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必看的十部電影推薦(如果讓你向別人推薦十部電影)
2023-06-06 19:47:31
1: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何處是我朋友的家》
《何處是我朋友的家》這個片名來自於一首詩,同時,這個片名帶出了這個時期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的影片,也是這個時候的伊朗電影的一個共同的關於尋找和道路的主題。
它不是一個漫長的公路之旅,它也可能僅僅是在山間、在鄉間,但是其中包含了對於某一種終極意義的尋找和獲取。
小主人公阿穆德兩次往返於山間,同時是伊朗電影所獨有的自然風光所展現的奇特的畫卷和奇特的構圖,就是山坡上的之字形的山路,小主人公沿著之字形的山路在大全景鏡頭當中奔跑,自然地形成了一個極具美感和詩意的畫面。
2:小津安二郎《秋刀魚之味》
《秋刀魚之味》是我看的第一部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我記得在影院當中深深地被吸引,深深地被浸透的那種觀影體驗。但與此同時,我周圍有很多朋友睡著了,或是離席而去。要知道那是在中國電影資料館,這些共同觀影的朋友都是電影界的同行。
所以我要預告說對這部電影一定會有兩極的反應,一部分人認為它悶到不能忍受,另一部分人則可能會和我當年一樣喜不自勝地且滿懷感傷之情地深入到小津安二郎的世界當中。
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是小津式的風格。它首先向我們展示了 60 年代日本經濟起飛的過程中,高速度的工業化、現代化和全球化進程之中的東京景色,這些景色在今天看起來很難具有直覺的美感,它是工業空間,化工廠似的白煙滾滾,估計今天的觀眾對其的第一個直覺就是有毒氣體或者空氣汙染。
但是小津用他的從容的、直面的姿態去捕捉東京都市的景觀,他並不捕捉大都市的繁華、喧囂、熙熙攘攘,相反,他捕捉的是東京的小街小巷,家居的空間,人們真實地生活於其中的空間,而且這些空間的造型環境,以及貫穿整個影片當中的充滿了工業噪音的音響環境,非常真實地再現了普通東京人 60 年代的日常生活和現實生活。
3: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
《四百擊》是一個標準的青春期故事,在當時看起來卻極度驚世駭俗。
這是一個諸如青春、青春期、 代溝這種概念剛剛誕生的時代,甚至我們可以說,這部影片參與了這樣一種概念的發明。也就是說,在這種電影當中,我們才第一次真切地在銀幕上遭遇到被叫做「青少年」(teenager)這種問題性的存在。不同的是導演並沒有站在父母、家長、社會一邊,而是站在了孩子一邊,站在了他長大成人後仍清晰地記憶著自己成長的殘酷及艱難年代的一邊。所以此時,青春不是花季而是化凍的沼澤。而主人公安託萬正是一個獨自艱難地,在毫無幫助的情況下涉渡這片化凍沼澤的孩子。
電影《四百擊》劇照
4:麥可·萊德福《郵差》
《郵差》把我帶回到了 20 世紀的前半葉,把我帶回到了 20 世紀前半葉那個激蕩的、慘烈的、尖銳的、充滿了波瀾壯闊的大時刻、大時代、大場景的歷史時段當中。
但是在這樣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的背景之下,我看到的是一個溫馨的小故事。
我到達的是義大利的一個小漁村,我面對的是一個偶然進入到他們中間的大人物所引發的小人物的生活及其變化。其實這是社會新聞、花邊新聞、娛樂新聞所鍾愛的故事,也是一種尋常的,通常是悲劇性的時刻,就是一個小人物由於種種偶然遭遇到了一個大明星,遭遇到了一個大人物,他個人的生活因此完全改變。但是這場改變並不是對等的,因為對於大人物來說,這只是他生活當中的一次偶遇或者一次插曲。當他離開這裡的時候,一切像從未發生過,而小人物的命運卻再難以被逆轉。
5:西德尼·波拉克《往日情懷》
這部影片不僅僅矚目於它是一個精彩的好萊塢愛情故事,同時更多地矚目於它是一個大於愛情故事的情節劇。它在對愛情故事講述當中,同時嘗試去處理戰前戰後的美國歷史,同時嘗試去處理 20 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戰前戰後的世界最重要的一個基本議題和基本衝突,也就是左翼和右翼,激進和保守,共產主義與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
這是一個非常有趣的點,因為愛情故事或者說愛情的高度個人性和社會、政治高度的群體性在這部影片當中,在我的體認當中有相當完美的結合。
每一個考過試的人,看這部電影都會有一種莫名的爽感吧!
完美作弊,深層反思,這是前年電影屆的一匹黑馬,是根據2014年轟動一時的亞洲考場作弊案改編,講的是一個天才學霸利用高智商,在考場幫別人作弊來牟取暴利的故事。
女主是全素顏拍攝的!節奏快,運鏡狠,非常有真實感和代入感,明明就是坐在考場上考試而已但是真的把氛圍營造得驚險刺激又緊張。
這部電影的人性也引人深思,強烈安利大家去看。
7、《愛在午夜降臨前》
這就是生活,不完美但很真實。不要在愛情上浪費太多時間,友誼與工作會給你帶來更多快樂本片是《愛在》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第三部已經少了前兩部的浪漫和激情,男女主角也逃不過歲月的侵蝕,留給他們的是,激情過後的柴米油鹽。
8、《鐵達尼號》
贏得船票,是我一生最幸運的事,讓我可認識你,認識你真榮幸,萬分榮幸,你一定要幫我,答應我活下去,答應我,你不會放棄,無論發生什麼事,無論環境怎樣……Rose,答應我,千萬別忘了。《鐵達尼號》的高分,在於它每一個地方都做到了完美!男女主角的演技、如詩如畫的鏡頭、清澈動人的旋律…打動著每一位觀眾內心最柔軟的地方。
放幾張美圖大家欣賞,需要的點讚自取呀~
肉絲
9、《讓子彈飛》
湯師爺,你給翻譯翻譯,什麼叫驚喜?教堂、白鴿、槍,是吳宇森的電影符號,正如火車、望遠鏡、槍,是姜文的電影符號一樣。也許這就是「老爺們」電影的標配吧~看得出姜文在這部電影裡傾注了太多心力,如果說只能用一部電影來代表一個導演的才華,我覺得就是這部《讓子彈飛》了。
10、《喜劇之王》
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也不要把別人看得不太重要。在你自己的生活中,你是獨一無二的主角。但在別人的生活中,你永遠是個配角,甚至是個死跑龍套的。《喜劇之王》可以說是周星馳的自傳式電影,講述著一個默默無聞的小人物追求事業、追求愛情的故事。每次看這部電影時,代入感都很強。其實,大學畢業的我們,跟男主一樣,明明一無所有,卻還對未來充滿幻想,被現實打臉了,也還滿臉笑容,自嘲「乾飯人」。其實我們人人都是被生活熬成的「喜劇之王」,一次次被生活摁在地面上摩擦,從血氣方剛、不服再幹,到滿臉堆笑的沒脾氣。最後,我們笑一笑地對自己說,也不過如此嘛,甚至發出「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的感慨。
也許這就是樂觀主義,寫到最後,我想借用羅曼羅蘭的名言來作為這篇推薦的結尾——「這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真相後,仍然熱愛生活。」
讓我們一起共勉~
雙擊屏幕,你就會得到一個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