濾水器出水座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1:35:41 1
專利名稱:濾水器出水座結構改良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濾水器出水座結構改良,其包括一出水管,其呈弧彎形且底端設有螺紋及一防水墊圈它對應於出水座的出水孔;一出水座,其頂緣兩側呈圓弧形且其中設置一橫槽,而在橫槽的前段設有一出水孔,又出水座底部開設一有內螺紋的進水孔及可容納止水閥的中空室;一止水閥,其為中有彈力元件、頂端有一T形拉杆及底端設有錐形止水墊圈;一扳動件,其扣組對應於止水閥頂部的T形拉杆;一進水管,其外徑設有螺紋及一防水墊圈,使其封固對應於出水座底端的內螺紋。
按,傳統的出水座10結構,系由一底部內有整流器13的出水管11螺固出水座10的出水孔12內,而出水座10則頂面橫槽14開設一出水孔12及穿孔16且底面開設一進水孔15,其中在穿孔16末端藉由一通孔17與進水孔15相通,又出水孔12與穿孔16間設有一橫向的接孔18,而穿孔16置入一止水閥19再以節流閥20固定,且其節流閥20上方設呈一T形拉杆21得被一扳動件24扣組,又其出水座10底部的進水孔15得螺組一進水管22,如此便組固構成一完整的出水座10結構,然其卻有如下的缺點其一,進水孔1 5與出水孔12間的橫向接孔18,其加工方式較困難,因孔徑就很窄的環境下,又要橫向加工開設一接孔18,頗費加工成本與時間效率;其二,水流進入出水座10內經進水孔15、通孔17、穿孔16再橫向流入接孔18而導入出水孔12內,其水壓力與橫向接孔18的因素使得水流產生亂流經由出水管11出來時會有分叉或不順暢的情形,所以須在出水管11內部裝置一整流器13以穩定水流;其三,止水閥19的填入須從頂部置放,再以特殊工具將其上方的節流閥20固定,如此會有安裝方式的不便性,且其橫槽14表面多一圓孔,會使扳動件24增加磨耗變形的機會;其四,止水閥19控制通孔17的啟閉其末端的防水墊圈23易造成磨耗產生密封不完全的現象而演變成防漏不佳、浪費材料、易磨耗的情況,且節流閥20處亦會有水的滲漏現象,造成產品漏水的情形,是故,如何開發一種既安全且實用的濾水器出水座結構改良,是相關業者一致努力研發的目標。
有鑑於此,創作人本其多年從事各種產品的開發設計經驗,針對上述的目標,詳加設計審慎評估,終得一確具實用性的本實用新型。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濾水器出水座結構改良,其由一止水閥穿組於出水座的穿孔與擋止緣間,且進、出水孔間開設一斜向接孔,而出水座單側同軸向加工設置的穿孔、中空室及進水孔間,又形成擋止緣及環止唇者,其特殊組合結構的設計,達到構件簡單安裝方便節省材料的實用目的。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特徵達到的本實用新型的濾水器出水座結構的出水座進水孔末端的中空室開設一貫穿至橫槽的穿孔,且穿孔與中空室間形成一擋止緣,另進水孔底部與中空室間設有一環止唇,而出水孔與進水孔的環止唇間設有一斜向的接孔,且由下往上螺組的進水管其頂端設呈一錐形槽,其穿孔、中空室及進水孔構成單側同軸向的加工設置。
為使貴審查委員對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特徵及功效能夠有更進一步的了解與認識,茲配合下列圖示詳細說明如後
圖1是傳統出水座的立體分解圖。
圖2是傳統出水座的立體組合圖。
圖3是傳統出水座的剖面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出水座的立體分解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出水座的立體組合圖。
圖6是本實用新型出水座的剖面示意圖。
圖7是本實用新型出水座主體的剖面圖。
