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的製作方法
2023-06-12 01:44:31 1
專利名稱: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軌道機車車輛動態減振方法和一種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輛車體。
背景技術:
降低結構振動和提高機械系統動態穩定性的較為有效方法是增加機構的結構阻尼。實用中提高結構阻尼的方法很多,阻尼形式也各不相同,如粘彈性阻尼、幹摩擦阻尼、結合面阻尼、顆粒阻尼、衝擊阻尼及液體、薄膜泵動阻尼等。顆粒阻尼器通常是在機械結構的空腔中填充一定填充率的金屬或非金屬顆粒狀材料,結構在振動過程中,通過誘發顆粒之間,及顆粒與壁面之間的非彈性碰撞和摩擦產生阻尼效應而耗散能量,可以顯著提高結構阻尼而改善其動態特性。顆粒阻尼器由於結構簡單和成本低廉而被廣泛地應用和深入研究。機車機械間的設備雖然原則上設置成斜對稱布置,但考慮到機車軸重的均勻,並補償整車裝備後軸重的不足,通常在機械間相應位置安裝壓車鐵。機車在運行過程中會不斷受到軌道不平度隨機激勵,特別是鋼軌接頭處的衝擊激勵,引起車體的振動。如果將壓車鐵設計成為顆粒阻尼結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耗散這種由於衝擊激勵引起的振動能量,從而能相應提高機車運行的動態穩定性。顆粒阻尼器作為一種較為新型的減振技術,在軌道機車車輛中還沒有得到應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軌道機車車輛動態減振方法和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輛車體,適用於全部軌道機車車輛,可提高機車車輛的動態穩定性。
發明內容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種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 降低軌道機車車輛的振動,提高軌道機車車輛運行時的動態穩定性。技術方案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輛車體,該車輛車體包括側構和與該側構連接的底架,所述底架包括設置在底架表面上的枕梁、設置在枕梁上的壓車鐵、設置在底架側面的底架邊梁和填充在壓車鐵內部的顆粒材料。優選的,壓車鐵對稱布置在車輛底架的枕梁的正上方。優選的,在底架的枕梁或邊梁內填充顆粒材料構成具有阻尼減振作用的顆粒填充
M
TTC。優選的,所述的顆粒填充梁是枕梁或邊梁。優選的,所述的顆粒填充梁是枕梁和邊梁。優選的,顆粒材料是金屬材料。優選的,所述金屬材料是鐵粒或鉛。優選的,顆粒材料是非金屬材料。[0017]優選的,所述非金屬材料是砂粒。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的方法及車體能降低軌道機車的振動,提高軌道機車車輛運行時的動態穩定性,並適用於全部軌道機車車輛。
圖1表示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軌道機車車體結構示意圖;圖2表示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軌道機車車體另一種結構形式示意圖;圖中符號說明側構1,底架2,枕梁3、壓車鐵4,邊梁5,顆粒材料6。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說明。本實用新型利用顆粒阻尼原理在軌道機車底架裝備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壓車鐵;或具有阻尼減振作用的顆粒填充梁。所提供的軌道機車車輛減振方法是在軌道機車車輛底架枕梁正上方裝備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壓車鐵。或在底架的幾大主梁內填充顆粒材料,形成具有阻尼減振作用的顆粒填充梁。參見圖1 一 2,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輛車體,該車輛車體包括側構1和與該側構連接的底架2。所述底架2包括設置在底架2表面上的枕梁3、設置在枕梁3上的壓車鐵4、設置在底架2側面的底架邊梁5和填充在壓車鐵4內部的顆粒材料6。壓車鐵4對稱布置在車輛底架2的枕梁3的正上方。在底架2的枕梁3或邊梁5內填充顆粒材料6構成具有阻尼減振作用的顆粒填充
M
