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7 10:28:46 2
轉接結構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轉接結構,一端與輸出軸對接,另一端與扭力表對接,包括連接頭和內部設置有空腔的連接套,連接頭的一端插入並固定連接在連接套上,連接套的內部空腔的形狀、尺寸與輸出軸的形狀、尺寸相匹配。本實用新型的轉接結構,結構設計簡單合理,一端對接電機的輸出軸,另一端對接扭力表,通過將連接套的內部空腔設計成與電機的輸出軸相匹配的不同形狀、尺寸,實現扭力表能夠準確測量電機的力矩。
【專利說明】轉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電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應用在電機的輸出軸上的轉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電機力矩是電機的最重要參數,目前,電機的力矩使用扭力表進行測試,由於電機的輸出軸的形狀有很多種(包括扁軸、半圓軸等)且直徑的尺寸各不相同,現有使用的扭力表為通用型設備,無法與電機的輸出軸進行對接進行準確測量。
[0003]鑑於上述缺陷,本發明人經過長時間的研究和實踐終於獲得了本發明創造。
實用新型內容
[0004]基於此,有必要針對電機的輸出軸的形狀不同影響電機力矩的測量結果等問題,提供一種能夠準確測量電機不同形狀輸出軸力矩的轉接結構。上述目的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實現:
[0005]一種轉接結構,一端與輸出軸對接,另一端與扭力表對接,包括連接頭和內部設置有空腔的連接套,所述連接頭的一端插入並固定連接在連接套上;所述連接套的內部空腔的形狀、尺寸與輸出軸的形狀、尺寸相匹配。
[0006]上述目的還可以通過下述技術方案進一步實現。
[0007]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頭的另一端與扭力表對接;所述連接頭的形狀、尺寸與扭力表的埠的形狀、尺寸相匹配。
[0008]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頭與所述連接套為一體或可拆卸連接。
[0009]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轉接結構還包括用於將輸出軸固定在連接套上的緊固件;所述連接套的外表面設置徑向的孔;所述孔貫通到所述連接套的內部空腔;所述緊固件安裝在所述孔內。
[0010]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孔的內徑與所述緊固件的外徑相適應。
[0011]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緊固件為螺釘、螺栓或螺柱,所述孔為螺紋孔。
[0012]在其中一個實施例中,所述孔的軸線與所述連接頭的插入段之間具有預設距離;所述預設距離大於所述孔的半徑。
[0013]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本實用新型的轉接結構,結構設計簡單合理,一端對接電機的輸出軸,另一端對接扭力表,通過將連接套的內部空腔設計成與電機的輸出軸相匹配的不同形狀、尺寸,實現扭力表能夠準確測量電機的力矩,同時,通過更換不同形狀的轉接結構能夠提高扭力表測量力矩的效率。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轉接結構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0016]圖2為圖1所示轉接結構與扭力表裝配後的立體示意圖;
[0017]圖3為圖2所示轉接結構與扭力表裝配後的主視圖;
[0018]圖4為圖3所示轉接結構與扭力表裝配後的右視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轉接結構另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轉接結構再一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0021]其中:
[0022]100-轉接結構;
[0023]110-連接套;
[0024]111-螺釘,112螺紋孔;
[0025]120-連接頭。
【具體實施方式】
[0026]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過具體實施例,並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轉接結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並不用於限定本實用新型。
[0027]參見圖1至圖4,本實用新型一實施例的轉接結構100,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對接,另一端與扭力表對接。轉接結構100包括連接頭120和內部設置有空腔的連接套110,連接套Iio的一端插入並固定連接頭120連接,另一端的內部空腔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
[0028]如圖1所示,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的形狀、尺寸與電機的輸出軸形狀、尺寸相匹配。電機的輸出軸的形狀有很多種,如:圓軸、扁軸、半圓軸等,並且對於形狀相同的電機的輸出軸而言,尺寸不同的輸出軸也會影響扭力表測量扭矩。因此,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的形狀、尺寸要與電機的輸出軸的形狀、尺寸一致。
[0029]在一實施例中,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形狀為半圓軸,與之相匹配電機的輸出軸形狀也應為半圓軸。
[0030]如圖2至圖4所示,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連接頭120的一端與扭力表連接,連接頭120的形狀、尺寸與扭力表的埠的形狀、尺寸相匹配。轉接結構100的一端與電機的輸出軸連接,另一端與扭力表連接來測量電機的輸出軸的力矩,轉接結構100中的連接頭120與扭力表的埠對接,這就要求連接頭120的形狀與扭力表的埠的形狀一致,連接頭120的尺寸與扭力表的埠的尺寸一致。
[0031]如圖1所示,連接頭120的形狀為連接套110的軸心向徑向方向延伸出三個片狀,三個片狀的橫截面均勻分布在圓周內,三個片狀外接圓的直徑等於連接套110的內徑,並向插入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中,通過連接頭120通過三個片狀與扭力表連接,可以保證轉接結構100在轉動過程中不會從扭力表的埠中滑落。
