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達及包括馬達的電氣設備的製作方法
2023-06-19 13:14:21 3
馬達及包括馬達的電氣設備的製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馬達及包括該馬達的電氣設備。該馬達包括:環狀定子,其環繞沿軸向延伸的中心軸線;轉子,其配置在該環狀定子的徑向內側;配線部件,其配置在該環狀定子的上方,在該配線部件上設置有向該環狀定子通電的通電部件;以及樹脂制的馬達外殼,其至少部分覆蓋該環狀定子和該配線部件;從該配線部件朝向該馬達外殼的上表面延伸有孔,在該馬達外殼和該配線部件之間形成有間隙,該間隙和該配線部件的對應該孔的位置連接;其特徵在於:粘結性樹脂部件至少配置於該間隙,該馬達外殼和該配線部件用該粘結性樹脂部件焊接。通過本實用新型,能夠消除馬達外殼與配線部件之間的間隙,抑制水侵入馬達內部。
【專利說明】馬達及包括馬達的電氣設備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馬達,尤其涉及一種馬達及包括該馬達的電氣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在以往的技術中,如日本特公昭62-64243號公報所記載,在形成馬達外殼的過程中,在模具內表面設計有突起,以支撐配置於馬達內部的印刷基板。
[0003]在以上文獻中,在下模具的上端面設計有向上突出的突起,同時在上模具的下端面設計有向下突出的突起,將下模具和上模具圍成密閉空間時,藉助這兩個突起夾持印刷基板,並且,通過設置在模具上的澆口,將流動的樹脂注入模具圍成的密閉空間內,待樹脂成型後即形成樹脂制的馬達外殼,包覆馬達的內部構件。
【發明內容】
[0004]在上述現有技術中,注入的樹脂在模具中流動,這樣,成型後的樹脂制的馬達外殼會在上模具的突起對應的位置處殘留有孔,並且,在馬達外殼和印刷基板的邊界處存在間隙,當有水從孔進入時,很可能通過該間隙侵入馬達內部。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馬達及包括該馬達的電氣設備,以防止水侵入馬達內部。
[0006]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種馬達,該馬達包括:環狀定子,其環繞沿軸向延伸的中心軸線;轉子,其配置在該環狀定子的徑向內側;配線部件,其配置在該環狀定子的上方,在該配線部件上設置有向該環狀定子通電的通電部件;以及樹脂制的馬達外殼,其至少部分覆蓋該環狀定子和該配線部件;從該配線部件朝向該馬達外殼的上表面延伸有孔,在該馬達外殼和該配線部件之間形成有間隙,該間隙和該配線部件的對應該孔的位置連接;其特徵在於:所述馬達還包括:粘結性樹脂部件,其至少配置於所述間隙,焊接所述馬達外殼和所述配線部件。
[0007]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二方面,其中,該配線部件為電路板或配線板,並且,該粘結性樹脂部件配置在該配線部件的沒有配置該通電部件的地方。
[0008]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三方面,其中,該粘結性樹脂部件還覆蓋該配線部件的對應該孔的位置。
[0009]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四方面,其中,該粘結性樹脂部件為環狀,其包圍該配線部件的對應該孔的位置。
[0010]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五方面,其中,該孔為多個,該粘結性樹脂部件包圍該配線部件的對應多個該孔的位置。
[0011]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六方面,其中,該配線部件為電路板,在該電路板上設置有作為該通電部件的配線圖案。
[0012]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七方面,其中,該電路板的對應該孔的位置位於被該配線圖案包圍的地方,該粘結性樹脂部件包圍該電路板的對應該孔的位置,該粘結性樹脂部件覆蓋該配線圖案的至少一部分。
[0013]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八方面,其中,該配線部件為樹脂制的配線板,在該配線板上設置有作為該通電部件的導線。
[0014]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九方面,其中,該配線板具有壁部,該粘結性樹脂部件設置在該配線板上被該壁部包圍的地方。
[0015]根據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種電氣設備,該電氣設備包括上述第一至第九方面所述的馬達。
[0016]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有益效果在於,通過在馬達外殼和配線部件之間的間隙處用粘結性樹脂部件焊接,可使從馬達外殼上的孔進入的水被粘結性樹脂部件阻隔,難以侵入馬達機殼的內部,這樣,能夠避免該馬達機殼內所容納的構件發生生鏽、導電不良等問題。
[0017]參照後文的說明和附圖,詳細公開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應該理解,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在範圍上並不因此而受到限制。在所附權利要求的精神和條款的範圍內,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包括許多改變、修改和等同。
[0018]針對一種實施方式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徵可以以相同或類似的方式在一個或更多個其他實施方式中使用,與其他實施方式中的特徵相組合,或替代其他實施方式中的特徵。
[0019]應該強調,術語「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時指特徵、整件、或組件的存在,但並不排除一個或更多個其他特徵、整件或組件的存在或附加。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從以下結合附圖的詳細描述中,本發明實施例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將變得更加明顯,在附圖中:
