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裝置、系統、終端及存儲介質與流程
2023-06-19 13:14:13 2
1.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裝置、系統、終端及存儲介質,屬於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2.隨著人們對自我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斷提高,汽車的乘車舒適性也被要求的越來越高,而汽車空調作為汽車舒適性的典型代表,具有一定程度上被優化的前景。
3.現有的汽車空調通過車內溫度傳感器感知車內溫度並反饋給空調控制器,然後空調控制器發送信號調節空調系統中的執行機構,從而達到控制車內溫度的目的。
4.由於不同乘員對舒適性的要求不一樣,所以,需要人為對車內的溫度目標或者車內不同區域的溫度控制目標進行設定,汽車空調根據設定溫度目標和車內外環境工況決定空調的出風溫度和風量。同時需要手動調節出風口,調整空調出風吹向人體不同區域。由此可見,現有的汽車空調存在溫度控制不精確、出風方向無法智能調節等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5.針對現有技術的缺陷,本發明提出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裝置、系統、終端及存儲介質,通過根據當前車內環境溫度、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及控制模式得到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從而解決汽車空調存在溫度控制不精確、出風方向無法智能調節問題。
6.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7.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其應用於空調控制端,包括:
8.當接收到空調控制請求時,獲取所述空調控制請求中的控制模式以及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所述控制模式包括:掃風模式和智慧模式;
9.根據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及控制模式得到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
10.根據所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向所述智能出風口執行端發送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執行指令,以完成目標汽車空調控制操作。
11.優選的是,所述根據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及控制模式得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包括:
12.獲取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並判斷是否≤第一溫度閾值:
13.是,執行第一掃風判斷策略;
14.否,執行下一步驟;
15.獲取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並判斷是否≥第二溫度閾值:
16.是,執行第二掃風判斷策略;
17.否,重新獲取當前車內環境溫度並重新判斷;
18.所述第一掃風判斷策略,包括:
19.判斷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差值是否≤第一溫差閾值:
20.是,執行第一出風策略;
21.否,執行第二出風策略;
22.所述第二掃風判斷策略,包括:
23.判斷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差值是否≤第二溫差閾值:
24.是,執行第三出風策略;
25.否,執行第四出風策略。
26.優選的是,當所述控制模式為掃風模式時:
27.所述第一出風策略,包括:出風口左右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出風口上下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出風溫度為30℃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23℃,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28.當所述控制模式為智慧模式時:
29.所述第一出風策略,包括:所述出風口左右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所述出風口上下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所述出風溫度為30℃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28℃,持續兩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所述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30.優選的是,當所述控制模式為掃風模式時:
31.所述第二出風策略,包括:所述出風口左右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所述出風口上下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所述出風溫度為持續23℃,所述出風速度為持續0.2米/秒;
32.當所述控制模式為智慧模式時:
33.所述第二出風策略,包括:所述出風口左右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所述出風口上下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所述出風溫度為28℃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所述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34.優選的是,當所述控制模式為掃風模式時:
35.所述第三出風策略,包括:所述出風口左右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所述出風口上下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所述出風溫度為15℃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所述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36.當所述控制模式為智慧模式時:
37.所述第三出風策略,包括:所述出風口左右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所述出風口上下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所述出風溫度為15℃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20℃,持續兩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所述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38.優選的是,當所述控制模式為掃風模式時:
39.所述第四出風策略,包括:所述出風口左右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所述出風口上下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所述出風溫度為持續23℃,所述出風速度為持續0.2米/秒;
40.當所述控制模式為智慧模式時:
41.所述第四出風策略,包括:所述出風口左右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所述出風口上下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
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所述出風溫度為15℃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所述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42.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種汽車空調控制裝置,包括:
43.獲取模塊,用於當接收到空調控制請求時,獲取所述空調控制請求中的控制模式以及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所述控制模式包括:掃風模式和智慧模式;
44.判斷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及控制模式得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
45.發送模塊,用於根據所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向所述智能出風口執行端發送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執行指令,以完成目標汽車空調控制操作。
46.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種汽車空調控制系統,包括分別與空調控制端電性連接的溫度傳感器、面部識別裝置和智能出風口執行端;
