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庭 微商(起底張庭夫婦微商大網)
2023-06-20 04:29:58 3
出品|三言財經
昨日,「張庭林瑞陽公司涉嫌傳銷被查處」的話題登上熱搜首位,引發熱議。
據報導,根據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管局的一份回復函顯示,因TST庭秘密涉嫌傳銷,已被該局立案調查。並且市監局也向人民法院申請凍結了涉傳資金。據悉,涉及被凍結的資金達到6億元。
對此,今日凌晨,TST庭秘密官微發布聲明回應涉嫌傳銷被查處一事稱,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是一家合法經營的公司。公司感謝河北石家莊政府指導排查風險,目前公司運營一切正常,將積極配合相關部門工作。
此外,張庭、林瑞陽也轉發該條微博進行回應。
據極目新聞報導,今日上午,石家莊市裕華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反不正當競爭科工作人員表示,該傳銷組織具有跨度時間長、涉及人員多、涉案資金大三大特點,最早從2013年開始。
該工作人員稱,今年6月份就已經對此事立案調查,不過「具體人數不便透露,涉案金額我只能告訴你他涉案金額比較巨大。」
據介紹,目前此案已進入財務審計階段,下一步要該局將以審計數據為準對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進行處罰。而由於涉及範圍大,最終處罰結果或要等待一段時間。
此外,達爾威的涉傳資金已被申請採取保全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有關「張庭林瑞陽公司涉嫌傳銷」的多個話題仍然在微博熱搜榜中。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從目前的調查來判斷,這個傳銷組織屬於一種經營性傳銷行為,經營性的傳銷目前來看還不足以構成詐騙型的傳銷。
從明星到微商
TST在名人效應下撐起一個大網
常線下聚會,把代理商當「家人」
夫妻二人被稱「大哥、庭姐」
張庭在1989年正式出道,1991年,因出演電視劇《戲說乾隆》而被觀眾熟知。2000年,出演古裝喜劇《絕色雙嬌》,憑藉該劇在內地走紅。後來出演中國內地第一部穿越劇《穿越時空的愛戀》,在國內擁有較高的人氣。
而林瑞陽有「中國臺灣第一小生」之稱,曾在瓊瑤劇《一簾幽夢》等黃金檔電視連續劇中飾演男主角,備受關注。
不過後來林瑞陽改行經商,最後一個熒幕角色就是在《絕代雙驕》飾演燕南天,而張庭也正是因此劇而紅。
2003年,林瑞陽張庭成立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旗下擁有日化用品品牌「TST庭秘密」,以化妝品、護膚品為主打品類,並主要通過線上商城「庭秘密APP」和線下實體店的O2O方式進行產品銷售。
二人的名氣就是他們創業的最好武器,在那麼微商剛剛崛起的年代,有什麼比當紅明星的背書更有力的。
對於TST來說,張庭既是創始人,又是品牌的代言人。
TST的品牌理念是「選擇美麗,天生美麗」,而張庭當年的青春形象確實有一定廣告效力。
明星夫妻兩個。一個負責貌美如花,體現產品好用;另一個則塑造成一個好男人的形象,獲取了廣大女性特別是家庭婦女的信任。
另外,憑藉自己的圈層關係,很多明星為TST站臺。
至今我們看到,有代理商在招攬下線時,仍然貼出這樣一個海報:三對夫婦、六位明星股東。
在《穿越時空的愛戀》這部劇中,張庭和徐崢曾演對手戲,或因此徐崢陶虹夫婦成了TST的背書。
