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相五柱六相雙反星整流變壓器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1:03:41 4

本實用新型屬於變壓器技術領域,涉及一種三相五柱六相雙反星整流變壓器。
背景技術:
整流變壓器是整流設備的電源變壓器。整流設備的特點是原邊輸入交流,而副邊輸出通過整流元件後輸出直流。作為整流裝置電源用的變壓器稱為整流變壓器。工業用的整流直流電源大部分都是由交流電網通過整流變壓器與整流設備而得到的。傳統變壓器大多採用筒式繞組,在生產製作和實際應用中會發現,其存在諸多缺陷,如散熱困難、安裝維修時間長、體積大等。而少數採用餅式繞組的變壓器,通常一個鐵芯柱上的所有線圈均連接在一個輸出排,線圈連接方式單一固定。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三相五柱六相雙反星整流變壓器,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筒式繞組變壓器散熱困難、安裝維修時間長、體積大;餅式繞組的變壓器線圈連接方式單一固定的技術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三相五柱六相雙反星整流變壓器,包括相互連接的緊固裝置和鐵芯框,所述鐵芯框包括圍成框型的上鐵軛、兩個旁軛和下鐵軛,兩個所述旁軛之間設置有均與所述上鐵軛和所述下鐵軛連接的三個鐵芯柱,
所述鐵芯柱上設置有與輸出排和輸入排均連接的餅式繞組,
所述餅式繞組包括上下依次設置的若干個分繞組,所述分繞組包括上下依次設置的第一低壓繞組、高壓繞組和第二低壓繞組,所述高壓繞組為至少兩個,
所述輸出排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輸出排、第二輸出排和第三輸出排,所述第三輸出排為至少兩個,
所述第一低壓繞組與所述第一輸出排連接,所述高壓繞組與所述第三輸出排連接,所述第二低壓繞組與所述第二輸出排連接,相鄰兩個所述高壓繞組的抽頭交錯設置,
所述第一輸出排和所述第二輸出排通過連接排相互連接。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第一低壓繞組與所述高壓繞組之間、兩個相鄰所述高壓繞組之間,所述高壓繞組與所述第二低壓繞組之間,以及所述餅式繞組與所述上鐵軛或所述下鐵軛之間均設置有空隙,
所述空隙處設置有絕緣電木。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緊固裝置包括上夾架、下夾架以及連接所述上夾架和所述下夾架的緊固件,所述上夾架為兩個且對稱設置在所述上鐵軛的兩側,所述下夾架為兩個且對稱設置在所述下鐵軛的兩側。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兩個所述上夾架之間設置有上拉帶,兩個所述下夾架之間設置有下拉帶。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上夾架上還設置有吊環,所述下夾架上設置有底角。
作為進一步的技術方案,所述上拉帶和所述下拉帶結構相同,其上均設置有彈性件,所述彈性件兩端對稱設置有兩個連接件,所述連接件與所述上夾架或所述下夾架連接。
本實用新型使用原理及有益效果為:
1、本實用新型採用餅式繞組替代傳統的筒式繞組,改變了繞組為整體式結構的固有模式,生產商可根據不同客戶的使用需求,通過在每臺電抗器上設置不同的餅式繞組個數來實現設備電抗值的調節,進而控制其輸出電流的大小,滿足不同客戶或場合的使用要求。餅式繞組的設置使得生產商對設備電抗值的調節更加精確、靈活。
不同類別的餅式繞組與不同的輸出排連接,便於用戶根據不同使用要求對不同類別的餅式繞組輸出端進行靈活連接,這一設置使得產品使用方式更加靈活多變。
