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6-04 09:03:11 4
專利名稱:一種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吸油裝置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
背景技術:
在冷軋機組中為了減少軋制力矩,降低軋輥表面溫度,通常會對不同材料採用不 同的工藝潤滑液,這是冷軋工藝的需要,但在成品卷取須將帶材表面的殘液清除乾淨,否 則,在卷取時易產生滑帶,退火後工藝潤滑液的殘留物將汙染帶材表面,影響產品質量。因 此,除油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到軋機是否正常生產和產品質量。為此在軋機的機前、機後 (可逆軋機)須設置除油裝置。目前的除油裝置通常採用對輥式或橡膠壓條密封形成真空腔,由真空腔作為動力 源,對帶材表面除油。採用橡膠壓條密封壽命短,通常一卷帶材過後就要更換,影響生產效 率;而採用對輥式雖然提高了裝置的壽命,但對輥式壓緊帶材對帶材表面產生壓痕,影響產 品質量。
發明內容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以在不影響板帶材表面 質量的前提下,對板帶材進行除油。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該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包括負壓產生管和排 油管,所述負壓產生管上具有相連通的進氣口和排氣口,且所述排氣口的通流面積大於所 述進氣口的通流面積,所述排油管的一端為吸油口,另一端和所述負壓產生管相連,且連接 在靠近所述負壓產生管的排氣口的位置處。優選的,在上述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中,所述排油管具有排油腔,且該排油腔 為錐形腔,該錐形腔截面面積較大的一端為吸油口,另一端為排油口。優選的,在上述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中,所述負壓產生管具有相連通的進氣 腔和排氣腔,所述負壓產生管上的進氣口與所述進氣腔相連,所述排氣腔的一端為排氣口, 所述進氣腔和排氣腔相接處的通流面積為兩腔通流面積的最小處。優選的,在上述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中,所述排油管的排油口的一端伸入所 述負壓產生管的排氣腔,且所述排油管和所述排氣腔之間留有間隙。優選的,在上述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中,所述排氣腔為錐形腔,且該排氣腔遠 離所述排油管的一端的通流面積較大。優選的,在上述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中,所述排油管和所述負壓產生管均設 有固定延邊,且通過螺釘穿過二者的固定延邊將二者固定。優選的,在上述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中,在所述排油管和所述負壓產生管的 固定延邊之間設有密封裝置。優選的,在上述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中,所述進氣口開設在所述負壓產生管的側壁上。從上述的技術方案可以看出,本發明提供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通過設置用 於產生負壓的負壓產生管和用於吸油和排油的排油管,可實現通過負壓將帶材表面的油汙 吸走的目的。因為負壓產生管上的排氣口的通流面積大於所述進氣口的通流面積,所以在 由進氣口進入的氣體當運動至排氣口處時,由於通流面積的變大,會在排氣口處形成一定 範圍內的負壓區域,由於負壓的吸引力作用,會給排油管內的流體一定的吸力。使用時,可 使排油管的吸油口對著帶材,排油管內由負壓產生的吸力會將帶材表面的油汙吸走,並從 排油管排出,從而達到自動排油的目的。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 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 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 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負壓產生管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排油管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以在不影響板帶材表面質量的前提 下,對板帶材進行除油。本發明的發明構思是利用負壓吸引力的原理,設計安裝了一個負壓吸引裝置,當 氣流通過負壓裝置時,在其出口會產生了一定的負壓區域,板帶下表面在通過其負壓區域 的時候,利用負壓產生的吸引力將其帶材表面的油汙吸走,從而達到減少帶材表面油汙的 目的。下面將結合本發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 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 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請參閱圖1-圖3,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的結構示 意圖;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負壓產生管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 排油管的結構示意圖。其中,1為負壓產生管,2為排油管,3為帶材,11為進氣腔,12為排氣腔,13為進氣 口,14為排氣口,15為固定延邊,21為排油腔,22為吸油口,23為排油口,24為固定延邊。本發明提供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包括負壓產生管1和排油管2,其中,負 壓產生管1上具有相連通的進氣口 13和排氣口 14,且所述排氣口 14的通流面積大於所述 進氣口 13的通流面積。負壓產生管1用於注入空氣,空氣由進氣口 13運動至排氣口 14,由 於通流面積的變大,會在排氣口 14附近形成一定範圍內的負壓區域。排油管2的一端為吸油口 22,另一端和所述負壓產生管1相連,且連接在靠近所述負壓產生管1的排氣口 14的位置處。由於排氣口 14附近形成一定範圍內的負壓區域,由 於負壓的吸引力作用,會給排油管2內的流體一定的吸力。綜上所述,本發明提供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通過設置用於產生負壓的負壓 產生管1和用於吸油和排油的排油管2,可實現通過負壓將帶材3表面的油汙吸走的目的。 