事實上,張庭在很長一段時間與陶虹都保持了較為親密的關係,經常是你上直播我助陣、你跳舞我伴舞。
張庭個人也十分活躍,她在微博、抖音等平臺高頻率的分享生活,向外界展示了一家四口幸福生活。
張庭狂愛發短視頻,從2018年5月份到現在,她總共發了2600多條短視頻,每年平均近700條,每天兩條。
此外,TST還請過蔣依依、林志玲、羅志祥等人代言過旗下的產品,以往活動中明道、胡海泉、曹格等都曾站臺。
2019年4月,TST還成為《極限挑戰》第五季特約贊助商。
通過名人效應,TST與普通微商產品劃分了界限。
為了凸顯正規和正能量,TST還會經常參與一些公益活動。在TST官網上的榮譽一欄中,排名第一的就是TST在2018年2月獲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政府頒發「2017年度青浦區納稅百強企業」。
當時甚至有傳聞說,達爾威一年「納稅21億」,引發熱議。後來有報導稱,達爾威2018年納稅額12.6億元,成為青浦區的納稅冠軍。
此外,張庭林瑞陽的高調還不止如此,比如給員工發十個月年終獎、17億買下上海總部大樓……
在TST的微商世界裡,所有人都是家人,而不是單純的商業夥伴。張庭林瑞陽把代理們稱之為家人,代理們則把他們兩個成為大哥、庭姐。
TST還會經常搞線下聚會,還曾組織豪華巨輪出海遊。周年慶典還會請不少明星參與。
TST官網稱,「7年多幫助1246萬人實現就業,輔導逾3300人成立創業公司,覆蓋消費人群1億」。
來到直播時代,張庭也沒落下。2020年張庭直播首秀就創下了2.56億元的銷售額,且此後的三場直播銷售額都連續過億。
可以說,從微商到電商再到直播,張庭林瑞陽夫婦可是一個風口沒錯過,賺的盆滿缽滿。
而就在今年初,張庭還在直播前哭訴,「你知道我有多努力嗎?」
有錢人世界,咱們真的不懂。
而在張庭成為微商女王之外,TST的代理模式一直以來都廣受爭議,它和傳銷到底有多近?
躺在致富夢裡的代理們
很多沒賺到錢
有的在閒魚甩貨
有的依然力挺tst:總有刁民想害朕
李旭反傳銷團隊曾分析過TST的獎金制度。
TST的代理分為藍卡和紅卡。在TST庭秘密APP註冊會員後,加入到一個代理團隊後就能升級為藍卡用戶,藍卡會員通過個人業績領取工資。
而要想賺更多的錢,可以升級到紅卡。紅卡不同於藍卡,紅卡有開卡功能。
藍卡和紅卡的共同點是首次單月業績滿2500元,享受160元的額外獎勵。但是藍卡與紅卡的獎金制度差距較大,所以代理在推廣過程中,會極力推薦新人升級為紅卡代理。
藍卡代理指的是不具備開卡資格的人,其所享有的業績返點就只有個人銷售部分的提成。
而紅卡除了能開卡,發展線下外,而隨著銷售額和等級越高,提成也就越高。另外,紅卡還有批零差獎金和自媒體教育推廣獎金。
在TST的模式中,紅卡才是核心。在紅卡模式中,會員可以通過發展下一級代理,增大銷售額,從而享受更高的提成比例。
而很多人為了達到更高的級別,就不得不通過大量發展下線或者囤貨的方式來實現。
而如果紅卡會員發展代理到100人、連續三個月團隊業績到10萬,還可以組建自己的公司,成為公司創始人,還能額外得到另外的提成。
有報導稱,為了獲得所謂的「董事長」頭銜,不少代理商會費勁心力發展下線,而為了業績需要,不得不自己囤大量貨。
躺在致富夢裡的代理們,卻發現錢都花在囤貨上,根本沒有掙到錢。
據報導,裕華區市監局反不正當競爭科工作人員稱,達爾威具備傳銷的三個特徵,即拉人頭、繳納入門費和團隊計酬的金字塔結構。
就在張庭林瑞陽公司涉嫌傳銷消息熱議的同時,還有代理在為TST力挺。「TST經得起考驗的微商」。
這個胡裡花哨的海報也是微商味十足,看來微商終究是微商,包裝的再高大上基因也改變不了。
在疑似TST的代理群中,有人堅稱「合法合規」,「這種新聞每年來一次沒事的」,「總有刁民想害朕」。
網友也是看不過去了,這個時候還在發展下線?
