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19:19:56 1
一種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適用於壓電器件驅動領域,提供了一種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在本發明中,通過對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和電能充放控制模塊的通斷進行組合控制以實現直流電源對壓電器件進行充電、壓電器件向電容模塊放電、電容模塊對壓電器件進行充電或壓電器件對地放電,達到了驅動壓電器件或回收壓電器件所釋放的電荷的目的,整個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功耗小、電路結構簡單且體積小,降低了電路成本,從而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體積大、功耗大且成本高的問題。
【專利說明】—種壓電器件驅動電路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明屬於壓電器件驅動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壓電器件驅動電路。
【背景技術】
[0002]在現有的線性驅動電路或數字開關驅動電路中,是直接從功率放大器或數字電路的輸出管腳驅動壓電器件(如壓電陶瓷蜂鳴片、壓電陶瓷超聲波換能器)。由於壓電器件的電容量大,基本上可等效於一純電容負載,若其驅動電壓為U,電容量為C及驅動頻率為f,則驅動電路在最佳工作條件下對壓電器件進行驅動所消耗的理論功率為U2Cf ;但在實際情況下,驅動電路中的開關器件及其分布電阻會造成50%的功率損耗,所以壓電器件所得到的功率僅為0.5U2Cf (即充放電效率為50%),且減小開關器件的電阻也並不能降低其功率損耗。
[0003]針對上述壓電器件所得到的功率低的問題,現有技術通過採用電感器與壓電器件的電容諧振,由電感器與壓電器件進行電場能量與磁場能量的交換以達到高效率驅動壓電器件的目的;然而,現有技術在驅動電路的驅動頻率較低時,需要大電感量且高品質因數的電感器才能實現對壓電器件的驅動,這樣則會增大驅動電路的體積,增加驅動電路的成本,且電感器本身的功耗也較大,從而導致驅動電路的功耗也相應地增加。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壓電器件驅動電路,旨在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體積大、功耗大且成本高的問題。
[0005]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壓電器件驅動電路,與直流電源及壓電器件連接,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接地,所述壓電器件驅動電路還包括:
[0006]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電能充放控制模塊及電容模塊;
[0007]所述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與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及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所述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用於以開關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直流電源對所述壓電器件進行充電或控制所述壓電器件對地進行放電;
[0008]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與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及所述電容模塊連接,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用於以開關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電容模塊與所述壓電器件之間的電能充放操作;
[0009]所述電容模塊與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二端及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接,所述電容模塊用於根據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的開關控制與所述壓電器件進行電能充放操作;
[0010]所述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和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根據所述壓電器件的電容量、所述電容模塊的電容量及整個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內阻確定導通時間和斷開時間以對所述壓電器件和所述電容模塊進行充放電平衡控制。
[0011 ] 在本發明中,通過對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和電能充放控制模塊的通斷進行組合控制以實現直流電源對壓電器件進行充電、壓電器件向電容模塊放電、電容模塊對壓電器件進行充電或壓電器件對地放電,達到了驅動壓電器件或回收壓電器件所釋放的電荷的目的,整個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功耗小、電路結構簡單且體積小,降低了電路成本,從而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體積大、功耗大且成本高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模塊結構圖;
[0013]圖2是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示例電路結構圖;
[0014]圖3是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示例電路結構圖;
[0015]圖4是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提供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示例電路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6]為了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並不用於限定本發明。
[0017]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對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和電能充放控制模塊的通斷進行組合控制以實現直流電源對壓電器件進行充電、壓電器件向電容模塊放電、電容模塊對壓電器件進行充電或壓電器件對地放電,達到了驅動壓電器件或回收壓電器件所釋放的電荷的目的。
