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
2023-06-19 10:05:01 2
專利名稱: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澱粉的生產方法,屬於食品加工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蕨根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天然野生植物。蕨是一種名貴的天然野生植物,其根莖的澱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和人體所需的鎂、鋅、鍺等微量元素,市場上供不應求。蕨是世界上分布最廣的幾種植物之一,在幾個大洲都有,許多地方把它的嫩芽當作蔬菜,也從根中提取澱粉。傳統的蕨根澱粉製造方法為:適時採挖,採挖蕨根一般在立冬至春分前進行,此時蕨根的澱粉含量最高,採挖的蕨根要儘快加工,以免黴變。同時,及時加工還可提高出粉率;浸泡,將根莖用清水衝洗掉泥沙雜質,刮除表皮,切成7-10釐米長的小段,用水浸泡48小時,其間換水4次,漂除異味;碎漿,將浸泡後的根莖放入碎漿機內,邊破碎邊加水,然後稀釋攪拌均勻,分別用80目和100目網篩過濾兩次,也可人工捶碎或用石白搗爛,再裝入布袋,在盛有清水的水缸中揉搓,洗盡澱粉,將缸中粉漿用砂布過濾出渣滓;沉澱,過濾後的粉漿要儘快放進沉澱池或水缸內,加入微量明礬溶液攪勻,讓其自然沉澱後,排去清水,即得溼蕨根澱粉;乾燥,將沉澱池內的溼澱粉取出曬至粉狀或用50 60°C的高溫烘乾,即成蕨根澱粉;冷卻後,包裝貯存即可。在傳統以蕨根為原料生產澱粉的過程中,傳統工藝一般是加熱蕨根的水溶液,存在用水量大、耗能較高、提取率較低、工序較長、成本較高等缺點,同時,由於蕨根本身還含有大量的多酚類物質,具有澀味和和色素較重的缺點,現有的工藝生產的澱粉有澀味又影響口感,商品的價值低。目前我國應用的高質量的蕨根澱粉相當大的部分要從歐洲進口。因此加快高質量的蕨根澱粉工藝研究,提高蕨根的附加值,成為蕨根產業發展越來越急迫需要解決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本發明以蕨根原料,用綜合熱浸技術提高蕨根澱粉的提取率,用碳兩級脫色改善澱粉的色澤和口感,碳脂聯用技術及納濾技術濃縮提取液,降低澱粉生產能耗,製備出高品質的澱粉,粉純度達到92%以上,回收率達到9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新鮮蕨根去皮後,切成細絲,然後依次進行90 100°C熱水中浸提、過濾、進入活性炭柱、進入強陽離子和強陰離子樹脂柱、進入納濾系統,最後進入噴霧乾燥器。所述浸提、過濾為濾渣重複浸提兩次,將濾液合併:稱取30 80kg新鮮蕨根塊莖,清洗機清洗去除泥沙,脫皮後,切絲機切成細絲,將細絲加入到提取釜中攪拌,加入50 120kg去離子水,升溫至90°C 100 °C,保持30min,離心機過濾,將濾洛返回提取爸中,加入50kg去離子水水,升溫至90°C,攪拌15min,離心過濾,濾渣再用50kg去離子水提取一次,合併濾液;將濾液導入除雜反應釜,加入氫氧化鈣固體粉末調PH值為12 13,攪拌30min後,通入C02氣體,調溶液pH值為8 9,產生絮狀沉澱,離心過濾。所述進入活性炭柱為兩次進入活性炭柱,
所述進入納濾系統中的納濾系統為兩級納濾系統,液體濃縮至濃度45%以上。本發明所述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其有益效果在於:產品純度高,生產效率高,成本低;由於去除多酚類物質,因此無澀味;由於經脫色工藝處理,產品色素較輕。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為本發明作進一步出闡述。實施例1
稱取50kg新鮮蕨根塊莖,清洗機清洗去除泥沙,脫皮後,切絲機切成細絲。將細絲加入到提取釜中攪拌,加入IOOkg去離子水,升溫至90°C,保持30min,離心機過濾,將濾渣返回提取釜中,加入50kg去離子水水,升溫至90°C,攪拌15min,離心過濾,濾渣再用50kg去離子水提取一次,合併濾液。將濾液導入除雜反應釜,加入氫氧化鈣固體粉末調PH值為13,攪拌30min後,通入CO2氣體,調溶液pH值為8,產生絮狀沉澱,離心過濾後,濾液依次經過兩級活性碳柱、732陽離子交換樹脂柱和D201陰離子交換樹脂柱,去除大部分雜質和無機離子,然後用壓力泵將液體送入兩級納濾系統,納濾系統壓力L 5MPa、溫度為30°C、流量50kg/h,去除無機鹽離子和分子量在500道爾頓以下的小分子糖類和其它雜質,同時將液體濃縮為濃度為45%的糖漿,將糖漿進入噴霧乾燥器,得到白色高純度澱粉10kg。經檢測,澱粉含量92%,灰分 0.3%ο實施例2
