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型大豆專用肥及其施用方法與流程
2023-06-07 02:23:01 1
本發明涉及肥料,尤其涉及一種環保型大豆專用肥及其施用方法。
背景技術:
大豆發源於我國,具有悠久的栽培歷史,大豆作為一種油料作物,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豆油為主要脂肪來源,大豆還是人類植物蛋白的主要食物來源,以大豆為原料,還能生產出上百種營養保健食品,因此,大豆在人類生活中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大豆屬於高蛋白作物,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對氮素的需求量較高,人們為了大豆高產,在大豆生產中過多施用氮肥,從而使氮肥利用率降低,造成嚴重的面源汙染;大豆具有兩種氮源,其一是土壤肥料氮,其二是來自大豆根瘤的共生固氮,即大豆和大豆根瘤菌共同作用,在大豆根部形成根瘤,能將空氣中的分子態氮固定成大豆植株能利用的氨態氮,研究表明,隨著大豆產量的提高,對共生固氮的依賴程度提高;過多施用氮肥,能抑制大豆根瘤的共生固氮作用。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是為了解決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種環保型大豆專用肥及其施用方法。
本發明的上述目的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環保型大豆專用肥,由以下組分製備而成:尿素40千克/公頃,磷酸二銨150千克/公頃,硫酸鉀50千克/公頃,佔肥料重量比1/1000的氫醌(學名:對苯二酚),佔肥料重量比3/1000的生物菌粉,佔肥料重量比4/1000的微量元素(四硼酸鈉、硫酸錳、硫酸鋅和硫酸鎂)。
所述氫醌中對苯二酚含量≥98%。
所述生物菌粉為包括巨大芽孢桿菌和膠凍樣芽孢桿菌粉劑的混合製劑,有效活菌數≥50億/克,摻混肥料含有效活菌數≥0.2億/克。
所述微量元素中b+mn+zn+mg≥25%。
所述尿素中n的質量分數為46%。
所述磷酸二銨中n的質量分數為18%、p2o5的質量分數為46%。
所述硫酸鉀中k2o的質量分數為50%。
上述環保型大豆專用肥的施用方法為,肥料各組分經摻混均勻後,作為種肥一次性施入土壤。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的優點是:與大豆常規施肥相比,尿素投入量減少10%,添加脲酶抑制劑、生物製劑和微量元素,尿素氮分解慢、肥效長,營養全面,大豆共生固氮活性增強,可有效利用空氣中的氮氣,減輕氮肥對環境的汙染,速效肥料和菌肥共同作用,可提高大豆的抗性,固氮酶活性提高15%,大豆增產7%以上,經濟效益值增加700元/公頃以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試驗在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旱田試驗田完成;試驗土壤為黑鈣土,基礎肥力為:有機質30.5g/kg,全氮1.237g/kg,全磷1.022g/kg,速效鉀198mg/kg,ph6.8。
供試品種:墾豐16號;
試驗共設3個處理,3次重複:處理1、本發明實施例所得的環保型大豆專用肥;處理2、市場銷售的大豆專用肥;處理3、大豆常規施肥。
處理1說明:採用本發明的環保型大豆專用肥。
處理2說明:市場銷售的大豆專用肥,n:p2o5:k2o=1:1.5:0.6。
處理3說明:大豆常規施肥,供試肥料為尿素(n含量46%)50kg/hm2、磷酸二銨(p2o5含量46%,n含量18%)150kg/hm2、硫酸鉀(k2o含量50%)50kg/hm2。
試驗結果:
試驗各處理在大豆花期植株性狀測定數據:
於大豆花期測定了大豆秧苗素質,試驗結果表明,處理1效果好於處理2和處理3,處理1的大豆株高、地上下乾重和根瘤乾重均高於處理2和處理3,大豆生長快,秧苗素質好,結果見表1、表2。
表1大豆花期生長發育調查結果(第一年6月17日)
表2大豆花期生長發育調查結果(第二年6月20日)
試驗各處理在大豆主要生育期田間植株性狀測定數據:
於大豆花期、結莢期和鼓粒期考查了大豆植株乾重,處理1大豆生長好於處理2和處理3,結果見表3、表4。
表3大豆乾物質積累調查結果(第一年;單位:g/株)
表4大豆乾物質積累調查結果(第二年;單位:g/株)
試驗各處理大豆產量性狀:
大豆產量構成因子考種結果表明,處理1的大豆植株株高、株莢數、株粒數、百粒重和產量高於對照,大豆測產結果表明,處理1增產效果明顯,產量較對照平均增產7.39%,,結果見表5、表6。
表5大豆產量構成因子分析(第二.10.20)
表6大豆產量構成因子分析(第二.10.21)
註:各處理產量計算結果水分均已扣除。小區測產面積:10平方米
綜上所述,施用本發明實施例所得的一種環保型大豆專用肥及其施用方法,可提高大豆秧苗素質,促進大豆生長發育,減少氮肥10%,大豆增產7.39%,經濟效益值增加700元/公頃以上。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實施例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