朋友圈裡也有代理出來為TST主持正義了,依舊勤勤懇懇的發朋友圈。
在微博搜索「TST」,出來了清一色的代理。也有代理跑到了閒魚上,有人不做代理了,要清理庫存;有人稱自用囤多了出手一點。
筆者詢問了幾個代理,幾乎所有人的口徑都差不多。大概意思都是做代理是自用,順便賺點零花錢。沒有人認為這是傳銷,包括那幾個要「退出清庫存」的代理。
這也許就是傳銷的魔力之處,又或許是一種清醒的糊塗。
不過,據李旭反傳銷團隊的最新消息。現在TST又更換了新模式,但是新模式依舊有涉嫌傳銷的風險。
張庭林瑞陽夫婦的商業版圖
天眼查App顯示,張庭相關公司有90家,其中,由其任法定代表人的公司77家,均位於上海市。
值得一提的是,成立於2021年的公司多半已註銷。
天眼查App顯示,今年9月8日,由張庭擔任法定代表人、執行董事兼總經理的9家企業註銷,包括上海浩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運凡企業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振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名理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等,註銷原因均為決議解散。這9家企業均成立於2021年,註冊資本均為4500萬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9月份,國家稅務總局辦公廳發了通知,加強文娛領域從業人員稅收管理。
而在幾個月後,薇婭、雪梨等頭部主播相繼被查出存在偷稅漏稅的情況,遭受了重罰,直播事業前途未知。
目前,張庭所有任職企業中經營狀態為存續或在業的有70餘家,涉及生物科技、投資管理、文化傳媒等領域。
林瑞陽(林吉榮)關聯69家公司,其中,張庭、林瑞陽夫婦與陶虹均在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任職。此前的11月,陶虹曾退出另一家與張庭林瑞陽夫婦的合夥公司的股東行列。
不過,陶虹只是改以公司代持股份,仍然是「淘不庭」第二大股東。據說,張庭當時還送了TST大樓的整一層給陶虹。
陶虹目前是TST主體上海達爾威貿易有限公司的股東。
截至目前,包括達爾威貿易公司在內,張庭與林瑞陽夫婦共同關聯11家公司。
事實上,伴隨TST的爭議一直未停止。
TST曾多次陷爛臉風波
還曾拖欠貨款被判賠
除了涉嫌傳銷外,TST還多次深陷爛臉風波。
早在2016年,就有多位消費者反映在使用TST活酵母產品之後出現不同程度的過敏,臉上出現硬疙瘩、痘痘等不正常症狀。
而對此,TST的解釋是「這是正常現象,排毒反應,排毒期停掉所用的產品,只用活酵母與保溼水。」
此外,據媒體此前報導,達爾威旗下十數個產品曾被出具了「責令改正」的檢查結果。
通過查詢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官網,在「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中發現,在2015年~2016年期間,由達爾威生產的TST逆齡系列、雪絨花系列等數十個產品,在進行備案後檢查時,都被出具了「責令改正」的檢查結果。
另外,達爾威曾詆毀競品被判賠15萬。
據悉,林瑞陽的微博「庭秘密微商林大哥」曾轉載「慕己公司出品的活酵母均為假貨」文章,慕己公司認為嚴重影響了公司聲譽,要求判令達爾威公司和林瑞陽道歉並賠償損失。最終法院判決達爾威公司賠償慕己公司15萬元。
今年7月份,TST因拖欠供貨商貨款36萬遭起訴。
判決書顯示,達爾威公司拖欠鑾威公司「電動睫毛卷翹器禮盒裝」訂單貨款36萬餘元、「潔面儀數據線」訂單貨款783元等,原審法院認為,達爾威公司以關聯公司與鑾威公司存在其他糾紛為由拒付系爭款項,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判決達爾威公司支付所欠貨款及相應違約金。達爾威公司上訴,被上海第二中級人民法院駁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