[0018]圖1示出了本發明實施例所提供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模塊結構,為了便於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0019]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與直流電源200及壓電器件300連接,直流電源200的負極接地,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還包括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101、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及電容模塊103。
[0020]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101與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及直流電源200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101用於以開關控制模式控制直流電源200對壓電器件300進行充電或控制壓電器件300對地進行放電;
[0021]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與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及電容模塊103連接,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用於以開關控制模式控制電容模塊103與壓電器件300之間的電能充放操作;
[0022]電容模塊103與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及直流電源200的負極相連接,電容模塊103用於根據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的開關控制與壓電器件300進行電能充放操作;
[0023]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101和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根據壓電器件300的電容量、電容模塊103的電容量及整個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的內阻確定導通時間和斷開時間以對壓電器件300和電容模塊103進行充放電平衡控制。
[0024]其中,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的內阻包括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101的內阻、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的內阻、電容模塊103的內阻、壓電器件300的內阻以及導線的內阻。
[0025]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圖1所示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的具體實現進行詳細描述:
[0026]實施例一:
[0027]圖2示出了本發明第一實施例所提供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示例電路結構,為了便於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0028]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101包括第一開關SI和第二開關S2,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為第三開關S3,電容模塊103為第一電容Cl ;
[0029]第一開關SI的第一端接直流電源200的正極,第一開關SI的第二端和第二開關S2的第一端共接於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第二開關S2的第二端同時與直流電源200的負極及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相連接,第三開關S3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與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和第一電容Cl的第一端連接,第一電容Cl的第二端與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共接於直流電源200的負極。
[0030]進一步地,第一開關S1、第二開關S2及第三開關S3可以是機械觸點開關、半導體開關器件或光電開關器件。其中,機械觸點開關可以是以繼電器為核心開關器件的開關電路或手 動開關;半導體開關器件可以是以三極體、MOS管、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或IGBT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絕緣柵雙極電晶體)為核心開關器件的開關電路;光電開關器件可以是以光電I禹合器、光電二極體或光電三極體為核心開關器件的開關電路。
[0031 ] 進一步地,第一電容Cl可為任意類型的電容器,其電容值是壓電器件300的電容值的10-100倍,這樣就能在第一電容Cl和直流電源200先後對壓電器件300進行驅動後,保證對壓電器件300的充放電效率接近傳統驅動電路的充放電效率的200%。當第一電容Cl的電容量為壓電器件的電容量的10倍時,充放電效率已經接近理想充放電效率的96%,且充放電效率是隨第一電容Cl的電容量的增大而提高的。然而,考慮到成本和電路體積,具備過大電容量的電容都較為不實用,所以將第一電容Cl的電容量選取為壓電器件的電容量的10倍時的充放電效率作為理想充放電效率。假如壓電器件300的電容值為10nF,則第一電容Cl的電容值的取值範圍是0.1 μ廣I μ F。
[0032]以下結合工作原理對上述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作進一步說明:
[0033]為了能夠實現對壓電器件300的驅動和電荷回收,需要保證第一開關S1、第二開關S2及第三開關S3的通斷按照以下各步驟順序進行控制:
[0034](I)第一開關SI和第二開關S2斷開,且第三開關S3導通,則第一電容Cl通過第三開關S3向壓電器件300進行正相充電(即從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對其進行充電)。
[0035](2)第一開關SI導通,第二開關S2和第三開關S3均斷開,則直流電源200通過第一開關SI對壓電器件300正相充電。
[0036](3)第一開關SI和第二開關S2斷開,且第三開關S3導通,則壓電器件300通過第三開關S3向第一電容Cl放電(即對第一電容Cl充電)。
[0037](4)第一開關SI和第三開關S3斷開,且第二開關S2導通,則壓電器件300通過第二開關S2對地放電。
[0038]在上述步驟(1)至(4)中,第一開關S1、第二開關S2及第三開關S3的導通時間和斷開時間是根據壓電器件300的電容量、第一電容Cl的電容量以及閉合迴路內的電阻(包括第一開關S1、第二開關S2及第三開關S3的內阻,第一電容Cl的內阻,壓電器件300的內阻和導線的內阻)進行控制的,以對壓電器件300和第一電容Cl實現充電或放電平衡,提高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的充放電效率。此外,通過順序循環上述步驟(1)至(4)便能夠實現對壓電器件300的循環驅動和電荷回收。
[0039]實施例二:
[0040]圖3示出了本發明第二實施例所提供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示例電路結構,為了便於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0041]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101包括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及第七開關S7,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包括第八開關S8、第九開關S9、第十開關SlO及第十一開關Sll,電容模塊103為第二電容C2。
[0042]第四開關S4的第一端與第五開關S5的第一端共接於直流電源200的正極,第四開關S4的第二端與第六開關S6的第一端共接於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第五開關S5的第二端與第七開關S7的第一端共接於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第六開關S6的第二端與第七開關S7的第二端共接於直流電源200的負極,第八開關S8的第一端與第九開關S9的第一端共接於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第八開關S8的第二端同時與第二電容C2的第一端及第十開關SlO的第一端連接,第九開關S9的第二端同時與第二電容C2的第二端及第十一開關Sll的第一端相連接,第十開關SlO的第二端與第十一開關Sll的第二端共接於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
[0043]進一步地,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第七開關S7、第八開關S8、第九開關S9、第十開關SlO及第十一開關Sll可以是機械觸點開關、半導體開關器件或光電開關器件。其中,機械觸點開關可以是以繼電器為核心開關器件的開關電路或手動開關;半導體開關器件可以是以三極體、MOS管、MOSFET或IGBT為核心開關器件的開關電路;光電開關器件可以是以光電耦合器、光電二極體或光電三極體為核心開關器件的開關電路。
[0044]進一步地,第二電容C2可為任意類型的電容器,其電容值是壓電器件300的電容值的10-100倍,這樣就能在第二電容C`2和直流電源200先後對壓電器件300進行驅動後,保證對壓電器件300的充放電效率接近傳統驅動電路的充放電效率的200%。當第二電容C2的電容量為壓電器件300的電容量的10倍時,充放電效率已經接近理想充放電效率的96%,且充放電效率是隨第二電容C2的電容量的增大而提高的。然而,考慮到成本和電路體積,具備過大電容量的電容都較為不實用,所以將第二電容C2的電容量選取為壓電器件的電容量的10倍時的充放電效率作為理想充放電效率。假如壓電器件300的電容值為10nF,則第二電容C2的電容值的取值範圍是0.1 μ廣I μ F。
[0045]以下結合工作原理對上述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作進一步說明:
[0046]為了能夠實現對壓電器件100的驅動和電荷回收,需要保證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第七開關S7、第八開關S8、第九開關S9、第十開關SlO及第十一開關Sll的通斷按照以下各步驟順序進行控制:
[0047](I)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第七開關S7、第九開關S9及第十開關SlO斷開,且第八開關S8和第十一開關Sll導通,則第二電容C2通過第八開關S8向壓電器件300進行正相充電(即從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對其進行充電)。
[0048](2)第四開關S4和第七開關S7導通,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第八開關S8、第九開關S9、第十開關SlO及第十一開關Sll均斷開,則直流電源200通過第四開關S4對壓電器件300正相充電。
[0049](3)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第七開關S7、第九開關S9及第十開關SlO斷開,且第八開關S8和第十一開關Sll導通,則壓電器件300通過第八開關S8向進行第二電容C2正相放電(即從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對第二電容C2充電)。
[0050](4)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八開關S8、第九開關S9、第十開關SlO及第十一開關Sll斷開,且第六開關S6和第七開關S7導通,則壓電器件300通過第六開關S6和第七開關S7對地反相放電(即從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對地放電)。
[0051](5)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第七開關S7、第八開關S8及第十一開關Sll斷開,且第九開關S9和第十開關SlO導通,則第二電容C2通過第十開關SlO對壓電器件300反相充電(即從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對其進行充電)。
[0052](6)第四開關S4、第七開關S7、第八開關S8、第九開關S9、第十開關SlO及第十一開關Sll斷開,且第五開關S5和第六開關S6導通,則直流電源200通過第五開關S5對壓電器件300反相充電。
[0053](7)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第七開關S7、第八開關S8及第十一開關Sll斷開,且第九開關S9和第十開關SlO導通,則壓電器件300向進行第二電容C2反相放電(即從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對第二電容C2充電)。
[0054](8)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八開關S8、第九開關S9、第十開關SlO及第十一開關Sll斷開,且第六開關S6和第七開關S7導通,則壓電器件300通過第六開關S6和第七開關S7對地反相放電。
[0055]在上述步驟(I)至(8)中,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第七開關S7、第八開關S8、第九開關S9、第十開關SlO及第十一開關Sll的導通時間和斷開時間是根據壓電器件300的電容量、第二電容C2的電容量以及閉合迴路內的電阻(包括第四開關S4、第五開關S5、第六開關S6、第七開關S7、第八開關S8、第九開關S9、第十開關SlO及第十一開關SI I的內阻,第二電容C2的內阻,壓電器件300的內阻和導線的內阻)進行控制的,從而對壓電器件300和第二電容C2實現充電或放電平衡,提高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的充放電效率。此外,通過順序循環上述步驟(I)至(8)便能夠實現對壓電器件300的循環驅動和電荷回收。
[0056]實施例三:
[0057]圖4示出了本發明第三實施例所提供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示例電路結構,為了便於說明,僅示出了與本發明相關的部分,詳述如下:
[0058]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101包括第十二開關S12和第十三開關S13,電能充放控制模塊102包括第十四開關S14和第十五開關S15,電容模塊103包括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十六開關S16及第十七開關S17。
