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葉甫蓋尼奧涅金戲劇作品賞析(論詩體小說葉甫蓋尼)

2023-06-20 02:41:58 1

文/馬家駿

(一) 前 言

普希金的詩體小說《葉甫蓋尼·奧涅金》是第一部俄羅斯批判現實主義經典著作。從果戈裡到契訶夫,沒有哪一個作家沒有向這部偉大作品學習過。《葉甫蓋尼·奧涅金》第一次以最深刻的真實性與民族獨創性表現了它當時代的俄羅斯現實生活及其歷史特徵,描寫了俄羅斯大自然,成功地塑造了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既表現了人物在發展中的複雜精神面貌,同時又說明了造成這種性格的日常社會生活的原因。更重要的是,詩人在小說中提出了當時最根本的問題之一:知識分子與人民關係的問題。普希金是在1823-1830年這段長時期裡寫作《葉甫蓋尼·奧涅金》的。在這中間,發生了十二月黨人起義的事件。小說正反映了兩個時代交替的俄國生活與思想鬥爭。所以別林斯基給予這本書以極高的評價。

《葉甫蓋尼·奧涅金》是普希金創作的頂峰,它不僅在全面反映運動著的俄國現實社會生活上而且在表現詩人自己的情感、見解、理想的深廣上,也異於以前的創作。

《葉甫蓋尼·奧涅金》這部小說的形式是完全獨特而自由的。它是詩體的,在不受拘束地敘述與隨意的抒情、以及二者可以自由交替與交融的形式中,普希金創作了這部詩體小說。這部書既是小說又是詩,它達到了對社會生活的真實描寫與心靈感受的無遺抒發二者的高度統一。詩人是以真正現實主義者出現的,他的抒情不僅不會損害反而會有助於形象與生活畫面表現的廣闊性與真實性。普希金是從當時代先進的立場去感受、觀察現實的,其對象已不是歷史和異國而是當時俄國生活。詩人表現它時,已沒有任何怪異或主觀的成分,而是具體的真實。這就決定了作品的思想性與現實主義藝術性的一致。

《葉甫蓋尼·奧涅金》是在俄國古典主義殘餘衰亡而浪漫主義正盛之時出現的,故而它高出於當時代一切創作之上。這在俄國文學史上就更為有意義。就歐洲來說,《葉甫蓋尼·奧涅金》完成之時,法國浪漫派才最後戰勝古典主義。至於批判現實主義巨著的出現(斯湯達爾的《紅與黑》1830年7月後問世,巴爾扎克的《人間喜劇》寫於三四十年代)是在《奧涅金》前幾章發表以後的事了。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可以看作是世界批判現實主義文學中最早的經典作品之一。

(二) 小說的歷史背景與主題思想

普希金寫作《葉甫蓋尼·奧涅金》的年代正是十二月黨人運動醞釀、成熟、起義與失敗的年代。黨人的運動,詩人接受黨人的革命思想,詩人與人民的接觸以及對貴族社會現實的觀察,都促使詩人得出要從根木上改造俄國社會及其政治制度的結論。普希金是贊同十二月黨人的廢除農奴制與專制制度的思想的,但是也從他們的失敗的教訓中深刻了解到貴族階級中進步人物脫離人民的根本弱點。普希金曾經通過對歷史的研究揭示了這個問題,寫出了歷史悲劇《鮑裡斯·戈都諾夫》。但是如何現實主義地指寫他當代貴族階級優秀人物的那種雖然對社會現實生活感到不滿而卻又有遠離人民的劣根性一點,是悲劇所沒有解決的。

20年代的俄國貴族階級知識分子中的優秀人物是在衛國戰爭後民族自覺心的感召下,在農民運動現實的刺激下,以及在西方自由思想的影響下來思索祖國、人民、個人的前途與生活意義的。他們感到專制制度的壓抑,其中最激進的分子走向了改變或推翻現存制度的道路,組織了秘密團體——這就是十二月黨人和與他們志同道合的人們(如詩人普希金)。而更多些的是停留在模糊狀況中的人,他們或者曾經有過幻想與熱情,這種脫離實際的幻想在阿拉克切也夫統治下破滅了。他們不與庸俗反動的貴族同流合汙,但是沒有明確的生活目標,只是懷疑、憂鬱、孤高。他們對一切都沒有興趣,像遊魂似的飄浮在生活之上,遠離人民,成為「多餘的人」。這種既有著寄生階級的不勞而食的物質生活供養,又對這種現實生活不滿的人,他們的特點是有巨大的精神力量、豐富文化教養、天才。但是那個社會制度和他們的貴族階級不勞動的生活,使得他們一事無成。他們沒有勇氣與決心、軟弱無力,也不可能找到真正改革現實的途徑,經常處在苦悶與思想矛盾之中。赫爾岑論到「多餘的人」時說:「在這個奴性的世界和卑鄙的野心世界中,感覺不到任何熱烈的興趣。然而他卻註定生活在這個社會裡,因為人民和他們距離日遠,他們和人民之間沒有任何共同之處」,這種人「永遠不會站在政府方面」,同時他們也「永遠不能夠站在人民方面」。①

普希金曾經在《高加索的俘虜》中,企圖表現他的同時代人的這種特徵,但是只描寫了一個輪廓。只有在《奧涅金》中,才在廣闊的社會背景上充分地展示了這種性格而且指出了產生這種性格的社會根源。這樣,普希金塑造了代表19世紀初青年特徵的有廣泛典型性的形象,通過這個形象提示了社會生活中的最本質、最重要的現象和矛盾之一。普希金在這部小說中表現這樣的客觀思想:貴族中優秀人物的生活地位與脫離人民是他們一事無成的原因。這就為後來的革命志士克服十二月黨人運動的弱點提供了意見。

(三)奧涅金的形象

奧涅金就是這樣的典型形象。這是俄國生活的產物而非拜倫筆下人物的重現。這是一個20年代有教養的俄羅斯貴族青年的代表形象。他身上的特點都是有生活基礎的。普希金的這個同代人雖然和詩人同活動在貴族圈子裡,但這個形象並不是普希金本人的寫照,而只是他的一個「奇怪的同伴」而己。普希金的世界觀,他接受民族文化人民精神和對現實的革命態度,都遠遠超過了奧涅金世界。