稱取30kg新鮮蕨根塊莖,清洗機清洗去除泥沙,脫皮後,切絲機切成細絲。將細絲加入到提取釜中攪拌,加入50kg去離子水,升溫至100°C,保持30min,離心機過濾,將濾渣返回提取釜中,加入20kg去離子水水,升溫至90°C,攪拌15min,離心過濾,濾渣再用20kg去離子水提取一次,合併濾液。將濾液導入除雜反應釜,加入氫氧化鈣固體粉末調PH值為12,攪拌30min後,通入CO2氣體,調溶液pH值為9,產生絮狀沉澱,離心過濾後,濾液依次經過兩級活性碳柱、D113型陽離子交換樹脂柱和717型陰離子交換樹脂柱,去除大部分雜質和無機鹽離子,然後用壓力泵將液體送入兩級納濾系統,納濾系統壓力1.5MPa、溫度為40°C、流量50kg / h去除無機鹽離子和分子量在500道爾頓以下的小分子糖類和其它雜質,同時將液體濃縮為濃度50%的糖漿,將糖漿噴霧乾燥得到 白色高純度澱粉6kg。經檢測,澱粉含量95%,灰分 0.2%ο實施例3
稱取80kg新鮮蕨根塊莖,清洗機清洗去除泥沙,脫皮後,切絲機切成細絲。將細絲加入到提取釜中攪拌,加入120kg去離子水,升溫至100°C,保持30min,離心機過濾,將濾渣返回提取釜中,加入50kg去離子水水,升溫至90°C,攪拌15min,離心過濾,濾渣再用50kg去離子水提取一次,合併濾液。將濾液導入除雜反應釜,加入氫氧化鈣固體粉末調PH值為13,攪拌30min後,通入CO2氣體,調溶液pH值為9,產生絮狀沉澱,離心過濾後,濾液依次經過兩級活性 ,然後用壓力泵將液體送入兩級納濾系統,納濾系統壓力L 5MPa、溫度為45°C、流量50kg/h去除無機鹽離子和分子量在500道爾頓以下的小分子糖類和其它雜質,同時將液體濃縮為濃度52%的糖漿,將糖漿進入噴霧乾燥器,得到白色高純度澱粉10kg。經檢測,澱粉含量93%,灰分0.2%ο
權利要求
1.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將新鮮蕨根去皮後,切成細絲,然後依次進行90 100°C熱水中浸提、過濾、進入活性炭柱、進入強陽離子和強陰離子樹脂柱、進入納濾系統,最後進入噴霧乾燥器。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浸提、過濾為濾渣重複浸提兩次,將濾液合併:稱取30 80kg新鮮蕨根塊莖,清洗機清洗去除泥沙,脫皮後,切絲機切成細絲,將細絲加入到提取釜中攪拌,加入50 120kg去離子水,升溫至90°C IOO0C,保持30min,離心機過濾,將濾渣返回提取釜中,加入50kg去離子水水,升溫至90°C,攪拌15min,離心過濾,濾渣再用50kg去離子水提取一次,合併濾液;將濾液導入除雜反應釜,加入氫氧化鈣固體粉末調pH值為12 13,攪拌30min後,通入C02氣體,調溶液pH值為8 9,產生絮狀沉澱,離心過濾。
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進入活性炭柱為兩次進入活性炭柱。
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其特徵在於:所述進入納濾系統中的納濾系統為兩 級納濾系統,液體濃縮至濃度45%以上。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蕨根澱粉的生產方法,涉及一種澱粉的生產方法,屬於食品加工領域。其特徵在於本發明以蕨根原料,用綜合熱浸技術提高蕨根澱粉的提取率,用碳兩級脫色改善澱粉的色澤和口感,碳脂聯用技術及納濾技術濃縮提取液。其有益效果在於本發明能夠降低澱粉生產能耗,製備出高品質的澱粉,粉純度達到92%以上,回收率達到90%。
文檔編號C08B30/04GK103145859SQ201310062589
公開日2013年6月12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8日
發明者高洋 申請人: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