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定量自動配酸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6 23:08:31
專利名稱:一種定量自動配酸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於化工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定量自動配酸裝置。
技術背景在化工領域,如生產四氧化三鈷、碳酸鈷、氯化鈷、電解銅,都需要大量的用到酸溶液。而市售的酸,如硫酸和鹽酸都是濃酸溶液,使用的時候一般需要稀釋至一定濃度,因此化工生產企業都需要將濃酸配製成稀酸。而目前行業中配酸模式大 多是採用人工配料,具體方法是根據所需的酸液的濃度,計算好濃酸和水的配比,先在配料罐中加入水,然後再緩慢的加入濃酸,並通入冷卻水冷卻,反覆測量直到濃度合適,然後將配好的酸轉入酸池中備用。這種人工配酸存在很多缺點(1)、配酸精度低;(2)、操作安全性較低配酸時會出現硫酸濺到人身上,並且稀釋時產生的酸霧對人體存在一定的危害;(3)、勞動強度大需要人工反覆的對酸進行化驗。
發明內容針對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配酸精度高、操作安全、勞動強度低並且能夠定量自動配酸的定量自動配酸裝置。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施的本實用新型的定量自動配酸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濃酸罐、水罐和配酸池,所述的濃酸罐通過管道與配酸池相連,在濃酸罐與配酸池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第一泵,所述的水罐通過管道與配酸池相連,在水罐和配酸池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第二泵,配酸池中還設有冷凝水管和攪拌器,配酸池的下部通過管道經閥門、第三泵與酸池相連,所述的第一泵和第二泵與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相連。所述的冷凝水管優選成螺旋狀,靠近配酸池的外壁。螺旋狀的冷凝水管有利於酸稀釋過程放熱的冷凝。所述的攪拌器優選設於配酸池的中部,方便更好的攪拌混勻。本實用新型的定量自動配酸裝置是這樣運行的,根據最終所需酸液的濃度,在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中設定好程序,通過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對第一泵和第二泵發出定量信號,使第一泵和第二泵按照一定的流量和濃酸與水的比例,定量分別從濃酸罐和水罐中泵出濃酸和水至配酸池中,早先開通冷凝水管,冷凝水管的進水口進入冷水,由於濃酸在稀釋的過程中會散發熱量,因此配酸池中的酸液是熱的,通過冷凝水管冷卻,冷凝水管中的冷水經熱交換後變成熱水經冷凝水管的出水口排出,配酸池中的攪拌器不斷的攪拌使濃酸和水充分混勻,當配量達到目標量時,關閉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第一泵和第二泵,待配酸池中的酸液冷卻後,開啟閥門,並打開第三泵,將配好的酸液泵入酸池中備用。由上述可見,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配酸,無需人工配料和測定酸的濃度,實現了定量自動配酸,配酸精度高,操作安全且勞動強度低。
圖I是本實用新型的定量自動配酸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其中I、濃酸罐;2、水罐;3、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4、第一泵;5、第二泵;6、配酸池;61、攪拌器;62、冷凝水管;7、第三泵;8、酸池;9、閥門。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實施例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說明,而不是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實施例I :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的定量自動配酸裝置,包括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3、濃酸罐 I、水罐2和配酸池6,所述的濃酸罐I通過管道與配酸池6相連,在濃酸罐I與配酸池6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第一泵4,所述的水罐2通過管道與配酸池6相連,在水罐2和配酸池6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第二泵5,配酸池6中還設有螺旋狀的冷凝水管62,冷凝水管靠近配酸池的外壁,冷凝水管的進水口位於下方,出水口位於上方,在配酸池6的中部還設有攪拌器61,配酸池6的下部通過管道經閥門9、第三泵7與酸池8相連,所述的第一泵4和第二泵5與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3相連,通過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控制第一泵和第二泵的流量。
權利要求1.一種定量自動配酸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濃酸罐、水罐和配酸池,所述的濃酸罐通過管道與配酸池相連,在濃酸罐與配酸池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第一泵,所述的水罐通過管道與配酸池相連,在水罐和配酸池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第二泵,配酸池中還設有冷凝水管和攪拌器,配酸池的下部通過管道經閥門、第三泵與酸池相連,所述的第一泵和第二泵與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量自動配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冷凝水管成螺旋狀,靠近配酸池的外壁。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定量自動配酸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的攪拌器設於配酸池的中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定量自動配酸裝置。它包括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濃酸罐、水罐和配酸池,所述的濃酸罐通過管道與配酸池相連,在濃酸罐與配酸池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第一泵,所述的水罐通過管道與配酸池相連,在水罐和配酸池之間的管道上還設有第二泵,配酸池中還設有冷凝水管和攪拌器,配酸池的下部通過管道經閥門、第三泵與酸池相連,所述的第一泵和第二泵與計算機流量控制系統相連。本實用新型能夠自動配酸,無需人工配料和測定酸的濃度,實現了定量自動配酸,配酸精度高,操作安全且勞動強度低。
文檔編號B01F7/16GK202590652SQ20122025855
公開日2012年1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6月1日 優先權日2012年6月1日
發明者吳樂謀 申請人:珠海市科立鑫金屬材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