奧涅金是在豪華的彼得堡貴族上流社會中成長的。他聰明,容智,受到的是遠離民族文化與人民的法蘭西式的思想教育。他生活的圈子是上流社會的交際場。這裡充滿虛榮、偽善、冷酷浮淺的「愛情」、西歐生活方式。雖然他學會了各種交際的手腕,成了人們賞識的寵兒,但是他並不滿足於一個沉緬於享樂中的空虛平庸的紈絝少年的生活,於是逐漸厭倦了上流社會,認出這種生活的醜惡與乏味。劇院、舞會、戀愛、友誼、公務、名利再也引不起他的興趣,於是就開始逃避生活。在當時代革命貴族知識分子鄙夷腐朽生活、探究生活意義的社會覺醒影響下,優秀貴族青年具有對生活厭倦而陷入憂鬱的特徵。奧涅金的行為即是患上了這種時代症的結果。奧涅金高出於他周圍的世界,他不滿現狀,但只限於說說刻薄話。他蔑視上流社會的空虛無聊、男女間的虛偽欺騙、官場的阿諛奉迎,於是逃進了書齋,企圖從事一些正直的工作,並且補足教育缺陷。但是他不勞而食的階級地位和脫離實際的教育所培養成的習性,決定他一事無成,讀書寫作全都半途而廢。他借著偶然機會到了鄉下。

在鄉下,頭兩天一切還使奧涅金髮生興趣,但「後來他清楚的看到了,在鄉村裡也是一樣氣悶」,(第1章54節)②他卑視鄉村地主,又不能接近人民。奧涅金仍是一個蟄居的怪物,他傲慢而冷淡。拜倫的反抗與拿破崙的自私都曾是他所接觸的。同時他也是亞當·斯密司的信徒。這個自由主義地主「只是為了消磨時間」他「想起了創立一種新的制度」,於是「用輕的地租來代帶古來的徭役的重負」(第2章4節)。這種減輕農民痛苦的改良主義辦法是十二月黨人運動影響的結果。但這遠不是從人民根本利益出發的措施。即便如此,奧涅金依然遭到外省保守貴族的非議。

處身在鄰近全是一樣只會吃喝、詆毀別人、繁殖與尋歡作樂的鄉村地主環境中,奧涅金遇見了一位由外國回來的青年地主連斯基,不能不說是一件可喜的事。儘管二人的性格、氣質、對生活的見解是那樣的不同,但是由於兩個青年在社會意識的發展與文化教養上都超出周圍的蠢材而處於一個水平,所以建立了親密的友誼。他們爭論激動當代進步人士的社會問題:「過去的人類的契約,科學的成果,善與惡,還有那些自古以來的成見,還有墳墓的命定的秘密,接著就是命運和生命,一切都受到他們的評判。」(第2章16節)普希金指出奧涅金性格的矛盾性,他愛連斯基的赤誠,而又嘲弄他,他鄙視貴族世界而又受上流社會的虛榮與偏見所左右,服從「社會輿論」而因小事接受連斯基決鬥的挑戰,結果親手殺死了朋友。

對達吉亞娜的愛情,也充分揭示了奧涅金的複雜性格。達吉亞娜是懷看燃燒的赤誠之心,克制著羞怯來向奧涅金表白愛情,貢獻出生命的一切的。奧涅金認識到這位純潔的鄉村少女的真誠,不過在他看來,這行為是一時的衝動。況且他受了當代青年中的風尚影響,以為自由與幸福是對立的。他不願把自己的自由縛在這個他認為將來會跟他哭哭鬧鬧的小女人的腳邊。既然不會愛她,奧涅金也就不願像過去輕易玩弄愛情那樣去欺騙這個少女。再者他也沒有正視生活的能力與勇氣。所以他拒絕了達吉亞娜。但是他以說教者自居教訓了達吉亞娜一番,並且從這拒絕中獲得高尚的自慰,而從來沒有考慮少女的心靈的隱秘。和平庸女人打交道慣了的他不可能真正理解達吉亞娜愛情的價值。

待到失去一切,浪跡四方,完全成為生活的陌路人,旅行也不能醫治他的憂鬱病,虛度了年華之後又回到彼得堡上流社會見到了作了公爵夫人的達吉亞娜的時候,奧涅金燃燒起了真正的愛情——一種含著虛榮的火焰。正因為達吉亞娜身處貴族婦女群中而精神世界出眾(這種高潔、典雅是奧涅金過去沒發現而錯過的,這也正是奧涅金所理想的、以之可解脫苦悶的),正因為這時的愛達吉亞娜是需要爭取而不像過去那種乏味的送來的東西,所以奧涅金一反已往的冷淡而熱烈地追求達吉亞娜。這是只求自己幸福的愛情。結果以慘敗告終。讀者是在主人公一生最痛苦的一刻與他告別的。奧涅金的後來生活並沒有終結。這樣我們讀到的就不是一首普通的愛情詩。在奧涅金的生活經歷與性格中,在決定產生他的性格本質的社會背景上,普希金展示了人物形象的複雜性與社會生活的矛盾,我們接受的是一部關於評價社會生活的巨著。

內在的空虛、生活無目的、不勞動的習慣,使得奧涅金苦悶、憂鬱、懷疑、一無所成,他的悲劇性命運的根源就在這裡。奧涅金是俄羅斯文學中「多餘的人」典型的始祖,這畫廊以下的人物是萊蒙託夫的畢巧林、赫爾岑的別裡託夫、屠格涅夫的羅亭等。普希金同情主人公對社會生活的批判態度,而又批判他的遠離人民。這個批判是對現實生活的批判。這種複雜的態度,也是後來去的作家對他們的「多餘的人」的形象所抱有的。而發展下是批判的加強。

按照普希金的構思,奧涅金在求愛失敗後,應該進一步了解俄國生活並接近十二月黨人。由於檢查制度的限制,第十章只剩下用暗碼寫下的片斷。就連第八章也被「第三廳」刪去不少(如奧涅金參觀軍屯)。