同一類別的不同餅式繞組與同一輸出排分別連接,實現了餅式繞組與輸出排之間的並聯,這一設置便於企業靈活的跟據不同類型產品的設置要求對餅式線圈進行增減,無需重新設置產品結構。
另外,相鄰兩個餅式繞組間存在較大空隙,相較於傳統產品而言增強了產品的散熱性,避免了設備長期使用下因過熱造成設備故障,影響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同時大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採用三相五柱結構,由於兩旁軛的存在,使得鐵芯框中的三倍頻諧波磁通或不對稱分量中的零序磁通可從旁軛通過,而不必通過油箱、夾件等結構件成迴路,從而有效降低了變壓器的零序阻抗,減少了設備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零序損耗,降低了這些結構件上的附加損耗;同時使得上鐵軛和下鐵軛中的磁通量大大低於鐵芯柱中磁通量,有效降低了鐵芯框的高度,節省了設備所佔空間。與此同時,三相五柱式變壓器可以取代平衡電抗器,達到使兩組三相半波整流電路並聯工作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鐵芯框採用三相五柱式使得設備結構更加簡化、合理和經濟。同時,通過餅式繞組和餅式繞組與輸出排的特有連接方式,實現了餅式繞組數量的靈活調整,從而實現了設備輸出功率的靈活調整,與輸入排和輸出排相配合,實現不同用戶對電壓/電流的轉換要求。
2、本實用新型每個餅式繞組的上下均設置有空隙,且空隙處設置有絕緣電木,充分保障了設備使用過程中,餅式繞組的散熱性良好,不會因過熱導致不良反應,空隙與絕緣電木的設置充分保障了設備使用時性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3、本實用新型緊固裝置的設置有效固定了產品結構,同時上夾架、下夾架以及緊固件的設置又使得餅式繞組之間以及餅式繞組與上夾架、下夾架間有一定間隙,保證設備的散熱性能良好。同時,緊固件的高度可調,有效保障了餅式繞組有增減的空間。
4、本實用新型上拉帶和下拉帶的設置起到了上夾架和下夾架中間區域的拉緊作用,使得設備整體結構更加穩定,有效防止了設備使用或運輸過程中發生變形,影響使用效果。
5、本實用新型吊環的設置使得設備的吊裝更加方便快捷,底角的設置使得設備在固定時穩定性更強。
彈性件和連接件所組成的上拉帶或下拉帶,成本低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且便於維修。
附圖說明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鐵芯框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彈性件結構示意圖;
圖中:1-輸入排,2-鐵芯框,21-上鐵軛,22-旁軛,23-下鐵軛,24-鐵芯柱,3-輸出排,31-第一輸出排,32-第二輸出排,33-第三輸出排,34-連接排,4-餅式繞組,41-分繞組,411-第一低壓繞組,412-高壓繞組,413-第二低壓繞組,5-緊固裝置,51-上夾架,52-下夾架,53-緊固件,6-空隙,7-絕緣電木,8-上拉帶,9-下拉帶,10-吊環,11-底角,12-彈性件,13-連接件。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三相五柱六相雙反星整流變壓器,包括相互連接的緊固裝置5和鐵芯框2,鐵芯框2包括圍成框型的上鐵軛21、兩個旁軛22和下鐵軛23,兩個旁軛22之間設置有均與上鐵軛21和下鐵軛23連接的三個鐵芯柱24,
鐵芯柱24上設置有與輸出排3和輸入排1均連接的餅式繞組4,
餅式繞組4包括上下依次設置的若干個分繞組41,分繞組41包括上下依次設置的第一低壓繞組411、高壓繞組412和第二低壓繞組413,高壓繞組412為至少兩個,
輸出排3包括依次設置的第一輸出排31、第二輸出排32和第三輸出排33,第三輸出排33為至少兩個,