[0021]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馬達沿軸向0-0的半剖視圖;
[0022]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0023]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馬達的配線部材、粘結性樹脂部件和孔在徑向上的位置關係示意圖;
[0024]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馬達的配線部材、粘結性樹脂部件和孔在徑向上的位置關係示意圖;
[0025]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馬達的配線部材、粘結性樹脂部件和孔在徑向上的位置關係示意圖;
[0026]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馬達的配線部件的示意圖;
[0027]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馬達的配線部件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8]參照附圖,通過下面的說明書,本實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特徵將變得明顯。在說明書和附圖中,具體公開了本實用新型的特定實施方式,其表明了其中可以採用本實用新型的原則的部分實施方式,應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不限於所描述的實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所附權利要求的範圍內的全部修改變型以及等同物。
[0029]另外,在本實用新型的下述說明中,為了說明的方便,將與沿軸延伸的方向平行的方向稱為「軸向」,將以軸為中心的半徑方向稱為「徑向」,將以軸為中心的圓周方向稱為「周向」,但這只是為了說明的方便,並不限定馬達使用和製造時的朝向。
[003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馬達進行說明。
[0031]實施例1
[0032]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馬達沿軸向的半剖視圖,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0033]如圖1所示,馬達I包括:環狀定子11,其環繞沿軸向延伸的中心軸線0-0 ;轉子12,其配置在環狀定子11的徑向內側;配線部件13,其配置在環狀定子11的上方,在配線部件13上設置有向環狀定子11通電的通電部件(圖未示);以及樹脂制的馬達外殼14,其至少部分覆蓋環狀定子11和配線部件13。其中,通電部件例如可以是後述的圖6所示的電路板23上的配線圖案231,或圖7所示的配線板33上的導線331等。
[0034]如圖2所示,從配線部件13朝向馬達外殼14的上表面14a延伸有孔15,在馬達外殼14和配線部件13之間形成有間隙16,間隙16和配線部件13的對應孔15的位置連接(連通)。
[0035]在本實施例中,如圖2所示,馬達I還包括粘結性樹脂部件17,該粘結性樹脂部件17至少配置於間隙16,用來焊接馬達外殼14和配線部件13。
[0036]通過在馬達外殼14和配線部件13之間的間隙16處用粘結性樹脂部件17焊接,可使從馬達外殼14上的孔15進入的水被粘結性樹脂部件17阻隔,難以侵入馬達機殼14的內部。這樣,能夠避免馬達機殼14內所容納的構件發生生鏽、導電不良等問題。
[0037]在本實施例中,配線部件13可為電路板或配線板,並且,粘結性樹脂部件17配置在配線部件13的沒有配置通電部件的地方。這樣,由於在通電部件以外的地方更為平整,而不會凹凸不平,因此能夠使粘結性樹脂部件17與配線部件13之間更為牢固地進行固定。
[0038]實施例2
[0039]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馬達的配線部材13、粘結性樹脂部件17和孔15在徑向上的位置關係示意圖。以下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部件賦予相同標號並省略其說明,針對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0040]如圖3所示,實施例2的馬達中,粘結性樹脂部件17覆蓋配線部件13的對應孔15的位置。這樣,可在更廣的範圍內覆蓋配線部件13和馬達外殼14之間的界面,以防止水的侵入。
[0041]實施例3
[0042]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3的馬達的配線部材13、粘結性樹脂部件17和孔15在徑向上的位置關係示意圖。以下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部件賦予相同標號並省略其說明,針對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0043]如圖4所示,實施例3的馬達中,粘結性樹脂部件17為環狀,其包圍配線部件13的對應孔15的位置。
[0044]這樣,相對於實施例2,可在減少粘結性樹脂部件17的使用量的情況下,實現防止水的侵入的效果的同時,還能降低成本。
[0045]實施例4
[0046]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4的馬達的配線部材13、粘結性樹脂部件17和孔15在徑向上的位置關係示意圖。以下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部件賦予相同標號並省略其說明,針對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0047]如圖5所示,實施例4的馬達中,馬達外殼14上具有多個孔15a、15b……,粘結性樹脂部件17a包圍配線部件13的對應2個孔15a、15b的位置,此外,粘結性樹脂部件17b、17c也分別包圍配線部件13的對應2個孔的位置。圖5隻是舉例說明,本實施例並不以此作為限制,例如,每個粘結性樹脂部件17也可包圍配線部件13的對應3個或3個以上的孔的位置,並且,不同的粘結性樹脂部件所包圍的配線部件13的對應孔的位置的數量可以相同或不同。
[0048]這樣,一個配線部件13可接受多個突起的夾持以防止其浮起,因而能夠高效地使用配線部件13的面積,減少作業工時,簡化作業過程。
[0049]實施例5
