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陸兩用的採礦和選礦一體化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03:00:31 1

本發明涉及採礦裝置技術領域,具體是一種陸兩用的採礦和選礦一體化設備。
背景技術:
採礦是自地殼內和地表開採礦產資源的技術和科學。廣義的採礦還包括煤和石油的開採。採礦工業是一種重要的原料工業,金屬礦石是冶煉工業的主要原料,非金屬礦石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建築材料,現在的採礦裝置,要麼只能陸用,要麼只能水用,不能水陸一體,極大的增加了使用的成本,而且採礦之後,還需要進行篩選,不僅浪費了時間,生產效率低,還增加了勞動的強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陸兩用的採礦和選礦一體化設備,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水陸兩用的採礦和選礦一體化設備,包括支撐柱和輪鬥,所述輪鬥通過液壓缸與支撐柱上部連接,支撐柱的下部設置有可滑動支撐杆,所述可滑動支撐杆的左端也與輪鬥連接,支撐柱的右方設置有分料運輸帶和尋料運輸帶,所述尋料運輸帶設置在分料運輸帶的下方,支撐柱的左方設置有上料運輸帶,輪鬥的前後兩端均設置有出料運輸帶,所述出料運輸帶上設置有動力電機,輪鬥包括中心輪盤、左輪鬥、中輪鬥和右輪鬥,所述中心輪盤上對稱的設置有輪盤穩定控制液壓缸,中心輪盤上對稱的設置有活動調節槽,所述動力電機設置有三個,三個動力電機上均設置動力齒輪,左輪鬥、中輪鬥和右輪鬥的內側均設置有與動力齒輪配合的傳動齒輪,左輪鬥、中輪鬥和右輪鬥內側通過滾珠槽與滾珠總成的配合與中心輪盤滾動連接,中心輪盤上設置有若干無動力滑動運輸帶,左輪鬥、中輪鬥和右輪鬥之間設置有分割槽,左輪鬥和右輪鬥上設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上設置有出料導板。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裝置的結構設置,可以水陸兩用,可在陸地使用,也可藉助於平板船體在水面施工採挖水下礦體。並且採選一體:自動化高,可採礦選礦同時進行,比傳統節約中面運輸環節可節約大量運輸費用及運輸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和節約生產費用。高效率:該設備日處理量和選礦量可在30萬立方米以上,比任何傳統設備均提高數十倍生產效率,可大大提高企業生產效益。適用範圍廣:該設備除可在砂礦生產中使用外,也可對自然界中硬度2級以下的礦石、土方等進行剝離或採挖、裝載等生產工作。提高粗選回收率:該設備在選礦方面採用多級選礦設置,可將傳統粗選回收率80%提高至95%以上,提高15%以上的生產效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和圖2,本發明實施例中,一種水陸兩用的採礦和選礦一體化設備,包括支撐柱2和輪鬥,所述輪鬥通過液壓缸1與支撐柱2上部連接,支撐柱2的下部設置有可滑動支撐杆7,所述可滑動支撐杆7的左端也與輪鬥連接,支撐柱2的右方設置有分料運輸帶21和尋料運輸帶23,所述尋料運輸帶23設置在分料運輸帶21的下方,支撐柱2的左方設置有上料運輸帶22,輪鬥的前後兩端均設置有出料運輸帶6,所述出料運輸帶6上設置有動力電機8,輪鬥包括中心輪盤5、左輪鬥13、中輪鬥14和右輪鬥15,所述中心輪盤5上對稱的設置有輪盤穩定控制液壓缸3,中心輪盤5上對稱的設置有活動調節槽4,所述動力電機8設置有三個,三個動力電機8上均設置動力齒輪9,左輪鬥13、中輪鬥14和右輪鬥15的內側均設置有與動力齒輪9配合的傳動齒輪18,左輪鬥13、中輪鬥14和右輪鬥15內側通過滾珠槽11與滾珠總成19的配合與中心輪盤5滾動連接,中心輪盤5上設置有若干無動力滑動運輸帶10,左輪鬥13、中輪鬥14和右輪鬥15之間設置有分割槽16,左輪鬥13和右輪鬥15上設置有出料口17,所述出料口17上設置有出料導板20。