[0032]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連接頭120與連接套110為一體或可拆卸連接。連接頭120與連接套110為一體可以保證轉接結構100在連接扭力表與輸出軸連接時的強度以及精度。連接頭120與連接套110為可拆卸連接可以節省加工時間、節約生產成本,只需加工不同形狀、尺寸的內部空腔形狀的連接套110,在測量電機的輸出軸的力矩時,只需將不同的連接套110與連接頭120相連接即可。
[0033]如圖2所示,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轉接結構100還包括用於將輸出軸固定在連接套110上的緊固件111,在連接套110的外表面設置徑向的孔112,孔112貫通到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緊固件111安裝在孔112內。
[0034]轉接結構100的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與電機的輸出軸相配合,在測量電機的輸出軸的力矩時,轉動的輸出軸會帶動轉接結構100同步轉動,進而通過轉接結構100的連接頭120連接在扭力表上,帶動扭力錶轉動,在轉動的過程中,電機的輸出軸與連接套110會發生鬆動的現象,因此,通過在連接套Iio的外表面設置有孔112,孔112與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相連通,通過將緊固件111安裝到孔112內,進而來頂緊電機的輸出軸,保證測量力矩時電機的輸出軸與連接套110不會鬆動,保證測量結果準確。
[0035]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緊固件111的外徑與孔112的內徑相適應。為了保證緊固件111能夠頂緊電機的輸出軸,緊固件111應與孔112緊密配合,因此緊固件111的外徑應與孔112的內徑相適應。
[0036]進一步地,緊固件111為螺釘、螺栓、螺柱或帶有螺紋的部件。在本實施例中,將輸出軸固定在連接套110上的緊固件111為螺釘,與之相配合的孔112為螺紋孔。
[0037]作為一種可實施方式,孔112的軸線與連接頭120的插入段之間具有預設距離,該預設距離大於孔112的半徑,保證緊固件111在頂緊時不會觸及連接頭120插入到連接套110內部空腔的插入段,進而影響緊固件111對輸出軸的緊固。
[0038]進一步地,為了增加轉接結構100的強度,延長轉接結構100的使用壽命,轉接結構100可以由金屬材料製成。
[0039]如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轉接結構100與上述轉接結構100 —實施例的區別之處在於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形狀為長圓軸。
[0040]如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再一實施例的轉接結構100與上述轉接結構100 —實施例的區別之處在於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形狀為柱形,並在連接套110的端面沿徑向方向開有缺口,缺口的寬度小於連接套110的內部空腔的內徑。
[0041 ] 在測量電機的輸出軸的力矩時,選擇與電機的輸出軸的形狀、尺寸相匹配的轉接結構100,將轉接結構100的連接頭120安裝到扭力表上,擰緊扭力表,再將組裝好的扭力表與電機的輸出軸對接,通過連接頭120上的緊固件111,頂緊電機的輸出軸,即可測量電機的輸出軸的力矩。
[0042]上述實用新型的轉接結構,結構設計簡單合理,一端連接電機的輸出軸,另一端連接扭力表,通過將連接套的內部空腔設計成與電機的輸出軸相匹配的不同形狀、尺寸,實現扭力表能夠準確測量電機的力矩,同時,通過更換不同形狀的轉接結構能夠提高扭力表測量力矩的效率。
[004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實用新型的幾種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並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專利範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於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因此,本實用新型專利的保護範圍應以所附權利要求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轉接結構,一端與輸出軸對接,另一端與扭力表對接,其特徵在於:包括連接頭和內部設置有空腔的連接套; 所述連接頭的一端插入並固定連接在連接套上; 所述連接套的內部空腔的形狀、尺寸與輸出軸的形狀、尺寸相匹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轉接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連接頭的另一端與扭力表對接; 所述連接頭的形狀、尺寸與扭力表的埠的形狀、尺寸相匹配。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轉接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連接頭與所述連接套為一體或可拆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轉接結構,其特徵在於: 還包括用於將輸出軸固定在連接套上的緊固件; 所述連接套的外表面設置徑向的孔; 所述孔貫通到所述連接套的內部空腔; 所述緊固件安裝在所述孔內。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接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孔的內徑與所述緊固件的外徑相適應。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轉接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緊固件為螺釘、螺栓或螺柱; 所述孔為螺紋孔。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轉接結構,其特徵在於: 所述孔的軸線與所述連接頭的插入段之間具有預設距離; 所述預設距離大於所述孔的半徑。
【文檔編號】H02K11/00GK203491853SQ201320586078
【公開日】2014年3月19日 申請日期:2013年9月22日 優先權日:2013年9月22日
【發明者】苗旭, 方祥建, 李林林, 黃月林, 韓定 申請人: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