(四)達吉亞娜的形象

達吉亞娜是作為奧涅金對照的形象出現的。普希金在她身上寄附了理想,詩人談到她時總是充滿了柔情與愛意。達吉亞娜是個不同於當代那種沒有個性、空虛平庸或虛偽無恥的女性的人,這是「一個特殊的人物,她有深沉、仁愛、熱烈女性的的性格」。③這是與當代社會不諧調的人物,像「是一朵碰巧茁生於嶙峋的巖縫中的鮮花」 ④。她休現了俄羅斯婦女那種堅貞果斷、自我犧牲、對幸福的堅信、高尚純潔、情感深刻的特性,這是當時代最優秀的婦女的典型。在那個社會裡這種追求個性解放的人物是受到社會迫害的。別林斯基指出達吉亞娜形象的悲劇性:「在這個道德淪亡的世界中,還存在著一些稀有的、可喜的特殊人物,具有真正偉大的氣質,可是為了他們的獨特,永遠得付出巨大的代價,並且為了他們自己的優越而犧牲了。這是些天才的性格,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天才,而麻木不仁的社會卻把他們作為抵償它自己罪惡的犧牲者嚴酯地處死了。……這就是普希金筆下的達吉亞娜。」⑤

達吉亞娜是在一個遠離城市腐朽上流社會的寧靜鄉村中長大的。培養她心靈與性格的是俄羅斯大自然、奶娘的民間故事、民族習俗和人民的氣質。從小時候起,她就表現了精神的獨立性,她落落寡合,「羞澀、憂鬱、深沉,像森林裡的母鹿一樣膽怯,她在自己父母的家用,好像一個別人家的女兒」 (第2章25節)。達吉亞娜單純、善良、沉靜,接近窮人,這是與普希金在小說中諷則的那種虛偽的「才女」、浮誇淺薄的女郎完全不同的。詩人稱地是「俄羅斯的靈魂」。按原來計劃普希金要把他的達吉亞娜寫成一個來自人民的姑娘。後來才把她放在鄉村地主家裡,但仍在人物內心上賦予了她以人民的、民族的氣質。並且給她留了一個農村老太婆或丫頭才叫的名字。

追求個性解放的感傷主義小說,創造了達吉亞娜的想像世界。這裡邊沒有現實生活的卑微無聊而是充滿了純潔愛情和幸福。她想像自已就是小說的女主人公。但達吉亞娜在現實中並沒有發現一個像幻想中那樣的能夠使她從這平庸無意義的生活中解脫出來的英雄。在她期待、幻想的當兒出現了奧涅金。

達吉亞娜並不理解奧涅金的性格。她是按照自己的想像把他理想化了。但是她覺察出奧涅金與眾不同。新的情感,長久的理想激蕩她的心,所以她熱烈而直率的表示了自己的愛情。這種真誠而大膽的行為是與當時代的風習,與狡詐、虛偽、沒有自由的愛情相對抗的。正因為達吉亞娜是一個能夠為了真誠的生活連鮮血也可以拋灑的人。所以才能主動交出自己的一切。但是奧涅金並不是達吉亞娜理想的英雄。奧涅金不愛她,更不理解她。社會現實沒可能能給達吉亞娜安排幸福,這是她的悲劇。

現實使達吉亞娜的那種想與自己最心愛的人共同為爭取美好事物而努力的願望破滅了,連斯基死了,奧涅金失蹤了,妹妹出嫁了,一個人孤孤單單,接著又離開了可愛的鄉村,到了莫斯科的未婚妻市場上,只好尊從母命嫁了一個胖胖的將軍。

普希金按照達吉亞娜的生活境遇,表現了不同發展階段上的達吉亞娜。奧涅金再次遇到的達吉亞娜,已不再是那個純樸溫柔的農村少女,而是涅瓦河畔「一位豪華的,皇家涅瓦河畔的,難以親近的女神」(第8章27節)。但是,上流社會是達吉亞娜所嫌惡的,在卑鄙庸俗的貴族世界中,仍保持著高尚的道德與純潔的美。前後不同階段的達吉亞娜,精神上仍是一個人。達吉亞娜仍然是愛奧涅金的,這是因為他與可愛的鄉村和珍貴的青春時光相連繫。可是新的相遇並不能改變她的生活,找到更好的出路。她決不願意同其她虛偽的貴婦人一樣,過那種一邊有丈夫,一邊暗中又有情夫的生活,同時社會法則與輿論,過去不可能現在也不可能給她以支配自己命運的自由,於是達吉亞娜痛苦地收藏起自已最珍貴的情感,為了忠實履行自己的責任,斷然拒絕了奧涅金。

達吉亞娜的精神道德高出於周圍一切人,但是這種精神力量並沒有發展到社會生活領域中去。她對她生活的現實是沒有正面反叛的表現的。並且只能作貴族社會中一個忠於傳統責任和嚴守道德規範的優秀人物而已。只有到了屠格涅夫的伊林娜·斯塔霍娃、奧斯特羅夫斯基的卡傑林娜、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微拉·巴甫洛夫娜、涅克拉索夫的伏爾龔斯卡雅這些形象,才打破了這種局限性,把俄羅斯婦女的崇高道德力量帶進社會鬥爭中去。但達吉亞娜畢竟是俄羅斯文學中最感動人的優秀婦女形象的始祖。

(五) 連斯基的形象

作品中另一個人物連斯基,從對待生活的浪漫的熱情上,襯託了奧涅金的冷淡和孤傲。連斯基,這是德國浪漫主義與唯心哲學撫育成長的半個俄國人。這位年青的地主自作多情而又有反抗精神,對生活充滿了現想。他醉心愛情,把平庸膚淺的奧爾迦美化成聖潔的女神。連斯基熱中於討論生活中的問題,這是當時代反保守主義的狂熱青年的典型。但他和奧涅金一樣遠離人民,只有空談,沒有行動。他的理想激情和血液沸騰的氣質是脫離民族與生活鬥爭實際的。這包含著極大的脆弱性。從最後他死於極無意義的事件中,也顯示了其精神的弱點。詩人曾指出,這種人可能進行激烈的反抗鬥爭而犧牲,成為一個雷列耶夫。為了這種可能,詩人在小說中對他表現了愛借與同情。同時,更多的可能是在頭腦冷靜下來,遭受挫折之後,他將會成為一個庸俗平凡的舊式地主,他「會和繆斯們分了手,結了婚,在鄉村裡,幸福而且戴了綠帽子,會穿上棉的長袍,會認識了生活的真正面目,在四十歲得上風溼病,喝、吃、氣悶、發胖,衰弱,最後就在自己的床鋪上,在孩子們,哭哭啼啼的鄉下女人和醫生的環繞之中去世」(第2章39節)。普希金通過連斯基的形象補充著說明了貴族階級知識分子的危機的主題。連斯基與奧涅金同屬一個階級,一種社會力量,而分屬不同的典型。這就表現了普希金的現實主義的成就。但詩人的現實主義成就更多是表現在全部小說中。