[0059]第十二開關S12的第一端接直流電源200的正極,第十二開關S12的第二端與第十三開關S13的第一端共接於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第十三開關S13的第二端與直流電源200的負極及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相連接,第十四開關S14的第一端與第十五開關S15的第一端共同連接於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第十四開關S14的第二端同時與第十六開關S16的第一端及第三電容C3的第一端連接,第十五開關S15的第二端連接第四電容C4的第一端,第十六開關S16的第二端與第四電容C4的第二端共接於第十七開關S17的第一端,第十七開關S17的第二端與壓電器件300的第二端共接於直流電源200的負極。
[0060]進一步地,第十二開關S12、第十三開關S13、第十四開關S14、第十五開關S15、第十六開關S16及第十七開關S17可以是機械觸點開關、半導體開關器件或光電開關器件。其中,機械觸點開關可以是以繼電器為核心開關器件的開關電路或手動開關;半導體開關器件可以是以三極體、MOS管、MOSFET或IGBT為核心開關器件的開關電路;光電開關器件可以是以光電I禹合器、光電二極體或光電三極體為核心開關器件的開關電路。
[0061]進一步地,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可為任意類型的電容器,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的電容值相同,均是壓電器件300的電容值的10-100倍,這樣就能在第三電容C3與第四電容C4和直流電源200先後對壓電器件300進行驅動後,保證對壓電器件300的充放電效率接近傳統驅動電路的充放電效率的166%。當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的電容量為壓電器件的電容量的10倍時,充放電效率已經接近理想充放電效率的96%,且充放電效率是隨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的電容量的增大而提高的。然而,考慮到成本和電路體積,具備過大電容量的電容都較為不實用,所以將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的電容量選取為壓電器件的電容量的10倍時的充放電效率作為理想充放電效率。假如壓電器件300的電容值為10nF,則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的電容值的取值範圍均為0.1 μ廣I μ F。
[0062]以下結合工作原理對上述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作進一步說明:
[0063]為了能夠實現 對壓電器件300的驅動和電荷回收,需要保證第十二開關S12、第十三開關S13、第十四開關S14、第十五開關S15、第十六開關S16及第十七開關S17的通斷按照以下各步驟順序進行控制:
[0064](I)第十二開關S12、第十三開關S13、第十四開關S14及第十七開關S17均斷開,且第十五開關S15和第十六開關S16均導通,則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串聯通過第十五開關S15向壓電器件300進行正相充電(即從壓電器件300的第一端對其進行充電)。
[0065](2)第十二開關S12導通,第十三開關S13、第十四開關S14、第十五開關S15、第十六開關S16及第十七開關S17均斷開,則直流電源200通過第十二開關S12對壓電器件300進行正相充電。
[0066](3)第十二開關S12、第十三開關S13及第十六開關S16均斷開,且第十四開關S14、第十五開關S15及第十七開關S17均導通,則壓電器件300分別通過第十四開關S14和第十五開關S15向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放電(即同時對並聯的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進行充電)。
[0067](4)第十二開關S12、第十四開關S14、第十五開關S15、第十六開關S16及第十七開關S17均斷開,且第十三開關S13導通,則壓電器件300通過第十三開關S13對地放電。
[0068]在上述步驟(1)至(4)中,第十二開關S12、第十三開關S13、第十四開關S14、第十五開關S15、第十六開關S16及第十七開關S17的導通時間和斷開時間是根據壓電器件300的電容量、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的電容量以及閉合迴路內的電阻(包括第十二開關S12、第十三開關S13、第十四開關S14、第十五開關S15、第十六開關S16及第十七開關S17的內阻,第三電容C3的內阻、第四電容C4的內阻、壓電器件300的內阻及導線的內阻)進行控制的,從而對壓電器件300、第三電容C3和第四電容C4實現充電或放電平衡,提高壓電器件驅動電路100的充放電效率。此外,通過順序循環上述步驟(1)至(4)便能夠實現對壓電器件300的循環驅動和電荷回收。
[0069]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第二實施例及第三實施例所提供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均可應用於音頻訊響器、蜂鳴器、超聲波設備(如液體燃料霧化器、加溼器、粉碎機、超聲波焊接設備及測距設備等)、壓電效應動力設備(如壓電效應電動機、內燃機噴油嘴及噴墨印表機噴頭等)、壓電效應光開關及光調製器等需要採用壓電器件的設備。
[0070]在本發明實施例中,通過對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和電能充放控制模塊的通斷進行組合控制以實現直流電源對壓電器件進行充電、壓電器件向電容模塊放電、電容模塊對壓電器件進行充電或壓電器件對地放電,達到了驅動壓電器件或回收壓電器件所釋放的電荷的目的,整個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功耗小、電路結構簡單且體積小,降低了電路成本,從而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體積大、功耗大且成本高的問題。
[007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壓電器件驅動電路,與直流電源及壓電器件連接,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接地,其特徵在於,所述壓電器件驅動電路還包括: 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電能充放控制模塊及電容模塊; 所述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與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及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和負極相連接,所述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用於以開關控制模式控制所述直流電源對所述壓電器件進行充電或控制所述壓電器件對地進行放電; 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與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及所述電容模塊連接,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用於以開關控制模式控制所述電容模塊與所述壓電器件之間的電能充放操作; 