首先,請先參閱圖4,5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濾水器出水座結構改良,其包括一出水管30,其呈弧彎形且底端設有螺紋31及一防水墊圈32得對應於出水座40的出水孔41;一出水座40,其頂緣兩側呈圓弧形且其中設置一橫槽43,而在橫槽42的前段設有一出水孔41,又出水座42底部開設一有內螺紋43的進水孔44及可容納止水閥50的中空室45;一止水閥50,其為中有彈力元件51、頂端有一T形拉杆52及底端設有錐形止水墊圈53;一扳動件60,其扣組對應於止水閥50頂部的T形拉杆52;一進水管70,其外徑設有螺紋71及一防水墊圈72,使其封固對應於出水座40底端的內螺紋43;其主要於請參考圖6,7所示,該出水座40進水孔44末端的中空室45開設一貫穿至橫槽42的穿孔46,且穿孔46與中空室45間形成一擋止緣47,另進水孔44底部與中空室45間設有一環止唇48,而出水孔41與進水孔44的環止唇48間設有一斜向的接孔49,且由下往上螺組的進水管70其頂端設呈一錐形槽54,其穿孔46、中空室45及進水孔44構成單側同軸向的加工設置,達到構件簡單安裝方便節省材料的實用目的。
上述已將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徵及其組合的相關位置做一詳述,相信對本實用新型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特徵及功效更為卓著,以下茲就其使用情形及預期達到的功效、優點說明如後藉由本實用新型設計的出水座結構,其由出水座40單側同軸向加工設置的穿孔46、中空室45及進水孔44間,又形成擋止緣47與環止唇48,使其止水閥50由下往上填入而其頂部穿過穿孔46組固一T形拉杆52,其底端設有一錐形止水墊圈53,使其密切吻合由下往上螺固的進水管70頂面的錐形槽54,又兩孔間斜向開設有一接孔,使其兩孔間連通成一體,其整個結構可帶來如下的優點1.其中止水閥50的末端設呈錐形得密切配合吻合下方出水管30頂端相對的錐形槽54,形成接觸止動的面積變大,防水阻塞的能力加強,使其達到防漏且完全密合之目的。
2.其中止水閥50的安裝由出水座40底端進水孔44直接套入而於穿過穿孔46後直接螺組形成T形拉杆52,使得止水閥50安裝迅速方便。
3.出水孔41與進水孔44間開設一斜向的接孔49,且由進水孔44的孔徑內斜向加工,操作起來較容易沒有直角難以動作的困難,使得加工的便利性提升不少;4.其中由於兩孔間的接孔49的方向變更,其原來的橫向改呈斜向造成水流進入出水管30壁時較順暢不致產生亂流,以致出水管30不須加裝整流器的困擾,使其徹底達到構件簡單安裝方便、節省材料的實用目的。
圖號說明)出水座10出水管11出水孔12整流器13橫槽14 進水孔15穿孔16 通孔17接孔18 止水閥19節流閥20T型拉杆21進水管22防水墊圈23扳動件24出水管30螺紋31防水墊圈32出水座40出水孔41橫槽42 內螺紋43進水孔44中空室45穿孔46 擋止緣47環止唇48接孔49止水閥50彈力元件51T型拉杆52 錐形止水墊圈53錐形槽54扳動件60進水管70螺紋71防水墊圈7權利要求1.一種濾水器出水座結構改良,其包括一出水管,其呈弧彎形且底端設有螺紋及一防水墊圈它對應於出水座的出水孔;一出水座,其頂緣兩側呈圓弧形且其中設置一橫槽,而在橫槽的前段設有一出水孔,又出水座底部開設一有內螺紋的進水孔及可容納止水閥的中空室;一止水閥,其為中有彈力元件、頂端有一T形拉杆及底端設有錐形止水墊圈;一扳動件,其扣組對應於止水閥頂部的T形拉杆;一進水管,其外徑設有螺紋及一防水墊圈,使其封固對應於出水座底端的內螺紋;其特徵是該出水座進水孔末端的中空室開設一貫穿至橫槽的穿孔,且穿孔與中空室間形成一擋止緣,另進水孔底部與中空室間設有一環止唇,而出水孔與進水孔的環止唇間設有一斜向的接孔,且由下往上螺組的進水管其頂端設呈一錐形槽,其穿孔、中空室及進水孔構成單側同軸向的加工設置。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濾水器出水座結構改良,其由一出水管、一出水座、一止水閥及一扳動件所構成,其主要在該出水座進水孔末端的中空室開設一貫穿至橫槽的穿孔,且穿孔與中空室間形成一擋止緣,另進水孔底部與中空室間設有一環止唇,而出水孔與進水孔的環止唇間設有一斜向的接孔,且由下往上螺組的進水管其頂端設呈一錐形槽,其穿孔、中空室及進水孔構成單側同軸向的加工設置,達到構件簡單安裝方便節省材料的實用目的。
文檔編號B01D29/92GK2313657SQ9721109
公開日1999年4月14日 申請日期1997年10月24日 優先權日1997年10月24日
發明者賴正成 申請人:賴正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