(六)《葉甫蓋尼·奧涅金》——是

批判現實主義藝術巨著

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是一部社會詩篇,不僅在於它通過典型形象的塑造,歷史地、真實地揭示了了現實的重大問題和基本衝突,同時,圍繞主人公,展示了典型的現實生話的環境。普希金第一個在俄羅斯文學中描繪了如此廣闊、真實的社會日常生活的畫面,和描寫了那麼眾多而有特徵性的、構成當代社會的各種階層的人物。普希金細緻勾畫出彼得堡上流社會的舞會、餐廳、化妝室、劇院,特別又嘲笑了那些「無常的夫人」、「才女」、誹謗者、灑香水的老頭子之類。至於莫斯科烏煙瘴氣的古老貴族圈子,也是詩人所憎惡的。他們的虛偽、保守都顯示了農奴制度下寄生階級的腐朽。普希金天才地描寫了鄉村地主的生活,這更為具體地說明寄生階級行將崩潰的一切徵兆。奧涅金的伯伯和拉林將軍就是那種最停滯的現象的代表(但需指出普希金對拉林的描寫只是輕輕的嘲弄,而不是抨擊,這顯出詩人對這類鄉村地主的溫和態度)。達吉亞娜的母親是個典型的女地主,她奴役、鞭打農奴、虐待僕人,高興就送農奴去充軍,為了防止使女偷果子吃,就勒令她們邊摘邊唱。詩人以諷刺的筆調描寫了參加達吉亞娜命名日的各色各樣的肥豬、花花公子、造謠專家……而這些人構成了農奴制沙皇俄國的社會基礎。果戈裡在《死魂靈》裡才進一步把這類舊式地主典型化了。

和貴族生活的歐化、空虛、腐朽相對比,普希金描寫了人民的生話,描寫了俄羅斯古老的民間風習、鄉野的圓舞和瑪茹卡。農奴的痛苦生活和城市貧民的辛勤奔波,在作品中得到了暗示。「少女之歌」中表現姑娘們對幸福的嚮往,而農奴制給予她們的則是奴隸的命運。達吉亞娜的奶娘的命運就充分體現了這一點。普希金以自己的奶娘為原型,成功地創造了這位樸素、寧靜、和善與關心人的農婦的形象,指出了她的悲慘命運。詩人在小說中跳出描寫貴族階級人物的小圈子,而去接觸勞動人民,使人物描寫民主化把史詩的社會的廣度擴展開來,使之成為包羅萬象的反映俄羅斯社會歷史真實的藝術巨著。我們要說明,由於尼古拉的反動統治和檢查制度,普希金企圖正面表現十二月黨人的革命運動的篇章不可能完整地有機地包括在小說之內。小說對革命者的描寫只剩下了暗碼寫的第十章的個別片斷。就在這些片斷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對專制制度的鮮明反抗態度,看到對十二月黨人的集會與其革命醞釀活動的描寫。

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是俄羅斯自然風貌的油畫集。俄羅斯秀美的大自然在普希金筆下,提升到了極高的藝術境地,呈現了生命與清新的氣息。春夏秋冬,山川河流中都浸透著詩人的真摯情感, 都是與現實生活的描寫相聯繫的,而非抽象的田園詩。達吉亞娜告別鄉村的一節,主人公的思想感情和景色的描寫交融在了一起。普希金對祖國大自然的態度,是和人民對它的理解一.致的。普希金小說中的純樸的祖國的自然風貌與上流社會貴族地主的骯髒生活相對照,從而更顯現出改變制度的必要性。

別林斯基指出詩人在詩中:「寫到了而且暗示了那麼多純粹屬於俄羅斯大自然和俄羅斯社會的東西!《奧涅金》可以說是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並且是至高無上的民族性的作品。"⑥

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集中體現了普希金的藝術天才。對主人公心理的描寫是與對行為的描寫密切聯繫的;展示社會生活時,我們看到抒情與諷刺相結合。普希金在《葉甫蓋尼·奧涅金》中第一次成功地揭示了人物內心世界的複雜性與豐滿程度,為批判現實主義的心理小說奠定了基石,而對話、書信、獨白的形式有力地揭示了人物內心的隱秘。普希金筆下人物外部形象的特徵是其內在精神的反映:達吉亞娜蒼白而沉思狀的面孔、奧涅金的抑鬱而痛苦的容貌和他的呵欠,正顯現了他的心靈,反映出20年代貴族青年的思想面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

(七)《葉甫蓋尼·奧涅金》的文體與結構

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在文體上是別具一格的作品,它不是當時流行的長詩,更不是古代的史詩;它是詩體小說,即用詩的形式寫的小說。

這種文體的作品在藝術形式上有什麼特點?為了說明這個問題,我們先看《葉甫蓋尼·奧涅金》所不屬的那些相近的敘事詩的特點:古代英雄史詩如《伊裡亞特》、《奧德修紀》或《貝林內》、《伊戈爾遠徵記》,它們寫一個民族的運動,充滿雄偉博大的豪邁氣氛,有的甚至有神奇的情節,它表現著古代人的樸素的觀念與瑰麗的想像。在描繪上,史詩是用大筆觸,粗線條。敘述上,語言的動作性強烈,事件不停地向前推進。由於多是民間創作,則英雄史詩具有創作的集體性特點,所以敘事人(講故事的荷馬、鮑揚之類),沒有獨特的個性。至於普希金時代流行的長篇敘事詩,則是浪漫主義詩人們的傑作:拜倫的《恰爾德·哈羅爾德遊記》、《唐·璜》和「東方長詩」,雪萊的《麥布女王》、《伊斯蘭的起義》及其他,還有普希金自己寫的《魯絲蘭和柳德密拉》以及「南方長詩」等等。這些長詩多寫異國情調,寫不凡的性格; 常停留在某個場面上作濃彩重筆的渲染,描寫得絢爛,敘述得跳躍隱約。敘事人以其熾烈的激情、奔放而自由的想像、鮮明的個性特色,在一個故事的大致輪廓中,甚至在一個場面上,熱情洋溢地描繪他所講的人和事,抒發他自己對人和事以至與此關聯的感慨。

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顯然與上述的史詩、長詩均不相同。它有它自已作為詩體小說的特點。這種特點,首先是由時代與創作方法二者結合的各自更替所帶來的。

