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治療衰老病症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12:01:11 1
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衰老病症的中藥製劑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由純中藥製成的中成藥,尤其是涉及一種由純中藥製成的治療衰老病症的中藥製劑。
背景技術:
衰老病症屬中醫虛勞範疇,既往多以腎虛論、脾虛論或脾腎兩虛論為主,本發明人多年來結合臨床研究,發現虛勞病病人的主要證型為虛瘀互結、氣血失衡證,目前臨床上,多數病人用補腎、補脾或脾腎雙補的方法治療該病,雖然此種方法對該病有一定療效,但卻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克服背景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治療病症確切、臨床療效顯著的治療虛瘀互結、氣血失衡型衰老病證的中藥製劑。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物製成黃芪13%~19%、桃仁10%~16%、紅花7%~13%、牛膝7%~13%、酸棗仁4%~10%、川芎2%~8%、赤芍4%~10%、枳殼4%~10%、地黃7%~13%、桔梗2%~8%、當歸7%~13%、甘草1%~5%。
以上十二味,取川芎粉碎成細粉,過篩;當歸、枳殼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揮髮油及水液另器收集,藥渣連同黃芪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時間分別為2小時、1小時和1小時),合併煎液及水液,濾過,濾液減壓濃度至相對密度1.08-1.12的清膏(60℃測),加入兩倍量乙醇,攪勻,靜置,取上清液回收醇並濃縮成清膏,噴粉乾燥,與川芎細粉混合,加適量澱粉,過篩,混勻,噴入揮髮油,密閉使混勻,殺菌後裝入膠囊即得。
本發明的目的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實現各原料藥物的重量百分比為黃芪16%、桃仁12.9%、紅花9.7%、牛膝9.7%、酸棗仁6.5%、川芎4.8%、赤芍6.5%、枳殼6.5%、地黃9.7%、桔梗4.8%、
當歸9.7%、甘草3.2%。
上述配方中黃芪補氣固表,利尿脫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微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桃仁活血祛瘀,潤腸通便,用於經閉,痛經,症瘕痞塊,跌扑損傷,腸燥便秘;紅花活血通經,散瘀止痛,用於經閉,痛經,,惡露不行,症瘕痞塊,跌打損傷,瘡瘍腫痛;牛膝補肝腎,強筋骨,逐瘀通經,引血下行,用於腰膝酸痛,筋骨無力,經閉症,肝陽眩暈;酸棗仁補肝,寧心,斂汗,生津,用於虛煩不眠,驚悸多夢,體虛多汗,津傷口渴;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用於月經不調,經閉通經,症腹痛,跌扑腫痛,頭痛,風溼痺痛;赤芍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瘀肋痛,經閉通經,症瘕腹痛,跌扑損傷,癰腫瘡瘍;枳殼理氣寬中,行滯消腫,用於胸肋氣滯,脹滿疼痛,食積不化,痰飲內停,胃下垂,脫肛,子宮脫垂;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用於咳嗽痰多,胸悶不暢,咽痛音啞,肺癰吐膿,瘡瘍膿成不潰;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用於血虛微黃,眩暈心悸,月經不調,經閉通經,虛寒腹痛,腸燥便秘,風溼痺痛,跌扑損傷,癰疽瘡瘍;甘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本發明是在古方基礎之上加減而成,嚴格遵從中醫藥理論組方,君、臣、佐、使分明。該方謹守病機,針對虛瘀互結、氣血失衡的衰老理論,首選炙黃芪以補氣健脾,通過補氣推動血液運行以活血,為君藥;生地、當歸補血活血,助君藥為臣;桃仁、紅花、川芎、赤芍活血化瘀,酸棗仁養血安神,且其「佐歸、芪,可以斂氣而灌溉營衛;佐歸、地,可以斂血而營養真陰」(《本草切要》);枳殼,行氣解鬱,桔梗開胸膈之氣,牛膝導瘀血以下行,一氣一血,一升一降,合而成方,使氣行則血行,共同佐助一切氣虛氣滯、血瘀等症候,所以共為方中佐藥;乾草調和諸藥,並益氣復脈,為方中使藥。如此君、臣、佐、使結合,攻補兼施,瀉實補虛,標本兼治,共奏益氣養血、活血化瘀、理氣安神之效。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優點1、本發明對中老年人氣血虛衰夾淤滯的虛癆病證有顯著的臨床療效,總有效率達90%。
2、緩解症狀率較高,特別對心悸怔忡、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3、治療前後對血象無影響,對部分高脂血症的血脂有輕度的降低作用。
具本實施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詳述本發明實施例1本實施例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物製成黃芪19%、桃仁16%、紅花13%、牛膝13%、酸棗仁10%、川芎4%、赤芍4%、枳殼4%、地黃7%、桔梗2%、當歸7%、甘草1%。
其製備工藝以上十二味,取川芎粉碎成細粉,過篩;當歸、枳殼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揮髮油及水液另器收集,藥渣連同黃芪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時間分別為2小時、1小時和1小時),合併煎液及水液,濾過,濾液減壓濃度至相對密度1.08-1.12的清膏(60℃測),加入兩倍量乙醇,攪勻,靜置,取上清液回收醇並濃縮成清膏,噴粉乾燥,與川芎細粉混合,加適量澱粉,過篩,混勻,噴入揮髮油,密閉使混勻,殺菌後裝入膠囊即得。
實施例2本實施例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物製成黃芪16%、桃仁12.9%、紅花9.7%、牛膝9.7%、酸棗仁6.5%、川芎4.8%、赤芍6.5%、枳殼6.5%、地黃9.7%、桔梗4.8%、當歸9.7%、甘草3.2%。