[0050]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馬達的配線部件的示意圖。以下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部件賦予相同標號並省略其說明,針對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0051 ] 如圖6所示,實施例5的馬達中,配線部件為電路板23,在該電路板23上設置有作為前述通電部件的配線圖案231。在該電路板23上可以設置前述粘接性樹脂部件。
[0052]在本實施例中,在電路板23上有配線圖案231的地方設置粘接性樹脂部件,能夠防止水從馬達外殼的上述孔15向電路板23上的配線圖案231直接侵入。
[0053]在本實施例中,電路板23的對應孔15的位置位於被配線圖案231包圍的地方,粘結性樹脂部件17包圍電路板23的對應孔15的位置,該粘結性樹脂部件17覆蓋該配線圖案231的至少一部分。這樣,可通過粘結性樹脂部件17最低限度地覆蓋配線圖案231的界面,來防止水的侵入。
[0054]實施例6
[0055]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馬達的配線部件的示意圖。以下對與實施例1相同的部件賦予相同標號並省略其說明,針對不同之處進行說明。
[0056]如圖7所示,實施例6的馬達中,配線部件為樹脂制的配線板33,在該配線板33上設置有作為前述通電部件的導線331。在該配線板33上可以設置前述的粘接性樹脂部件。
[0057]在本實施例中,配線板33在軸向上被正交配置,也即,該配線板33相對於前述中心軸線是垂直的。但不限於此,也可根據實際需要,以任意可行的方向配置。
[0058]在本實施例中,配線板33還具有壁部332,粘結性樹脂部件17設置在配線板33上被壁部332包圍的地方。在本實施例中,壁部332可以沿軸向延伸,也即,從配線板33的表面沿軸向朝向遠離配線板33的表面的方向突出。這樣,即使有少量水穿過粘結性樹脂部件17侵入馬達機殼14的內部,由於侵入的水被壁部332阻擋,因而侵入距離變長,防水性能進一步增強。
[0059]實施例7
[006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提供一種電氣設備。該電氣設備包括實施例1-6所述的馬達,由於在實施例1-6中,已經對該馬達的結構進行了詳細說明,其內容被合併於此,此處省略說明。
[0061]在本實施例中,該電氣設備可以是空調機的室內機,但本實施例並不以此作為限制,在其他的實施方式中,實施例1-6的馬達也可以作為空調機的室外機、飲水機、洗衣機、掃除機、壓縮機、送風機、攪拌機等家電的馬達使用,並且,也可以作為各種信息設備安裝的馬達、產業設備使用的馬達等被使用。
[0062]通過本實施例的電氣設備的馬達的結構,通過在馬達外殼和配線部件之間的間隙處用粘結性樹脂部件焊接,可使從馬達外殼上的孔進入的水被粘結性樹脂部件阻隔,難以侵入馬達機殼的內部,這樣,能夠避免該馬達機殼內所容納的構件發生生鏽、導電不良等問題,延長了電氣設備的使用壽命。
[0063]以上參照附圖詳細敘述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指明了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可以被採用的方式。然而應當理解,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不限於上述實施例的方式,還包括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主旨範圍的所有改變、修改和等同等。
【權利要求】
1.一種馬達,所述馬達包括: 環狀定子,其環繞沿軸向延伸的中心軸線; 轉子,其配置在所述環狀定子的徑向內側; 配線部件,其配置在所述環狀定子的上方,在所述配線部件上設置有向所述環狀定子通電的通電部件;以及 樹脂制的馬達外殼,其至少部分覆蓋所述環狀定子和所述配線部件; 從所述配線部件朝向所述馬達外殼的上表面延伸有孔,在所述馬達外殼和所述配線部件之間形成有間隙,所述間隙和所述配線部件的對應所述孔的位置連接; 其特徵在於: 所述馬達還包括: 粘結性樹脂部件,其至少配置於所述間隙,焊接所述馬達外殼和所述配線部件。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徵在於,所述配線部件為電路板或配線板,並且,所述粘結性樹脂部件配置在所述配線部件的沒有配置所述通電部件的地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徵在於,所述粘結性樹脂部件還覆蓋所述配線部件的對應所述孔的位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徵在於,所述粘結性樹脂部件為環狀,其包圍所述配線部件的對應所述孔的位置。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馬達,其特徵在於,所述孔為多個,所述粘結性樹脂部件包圍所述配線部件的對應多個所述孔的位置。
6.根據權利要求1、3、4、5任一項所述的馬達,其特徵在於,所述配線部件為電路板,在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作為所述通電部件的配線圖案。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馬達,其特徵在於,所述電路板的對應所述孔的位置位於被所述配線圖案包圍的地方,所述粘結性樹脂部件包圍所述電路板的對應所述孔的位置,所述粘結性樹脂部件覆蓋所述配線圖案的至少一部分。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馬達,其特徵在於,所述配線部件為樹脂制的配線板,在所述配線板上設置有作為所述通電部件的導線。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馬達,其特徵在於,所述配線板具有壁部,所述粘結性樹脂部件設置在所述配線板上被所述壁部包圍的地方。
10.一種電氣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電氣設備包括權利要求1-9任一項所述的馬達。
【文檔編號】H02K5/10GK204231072SQ201420735415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1月28日 優先權日:2014年11月28日
【發明者】田中宏忠, 小谷啟太 申請人:日本電產高科電機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