47.其中,所述空調控制端用於當接收到空調控制請求時,獲取所述空調控制請求中的控制模式以及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所述控制模式包括:掃風模式和智慧模式;用於根據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及控制模式得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用於根據所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向所述智能出風口執行端發送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執行指令,以完成目標汽車空調控制操作;
48.所述溫度傳感器用於獲取當前車內環境溫度並反饋給空調控制端;
49.所述面部識別裝置用於獲取當前用戶面部溫度並反饋給空調控制端;
50.所述智能出風口執行端用於獲取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執行指令,執行指令,完成汽車空調控制操作。
51.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種終端,包括:
52.一個或多個處理器;
53.用於存儲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可執行指令的存儲器;
54.其中,所述一個或多個處理器被配置為:
55.執行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56.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種非臨時性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當所述存儲介質中的指令由終端的處理器執行時,使得終端能夠執行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57.根據本發明實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種應用程式產品,當應用程式產品在終端在運行時,使得終端執行本發明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58.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於:
59.本專利提供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裝置、系統、終端及存儲介質,通過根據當前車內環境溫度、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及控制模式得到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從而充分滿足人體各部分對熱環境的差異化需求,降低空調系統的能耗,能夠實現空調控制的全自動化,讓駕駛員完全擺脫空調相關操作,提高駕駛安全性。
60.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後文的細節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並不能限制本發明。
附圖說明
61.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的流程圖;
62.圖2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汽車空調控制裝置的結構示意框圖;
63.圖3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汽車空調控制系統的結構示意框圖;
64.圖4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終端結構示意框圖。
具體實施方式
65.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發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發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發明保護的範圍。
66.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為基於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係,僅是為了便於描述本發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67.在本發明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部的連通。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發明中的具體含義。
68.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該方法由終端實現,終端至少包括cpu等。
69.實施例一
70.圖1是根據一示例性實施例示出的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的流程圖,該方法用於終端中,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71.步驟101,當接收到空調控制請求時,獲取空調控制請求中的控制模式以及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所述控制模式包括:掃風模式和智慧模式。
72.步驟102,根據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及控制模式得到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具體內容如下:
73.獲取當前車內環境溫度並判斷是否≤第一溫度閾值:
74.是,執行第一掃風判斷策略;
75.否,執行下一步驟;
76.第一溫度閾值可根據實地駕駛車輛坐在的地理位置進行調節,本實施例中第一溫度閾值為15℃。其中,第一掃風判斷策略,包括:
77.判斷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差值是否≤第一溫差閾值:
78.是,執行第一出風策略;
79.否,執行第二出風策略。
80.第一溫差閾值可根據實地駕駛車輛坐在的地理位置進行調節,本實施例中第一溫度閾值為5℃。
81.當控制模式為掃風模式時:
82.第一出風策略包括:出風口左右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出風口上下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出風溫度為30℃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23℃,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83.第二出風策略,包括:出風口左右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出風口上下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出風溫度為持續23℃,出風速度為持續0.2米/秒;
84.當控制模式為智慧模式時:
85.第一出風策略包括:出風口左右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出風口上下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出風溫度為30℃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28℃,持續兩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86.所述第二出風策略,包括:出風口左右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出風口上下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出風溫度為28℃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87.獲取當前車內環境溫度並判斷是否≥第二溫度閾值:
88.是,執行第二掃風判斷策略;
89.否,重新獲取當前車內環境溫度並重新判斷;
90.第一溫度閾值可根據實地駕駛車輛坐在的地理位置進行調節,本實施例中第一溫度閾值為28℃,其中,第二掃風判斷策略,包括:
91.判斷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差值是否≤第二溫差閾值:
92.是,執行第三出風策略;
93.否,執行第四出風策略。
94.第二溫差閾值可根據實地駕駛車輛坐在的地理位置進行調節,本實施例中第二溫度閾值為3℃。
95.當所述控制模式為掃風模式時:
96.第三出風策略包括:出風口左右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出風口上下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出風溫度為15℃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97.第四出風策略包括:出風口左右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所述出風口上下風向為極限角度擺動、所述出風溫度為持續23℃,所述出風速度為持續0.2米/秒;
98.當控制模式為智慧模式時:
