碼垛機用翻轉電磁鐵齒板重力翻轉機構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8:13:54

本實用新型涉及軋鋼設備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型鋼生產線中的高速碼垛機上的翻轉電磁鐵齒板的重力翻轉機構。
背景技術:
國內型鋼生產線中,型鋼經定尺冷剪或者冷鋸剪切後會慢慢送入到成品收集系統中,進行相應的碼垛、包裝(打捆)、稱重等一系列的工作流程。為了使連軋的生產工序和節奏變得井然有序,減少勞動力成本,並且使製成品的包裝質量得到提升。原來碼垛多為人工作業,存在包裝質量差,生產效率低,勞動強度大,人工費用高的缺點,現在為了適應連軋的生產工序和節奏,減少勞動力成本,並且使製成品的包裝質量得到提升,鋼廠開始逐漸使用自動化型材碼垛機。
碼垛機碼垛型鋼的工作次序如下:先將n根型鋼正碼,呈「︿︿︿」狀,後將n-1根型鋼反碼,疊加在先前正碼好的n根型鋼上,呈「︿﹀︿﹀︿」狀,正碼即型鋼的開口朝下,反碼即型鋼的開口朝上。當型鋼正碼時,由於是型鋼的尖角端朝上,和電磁鐵是單線接觸,接觸面積很小,因此很容易在電磁鐵上發生側翻,所以必須在電磁鐵上設置導向齒板,來對正碼的型鋼進行導向。但是在隨後的反碼過程中,導向齒板又會和正碼的型鋼發生幹涉,這時候就需要把導向齒板隱藏起來。因此碼垛機需要設置專門的機構來對導向齒板進行動作,當型鋼被碼垛機正碼時到向齒板彈出,當型鋼被碼垛機反碼時導向齒板摺疊起來。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內容中,「電磁鐵殼體下表面」指的是電磁鐵處於正碼時,電磁鐵殼體靠近型鋼的底面;「電磁鐵正碼狀態」指的是鋸齒形齒板本體的鋸齒迎向型鋼。
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碼垛機用翻轉電磁鐵齒板重力翻轉機構。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碼垛機用翻轉電磁鐵齒板重力翻轉機構,包括翻轉電磁鐵殼體,與翻轉電磁鐵殼體翻轉連接的齒板;
所述翻轉電磁鐵殼體垂直型鋼運動方向的側面有支座,所述支座上設置有翻轉軸;
所述齒板包括與翻轉軸鉸接的鋸齒形齒板本體,和設置在鋸齒形齒板本體底部用於使鋸齒形齒板本體繞翻轉軸翻轉的配重板;所述齒板的重心在翻轉軸遠離電磁鐵殼體的一側;當電磁鐵處於正碼狀態時,鋸齒形齒板本體位於配重板的下方,受重力作用,鋸齒形齒板本體繞翻轉軸向下部翻轉,同時帶動配重板翻轉,鋸齒形齒板本體的鋸齒露出電磁鐵殼體靠近型鋼的端面;當所述電磁鐵處於反碼狀態時,配重板位於鋸齒形齒板本體的下方,受重力作用,配重板繞翻轉軸翻轉,同時帶動鋸齒形齒板翻轉,鋸齒形齒板本體遠離翻轉軸的側面隱藏於翻轉電磁鐵殼體遠離型鋼的端面。
較佳的,所述翻轉軸到鋸齒形齒板的鋸齒根部距離大於翻轉軸到所述電磁鐵殼體下表面部的距離。
較佳的,配重板到翻轉軸之間的距離和配重板的重量的乘積大於鋸齒形齒板本體到翻轉軸的距離和鋸齒形齒板重量的乘積。
較佳的,所述鋸齒形齒板遠離所述翻轉軸的側面與翻轉軸之間的距離小於翻轉軸到翻轉電磁鐵殼體下表面的距離。
較佳的,所述電磁體殼內設置有用於吸附鋸齒形齒板的第一電磁鐵,以及用於吸附配重板的第二電磁鐵。
本實用新型碼垛機用翻轉電磁鐵齒板重力翻轉機構,通過齒板上的配重板與導向板相配合使齒板在隨著電磁鐵翻轉時翻轉,利用設置在電磁鐵殼內的第一電磁鐵能在鋸齒形齒板處於使用時即翻轉電磁鐵向下翻轉後,第一電磁鐵吸附住鋸齒形齒板,使得鋸齒形齒板保持豎直狀態;當鋸齒形齒板不使用時即翻轉電磁鐵向上翻轉後,齒板通過設置在電磁鐵殼內的第二電磁鐵,將配重板吸附住,進而使鋸齒形齒板保持水平狀態。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主視圖。
圖2為圖1中的齒板A-A視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工作狀態左視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待機狀態主視圖。