《葉甫蓋尼·奧涅金》寫作於1823年到1830年之間。這個時期的前後,是浪漫主義戰勝古典主義(在歐洲是雨果《歐那尼》1830年演出的成功,在俄國是《魯絲蘭和柳德米拉》1820年問世)以及由浪漫主義與詩歌佔據文壇的主潮地位向現實主又與小說古據文壇的主潮地位過渡(在歐洲以1830年司湯達完成的《紅與黑》和巴爾扎克完成的《高利貸者》為標誌)這樣一個複雜時期。歐洲在1830年七月革命(法國)和1838年開始的憲章運動(英國)以前,俄國在1825年十二月黨人的起義和波蘭1830年起義以前,文壇上佔統治地位的文藝思潮和創作方法是浪漫主義的。經過了19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巨大鬥爭,歐洲各國的社會在變化,時代在前進。浪漫主義的呼號與幻想,已不能滿足社會的要求,它逐漸被冷靜剖析社會現實的新的思潮與創作方法——現實主義所代替。這種更替在西歐是由散文家司湯達、巴爾扎克、狄更斯來完成的,在比較落後的歐洲東部各國,有許多詩人(海涅、普希金、萊蒙託夫、裴多菲)來參加這一過度工作。由於後者是詩人,因此,由浪漫主義向現實主義的過度,在他們身上界限不是明確的。他們的過渡期的創作是現實主義的,但保留著浪漫主義的色彩。如普希金,就在詩的形式在完成著這種過渡(當然在此後,他也採用了的文形式)。他的《葉甫蓋尼·奧涅金》就是這樣一個過渡性的作品。

《葉甫蓋尼·奧涅金》作為俄國文學過渡時期的一部現實主義經典作品,它在塑造典型性格時突出描繪了典型的環境。正如別林斯基所說:「首先,我們在《奧涅金》裡面看到了一幅以詩的方式複製出來的俄國社會圖畫。」⑦普希金描寫社會生活環境的方式方法,不同於敘事詩和散文小說的那些寫法。當時敘事詩或長詩所寫的生活與人物不似《奧涅金》那麼真實、平凡、具體,而是理想化的。關於這一點。別林斯基分辨得清楚,他說:「敘事詩描寫理想的現實,掌握生活於其最崇高的片刻中。拜倫的敘事詩和在他的影響下產生的普希金的敘事詩就是這樣的。長篇和中篇小說此相反,描繪一切平庸現實中的生活,無論它們是用詩或散文些出來。因此,《奧涅金》是詩體小說,而非敘事詩。」⑧

的確,像拜倫的《唐·璜》中寫海島、土耳其宮廷、戰場,普希金《茨岡》中寫吉卜賽人大篷車隊都是一種被理想化了的、閃者光輝的環境,是一種特殊的情景,而不是如實的平凡的典型環境。別林斯基從文藝思潮的更替和創作方法的特點上,區別了敘事詩與小說對環境的描繪的不同。但更重要的還在詩體小說不同於散文小說之處。散文小說也寫典型環境,像果戈理的《死魂靈》、巴爾扎克的《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所寫。那些典型環境的描寫是日常的、平凡的、有代表性的,沒有理想化;然而,它們是那麼細膩、冗長、堆砌了那麼多的細節。伏蓋公寓也好,索謨城的景象也好,俄國地主的莊園也好,任何一個描寫點,任何一個鏡頭,都是停留在視線中,被生發開來,逐層的、逐項的被加以描畫,那是一種過份細膩的、汕畫式、多層次的描畫。任何一點聲音、光線、輪廓、陰影、色調的細小之處與微妙變化,重要一點的登場人物的穿戴衣飾、音容笑貌、舉止言談,都要被纖細地描寫到。而在詩體小說中,則不是這樣。《奧涅金》中典型環境的描繪是有極大的概括性的,在一個鏡頭與畫面中是有廣泛性的,細節在其中只是偶而出現的例證或組合面面的因素。這是它描繪典型環境的特色。

我們來看看普希金如何寫達吉亞娜命名日這個喜慶的場面吧:當黎明用絳紫的手,從清晨的山谷裡引出朝陽,拉林家便擠滿了客人,全蓬和半蓬的馬車或雪橇來到門口,人們便在大廳裡寒暄、接吻、笑、嚷、乳母喊、孩子哭、叭兒狗叫,十分熱鬧,上場的有:

肥胖的普斯佳可夫來了

帶著身軀魁梧的太太;

格沃茲金,一位傑出的主人,

貧窮農奴的所有者;

斯科季寧夫婦,白髮蒼蒼,

帶著各種年齡的孩子:

從三十歲的可數到兩歲的;

縣城花花公子別斯土什可夫,

我的叔伯兄弟布揚諾夫

滿臉柔毛,戴著有簷帽……

還有退職的參事伏良諾夫

一個笨重的造謠家,老騙子、

饞死鬼、受賄者和小丑。

(第五章,第二十六節)

接著是蜻蜓點水般地描寫飲宴與舞會及奧涅金同連斯基矛盾。普希金在詩體小說中描寫典型環境用了素描的筆法,只是勾出一個大致輪廓,在重點之處,略加一些色彩和多畫兒條線條。不同的是,素描常就一點去概括,而他筆下的畫面卻囊括著時間、空間較廣泛的事物。如描寫命名日參加者,他不是逐人逐事地細膩描繪,而是一筆就點到許多人與事。為了不顯得抽象,他又在重點處,引用細節例證,加點色彩來點染斯科季寧夫婦的白髮、布揚諾夫的帽子與滿臉柔毛。這是一種點面結合、略加勾勒的寫法。