99.第三出風策略包括:出風口左右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出風口上下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出風溫度為15℃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20℃,持續兩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100.第四出風策略包括:出風口左右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出風口上下風向為用戶面部持續三分鐘後調整為遠離用戶面部的最遠極限角度、出風溫度為15℃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23℃,出風速度為5米/秒持續一分鐘後調整為持續0.2米/秒。
101.根據上述描述分別提供一種實施例的掃風模式和掃風模式的出風策略,掃風模式的出風策略如下表1所示,
102.表1兩種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表
[0103][0104][0105]
實施例二
[0106]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還提供了一種汽車空調控制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
[0107]
獲取模塊210,用於當接收到空調控制請求時,獲取所述空調控制請求中的控制模式以及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所述控制模式包括:掃風模式和智慧模式;
[0108]
判斷模塊220,用於根據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及控制模式得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
[0109]
發送模塊230,用於根據所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向所述智能出風口執行端發送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執行指令,以完成目標汽車空調控制操作。
[0110]
實施例三
[0111]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如圖3所示,還提供了一種汽車空調控制系統,包括分別於空調控制端310電性連接的溫度傳感器320、面部識別裝置330和智能出風口執行端340;
[0112]
其中,空調控制端310用於當接收到空調控制請求時,獲取所述空調控制請求中的控制模式以及當前車內環境溫度和當前用戶面部溫度,所述控制模式包括:掃風模式和智慧模式;用於根據所述當前車內環境溫度、當前用戶面部溫度及控制模式得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用於根據所述相應的控制模式出風策略,向智能出風口執行端340發送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執行指令,以完成目標汽車空調控制操作;
[0113]
溫度傳感器320用於獲取當前車內環境溫度並反饋給空調控制端310;
[0114]
面部識別裝置330用於獲取當前用戶面部溫度並反饋給空調控制端310;
[0115]
智能出風口執行端340用於獲取相應的控制模式的出風策略執行指令,執行指令,完成汽車空調控制操作。
[0116]
上述溫度傳感器320可採用本領域人員公知的溫度傳感器,例如ds18b20等,面部識別裝置330可採用本領域人員公知的人臉識別測溫裝置,智能出風口執行端340本領域人員公知的空調器,因此不做詳細贅述。
[0117]
實施例四
[0118]
圖4是本技術實施例提供的一種終端的結構框圖,該終端可以是上述實施例中的終端。該終端400可以是可攜式移動終端,比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終端400還可能被稱為用戶設備、可攜式終端等其他名稱。
[0119]
通常,終端400包括有:處理器401和存儲器402。
[0120]
處理器401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核心,比如4核心處理器、8核心處理器等。處理器401可以採用dsp(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數位訊號處理)、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現場可編程門陣列)、pla(programmable logic array,可編程邏輯陣列)中的至少一種硬體形式來實現。處理器401也可以包括主處理器和協處理器,主處理器是用於對在喚醒狀態下的數據進行處理的處理器,也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處理器);協處理器是用於對在待機狀態下的數據進行處理的低功耗處理器。在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401可以在集成有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像處理器),gpu用於負責顯示屏所需要顯示的內容的渲染和繪製。一些實施例中,處理器401還可以包括ai(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慧)處理器,該ai處理器用於處理有關機器學習的計算操作。
[0121]
存儲器402可以包括一個或多個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該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可
以是有形的和非暫態的。存儲器402還可包括高速隨機存取存儲器,以及非易失性存儲器,比如一個或多個磁碟存儲設備、快閃記憶體存儲設備。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儲器402中的非暫態的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用於存儲至少一個指令,該至少一個指令用於被處理器401所執行以實現本技術中提供的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
[0122]
實施例五
[0123]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其上存儲有電腦程式,該程序被處理器執行時實現如本技術所有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
[0124]
可以採用一個或多個計算機可讀的介質的任意組合。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是計算機可讀信號介質或者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例如可以是——但不限於——電、磁、光、電磁、紅外線、或半導體的系統、裝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組合。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的更具體的例子(非窮舉的列表)包括:具有一個或多個導線的電連接、可攜式計算機磁碟、硬碟、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可擦式可編程只讀存儲器(eprom或快閃記憶體)、光纖、可攜式緊湊磁碟只讀存儲器(cd-rom)、光存儲器件、磁存儲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適的組合。在本文件中,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儲程序的有形介質,該程序可以被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與其結合使用。
[0125]
計算機可讀的信號介質可以包括在基帶中或者作為載波一部分傳播的數據信號,其中承載了計算機可讀的程序代碼。這種傳播的數據信號可以採用多種形式,包括——但不限於——電磁信號、光信號或上述的任意合適的組合。計算機可讀的信號介質還可以是計算機可讀存儲介質以外的任何計算機可讀介質,該計算機可讀介質可以發送、傳播或者傳輸用於由指令執行系統、裝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與其結合使用的程序。
[0126]
計算機可讀介質上包含的程序代碼可以用任何適當的介質傳輸,包括——但不限於——無線、電線、光纜、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適的組合。
[0127]
可以以一種或多種程序設計語言或其組合來編寫用於執行本發明操作的電腦程式代碼,所述程序設計語言包括面向對象的程序設計語言—諸如java、smalltalk、c++,還包括常規的過程式程序設計語言—諸如「c」語言或類似的程序設計語言。程序代碼可以完全地在用戶計算機上執行、部分地在用戶計算機上執行、作為一個獨立的軟體包執行、部分在用戶計算機上部分在遠程計算機上執行、或者完全在遠程計算機或伺服器上執行。在涉及遠程計算機的情形中,遠程計算機可以通過任意種類的網絡——包括區域網(lan)或廣域網(wan)—連接到用戶計算機,或者,可以連接到外部計算機(例如利用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來通過網際網路連接)。
[0128]
實施例六
[0129]
在示例性實施例中,還提供了一種應用程式產品,包括一條或多條指令,該一條或多條指令可以由上述裝置的處理器401執行,以完成上述一種汽車空調控制方法。
[0130]
儘管本發明的實施方案已公開如上,但其並不僅僅限於說明書和實施方式中所列運用。它完全可以被適用於各種適合本發明的領域。對於熟悉本領域的人員而言,可容易地實現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離權利要求及等同範圍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發明並不限於特定的細節和這裡示出與描述的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