因為負壓產生管1上的排氣口 14的通流面積大於所述進氣口 13的通流面積,所以在由進 氣口 13進入的氣體,當運動至排氣口 14處時,由於通流面積的變大,會在排氣口 14處形成 一定範圍內的負壓區域,由於負壓的吸引力作用,會給排油管2內的流體一定的吸力。使用 時,可使排油管2的吸油口 22對著帶材3,排油管2內由負壓產生的吸力會將帶材3表面的 油汙吸走,並從排油管2排出,從而達到自動排油的目的。排油管2具有排油腔21,且該排油腔21為錐形腔,該錐形腔截面面積較大的一端 為吸油口 22,另一端為排油口 23。通過將排油管2的排油腔21設計為錐形腔,並令截面面 積較大的一端作為吸油口 22,由於吸油口 22的面積加大,所以可對較大範圍內的帶材3進 行吸油,可以加長帶材3被吸油的時間,吸油效果更好,從吸油口 22吸入的油汙沿排油腔21 從排油口 23排出。負壓產生管1具有相連通的進氣腔11和排氣腔12,所述負壓產生管1上的進氣口 13與所述進氣腔11相連,所述排氣腔12的一端為排氣口 14。由進氣口 13進氣,氣流首先 由進氣口 13進入進氣腔11,然後由進氣腔11進入排氣腔12,最後從排氣腔12上的排氣口 14排出。排油管2的排油口 23的一端伸入所述負壓產生管1的排氣腔12,且所述排油管2 和所述排氣腔12之間留有間隙。壓縮空氣從負壓產生管1的進氣口 13進入,通過排油管2 和排氣腔12之間的間隙,然後高速的從排氣口 14排出,此時在排油口 23處形成了一定範 圍的負壓區域,由於負壓吸引力的作用,當帶材高速通過該吸油裝置時,帶材3下表面所帶 的油汙即被吸油口 22處的負壓吸引力吸走,並隨壓縮空氣一起排出,從而達到帶材下表面 吸油的目的。負壓產生管1的排氣腔12為錐形腔,且該排氣腔12遠離所述排油管2的一端的 通流面積較大,進氣口 13開設在所述負壓產生管1的側壁上。即排氣腔12和進氣腔11相 接的一端向排氣口 14的一端的內徑逐漸增大,可使得負壓區域產生的負壓較大,從而在排 油管2的吸油口 22處的吸力較大,對帶材3下表面的油汙吸力較大,因此,可使得帶材3下 表面的油汙全部被吸走。排油管2和所述負壓產生管1均設有固定延邊04、15),且通過螺釘穿過二者的固 定延邊(對、1幻將二者固定在一起。固定時,將排油管2排油口 23的一端插入所述負壓產 生管1內,在插入負壓產生管1內後,排油管2排油口 23的一端能夠伸入負壓產生管1的 排氣腔12,在排油管2的外側和負壓產生管1的內側形成一個圓周的閥口縫隙,氣流就是通 過這個閥口縫隙,從排氣腔12的排氣口 14排出時,改變了氣流的流動狀態,從而在排油管 2的內腔形成負壓區,以將吸油口 22處的油汙吸走。當將排油管2排油口的一端插入所述 負壓產生管1內後將二者的固定延邊04、15)固定在一起,實現二者之間的裝配。為了防止漏氣,在所述排油管2和所述負壓產生管1的固定延邊(對、1幻之間設 有密封裝置,以保證由負壓產生管1的進氣口 13進入的高壓氣只能通過排氣腔12上的排 氣口 14排出。因此,可以提高高壓氣的壓力,增大單位時間氣流的通過量,使得能夠產生更高的負壓,以在排油管的吸油口 22處形成對油汙的足夠吸力。本發明由於是通過氣流實現負壓來吸收油汙,因此對帶材3表面質量無影響。本 發明提供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結構簡單,利用氣體作為媒介實現負壓,安裝使用條 件靈活,易於實現,成本低。本說明書中各個實施例採用遞進的方式描述,每個實施例重點說明的都是與其他 實施例的不同之處,各個實施例之間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參見即可。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 對這些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 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 將不會被限制於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 致的最寬的範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負壓產生管(1)和排油管O),所 述負壓產生管(1)上具有相連通的進氣口(1 和排氣口(14),且所述排氣口(14)的通流 面積大於所述進氣口(1 的通流面積,所述排油管O)的一端為吸油口(22),另一端和所 述負壓產生管(1)相連,且連接在靠近所述負壓產生管(1)的排氣口(14)的位置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油管(2)具有排 油腔(21),且該排油腔為錐形腔,該錐形腔截面面積較大的一端為吸油口(22),另一 端為排油口 03)。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負壓產生管(1)具 有相連通的進氣腔(11)和排氣腔(12),所述負壓產生管(1)上的進氣口(1 與所述進氣 腔(11)相連,所述排氣腔(12)的一端為排氣口(14),所述進氣腔和(11)排氣腔(12)相接 處的通流面積為兩腔通流面積的最小處。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油管O)的排 油口 的一端伸入所述負壓產生管(1)的排氣腔(12),且所述排油管( 和所述排氣腔 (12)之間留有間隙。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氣腔(12)為錐 形腔,且該排氣腔(1 遠離所述排油管O)的一端的通流面積較大。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排油管(2)和所述 負壓產生管(1)均設有固定延邊,且通過螺釘穿過二者的固定延邊將二者固定。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其特徵在於,在所述排油管(2)和所 述負壓產生管(1)的固定延邊之間設有密封裝置。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進氣口(13)開設 在所述負壓產生管(1)的側壁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冷軋機帶材表面吸油裝置,包括負壓產生管和排油管,負壓產生管上具有相連通的進氣口和排氣口,且排氣口的通流面積大於進氣口的通流面積,排油管的一端為吸油口,另一端和負壓產生管相連,且連接在靠近負壓產生管的排氣口的位置處。本發明由於負壓產生管上的排氣口的通流面積大於進氣口的通流面積,所以在由進氣口進入的氣體當運動至排氣口處時,由於通流面積的變大,會在排氣口處形成一定範圍內的負壓區域,由於負壓的吸引力作用,會給排油管內的流體一定的吸力。使用時,可使排油管的吸油口對著帶材,排油管內由負壓產生的吸力會將帶材表面的油汙吸走,並從排油管排出,從而達到自動排油的目的。
文檔編號B21C43/02GK102049430SQ20101054605
公開日2011年5月11日 申請日期2010年11月15日 優先權日2010年11月15日
發明者孔令平, 王大明, 龍再祥 申請人:西南鋁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