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一方電影歌曲原唱(于洋執導並主演大海在呼喚)
2023-06-07 11:46:33 1
用心原創,敬請關注!
【千部經典老電影巡禮(131)——《大海在呼喚》】
「小時候媽媽對我講,大海就是我故鄉,海邊出生,海裡成長。大海呀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風吹,海浪湧,隨我漂流四方。大海呀大海,就像媽媽一樣,走遍天涯海角,總在我的身旁……」
看到這段歌詞,許多老同志一定脫口哼唱了起來。是的,這是1982年上映的電影《大海在呼喚》的插曲《大海啊故鄉》,王立平作詞作曲,朱明瑛演唱。該歌旋律動聽,通俗易唱,曾風靡一時,廣為流傳,深受人們的喜愛。
為什麼聊起電影《大海在呼喚》了呢?原來,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這一節日的確立,為國際社會應對海洋挑戰搭建了平臺,也為提高公眾海洋意識提供了機會。
《大海在呼喚》由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于洋、楊靜執導,于洋、裘弋主演,講述了十年浩劫後,船長陳海威率「上海號」遠洋輪遠渡重洋,去往東南亞所發生的悲歡離合的故事。
于洋飾演的陳海威是「上海號」新任船長,剛一上船,他就遇到青年船員要求下船、船艙貨物綁紮配載不合理等問題,他一一解決。在香港,他和叔父陳宏業回憶起30年前國籍海員支持中國海員的正義鬥爭的事情。但遠洋途中,險情不斷……
裘弋飾演的吳明躍是「上海號」青年水手,航行中,他與在船上實習的外國留學生馬巴索成了好朋友,但遠洋船航行至鯊魚島海域時,燈塔發生嚴重故障,吳明躍為修燈塔以及營救馬巴索,身受重傷不幸犧牲。
陳強飾演的陳宏業是輪船公司總船長,陳海威的叔父,「上海號」停靠香港時,陳宏業帶領三個女兒上船看望已經離別了三十多年的侄兒陳海威。在香港,叔侄倆回憶起了當年在海上的艱難情景。
徐敏飾演的施永昌是「上海號」上的大副,在船上,他工作常常缺乏緊迫感,船長陳海威曾嚴厲批評過他,不過,施永昌知錯即改,保障了遠洋船的平安順利。
方保羅飾演的馬巴索是「上海號」遠洋輪船上實習的外國留學生,他與吳躍明是好朋友。航行途中,風浪打滅了小艇的電機,急救箱被捲入海裡,他奮力打撈,卻遭遇險情,最終被吳明躍所救……
埃畢飾演的老燈手巴勃羅是孟加拉國海員,陳海威船長的好友。當年,他與陳海威曾艱苦度日,他支持中國海員的正義鬥爭。當「上海號」起航離開上海時,巴勃羅趕來想面見好友,遠洋船卻已起錨……
其他演員,梅兆華飾演青年時期的陳海威,魯非飾演徐濤,肖立昂飾演那雅克,趙聯飾演金根,布倫達飾演莎娜,張嬿飾演李琪,黃小雷飾演林清,楊鋼飾演方志遠,張玉萍飾演齊曉紅,侯克明飾演王江,郭允泰飾演楊局長,史林飾演王教授,演員還有程學欽、王者蘭、王瑞娥、黎萱、雷思蘭、高田、吳楠、梁珩、莫漢、李耕、薛建設等。
大家知道,作為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于洋是一位著名表演藝術家,其代表作有《英雄虎膽》《青春之歌》《暴風驟雨》《戴手銬的旅客》等。但上世紀70年代中期,他又開始執導電影,代表作如《萬裡徵途》《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十米小屋的風波》等。
其中,于洋自導自演過兩部電影,那就是《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如今,許多人可能慢慢淡忘了這兩部電影,但其中的插曲《駝鈴》《大海啊故鄉》,卻久唱不衰。
而《大海在呼喚》的另一位導演楊靜,不是別人,而是于洋的妻子。楊靜是新中國第一位電影銀幕上的蒙古族女演員,本來也是一名電影演員,代表作如《衛國保家》《結婚》《生活的浪花》《金鈴傳》《礦燈》《英雄島》《戰地黃花》等。1975年從事導演工作,做了幾部電影副導演之後,她與丈夫一起執導了《大海在呼喚》。如今,夫婦倆已分別92歲、93歲。
拍攝期間,于洋找到作曲家王立平,請他為《大海在呼喚》寫一首公海上的船員歌曲,希望既包含中國元素,也包括國際元素。這樣的要求曾經讓王立平十分為難,但精湛的藝術造詣,讓他在經過一番思索之後終於連詞帶曲一起交給了于洋。
2022年3月9日晚,央視《回聲嘹亮》節目邀請到了著名音樂家王立平、著名歌唱演員朱明瑛等人與大家聊音樂、話人生。當晚,朱明英現場演唱了《大海啊故鄉》,向王立平致敬,向《大海在呼喚》致敬!
當年,拍攝一部作為國際海員友誼象徵的電影《大海在呼喚》,十分難得。在6月8日的世界海洋日裡,讓我們再次重溫曾經的記憶!
【各位親愛的朋友,這裡是我們共同的家園,「娛文娛視」將與您一起向經典致敬,憶影人輝煌,共同重溫我們曾經的美好時光!歡迎關注!歡迎留言!(文中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版權問題請聯繫刪除!感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