通過柱狀輪鬥旋轉採挖作業面,再由運輸帶運至選礦系統,經水選分離後使重砂礦物分選出來,廢料由高速運輸帶排至尾礦區,以完成採礦選礦工作目的。由履帶或船體完成推進工作。將該設備停於工作面前或組裝至平板船體上,先啟動選礦、運輸設備後,再啟動柱狀輪鬥,由履帶或船體執行推進,由尾部運輸帶完成排尾或復用,排水設備排出選礦廢水。
水陸轉換操作流程:將設備組裝於船體上或由陸地行駛至船體上。由可滑動支撐杆7的b點移向a點,再由定位栓定位,可滑動支撐杆7的c1點移動向d點,由液壓缸1的c2點延長至水面下的c2點與支撐杆d點連接一起支撐輪盤。出料運輸帶6由f點下移至f1點,上料運輸帶22運料由f1運至f2,再由尋料運輸帶23運至f3到達分料運輸帶21完成選礦,運行工作中保持出料運輸帶6、動力電機8在水面以上。
本裝置的結構設置,可以水陸兩用,可在陸地使用,也可藉助於平板船體在水面施工採挖水下礦體。並且採選一體:自動化高,可採礦選礦同時進行,比傳統節約中面運輸環節可節約大量運輸費用及運輸時間,提高生產效率和節約生產費用。高效率:該設備日處理量和選礦量可在30萬立方米以上,比任何傳統設備均提高數十倍生產效率,可大大提高企業生產效益。適用範圍廣:該設備除可在砂礦生產中使用外,也可對自然界中硬度2級以下的礦石、土方等進行剝離或採挖、裝載等生產工作。提高粗選回收率:該設備在選礦方面採用多級選礦設置,可將傳統粗選回收率80%提高至95%以上,提高15%以上的生產效益。
對於本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然本發明不限於上述示範性實施例的細節,而且在不背離本發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徵的情況下,能夠以其他的具體形式實現本發明。因此,無論從哪一點來看,均應將實施例看作是示範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說明限定,因此旨在將落在權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義和範圍內的所有變化囊括在本發明內。不應將權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圖標記視為限制所涉及的權利要求。
此外,應當理解,雖然本說明書按照實施方式加以描述,但並非每個實施方式僅包含一個獨立的技術方案,說明書的這種敘述方式僅僅是為清楚起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當將說明書作為一個整體,各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也可以經適當組合,形成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的其他實施方式。
技術特徵:
技術總結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水陸兩用的採礦和選礦一體化設備,包括支撐柱和輪鬥,輪鬥通過液壓缸與支撐柱上部連接,支撐柱的下部設置有可滑動支撐杆,可滑動支撐杆的左端也與輪鬥連接,支撐柱的右方設置有分料運輸帶和尋料運輸帶,尋料運輸帶設置在分料運輸帶的下方,支撐柱的左方設置有上料運輸帶,輪鬥的前後兩端均設置有出料運輸帶,出料運輸帶上設置有動力電機,輪鬥包括中心輪盤、左輪鬥、中輪鬥和右輪鬥,左輪鬥、中輪鬥和右輪鬥內側通過滾珠槽與滾珠總成的配合與中心輪盤滾動連接,左輪鬥和右輪鬥上設置有出料口,出料口上設置有出料導板。本發明結構簡單、使用方便,水陸兩用,採礦和選礦一體,生產效率高,適用範圍廣,節約成本。
技術研發人員:劉剛
受保護的技術使用者:劉剛
技術研發日:2017.07.19
技術公布日:2017.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