圖5為圖4中齒板的B-B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待機狀態時齒板翻轉過程示意圖。
圖中:1、翻轉電磁鐵殼體,2、支座,3、翻轉軸,4、齒板,41、鋸齒型齒板,42、配重板,5、第一電磁鐵,6、第二電磁鐵。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說明書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實施例一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碼垛機用翻轉電磁鐵齒板重力翻轉機構,包括翻轉電磁鐵殼體1,與翻轉電磁鐵殼體1翻轉連接的齒板4;所述翻轉電磁鐵殼體4垂直型鋼運動方向的側面設置有支座2,所述支座2上設置有翻轉軸3;所述齒板4包括與翻轉軸鉸接的鋸齒形齒板本體41,所述鋸齒形齒板本體的底部與翻轉軸鉸接的部位設置有使鋸齒形齒板本體翻轉的配重板42。
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中齒板的結構圖,所述齒板包括與翻轉軸鉸接的鉸接段,所述鉸接段的左側向下延伸形成鋸齒形齒板本體41,鋸齒形齒板本體41的端部設置有鋸齒,鉸接段的右側向上延伸形成配重板42,鉸接段的上側靠近鋸齒形齒板本體的部位與翻轉軸3鉸接,其中,所述齒板的重心在翻轉軸遠離電磁鐵殼體的一側。
結合圖2和圖3,所述鋸齒形齒板本體的高度大於翻轉軸3到翻轉電磁鐵殼體1底端的距離;翻轉軸3與翻轉電磁鐵殼體側壁的距離等於鉸接段左側端部與翻轉軸之間的距離。
本實施中,配重板42的高度等於翻轉軸3與翻轉電磁鐵殼體1之間的距離;
本實施例中,配重板42與翻轉軸3之間的距離和配重板42的重量的乘積大於鋸齒形齒板本體41到翻轉軸3之間的距離和鋸齒形齒板本體41重量的乘積。
所述鋸齒形齒板本體41靠近翻轉電磁鐵殼體1的側面與翻轉軸3之間的距離小於翻轉軸3到翻轉電磁鐵殼體1端部之間的距離。
如圖6所示,翻轉電磁體殼1端部對應鋸齒形齒板本體的位置設置有用於吸附鋸齒形齒板本體41的第一電磁鐵5,翻轉電磁鐵殼體內對應配重板的位置設置有用於吸附配重板42的第二電磁鐵6。
如圖3和圖6所示,齒板的工作過程為:當型鋼反碼是,電磁鐵殼體翻轉180度,第一電磁鐵失電不再吸鋸齒形齒板本體,齒板的重心在翻轉軸遠離翻轉電磁鐵殼體的位置,受重力作用,配重板側向下翻轉,與此同時第二電磁鐵通電吸附住配重板,鋸齒形齒板本體進入待機位置;當型鋼正碼時,翻轉電磁鐵殼體再次翻轉180度,第二電磁鐵失電不再吸附配重板,齒板的重心在翻轉軸遠離翻轉電磁鐵殼體的位置,受重力作用,鋸齒形齒板本體向下翻轉,第一電磁鐵通電吸附住鋸齒形齒板本體,鋸齒形齒板本體進入工作位置。
本實用新型碼垛機用翻轉電磁鐵齒板重力翻轉機構,通過齒板上的配重板與導向板相配合使齒板能夠跟隨翻轉電磁鐵殼體的翻轉而翻轉,利用設置在電磁鐵殼內的第一電磁鐵能在鋸齒形齒板本體處於使用時即翻轉電磁鐵向下翻轉後,第一電磁鐵通電吸附住鋸齒形齒板本體,使鋸齒形齒板本體始終保持豎直;當鋸齒形齒板本體不使用時即翻轉電磁鐵向上翻轉後,第一電磁鐵失電不再吸附鋸齒形齒板本體,齒板翻轉,設置在電磁鐵殼內的第二電磁鐵通電,將配重板吸附住,進而使鋸齒形齒板本體保持水平而不與型鋼發生幹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易於實現,為碼垛機的碼垛帶來方便。
以上,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局限於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範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所界定的保護範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