描述參照圖1和圖4,,中殼(3)的外沿有均勻分布的齒槽(12),纏繞圈數多於拉線(9)完全纏繞時圈數的帶狀彈簧(4)位於中殼(3)的殼腔內且其繞向與拉線(9)的繞向相反,拉伸彈簧(6)的一端通過拔杆(7)上的孔與由鑼絲或鉚釘(11)固定於後殼(1)上的拔杆(7)相連,位於殼體外沿的呈活動狀態的圓柱形觸動按鈕(8)與拔杆(7)的一端始終處於接觸狀態並由拔杆(7)頂住觸動按鈕(8),拔杆(7)的另一端搭在中殼(3)的齒形線上並於鎖定狀態下位於齒槽(12)內,拔杆(7)與齒槽(12)的接觸端的大小和形狀與齒槽(12)相適應,端部帶有拉鉤(5)的拉線(9)的另一端固定在中殼(3)上並繞在中殼(3)的外沿。
參照圖1和圖2,殼體邊緣上下相對應的位置上具有走線槽(10),殼體的相應位置上還具有兩個裝配用的螺絲孔(15)以及兩隻固定螺絲釘用的螺柱(16),圖2中拔杆(7)嵌入中殼(3)齒槽的一端脫離了齒槽,處於收線狀態。
參照圖3,觸動按鈕(8)的前端具有擴大端,頂端為可以與齒槽(12)相吻合的圓弧形,觸動按鈕(8)所在的導孔(14)的大小和形狀與其相適應;齒槽(12)兩邊的齒頭(13)的一邊為圓滑的弧線,另一邊有由內彎弧形齒槽面與齒面形成的尖端。
權利要求1.一種隨動式柔線快速收放器,繞線輪呈圓形並以圓心為轉軸,具有後殼(1)和前殼(2)並具殼腔,其特徵在於收放器還具有中殼(3)、帶狀彈簧(4)、拉鉤(5)、拉伸彈簧(6)、拔杆(7)、觸動按鈕(8)和拉線(9),中殼(3)的外沿有均勻分布的齒槽(12),纏繞圈數多於拉線(9)完全纏繞時圈數的帶狀彈簧(4)位於中殼(3)的殼腔內且其繞向與拉線(9)的繞向相反,拉伸彈簧(6)的一端通過拔杆(7)上的孔與由鑼絲或鉚釘(11)固定於後殼(1)上的拔杆(7)相連,位於殼體外沿的呈活動狀態的圓柱形觸動按鈕(8)與拔杆(7)的一端始終處於接觸狀態並由拔杆(7)頂住觸動按鈕(8),拔杆(7)的另一端搭在中殼(3)的齒形線上並於鎖定狀態下位於齒槽(12)內,拔杆(7)與齒槽(12)的接觸端的大小和形狀與齒槽(12)相適應,端部帶有拉鉤(5)的拉線(9)的另一端固定在中殼(3)上並繞在中殼(3)的外沿。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器,其特徵在於殼體邊緣上下相對應的位置上具有走線槽(1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器,其特徵在於觸動按鈕(8)的前端具有擴大端,頂端為可以與齒槽(12)相吻合的圓弧形,觸動按鈕(8)所在的導孔(14)的大小和形狀與其相適應。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收放器,其特徵在於齒槽(12)兩邊的齒頭(13)的一邊為圓滑的弧線,另一邊有由內彎弧形齒槽面與齒面形成的尖端。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隨動式柔線快速收放器,由後殼(1)、前殼(2)、中殼(3)、帶狀彈簧(4)、拉鉤(5)、拉伸彈簧(6)、拔杆(7)、觸動按鈕(8)和拉線(9)構成,中殼(3)的外沿有均勻分布的齒槽(12),帶狀彈簧(4)位於中殼(3)的殼腔內且其繞向與拉線(9)的繞向相反,帶狀彈簧(4)的纏繞圈數多於拉線(9)完全纏繞時的圈數,觸動按鈕(8)與拔杆(7)的一端始終處於接觸狀態並由拔杆(7)頂住觸動按鈕(8),解決了現有收放器結構複雜、體積大、運行不穩定等問題,具有結構簡單、安裝簡便、結構緊湊、操作靈活、運行穩定可靠、可以並聯使用且生產效率高等優點,廣泛適合於工業、日用品或其他行業中收放柔性帶和柔性線使用。
文檔編號B65H75/34GK2512754SQ01257839
公開日2002年9月25日 申請日期2001年11月4日 優先權日2001年11月4日
發明者楊齊俊 申請人:深圳市美域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