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連接塊的車架下橫管及其摩託車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7:29:46 1

本實用新型涉及摩託車車架部件,具體是一種具有連接塊的車架下橫管及其摩託車。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公知的騎式摩託車的車架又稱為單搖籃式車架,其總體框架結構都大同小異,主要由立管、主梁、發動機斜撐管、左右中管、上下橫管、左右上管、左右撐管等焊接而成,其中木樑、立管、發動機斜撐管、左右中管及上下橫管構成車架前部框架;左右上管、左右中管及左右撐管構成了車架的後部框架,現有的車架上通常還焊接固定有用於對側支架進行限位的側支架限位板,由於側支架限位板通常採用金屬板折彎製成,其與車架之間進行焊接的難度較高,焊接後二者之間的連接強度也較為有限,側支架限位板在受力後容易從車架上脫落。
因此,需要對現有的摩託車的下橫管進行改進,使下橫管上具有用於焊接側支架限位板的連接塊,從而降低下橫管與側支架限位板的焊接工藝,提高二者之間的連接強度和可靠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有鑑於此,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現有技術中的缺陷,提供一種具有連接塊的車架下橫管,使下橫管上具有用於焊接側支架限位板的連接塊,從而降低下橫管與側支架限位板的焊接工藝,提高二者之間的連接強度和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車架下橫管,包括下橫管本體,所述下橫管本體上一體成形有用於連接側支架限位板的連接塊,側支架限位板可焊接固定在該連接塊上,連接塊可大大增加其與側支架限位板的接觸配合面積,使焊接更為容易,同時大大提高了二者之間的連接強度和可靠性;
進一步,所述下橫管本體一端一體成形有用於連接發動機後懸掛板的插管,發動機後懸掛板上固定有連接套筒,在裝配發動機後懸掛板時,可將插管插入連接套筒,以實現發動機後懸掛板與下橫管本體的可拆卸式連接;
進一步,所述下橫管本體的外圓向內凹陷形成使鏈條通過的避讓槽,下橫管本體固定於摩託車車架的左中管或右中管,摩託車的傳動鏈條從避讓槽穿過,從而避免鏈條與下橫管發生幹涉;
進一步,所述連接塊沿下橫管本體軸向設置,且連接塊一端沿徑向向外延伸形成L形結構,側支架限位板通常為折彎板件,其折彎角與L形連接塊的夾角相互對應並固定連接,採用L形的連接塊可大大提高其與側支架限位板的焊接長度,有效提高二者的連接強度;
進一步,所述避讓槽為U形槽,且所述U形槽的側壁與槽底之間通過弧面過渡,本車架下橫管在工作中將承受來自發動機後懸掛板和側支架限位塊的載荷,因此,為避免避讓槽造成下橫管本體應力集中,其側壁與槽底之間應通過弧面過渡,提高下橫杆的整體強度;
進一步,所述下橫管本體與插管對應的端面一體成形有限位塊,且該限位塊沿徑向向內延伸至所述插管的外圓,利用限位塊能夠對發動機後懸掛板的軸向移動進行可靠限位;
進一步,所述避讓槽與連接塊分列於下橫管本體徑向兩側,裝配後,摩託車傳動鏈條將從下橫管本體上方通過,而側支架限位塊將固定於下橫管本體下方,這種布置方式能夠提高車架安裝結構的緊湊性,同時避免發生幹涉;
進一步,所述下橫管本體通過金屬鑄造成形,傳統結構的下橫管採用鋼管彎型焊接,但是傳統結構無法在狹小空間中彎型,導致傳統結構在布置空間有限的條件下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本實用新型的下橫管本體採用鑄鋼澆注成形,其結構緊湊,可以很好地滿足設計要求,並且強度可靠。
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摩託車,所述摩託車的車架安裝有該車架下橫管,下橫管本體上一體成形有用於連接側支架限位板的連接塊,側支架限位板可焊接固定在該連接塊上,連接塊可大大增加其與側支架限位板的接觸配合面積,使焊接更為容易,同時大大提高了二者之間的連接強度和可靠性。
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的車架下橫管,下橫管本體上一體成形有用於連接側支架限位板的連接塊,側支架限位板可焊接固定在該連接塊上,連接塊可大大增加其與側支架限位板的接觸配合面積,使焊接更為容易,同時大大提高了二者之間的連接強度和可靠性。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的左視圖;
圖3為實用新型的裝配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實施例的具有連接塊3的車架下橫管,包括下橫管本體1,所述下橫管本體1上一體成形有用於連接側支架限位板8的連接塊3,側支架限位板8可焊接固定在該連接塊3上,連接塊3可大大增加其與側支架限位板8的接觸配合面積,使焊接更為容易,同時大大提高了二者之間的連接強度和可靠性。
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橫管本體1一端一體成形有用於連接發動機後懸掛板7的插管5,發動機後懸掛板7上固定有連接套筒,在裝配發動機後懸掛板7時,可將插管5插入連接套筒,以實現發動機後懸掛板7與下橫管本體1的可拆卸式連接。
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橫管本體1的外圓向內凹陷形成使鏈條通過的避讓槽2,下橫管本體1固定於摩託車車架6的左中管或右中管,摩託車的傳動鏈條從避讓槽2穿過,從而避免鏈條與下橫管發生幹涉。
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塊3沿下橫管本體1軸向設置,且連接塊3一端沿徑向向外延伸形成L形結構,側支架限位板8通常為折彎板件,其折彎角與L形連接塊3的夾角相互對應並固定連接,採用L形的連接塊3可大大提高其與側支架限位板8的焊接長度,有效提高二者的連接強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避讓槽2為U形槽,且所述U形槽的側壁與槽底之間通過弧面過渡,本車架下橫管在工作中將承受來自發動機後懸掛板7和側支架限位塊4的載荷,因此,為避免避讓槽2造成下橫管本體1應力集中,其側壁與槽底之間應通過弧面過渡,提高下橫杆的整體強度。
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橫管本體1與插管5對應的端面一體成形有限位塊4,且該限位塊4沿徑向向內延伸至所述插管5的外圓,利用限位塊4能夠對發動機後懸掛板7的軸向移動進行可靠限位。
本實施例中,所述避讓槽2與連接塊3分列於下橫管本體1徑向兩側,裝配後,摩託車傳動鏈條將從下橫管本體1上方通過,而側支架限位塊4將固定於下橫管本體1下方,這種布置方式能夠提高車架6安裝結構的緊湊性,同時避免發生幹涉。
本實施例中,所述下橫管本體1通過金屬鑄造成形,傳統結構的下橫管採用鋼管彎型焊接,但是傳統結構無法在狹小空間中彎型,導致傳統結構在布置空間有限的條件下無法滿足設計要求,本實用新型的下橫管本體1採用鑄鋼澆注成形,其結構緊湊,可以很好地滿足設計要求,並且強度可靠。
本實施例的摩託車,所述摩託車的車架6安裝有該車架下橫管,下橫管本體1上一體成形有用於連接側支架限位板8的連接塊3,側支架限位板8可焊接固定在該連接塊3上,連接塊3可大大增加其與側支架限位板8的接觸配合面積,使焊接更為容易,同時大大提高了二者之間的連接強度和可靠性。
最後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宗旨和範圍,其均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範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