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密封防漏水砼預製板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22:38:46 3
專利名稱:雙密封防漏水砼預製板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改進的砼予制板,特別是一種雙密封防漏水砼予制板,適合於各種工業、民用建築作為樓地面、屋面板使用。
目前,建築物的樓地面、屋面防漏水問題仍然是一個困擾人們的難題。雖然採取了許多的措施和方法來防止建築物樓地面、屋面的漏水,但防漏效果並不能十分理想,而且增加材料和工時的耗費,加大建築成本。因此,急需探索新的有效的防漏方法。通過觀察和分析表明,樓地面、屋面的漏水現象,大量的是在砼予制板的結合部位發生的。因此,要徹底解決問題,必須採取治本措施,改進砼予制板的形狀結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種雙密封防漏水砼予制板,它在普通砼予制板的基礎上進行改進,可根本解決建築物樓地面、屋面的漏水問題。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雙密封防漏水砼予制板是對普通砼予制板之間結合面的形狀進行改進,在砼板兩側的結合面分別設置防水槽和防水窩,施工時,在相鄰砼板的防水槽和防水窩內分別塗刷填滿防水劑後,使相鄰的砼板緊密合攏,在結合部位便形成了雙層密封防水層,從而可以有效地解決建築物樓地面和屋面的漏水問題。與傳統的建築物防漏水措施比較,具有成本低,防水效果好,節省維修費用及減少油氈、瀝青等對環境的汙染等優點。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圖1是現有側面為斜邊的普通砼予制板剖面圖。
圖2是現有側面為有臺階的普通砼予制板剖面圖。
圖3是現有側面為有中部凹槽的普通砼予制板剖面圖。
圖4是在
圖1所示普通砼板基礎上改進的雙密封防漏水砼予制板剖面及搭接圖。
圖5是在圖2所示普通砼板基礎上改進的雙密封防漏水砼予制板剖面及搭接圖。
圖6是在圖3所示普通砼板基礎上改進的雙密封防漏水砼予制板剖面及搭接圖。
圖7是在圖2所示普通砼板基礎上改進的雙密封防漏水砼予制板剖面及搭接圖。
圖8是現有普通工業建築用砼予制板的剖面圖。
圖9是在圖7所示普通工業用砼予制板的基礎上改進的工業建築用雙密封防漏水砼予制板剖面圖。
參照
圖1、圖2、圖3、圖4、圖5、圖6、圖8、圖9,本實用新型是在現有各種形狀的普通工業、民用砼予制板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在改進的砼予制板的兩結合面(4)、(5)上分別設置了防水槽(1)和防水窩(2)。在砼板側面(4)的中部有凸出部分(6),防水槽(1)在凸出部分(6)的中間凹進;在砼板側面(5)的下部有上表面由外向內頃斜的凸出部分(7),側面(5)與凸出部分(7)上表面之間的夾角形成防水窩(2);砼板側面(4)中部凸出部分(6)下表面到砼板底面(8)之間的距離L1應稍大於砼板側面(5)下部凸出部分(7)上表面到砼板底面(8)之間的距離L2相鄰的砼板合攏後,各板側面的中部應嚴密合攏,上部和下部分別保持有間隙L3和L4。
參照圖7。這是本實用新型的另一實施例。在砼板側面(4)、(5)上分別有凸出部分(6),在砼板側面(4)的凸出部分有防水槽(1),在砼板側面(5)的凸出部分有防水窩(2),防水窩(2)置於防水槽下部。在砼板的安裝時,須在相鄰兩板的防水槽(1)和防水窩(2)內分別塗刷填滿防水劑(3),再使之緊密合攏,在結合部位便由防水劑(3)形成了雙層密封防水層,再用水泥勾填砼板間上、下的間隙L3和L4,便可有效地解決樓地面、屋面的漏水問題。在樓頂面的施工時,還要將空心砼予制板的孔用水泥封嚴後,再用防水劑塗刷3~5mm厚,然後用水泥大面積抹面,即可省去油氈而確保不會漏水,為防止頂層曬過熱,可用20~30mm的薄砼予制板庶蓋即可。
權利要求1.一種雙密封防水砼予制板,在砼板側面(4)、(5)上分別設有防水槽(1)和防水窩(2),其特徵在於雙密封防水砼予制板之間的對接或搭接處分別設有上下兩層用以填放防水劑的防水槽(1)和防水窩(2)。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雙密封防水砼予制板,其特徵在於a.在砼板側面(4)的上部有凸出部分(6),所述防水槽(1)是中部凸出部分(6)中部的凹槽,b.在砼板側面(5)的下部有上表面由外向內傾斜的凸出部分(7),凸出部分(7)上表面與側面(5)之間的夾角α形成所述的防水窩(2),c.砼板側面(4)中部凸出部分(6)下表面到砼板底面(8)之間的距離L1稍大於砼板側面(5)下部凸出部分(7)上表面到砼板底面(8)之間的距離L2。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雙密封防漏水砼預製板,它在現有普通砼預製板的基礎上,對砼板之間結合面的形狀進行改進,在砼板兩側的結合面分別設置防水槽和防水窩,施工時,在相鄰砼板的防水槽和防水窩內分別填滿防水劑,使相鄰的砼板合攏後,在結合部位便形成了雙層密封防水層,從而可以有效地解決建築物樓地面和屋面的漏水問題,適合各類工業、民用建築物作為樓地面、屋面板使用。
文檔編號E04F15/12GK2168909SQ9321761
公開日1994年6月15日 申請日期1993年7月7日 優先權日1993年7月7日
發明者鄭康山 申請人:鄭康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