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可攜式旅行充電寶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3:47:46 2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充電寶,具體涉及一種用於外出時為手機或者其他設備充電的充電寶,屬於充電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充電寶又名移動電源,主要有普通型、太陽能型兩種,主要用於給手機或者其他的電子類產品充電。這兩種充電寶各有所長,普通型的充電寶不帶任何擴展功能,只能進行充放電。它們的造型多數比較時尚,而且採用軟包裝電芯,屬於專業的外置可攜式充電寶。近些年來頗受人們的青睞,價格不是很高,銷售量很好。
太陽能充電寶是近些年推出的一種新型充電寶,它打破了傳統的充電寶設計構想,這種充電寶上裝有太陽能板,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通過太陽光來進行充電。這類充電寶實用性還不是很強,一定要在有陽光的地方才可以充電,而太陽能的電能轉換率又比較低,因此只適合輔助充電。
而無論是普通型或太陽能型的充電寶,充電時充電寶必須固定放置,並且充電寶自身充電或為手機充電時需要使用外接充電線,使用不便。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針對現有的技術問題,提供一種適用於外出使用的可攜式旅行充電寶,它集充電插頭、USB充電線於一體,既省去了外出時多帶東西的麻煩,並且可以固定在手臂上使用,可以邊充電邊使用手機,不需要同時佔用兩隻手,而且機殼有一定的弧度,符合人機學原理,讓充電寶綁在手臂時更加舒適。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可攜式旅行充電寶,一種可攜式旅行充電寶,至少包括機殼、封裝於機殼中的充電電池以及與充電電池電性連接的開關、電量顯示裝置和充電組件,所述機殼整體沿寬度方向呈弧形,機殼的弧度與人體手臂上表面相吻合,機殼上設有長度可調式固定帶,長度可調式固定帶的兩端分別固定於機殼沿長度方向的兩相對側面上;所述充電組件包括充電插頭和USB充電線,USB充電線、開關和充電電池通過導線串聯。
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機殼上開設有兩個容納腔,充電插頭和USB充電線分別位於兩個容納腔中。
進一步,作為優選,USB充電線的USB接頭表面為凹凸面。
進一步,作為優選,機殼上設有照明燈,照明燈、開關和充電電池通過導線串聯。
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開關為三位撥動開關。
進一步,作為優選,所述長度可調式固定帶由卡扣和繃帶構成,卡扣套於繃帶上。
進一步,作為優選,機殼沿長度方向的兩相對側面上均開設有繃帶卡槽,繃帶的端部固定於繃帶卡槽中。
進一步,作為優選,機殼上設有指南針。
進一步,作為優選,機殼的長度為10cm、寬度為7cm、高度為1.5cm。
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攜式旅行充電寶,在機殼上直接設置充電插頭和USB充電線,充電插頭用於充電寶自身充電,USB充電線用於為手機或其他電子設備充電,免去攜帶充電線的煩惱,機殼上開設兩個容納腔,不需要充電時將充電插頭和USB充電線放入收納腔中,減小該充電寶的體積,USB充電線頭部設置凹凸面,便於USB充電線的拉出;機殼上設置由卡扣和繃帶構成的長度可調式固定帶,長度可調式固定帶的長度可調節,根據使用者自身手臂的情況來調節繃帶的長度,機殼整體沿寬度方向呈弧形,並且機殼的弧度與人體手臂上表面相吻合,以保證使用時的舒適度。
機殼上還設置照明燈和指南針,方外野外外出使用,開關設計為三位撥動開關,三位撥動開關控制照明燈和USB充電線,開關柄位於中位時開關斷開,照明燈充電功能不可使用,開關柄向前撥動時USB充電線充電線路接通,可為手機充電,開關柄向後撥動時照明燈開啟照明。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於:
本實用新型通過設置在充電寶機殼兩側的長度可調式固定帶將充電寶綁紮在手臂上,拉出機殼內部的USB充電線為手機充電,這樣既不耽誤手機的使用,又不需要同時佔用兩隻手,減緩雙手的疲勞程度,也能防止充電寶丟失;彎曲弧度的造型更加時尚、符合人機工程學;增加的充電插頭和長度可調節的USB充電線減少了外出時帶充電插頭和USB線的麻煩,在使用時比較方便、快捷;長度可調式固定帶可拆卸,不佔用存放空間,因此該可攜式旅行充電寶在家中同樣適用。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可攜式旅行充電寶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機殼的主視圖。
圖3為機殼的左視圖。
其中,1-機殼,2-繃帶,3-卡扣,4-容納腔,5-USB充電線,6-凹凸面,7-照明燈,8-指南針,9-電量顯示裝置,10-充電電池,11-充電插頭,12-繃帶卡槽,13-開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3,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可攜式旅行充電寶,包括機殼1、固定於機殼上的指南針8、封裝於機殼中的充電電池10以及與充電電池電性連接的開關13、電量顯示裝置9、照明燈7和充電組件,參見圖2,所述機殼1整體沿寬度方向呈弧形,機殼的弧度與人體手臂上表面相吻合,機殼1的長度、寬度、高度需適宜,參照人機工程學原理(參考《工業設計人機工程》第二版),最終決定機殼1的長度為10cm、寬度為7cm、高度為1.5cm,機殼1上設有長度可調式固定帶,長度可調式固定帶的兩端分別固定於機殼沿長度方向的兩相對側面上,所述長度可調式固定帶由卡扣3和繃帶2構成,卡扣3套於繃帶2上,機殼沿長度方向的兩相對側面上均開設有繃帶卡槽12,繃帶3的端部固定於繃帶卡槽12中,繃帶3可採用一段式或兩段式,一段式的繃帶通過卡扣調節長度,調節範圍最大為16cm,兩段式的繃帶通過其上設置粘扣帶進行長度調節,每段繃帶均可調節8cm;所述充電組件包括充電插頭11和USB充電線5,殼上開設有兩個容納腔4,充電插頭和USB充電線分別位於兩個容納腔中,USB充電線的USB接頭表面為凹凸面6,所述開關為三位撥動開關,USB充電線、開關的其中一對引腳和充電電池通過導線串聯構成充電電路,照明燈、開關的另一對引腳和充電電池通過導線串聯構成照明電路。
實際使用中,首先將充電寶扣在手臂(手腕)上,調節充電寶位置使其弧面與手臂(手腕)貼合,繃帶通過卡扣於充電寶機殼連接,根據使用者手臂(手腕)的粗細情況調節繃帶的長度,然後將繃帶上的粘扣帶粘合,從充電寶機殼中抽出USB充電線一定長度與手機相連,向前撥動三位撥動開關,接通充電電路對手機進行充電,充電完畢後關閉開關;在野外分不清方向時,可以觀察機殼上的指南針;來辨別方向;當電量顯示裝置上顯示充電寶電量為0時,摳出充電插頭對充電寶進行充電。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