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爐排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9:56:06 1
專利名稱:氯化爐排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綿鈦及鈦白生產中的氯化爐排渣裝置。
背景技術:
在海綿鈦及鈦白生產工業中,氯化爐排渣為氯化爐底部排渣,即氯化爐渣靠重力下降至 氯化爐底部, 一定時間後,打開排渣口,用容器盛裝爐渣後運走。氯化爐渣固體雜質中常伴 有氯氣、四氯化鈦、 一氧化碳等氣體,開放式排渣必然會造成這些混合物的擴散,對環境造 成惡劣的影響,同時也不利於工人的實地操作。
以往氯化爐渣排放方式為開放式自然排放,氯化爐需要排渣時,將氯化爐底部排渣口打 開,將爐渣自然排放至地面或用渣罐盛裝後運走,這種方法的缺點較多,主要因為氯化爐渣 成分複雜,自然排放必然會造成環境汙染及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氯化爐封閉式排渣裝置,以克服現有技術中存在 的開放式排渣,避免氯化爐排渣過程中氯氣、四氯化鈦、 一氧化碳等混合物的擴散,降低對 環境造成影響的不足。
本發明採取以下技術方案在氯化爐爐渣排放裝置中,增加一個密封的料罐和抽真空系 統,在氯化爐爐渣排放前,先由抽真空系統將密封的料罐抽成一定的真空,在密封的料罐內 形成一定的負壓後,再開啟閥門進行氯化爐排渣,就能夠避免氯化爐爐渣及爐渣中混合氣體 的擴散,以便集中處理氯化爐渣,實現氯化爐渣的封閉式排放。
與原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優點是能夠充分、有效地排放氯化爐渣,增強了氯化爐排 渣的經濟環保性和安全性,操作更簡單。
圖l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2為圖1的俯視具體實施例方式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氯化爐底部附近,設置一個渣罐5,渣罐大小可根據氯化爐每次排渣量製作,與渣罐5連接的是一個抽真空系統6,並在渣罐5與抽真空系統6之間設置閥門4; 在氯化爐底部的排渣管中依次連接上閥門l、波紋管2、下閥門3,下閥門3與渣罐5連接。
在排渣管中設置了上閥門l、下閥門3,能夠使渣罐5與氯化爐排渣管在相互密封的狀態 下脫離,以便更好地實現爐渣及有害氣體的封閉式排放。
具體操作是氯化爐生產一段時間後,需要排渣時,先關閉閥門l、 3並打開閥門4,啟 動抽真空系統6,將渣罐5內抽成-0. 05 -0. 2MPa,然後關閉閥門4,排渣時打開閥門l、 3,氯 化爐渣在負壓作用下進入排渣罐內儲存,排渣完畢,關閉l、 3號閥門,同時將上閥門l與下 閥門3斷開,運輸時將渣罐5包括下閥門3、閥門4一起運送至渣場進行排放處理。
權利要求
權利要求1一種氯化爐排渣裝置,它包括氯化爐及底部排渣管,在底部排渣管上有上閥門(1),其特徵在於在上閥門(1)之下有下閥門(3),在上閥門(1)與下閥門(3)之間有波紋管(2);在下閥門(3)之下有渣罐(5),渣罐(5)通過管道與抽真空系統(6)連接,在渣罐(5)與抽真空系統(6)之間的管道上有閥門(4)。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氯化爐排渣裝置,它包括氯化爐及底部排渣管,在底部排渣管上有上閥門(1),在上閥門(1)之下有下閥門(3),在上閥門(1)與下閥門(3)之間有波紋管(2);在下閥門(3)之下有渣罐(5),渣罐(5)通過管道與抽真空系統(6)連接,在渣罐(5)與抽真空系統(6)之間的管道上有閥門(4)。本發明實現了整個排渣過程的封閉性,避免了氯化爐爐渣及渣中混合氣體的擴散,便於集中處理氯化爐渣,提高了氯化爐排渣的經濟性、環保性和安全性,使操作更簡單。
文檔編號F27B5/00GK101418382SQ20071020225
公開日2009年4月29日 申請日期2007年10月25日 優先權日2007年10月25日
發明者楊仁牧, 鈞 蒙 申請人:貴陽鋁鎂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