所述電容模塊與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二端及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相連接,所述電容模塊用於根據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的開關控制與所述壓電器件進行電能充放操作; 所述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和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根據所述壓電器件的電容量、所述電容模塊的電容量及整個壓電器件驅動電路的內阻確定導通時間和斷開時間以對所述壓電器件和所述電容模塊進行充放電平衡控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 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包括第一開關和第二開關,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為第三開關,所述電容模塊為第一電容; 所述第一開關的第一端接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所述第一開關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一端共接於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開關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及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二端相連接,所述第三開關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別與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一電容的第二端與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二端共接於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開關、所述第二開關及所述第三開關是機械觸點開關、半導體開關器件或光電開關器件。
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一電容的電容值是所述壓電器件的電容值的10-100倍。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包括第四開關、第五開關、第六開關及第七開關,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包括第八開關、第九開關、第十開關及第十一開關,所述電容模塊為第二電容。 所述第四開關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五開關的第一端共接於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所述第四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六開關的第一端共接於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五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七開關的第一端共接於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二端,所述第六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第七開關的第二端共接於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所述第八開關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九開關的第一端共接於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八開關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一端及所述第十開關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九開關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二電容的第二端及所述第十一開關的第一端相連接,所述第十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一開關的第二端共接於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二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四開關、所述第五開關、所述第六開關、所述第七開關、所述第八開關、所述第九開關、所述第十開關及所述第十一開關是機械觸點開關、半導體開關器件或光電開關器件。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二電容的電容值是所述壓電器件的電容值的10-100倍。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壓電器件充放電控制模塊包括第十二開關和第十三開關,所述電能充放控制模塊包括第十四開關和第十五開關,所述電容模塊包括第三電容、第四電容、第十六開關及第十七開關。 所述第十二開關的第一端接所述直流電源的正極,所述第十二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十三開關的第一端共接於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三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及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二端相連接,所述第十四開關的第一端與所述第十五開關的第一端共同連接於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四開關的第二端同時與所述第十六開關的第一端及所述第三電容的第一端連接,所述第十五開關的第二端連接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一端,所述第十六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第四電容的第二端共接於所述第十七開關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七開關的第二端與所述壓電器件的第二端共接於所述直流電源的負極。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十二開關、所述第十三開關、所述第十四開關、 所述第十五開關、所述第十六開關及所述第十七開關是機械觸點開關、半導體開關器件或光電開關器件。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壓電器件驅動電路,其特徵在於,所述第三電容和所述第四電容的電容值相同,且所述第三電容和所述第四電容的電容值均是所述壓電器件的電容值的10~100倍。
【文檔編號】H03B5/32GK103715986SQ201210370354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8日
【發明者】黃臻 申請人:國民技術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