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燕青李師師怎麼看上的(燕青與李師師的最後結局是什麼)
2023-06-04 10:03:55 2
燕青,是《水滸傳》裡奇特的人物,作為盧俊義的小廝出身,卻很快爬上了梁山的高位,又在後面的梁山諸行動中屢放異彩,最終還能全身而退,不容易。
李師師,也是《水滸傳》裡一位奇特的人物,本身作為女子,在《水滸傳》裡出頭就不容易,最終也能無聲無息的消失(《水滸傳》小說裡),也相當不容易。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描寫了燕青與李師師的故事,燕青走李師師的路子去接近宋徽宗,最終成功招安。民間好事之人往往演繹這個故事,有的稱李師師最終和燕青一同歸隱了;有的稱李師師最終入宮了,但趕上金兵入侵,為了不受欺辱,偷偷折斷金簪,吞咽下去,含恨而死,而燕青被金兵亂箭射死了。前面的結局未免想像的太好,後面的結局則想像的太差。
單以小說來看,燕青的結局尚可,《水滸》中寫道,不願恩賜,於路上去正偏將四員:正將二員:燕青、李俊。偏將二員:童威、童猛。書中寫道,這路上去的四人其實分作兩路,李俊、童威、童猛等出海了,單只燕青一人是路上歸隱。
原文中寫道,只見浪子燕青,私自來勸主人盧俊義道:「小乙自幼隨侍主人,蒙恩感德,一言難盡。今既大事已畢,欲同主人納還原受官誥,私去隱跡埋名,尋個僻淨去處,以終天年。未知主人意下若何?」原來燕青還曾幻想過與盧俊義一同歸隱,當然不成了。
既然盧俊義還對大宋朝廷抱有幻想,那,燕青納頭拜了八拜,當夜收拾了一擔金珠寶貝挑著,竟不知投何處去了。知道帶著金珠寶貝走,這燕青也是個精巧人物。原文中還寫道,宋江看那一張字紙時,上面寫道是:辱弟燕青百拜懇告先鋒主將麾下:自蒙收錄,多感厚恩。效死幹功,補報難盡。今自思命薄身微,不堪國家任用,情願退居山野,為一閒人。本待拜辭,恐主將義氣深重,不肯輕放,連夜潛去。今留口號四句拜辭,望乞主帥恕罪:雁序分飛自可驚,納還官誥不求榮。身邊自有君王赦,灑脫風塵過此生。
「身邊自有君王赦」是什麼意思?君王早就赦免了燕青的罪過?確實如此,在《水滸傳》第八十一回中,燕青聽的,便去拜告李師師道:「姊姊做個方便,今夜教小弟得見聖顏,告的紙御筆赦書,赦了小弟罪犯,出自姊姊之德!」燕青通過李師師見到了宋徽宗,一番哭述之後,天子便寫御書道:「神霄王府真主宣和羽士虛靖道君皇帝,特赦燕青本身一應無罪,諸司不許拿問。」寫罷,下面押個御書花字。關於宋徽宗為什麼只赦免了燕青的罪過,這還不過是話趕話麼,而且只赦免當場的一人罪過,也合情合理。
由此可見《水滸傳》作者的伏筆埋的多麼深,直到第一百一十九回,才把這個赦書漏出謎底來。得皇帝的親筆赦書,恐怕《水滸傳》也就燕青這麼一位吧。
在南宋龔聖與的《宋江三十六人贊》中有燕青,平康巷陌,豈知汝名?太行春色,有一丈青。看這判詞,還可以吧?
燕青在《水滸傳》中的結局是帶著金珠寶貝歸隱了,那李師師呢?李師師在《水滸傳》中可是個不可多見的正面女性角色,還是個妓女。
李師師在《水滸傳》中的確是個奇特的角色,身為妓者,卻與皇帝私通,還和江湖上的詩詞大家相識。北宋流傳下來的筆記《東京夢華錄》記載:「李師師本角妓也。」所謂「角妓」,就是指歌妓。李師師最擅長的是「小唱」,她的小唱在東京瓦肆曾獨佔鰲頭,《東京夢華錄·京瓦伎藝》云:「崇觀以來,在京瓦肆伎藝……小唱李師師、徐婆惜、封宜奴、孫三四等,誠其角者。」因李師師所唱多「長短句」,即今之宋詞,故與北宋詞人多有交往,如張先、秦少遊、晏幾道、周邦彥等。
李師師的生平記述當數南宋無名氏所作的《李師師外傳》,文中言及李師師與宋徽宗趙佶相遇於大觀三年(1109 年)八月十七。直到宣和二年(1120年)宋徽宗又去找李師師。為了來往方便,趙佶修了條「潛道」直通李師師的住所。有一次宮內宴會,嬪妃雲集,韋妃悄悄地問趙佶:「是個什麼樣的李家姑娘,令陛下如此喜歡!」
《李師師外傳》中記述的李師師、趙佶交往的情況,其他版本也都有差相仿佛的記載。《大宋宣和遺事》裡還說李師師曾被冊封為李明妃、瀛國夫人之類。《翁天脞語》裡也有記載:「山東巨寇宋江,將圖歸順,潛入東京訪師師。」這裡宋江之所以訪師師,是因為他知道李師師和宋徽宗比較熟,所以來託她在徽宗面前說說好話。
《水滸傳》第八十一回中說道,數杯之後,李師師笑道:「聞知哥哥好身紋繡,願求一觀如何?」燕青笑道:「小人賤體,雖有些花繡,怎敢在娘子跟前揎衣裸體?」李師師說道:「錦體社家子弟,那裡去問揎衣裸體!」三回五次,定要討看。你說李師師有沒有那個意思?肯定有哇。
燕青只的脫膊下來,李師師看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燕青慌忙穿了衣裳。李師師再與燕青把盞,又把言語來調他。燕青恐怕他動手動腳,難以迴避,心生一計,便動問道:「娘子今年貴庚多少?」李師師答道:「師師今年二十有七。」燕青說道:「小人今年二十有五,卻小兩年。娘子既然錯愛,願拜為姊姊!」燕青便起身,推金山,倒玉柱,拜了八拜。卻說《水滸》中這樣赤裸裸的文字還有一些,但像燕青這樣直接拒絕了還拜為姊弟關係的,好像沒有。拒絕了,還留有餘地,燕青做人太講究了。
難怪《水滸》直接在文章中讚揚燕青,這八拜是拜住那婦人一點邪心,中間裡好幹大事。若是第二個,在酒色之中的,也把大事壞了。因此上單顯燕青心如鐵石,端的是好男子!《水滸》中表揚燕青,其實也是表揚李師師,李師師被拒絕了,但並沒有惱火,這在《水滸》中很難得。
說到這裡,其實你可以說作者把歷史同《水滸》混為一談了,其實不然,細心的讀者可以看出來,咱們這篇文章是偏歷史的。在歷史中,真實的歷史中,應該有燕青,也應該有李師師,至於燕青與李師師有什麼關係,則歷史記載缺乏。咱們按常理來推論,李師師後來應該是入宮了,至于靖康之恥,李師師有沒有被金兵掠走,實在沒有記錄。但按照常理,她與燕青在招安之後應該是沒什麼關係,無論虛的或實的,至於江湖中的傳說之類,那不就是傳說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