本實施例的製備工藝同實施例1。
實施例3
本實施例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物製成黃芪13%、桃仁10%、紅花7%、牛膝7%、酸棗仁4%、川芎2%、赤芍10%、枳殼10%、地黃12%、桔梗8%、當歸12%、甘草5%。
本實施例的製備工藝同實施例1。
本發明經陝西省人民醫院、西安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進行了臨床觀察,其中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共觀察住院和門診患者110例,其中治療組80例,對照組30例,治療組口服本發明膠囊,3粒/次,3次/日;對照組口服複方丹參片,3片/次,3次/日,觀察結果見表1~表3表1 治療組、對照組總體療效分析比較
對以上兩組病例的總體療效進行統計分析,採用Ridit分析法處理兩組療效差別不顯著(P>0.05),但治療組療效有優於對照組的趨勢。
表2 治療前、後各項症狀積分變化症狀 例數 治療前積分治療後積分 積分改善率(%)神疲乏力 39166 66 60.2心悸怔忡 36108 34 68.52眩暈 73256 81 68.35少氣懶言 397530 60.00頭痛 52129 42 67.44肢體麻木 428724 72.41失眠 346220 66.13多夢 305317 67.92健忘 224716 65.96
從表2結果顯示治療後各項症狀積分均較治療前顯著下降,積分改善率均在60%以上。其中對心悸怔忡、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改善較顯著,說明本發明對中老年虛損瘀血阻滯型的腦動脈硬化症和神經衰弱有較好的療效。
表3 治療前、後血象、血脂變化情況
從表3可以看出,治療後30例患者的血象正常,每例結果都在正常範圍,說明該藥對血象沒有影響。從統計結果看,對血脂的影響前後無差異,但約有8例高血脂患者,血脂有輕微的降低。
典型病例馮多文,男,60歲,幹部。主訴陳發性心慌氣短胸悶十年伴乏力、失眠、肢體麻木。入院後查眼底視網膜動脈硬化II級,血液流變學檢查提示紅細胞聚集症,高凝血症,血脂化驗TG1.71mmol/L,舌暗紫,苔白脈沉細,中醫診斷胸痺證屬,氣虛血瘀,西醫診斷冠心病,腦動脈硬化症,服用本發明膠囊後上述症狀消失,舌脈改善,血脂正常,痊癒出院。
王桂英,女,61歲,營業員,主訴眩暈、心悸、肢體麻木六年伴失眠、胸悶、頭痛、多夢、舌胖質暗紫,苔白脈弦細,中醫診斷虛勞(血虛血瘀型),西醫診斷神經衰弱。給予本發明膠囊,每次3粒,每日3次,一月後上述症狀消失,舌脈改善。
本發明經陝西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藥理研究室進行了急性毒性實驗和長期毒性實驗。急性毒性實驗結果表明本發明無毒性;長期毒性實驗結果顯示本發明對大鼠的體重增長、生長發育、攝食和飲水、外觀體形、行為活動、尿、糞便性狀、血液學指標、血液生化學指標、臟器係數、臟器組織形態學均無明顯的不良影響,連續口服本發明藥物兩個月未發現有明顯毒性及遲緩性毒性。
綜上所述,本發明對氣血虛衰夾瘀滯的虛癆病證患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安全無毒副作用,是一種安全有效的保健良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本發明所述的中藥製劑可以是膠囊劑、片劑、散劑、顆粒劑、丸劑、膏劑、膜劑、微囊劑、滴丸劑、氣霧劑、酒劑、糖漿劑、口服溶液劑,無論採用其中的任何一種劑型,都落入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衰老病症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它是由下列重量百分比的原料藥物製成黃芪13%~19%、桃仁10%~16%、紅花7%~13%、牛膝7%~13%、酸棗仁4%~10%、川芎2%~8%、赤芍4%~10%、枳殼4%~10%、地黃7%~13%、桔梗2%~8%、當歸7%~13%、甘草1%~5%。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治療衰老病症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各原料藥物的重量百分比為黃芪16%、桃仁12.9%、紅花9.7%、牛膝9.7%、酸棗仁6.5%、川芎4.8%、赤芍6.5%、枳殼6.5%、地黃9.7%、桔梗4.8%、當歸9.7%、甘草3.2%。
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治療衰老病症的中藥製劑,其特徵在於所述的中藥製劑是膠囊劑、片劑、散劑、顆粒劑、丸劑、膏劑、膜劑、微囊劑、滴丸劑、氣霧劑、酒劑、糖漿劑、口服溶液劑。
4.製備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一種治療衰老病症的中藥製劑的工藝,其特徵在於以上十二味,取川芎粉碎成細粉,過篩;當歸、枳殼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揮髮油,揮髮油及水液另器收集,藥渣連同黃芪等九味加水煎煮三次(時間分別為2小時、1小時和1小時),合併煎液及水液,濾過,濾液減壓濃度至相對密度1.08-1.12的清膏(60℃測),加入兩倍量乙醇,攪勻,靜置,取上清液回收醇並濃縮成清膏,噴粉乾燥,與川芎細粉混合,加適量澱粉,過篩,混勻,噴入揮髮油,密閉使混勻,殺菌後裝入膠囊即得。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衰老病症的中藥製劑。它由黃芪、桃仁、紅花、牛膝、酸棗仁、川芎、赤芍、枳殼、地黃、桔梗、當歸、甘草按一定量經科學配製而成,本發明對人體無毒副作用,它具有治療病症確切、臨床療效顯著的功效,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治療虛瘀互結、氣血失衡型衰老病證的中成藥,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61P43/00GK1552429SQ20031011894
公開日2004年12月8日 申請日期2003年12月18日 優先權日2003年12月18日
發明者劉勤社, 蘇同生, 郭耀武, 湯臣康, 朱惠玲, 仵博, 蔡慧俠 申請人:西安大唐製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