普希金的《奧涅金》既然不是散文小說而是詩體小說,它作為一種詩、一種小說體詩,不但不同於散文小說的只重在敘述,而且也和一般敘事詩不同。它只選取和集中事物的有詩意的片段,並把生活中平淡的東西予以詩化。正如別林斯基在《詩底類和型》一文中說的,」 普希金的《奧涅金》也該列為抒情史詩類。儘管生活中的平淡事件構成為《奧涅金》內容的絕大部分,可是這種平淡是寫在活潑、妙曼、愉快、詩意而和諧的詩句中的,這種詩句甚至在閃著諷刺火花的時候,也為憂鬱——一種純抒情的因素所融合。」⑨的確,《奧涅金》中敘事與抒情相結合、平淡生活的描述與詩意的感受之抒發相結合,是很突出的。它不但表現了客觀描繪的男女主人公奧涅金、達吉亞娜、連斯基的形象,而且表現了詩人自己的形象、一個抒情的主人公的形象。《奧涅金》是普希金心靈的鏡子、心靈的寫照,表現了詩人心靈的歷程。在詩休小說的抒情插筆和哲理爭論中、在對所描繪的平淡生活的評議中,表現了詩人對俄羅斯城鄉社會和貴族生活的態度。詩人的有關政治、經濟、社會、藝術、教育、民俗等等觀點都在《奧涅金》中有所表現。在詩休小說中還常常提到普希金過去的藝術創作和往昔的生活。普希金的自傳成分、創作道路:皇村中學在彼得保社交界、南方逆旅、浪漫主義長詩的寫作。北方鄉村的幽禁和離開、甚至普希金的愛情生活,都融化在詩篇中並有機地包含在抒情部分中。如第一章中寫奧涅金來到仕女如雲的舞會上,那裡美人的秀足飛旋,詩人從而感慨自已逝去的歡樂,聯想到自己愛情中曾遇到過的、踩過宮廷地毯、又留在茫茫雪原上的足跡,歌頌在黑海岸所見的拉也夫斯基將軍女兒在踏水奔跑的小腳。詩人羨慕海浪可以吻那雙秀足,而在流放中的自己卻只有痛苦。繼而承前轉寫奧涅金從舞會回來。普希金在這裡,用自己對小腳的回憶與感嘆,取代了奧涅金所出席的舞會的豪華場面的描繪。這種抒情詩般的插入並不突兀,詩人似乎化成了在場的旁觀者,面對翩翩起舞的秀足,陷入深思。待到從幻想裡醒來,舞會已散場。這些地方的敘事描寫部分與抒情議論部分融合得天衣無縫。

詩人作為一位事件的目擊者和敘述人,他不是隱在書外冷眼旁觀作客觀講述,而是以一個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出現在讀者面前。他不時地對各種景象、場面、事件和社會現象發出各種感慨:感嘆、稱讚、憐惜、鄙夷、譏誚、評議、哀怨,這些聲音中顯示著詩人的、也是抒情主人公的個性。這是一個嚮往自由、有人道精神、把反抗筆鋒指向陳腐保守的貴族地主世界的詩人的個性。詩的抒情的調子,隨其歷史的發展、隨著詩人個人情緒的發展而在變化。我們從詩人1824年寫成的第一章裡,還可以看到輕鬆詼諧的調子。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了,普希金被幽禁在鄉村,之後被沙皇調至首都加以監視,他陷入悲憤與孤獨。這時,他寫出了第五、六章,其中連斯基死了,詩體小說中顯出了陰鬱的調子,對貴族世界的抨擊也就更猛烈了一些。這是詩人對尼古拉一世反動統治時期社會黑暗的慣感的反映。如第一章寫上流社會的沙龍,只見燈火輝煌、人影綽約,其中聚集著時髦的女士和「怪物」。大廳裡跳起舞來馬靴叮咚,音樂震耳,旁座還有女人嫉妒的私語。詩人這時在議論中警告當父母的小心女兒被人勾引。說得諧趣。而第七章寫貴族世界,則在描述中加進抨擊與嘲弄。詩人如此評議道:

他們全都這麼萎靡和淡漠;

甚至他們的詆毀也枯燥乏味;

在他們無結果的乾癟話語、

爭論、造謠中傷、傳播消息裡,

一整天也迸發不出有趣的思想,

哪怕是漫不經心和意料之外的;

即使為了開玩笑,心也不激動,

也笑不出懶散的智慧來。

而且,你在空虛的上流社會,

甚至連有趣的愚蠢也遇不到

(第七章,第四十八節)

詩人以憤怒和哀傷的抒情調子評述即將崩潰面且無可救藥的貴族社會。

普希金的《奧涅金》既是小說,又是詩。但它不單是小說其內容,詩其形式,而是詩與小說從內容到形式的結合。因此,它在結構上也表現出一種獨特性。通常見的長篇小說,其結構可分兩大類,一類是遊記體的如流浪漢小說,多半以一個主人公為線索,他走到哪裡,就描寫到那裡。他在哪裡遇見什麼人什麼事,就描寫新出現的人物和新的情節。一個環節、一個場面過去了,就後續著另一個環節、場面,次要登場人物也更換了,或者再也不出場。另一類是各種生活交織形式的。小說中許多人、幾件事,圍繞其中一個或幾個中心人物穿插交織起來,通過人物之間的愛情、血緣、友誼,恩仇等關係,使形象組成一個網,形成一個形象體系,小說在多線索、場面套接、情節交替與融合中向前發展。前一種結構考慮縱向的推進多,後一種結構照順橫向的聯接多。至於通常見的敘事詩(史詩,長詩) ,其結構是自由的,它常以一個人或一個民族的某個事件變故的前因後果與過程為主幹,穿插進不太多的次要情節與次要人物,以及詩人對大自然與社會環境的描寫和詩人的抒情。普希金的《奧涅金》作為小體的詩,其結構就不同於上述體裁的一般結構。這種特殊體裁詩篇,雖以奧涅金為主,但詩人又從偏愛出發多寫了達吉亞娜,也寫進了連斯基。它既沿著奧涅金從離開鄉村去到各地浪遊,直至又回到彼得堡。但它又不限於遊記體。奧涅金到鄉村後,詩人的筆墨的重心卻轉到了達吉亞娜身上(寫信、過命名日,在奧涅金走過後去看他書齋,去莫斯科嫁人……)。然而,又不是像《安娜·卡列尼娜》中列文和安娜兩條線交錯,它絕不是奧涅金與達吉亞娜平行故事的交錯。在《奧涅金》中縱向推進的發展和橫向聯接的擴展都存在。此外,《奧涅金》不似敘事詩的重在事件的變故,而同時重在人物個性的揭示,甚至停頓下情節發展來深入剖析人物個性。這不是一人一事的長詩(如普希金的「南方長詩」)而是多人多事的小說。這樣,體裁的特殊就形成了《奧涅金》結構的特殊。

關於《奧涅金》的結構,我們得從安年科夫發現的普希金的一個黑皮本說起。在這個本子上,1830年,普希金記下了他關於《奧涅金》的寫作事宜,原文是:

第一部。 前言。

一歌,憂鬱病。吉希鳥夫,奧德薩。

二歌,詩人。奧德薩。1824。

三歌,小姐。奧德薩。來哈[依洛夫斯柯耶]。1824。

第二部

四歌,鄉村。米哈依洛夫[斯柯耶]。1825。

五歌,命名日。米哈[依洛夫斯柯耶]。1825,1826。

六歌,決鬥。米哈[依洛夫斯柯耶]。1826。

第三部

七歌,莫斯科。米哈[依洛夫斯柯耶]。馬林尼克。1827, 1828。

八歌,遊歷。莫斯[科]。1829。巴夫洛[夫斯柯依]。鮑羅[金諾]。

九歌,上流社會。鮑羅[金諾]。

附註:1823年5月9日。吉希鳥夫。

1830年9月25日。鮑羅金諾。

7年,4個月,又17天。⑩

普希金這份材料中的「歌」,就是「第兒章」。其後,是那一章的標題 (現在出版的書中,各章標題都去掉了)。標題後面是寫作這一歌時詩人所在的地點。再後面是完成年代。「附註」是從開始寫作到完成的具體日期,結算出總共用去的時間。儘管這份材料是記載創作的時間與地點的,但從普希金的記錄中,可以看由,這部小說的結構的特點。《奧涅金》的結構中,有典雅勻稱面無神奇突兀。這種九宮格一般的結構具體內容安排與布局如下:

除去獻詩,第一部包括前前三章:第一章「憂鬱病」重在寫奧涅金;第二章「詩人」重在寫連斯基;第三章重在寫達吉亞娜。第一部是交代,每一章寫一個主要人物。第二部包括第四、五、六三章,第四章「鄉村」寫奧涅金與達吉亞娜的愛情糾葛,也寫連斯基對奧爾加的愛情,第五章「命名日」寫達吉亞娜的夢兆與命名日舞會上連斯基與奧涅金的矛盾;第六章「決鬥」寫連斯基決鬥前的心情與被殺,以及奧涅金殺死朋友後的惆悵。第二都是情節開展,衝突不斷推進的中心環節。第三部也是三章:第七章「莫斯科」寫連斯基死後奧爾加嫁人遠走,奧涅金也離去,達吉亞娜在痛苦中覺悟,後來又去莫斯科嫁人。第八章「遊歷」是現在詩篇附錄的「奧涅金的旅行」(片斷),寫奧涅金在南俄的浪遊;第九章 (即現在的第八章)「上流社會」寫奧涅金回到彼得堡遇見達吉亞娜並求愛、遭到拒絕的事。第三部也是一個交代,交代主人公的下落和結局。這種九宮格式的結構是非常均衡勻稱而穩重的,緊湊得不見一絲散亂,這是一種精心設計的布局。

《奧涅金》結構的勻稱,還在於它使用了對比和照應的手法。小說寫了兩對男女,奧涅金與達吉亞娜一對為主,連斯基與奧爾加一對為輔,也是一個對比。西位男青年,性格氣質對比得很鮮明:一個老練、一個天真;一個憂鬱、一個樂觀;一個理智、一個熱情;一個重實際、一個好幻想;一個冷漠如冰、一個熱烈似火;一個好靜如巖石、一個好動賽海浪;一個是懷疑主義的思考者、一個是浪漫主義的詩人。拉林家的兩個女兒,也是性格氣質截然不同的:一個穩重、一個輕佻;一個內向而沉思、一個外露而淺薄;一個對愛情很重視、一個則朝秦暮楚;一個蒼白而嫻靜、一個紅潤而活潑。就男女主人公二人來看,也是比襯得周密的。在鄉村,達吉亞娜熱烈地愛上奧涅金而後者冷靜地拒絕她;最後反過來,在上流社會奧涅金燃起愛的火焰,但是遭達吉亞娜的拒絕。兩人都寫過同樣性質的求愛信,其中表白的內心的激動與痛苦都差不多,有些話都很相似。拒絕愛情追求時,二人都有長篇大論的獨白來解釋自己拒絕的原因和內在的思想感情。這些結構上都帶有對稱、均衡的特色。

(八)《葉甫蓋尼↑奧涅金》的語言藝術

《奧涅金》的詩的語言高度藝術化,也是這部詩體小說的一大特色。它表現人物內心世界時,通過書信、對話、獨白,真是傾心置腹。詩的語言將極端複雜奧秘和變化萬千的精神世界展現在人們面前。《奧涅金》的語言,傾述起來,娓娓動聽,感人肺腑;評議起來,侃侃而談,邏輯服人;它敘事,流暢如奔溪,它描繪,絢麗似彩虹;它諷刺,犀利賽匕首,它諧趣,雋永像醇醪。寫高山大海時,語言磅礴而氣象萬千,寫花草樹木時,語言秀美而生機盎然。歡樂、哀婉、滑稽、莊嚴,語言各得其所,明快、含蓄、純樸、華美,語言也形成規範。《奧涅金》語言的詞彙之豐富是罕見的。山川河海、街市房宇、春夏秋冬、音容笑貌、吃穿住用、歌舞宴會,沒有哪個同一類的不同種事物和不同場面描寫時用多了重複過的詞語。普希金表現了靈活運用俄羅斯語言的高度才能,以致使這部作品成為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典範。

談到這裡,我們要特別提到「奧涅金詩節」。這是普希金創造的一種新的、獨一無二的商籟體。這種十四行詩,每行四個音步,一種用抑揚格的節奏,每四行換一種押韻的方式,靈話而嚴格。除了「少女的歌」和兩封信,再不計別稿、草稿、刪節與附錄,僅目前正文八章有的371節半詩看,全部都是這樣一種嚴格的「奧涅金詩節」。

《奧涅金》是內容博大精深、豐富深刻的小説,是藝術精美高妙、靈活嚴整的詩,更是俄國文學史上獨特的、被後人稱為「學校」、典範、淵源的詩體小説。

[注]

①引自布羅茨基,《俄國文學史》(上)第353頁,作家出版1954年版。

②普希金:《葉甫蓋尼·奧涅金》,呂熒譯,人民文學出版社,1954年版,下同。

① 林斯基:《亞歷山大·普希金的作品》,見孫楚良譯《論普希金的》,第119頁,泥土社,1953年。

② 同上,第116頁。

③ 同上,第107-108頁。

⑥《論普希金的》第165頁。

⑦《別林斯基論文學》中譯本第113頁。

⑧ 同上第196頁。

⑨《別林斯基論文學》第17頁。

⑩轉引自:布羅茨基:《普希金的小說》第12-13頁,莫斯科1957年俄文版。

以《論普希金的小說體詩》為題

刊於《揚州師院學報》1983年第5期

(註:本文作者已經授權本頭條)

