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錨桁支架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4:29:26 1
專利名稱:新型錨桁支架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新型錨桁支架,適用於礦山井下回採巷道、採區巷道、巖石大巷或交叉點的支護,主要是支護巷道的頂板巖石。
在巷道支護領域的現有技術中,因其支護的地點、用途和圍巖類型不同,有各種各樣的支護方式,與該錨桁支架最相近的支護方式是1964年雞西礦務局城子河礦使用的拉杆支架,如
圖1所示,拉杆主繩和錨杆為連體結構,材料為鋼絲繩,鋼絲繩錨杆的端部錨頭加工成圖2形狀,架設時將鋼絲繩錨杆放入兩側鑽孔中,在鑽孔中注入水泥砂漿,然後在拉杆主繩與頂板間用剎杆或楔子楔緊。這種拉杆支架在安裝使用時不方便,初錨力小,拉杆不能伸長,不能滿足頂板變形較大的巷道。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中拉杆支架存在的不足之處,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新型錨桁支架,整個支架由在圍巖鑽孔中的錨杆部分和圍巖外面的拉杆部分組成,用連接件連接起來。這種新型錨桁支架安裝使用方便,具有較大的初錨力,拉杆可做成可伸長部件,以滿足頂板變形較大的巷道。
該新型錨桁支架,由兩側對稱的錨杆和與之相連接的中間拉杆組成,錨杆包括錨杆體和錨頭,錨頭可採用倒楔式,由活動楔和固定楔構成,也可採用樹脂藥包式,則錨杆的杆體為麻花鑽頭形狀,中間拉杆採用鋼筋杆體,鋼絲繩拉杆或鋼筋與鋼絲繩相連接的杆體,根據拉杆材料的不同和巷道頂板變形的大小,拉杆與兩側對稱的錨杆的連接可採用螺栓連接,繩卡連接,壓孔連接或可伸長的雙繩卡連接方式。拉杆為鋼筋與鋼絲繩相連接的組合杆體時,鋼筋與鋼絲繩的連接採用繩卡連接或壓孔連接方法。
為了更清楚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發明特徵,請參見圖3-圖7。
圖3是鋼筋拉杆的錨桁支架結構圖。
圖4-a是鋼筋拉杆與錨杆的連接結構圖。
圖4-b是鋼絲繩拉杆與錨杆的連接結構圖。
圖4-c是鋼絲繩拉杆與錨杆的可伸長連接結構圖。
圖5是倒楔式錨頭結構圖。
圖6是錨杆杆體端部結構側視圖。
圖7是錨杆杆體端部結構正視圖。
以下結合附圖給出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該錨桁支架由兩側對稱的錨杆和與之相連接的中間拉杆2組成,錨杆由圖3中的杆體1和錨頭3組成,杆體1是用適合於地壓情況粗度的鋼筋製成,如選用A3鋼,視支護的圍巖性質及跨度的不同,可選用16~20mm的鋼筋,錨頭3有兩種錨固形式,一種是倒楔式,如圖5所示,由活動楔3-1和固定楔3-2組成,安裝時將活動楔打入楔緊。另一種是樹脂藥包式,安裝時將樹脂藥包放入鑽孔底部,然後旋轉具有麻花鑽頭形狀的杆體1,並插入攪拌後,藥包凝固而成。這兩種錨固方式可以在短時間內具有較大的初錨力,並可根據需要,在杆體1周圍注入水泥砂漿。鋼筋杆體1與拉杆2的連接端彎成環狀,並焊接,如圖6、圖7所示,再將環面與杆體1折成一定角度。
拉杆2可採用鋼筋杆體,鋼絲繩杆體或材料主要是鋼絲繩將鋼絲繩一端與一段鋼筋採用壓孔連接法或繩卡法形成的組合杆體,拉杆2與錨杆的杆體1的連接,由於拉杆材料及使用要求的不同而連接方式不同,當拉杆2材料為鋼筋時,其連接形式如圖4-a所示,採用螺栓連接,使其對拉杆2加預緊力,拉杆2兩端車有螺紋,穿入兩端杆體1尾部的園環中,套上墊板4-a,旋緊外螺母5-a。當拉杆2材料為鋼絲繩時,如圖4-b所示,採用繩卡方式或壓孔連接法連接,然後用剎杆或楔子將鋼絲繩拉杆2楔緊,這種連接只能用於頂板變形不大的巷道,採用一個繩卡4-b所產生的摩擦力不夠時,可採用兩個繩卡。當巷道頂板變形較大時,鋼絲繩拉杆2一端採用壓孔連接法或圖4-b所示的繩卡法連接,另一端採用圖4-c所示的可伸長繩卡連接方式,此時拉杆2為可伸長拉杆,繩卡卡緊鋼絲繩拉杆2時,繩卡與鋼絲繩之間產生摩擦力,當摩擦力小於鋼絲繩的拉力時,繩卡4-c、5-c間的鋼絲繩產生滑動,拉杆2變長,從而使圍巖在一定的限制阻力下產生變形,當繩卡5-c滑動到與繩卡4-c相接觸時,鋼絲繩不能再滑動,此時圍巖處於穩定狀態,當拉杆2為鋼筋與鋼絲繩相連接的組合拉杆時,組合拉杆2與錨杆的杆體1的連接採用混合連接,拉杆2的鋼筋採用圖4-a的螺栓連接方式,鋼絲繩端採用壓孔連接法,圖4-b所示的繩卡連接方式,或用4-c所示的可伸長繩卡連接方式。
權利要求1.一種用於支護頂板巖石的新型錨桁支架,其特徵在於它由兩側對稱的錨杆和與之相連接的中間拉杆2組成,錨杆包括杆體1和錨頭3,拉杆2與兩側對稱的錨杆的連接採用機械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錨桁支架,其特徵在於拉杆2可採用鋼筋杆體、鋼絲繩杆體或鋼筋與鋼絲繩相連接的組合杆體。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錨桁支架,其特徵在於拉杆2與錨杆的機械連接方式為螺栓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錨桁支架,其特徵在於拉杆2與錨杆的機械連接方式為繩卡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錨桁支架,其特徵在於拉杆2與錨杆的機械連接方式為壓孔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錨桁支架,其特徵在於拉杆2與錨杆的機械連接方式為可伸長的繩卡連接,由卡在鋼絲繩上能夠產生相對滑動的兩個繩卡構成。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錨桁支架,其特徵在於錨頭3為倒楔式,由活動楔3-1和固定楔3-2組成。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錨桁支架,其特徵在於錨頭3為樹脂藥包式,錨杆的杆體1為麻花鑽頭形狀。
9.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鋼筋與鋼絲繩相連接的組合杆體,其特徵在於鋼筋與鋼絲繩的連接採用繩卡連接或壓孔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支護巷道頂板巖石的新型錨桁支架,它由兩側對稱的錨杆和與之相連接的中間拉杆組成,拉杆可採用鋼筋杆體、鋼絲繩或鋼筋與鋼絲繩相連接的組合杆體,拉杆可以做成可伸長拉杆或不伸長拉杆,以適應各種圍巖變形的巷道,這種錨桁支架結構簡單,價格非常低,並且易於安裝,有較大的初錨力,錨桁支架一經安裝,就能起到支護作用。
文檔編號E21D17/00GK2069482SQ90205050
公開日1991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1990年4月18日 優先權日1990年4月18日
發明者李先煒, 甘吉慶, 劉運立, 徐梓炘, 江玉生 申請人:中國礦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