TTC。所述的顆粒填充梁是枕梁3或邊梁5。顆粒填充梁是枕梁3和邊梁5。 顆粒材料6是金屬材料。所述金屬材料是鐵粒或鉛。顆粒材料6是非金屬材料。所述非金屬材料是砂粒。參見圖1 一 2,所述的軌道機車車體包括側構1和底架2。所述的底架2包括枕梁 3、壓車鐵4、底架邊梁5和顆粒材料6。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壓車鐵4安裝在底架上。所述的壓車鐵4由腔體結構部分和顆粒填充材料6組成。所述的顆粒填充梁,是底架2的枕梁3或邊梁5,也可以是枕梁3和邊梁5。所述的顆粒填充梁,是在底架2的枕梁3或邊梁5填充顆粒阻尼材料6,也可以是枕梁3和邊梁5內填充顆粒阻尼材料6。所提供的軌道機車車輛減振方法是在軌道機車車輛底架枕梁正上方裝備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壓車鐵。或在底架的幾大主梁內填充顆粒材料,形成具有阻尼減振作用的顆粒填充梁。[0040]所述的軌道機車車輛車體包括側構1和底架2。所述的底架2包括枕梁3、壓車鐵 4、底架邊梁5和顆粒材料6。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壓車鐵4安裝在底架上。所述的壓車鐵4由腔體結構部分和顆粒填充材料6組成。所述的顆粒填充梁,是底架2的枕梁3或邊梁5,也可以是枕梁3和邊梁5。所述的顆粒填充梁,是在底架2的枕梁3或邊梁5填充顆粒阻尼材料6,也可以是枕梁3和邊梁5內填充顆粒阻尼材料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輛車體,根據車輛結構形式的不同,對具有減振作用的顆粒阻尼必須進行合理布置。對於所述的具有阻尼減振作用的顆粒材料,可以是鐵粒、鉛料等金屬材料,或砂粒等非金屬材料。實施例1參見圖1,當車體內部空間允許時,可以將填充有阻尼顆粒材料的壓車鐵對稱固定在車體底架的枕梁位置的正上方。所述的具有阻尼顆粒材料的壓車鐵可以根據空間大小的需要採用相應的腔體結構。為防止顆粒的隨意堆集,可以用蜂窩網格等形式將顆粒材料隔開。實施例2參見圖2,當車體內部空間受到限制時,可以在底架幾大主梁空腔內填充顆粒材料構成顆粒填充梁。顆粒填充梁可以是枕梁或邊梁,也可以是枕梁和邊梁。為防止顆粒的隨意堆集,可以採用或利用肋板將顆粒材料隔開。實施例3當車體內部空間允許時,且整車重量允許時,可以結合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方案,既可以在車體底架的枕梁位置的正上方設置填充有阻尼顆粒材料的壓車鐵,又可以在底架幾大主梁空腔內填充顆粒材料構成顆粒填充梁。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方式為限,但凡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根據本實用新型所揭示內容所作的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納入權利要求書中記載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該車輛車體包括側構 (1)和與該側構連接的底架(2),所述底架(2)包括設置在底架(2)表面上的枕梁(3)、設置在枕梁(3)上的壓車鐵(4)、 設置在底架(2 )側面的底架邊梁(5 )和填充在壓車鐵(4 )內部的顆粒材料(6 )。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壓車鐵(4)對稱布置在車輛底架(2)的枕梁(3)的正上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在底架(2)的枕梁(3)或邊梁(5)內填充顆粒材料(6)構成具有阻尼減振作用的顆粒填充梁。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顆粒填充梁是枕梁(3 )或邊梁(5 )。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所述的顆粒填充梁是枕梁(3 )和邊梁(5 )。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顆粒材料(6)是金屬材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金屬材料是鐵粒或鉛。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顆粒材料(6)是非金屬材料。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所述非金屬材料是砂粒。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具有顆粒阻尼減振作用的軌道機車車體,其特徵在於該車輛車體包括側構(1)和與該側構連接的底架(2),所述底架(2)包括設置在底架(2)表面上的枕梁(3)、設置在枕梁(3)上的壓車鐵(4)、設置在底架(2)側面的底架邊梁(5)和填充在壓車鐵(4)內部的顆粒材料(6)。本實用新型能夠降低軌道機車車輛的振動,提高軌道機車車輛運行時的動態穩定性。
文檔編號B61F1/00GK202163444SQ20112025580
公開日2012年3月14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0日 優先權日2011年7月20日
發明者劉曉波, 張建潤 申請人:東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