(馬家駿 河北清苑人,1929年10月5日生,現為陝西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中國電影家協會會員、陝西省外國文學學會名譽會長(原會長)、中國外國文學學會原理事、中國俄羅斯文學研究會原理事、陝西省高等學校戲曲研究會原會長、陝西詩詞學會原顧問、陝西省社會科學學會聯合會原常務理事、陝西省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先進個人、陝西省教書育人先進教師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獨著有《十九世紀俄羅斯文學》、《美學史的新階段》、《詩歌探藝》、《世界文學探究》等12種;與女兒馬曉翽二人合著《世界文學真髓》、《西洋戲劇史》等4種;主編有《世界文學史》(3卷)、《高爾基創作研究》等9種;編輯有《歐美現代派文學30講》等4種;參編合著有《馬列文論百題》、《文化學研究方法》、《東方文學50講》、《二十世紀西方文學》等40多種。

名列《中國作家大辭典》、《中華詩人大辭典》、《中國社會科學學者大辭典》、劍橋《國際傳記辭典》(英文第27版)、俄羅斯科學院世界文學研究所《國外俄羅斯學專家名錄》(俄文版)、《陝西百年文藝經典》等40餘種。)

,
同类文章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陳冠希被曝當爸爸 老婆維密超模露點照觀看

6月12日,有網友曬出陳冠希和秦舒培為女兒舉辦百日宴的照片,陳冠希抱著女兒盡顯父愛,身旁站著秦舒培和家人。網友還曝陳冠希女兒名字是Alaia,此前秦舒培曾多次被傳懷孕及在美國生產。去年陳冠希秦舒培曾同逛嬰兒用品店;今年1月有網友偶遇秦舒培,稱其肚子凸起;今年4月有爆料稱秦舒培已誕下女兒。秦舒培是90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 電車之狼尾行系列你喜歡哪個?

工口遊戲,很多人應該都聽說過,工口遊戲其實就是日本遊戲產業裡面一些尺度較大的遊戲,我們也都了解日本的遊戲行業是很發達的,其中自然也少不了一些涉及大尺度的色情遊戲,工口遊戲就是這個一個類別的,下面讓我們來盤點幾個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日本十八禁的工口遊戲:一、性感沙灘那個被碧撥蕩漾清可見底的海水圍繞的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十大被禁播的女團MV 尺度太大令人慾罷不能(視頻)

韓國的女團是一直是以性感而聞名,不僅在韓國有一大批的粉絲,就連中國和歐美國家也有一大票的粉絲,小編自然也是韓國女團粉絲大軍中的一員,看過韓國女團MV的人都知道,一向尺度是非常大的,各種誘惑性的東西看得欲罷不能,然而也正是因為尺度太大而遭到禁播,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看那些被禁播的MV。一、Stella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始末 因愛生恨散布大量豔照

莫菁門事件是發生在2010年廣西柳州的一次「豔照門事件」,那時候時下流行各種門事件,而廣西柳州莫菁門事件之所以能引起網絡上極大的討論,就是因為網友認為發帖者的行為已經超越了道德底線,莫菁門事件中究竟有什麼愛恨情仇呢?莫菁門事件:莫菁,女,廣西柳州人。2010年11月,一名柳州女子的不雅「豔照」在網際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萬人騎是什麼意思?她演過哪些三級片?

陳法蓉是香港著名的女藝人之一,曾經還獲得1989年香港小姐的冠軍,可以說是一位老牌的港姐代表,曾經也有演過三級片,網上曾經有一種對於她的說法是「萬人騎」,說的就是她的感情經歷十分豐富,交往過很多任的男朋友,最後都沒有一個好的結果。陳法蓉介紹:陳法蓉,1967年10月28日出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宿遷,中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與李雙江婚外情?關係曖昧是真的嗎?

蔣英是中國最傑出的女聲樂家,中國航天之父錢學森的夫人,武俠小說大師金庸的表姐,大詩人徐志摩的表妹,看到這麼多人的名字你一定會驚嘆,而在網上曾有流傳蔣英與李雙江的婚外情事件也是引起不小的轟動,蔣英與李雙江是真的嗎,讓我們一起去揭秘事情的真相。蔣英簡介:蔣英生於1919年9月7日,浙江海寧人,中國最傑出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狼心狗肺》《你的淺笑》誰曲子更密鑼緊鼓

港島妹妹和梵谷先生:天津嘉年華梁龍說:這不都坐著呢嗎我們說:坐下,牛逼安保說:菠菜賤賣。2019年10月28日 (114)|lululu0726:搖滾是音樂 聽音樂不聽音樂光聽歌詞?前戲不重要麼各位?2020年11月16日 (51)|死在柯本槍下:前面叨咕的是不是:上班了上班了他媽媽沒話說?2021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錄音門事件 因侮辱詹姆斯而遭到封殺?

柯凡,中國籃球解說員,看過NBA的朋友肯定對於他不會太陌生,柯凡搭檔過很多著名的體育解說員,但是因為在2015-2016NBA總決賽期間曝出的錄音門事件中侮辱了詹姆斯被球迷口誅筆伐,柯凡也因此被暫時停止工作反省,柯凡究竟有沒有被封殺呢?柯凡簡介:柯凡,男,北京市人,1986年3月29日出生。籃球解說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病態三部曲背後虐心的故事 打回原形/防不勝防/十面埋伏

黃偉文是香港樂壇著名的作詞人,他給很多音樂人都寫過歌詞也都是耳熟能詳,比如說《可惜我是水瓶座》《浮誇》《下一站天后》《喜帖街》等等,他的歌能讓人產生非常多的共鳴,在病態三部曲中更是引起無數人對於愛情的遺憾,他的病態三部曲分別是哪三首呢?病態三部曲:《打回原形》《打回原形》講愛之卑微。在愛情裡面,人難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愛你這樣傻》與《你從未說過愛我》哪首變幻莫測

南極不季寞:90後聽這種歌的還有幾個2015年9月20日 (6017)|Ea-bon:真系好聽無得頂啊,睇下幾多人卑贊!!12015年12月2日 (2092)|麥芽先生:唱歌的也傻聽歌的也傻2015年3月27日 (867)|六級詞彙小能手:22歲的阿姨沒有談過戀愛但是喜歡著一個人。2017年10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