第一低壓繞組411與第一輸出排31連接,高壓繞組412與第三輸出排33連接,第二低壓繞組413與第二輸出排32連接,相鄰兩個高壓繞組412的抽頭交錯設置,
第一輸出排31和第二輸出排32通過連接排34相互連接。
本實用新型採用餅式繞組4替代傳統的筒式繞組,改變了繞組為整體式結構的固有模式,生產商可根據不同客戶的使用需求,通過在每臺電抗器上設置不同的餅式繞組4個數來實現設備電抗值的調節,進而控制其輸出電流的大小,滿足不同客戶或場合的使用要求。餅式繞組4的設置使得生產商對設備電抗值的調節更加精確、靈活。
不同類別的餅式繞組4與不同的輸出排3連接,便於用戶根據不同使用要求對不同類別的餅式繞組輸出端進行靈活連接,這一設置使得產品使用方式更加靈活多變。
同一類別的不同餅式繞組4與同一輸出排3分別連接,實現了餅式繞組4與輸出排3之間的並聯,這一設置便於企業靈活的跟據不同類型產品的設置要求對餅式線圈進行增減,無需重新設置產品結構。
由於高壓繞組412有若干個,相鄰兩個高壓繞組412的抽頭(即高壓繞組412與第三輸出排33的連接頭)交錯設置,這一設置有效避免了不同高壓繞組412與其對應的第三輸出排33連接時發生幹擾,影響使用效果。
另外,相鄰兩個餅式繞組4間存在較大空隙,相較於傳統產品而言增強了產品的散熱性,避免了設備長期使用下因過熱造成設備故障,影響設備運行的安全性,同時大大提高了產品的使用壽命。
本實用新型採用三相五柱結構,由於兩旁軛22的存在,使得鐵芯框2中的三倍頻諧波磁通或不對稱分量中的零序磁通可從旁軛22通過,而不必通過油箱、夾件等結構件成迴路,從而有效降低了變壓器的零序阻抗,減少了設備使用過程中產生的零序損耗,降低了這些結構件上的附加損耗;同時使得上鐵軛21和下鐵軛23中的磁通量大大低於鐵芯柱24中磁通量,有效降低了鐵芯框2的高度,節省了設備所佔空間。與此同時,三相五柱式變壓器可以取代平衡電抗器,達到使兩組三相半波整流電路並聯工作的目的,本實用新型鐵芯框2採用三相五柱式使得設備結構更加簡化、合理和經濟。同時,通過餅式繞組4和餅式繞組4與輸出排2的特有連接方式,實現了餅式繞組4數量的靈活調整,從而實現了設備輸出功率的靈活調整,與輸入排1和輸出排3相配合,實現不同用戶對電壓/電流的轉換要求。
進一步,第一低壓繞組411與高壓繞組412之間、兩個相鄰高壓繞組412之間,高壓繞組412與第二低壓繞組413之間,以及餅式繞組4與上鐵軛21或下鐵軛23之間均設置有空隙6,
空隙6處設置有絕緣電木7。
本實用新型每個餅式繞組4的上下均設置有空隙6,且空隙6處設置有絕緣電木7,充分保障了設備使用過程中,餅式繞組4的散熱性良好,不會因過熱導致不良反應,空隙6與絕緣電木7的設置充分保障了設備使用時性能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進一步,緊固裝置5包括上夾架51、下夾架52以及連接上夾架51和下夾架52的緊固件53,上夾架51為兩個且對稱設置在上鐵軛21的兩側,下夾架52為兩個且對稱設置在下鐵軛23的兩側。
緊固裝置5的設置有效固定了產品結構,同時上夾架51、下夾架52以及緊固件53的設置又使得餅式繞組4之間以及餅式繞組4與上夾架51、下夾架52間有一定間隙,保證設備的散熱性能良好。同時,緊固件53的高度可調,有效保障了餅式繞組4有增減的空間。
進一步,兩個上夾架51之間設置有上拉帶8,兩個下夾架52之間設置有下拉帶9。
上拉帶8和下拉帶9的設置起到了上夾架51和下夾架52中間區域的拉緊作用,使得設備整體結構更加穩定,有效防止了設備使用或運輸過程中發生變形,影響使用效果。
進一步,上夾架51上還設置有吊環10,下夾架52上設置有底角11。
吊環10的設置使得設備的吊裝更加方便快捷,底角11的設置使得設備在固定時穩定性更強。
進一步,上拉帶8和下拉帶9結構相同,其上均設置有彈性件12,彈性件12兩端對稱設置有兩個連接件13,連接件13與上夾架51或下夾架52連接。
彈性件12和連接件13所組成的上拉帶8或下拉帶9,成本低廉,結構簡單,性能穩定,且便於維修。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