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1:08:16 1
本發明涉及織物的加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種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
背景技術:
蠶絲是天然蛋白質纖維的一種,經練漂加工後的絲及其織物有肥亮而柔和的光澤,光滑而柔軟的手感,潔白而輕盈的外觀,可染印絢麗繽紛的顏色或花紋,自古以來,蠶絲就是高檔的紡織原料。
而蠶絲纖維織物由於其光滑絲滑的特性,在染色的時候存在很多難題,現有的染整工藝以及分散染料的染色性能和色牢度都滿足不了蠶絲纖維的要求,從而引發染色效果不均,容易出現色斑等問題,且為了順應節能減排的大環境的發展趨勢,染整工藝也有了新的發展方向,環保型的生態染整工藝的出現不僅為未來的染整加工提供了技術支撐,也為實現節能減排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種能解決上述問題的適用於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值得研究。
技術實現要素:
發明目的:為了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節能減排、操作簡單、染色效果均勻,不易褪色、減少色斑色差現象的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
技術方案: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脫膠前處理工藝:準備蠶絲纖維織物坯布,浴比1:40-1:50,加入生物酶、純鹼、矽酸鈉、保險粉,pH調整到9-11,升溫至40-50℃後進行浸泡處理,保溫50-60min後自然降溫至室溫進行水洗;水洗時浴比1:25-1:35,加入質量分數為1%-2%的中性洗滌劑進行多次洗滌脫水至8成幹;
(2)超聲波處理工藝:將經過脫膠前處理的蠶絲纖維織物坯布置於50-60℃的蒸餾水中,用高低頻率的超聲波進行交替超聲處理,先高頻率超聲6min,再低頻率超聲8min,再高頻率超聲3min,再低頻率超聲5min後完成處理;
(3)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工藝:將經超聲波處理後的織物進行低溫等離子體處理,處理氣體為氯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處理功率為150-200W,具體採用等離子體處理3min、熱水洗2min、等離子體處理3min、冷水洗2min的處理方式;
(4)酸性染料染色處理工藝:將步驟(3)處理後的織物脫水至八成幹後進行酸性染料染色55min,浴比1:5-1:10,染色溫度維持在80-90℃,投入的酸性染料組合物以質量計包括以下組分:酸性染料30-40份、納米材料5-8份、擴散劑2-5份、三苯基膦三間磺酸鈉6-10份、元明粉3-10份、無機鹽6-12份、潤溼劑2-4份、表面活性劑5-12份、水160-200份,冰醋酸調節pH至5-6;
(5)水洗:將步驟(4)染色後的聚酯纖維織物取出,用去離子水水洗4-5次,每次洗滌時間為5-10min;
(6)晾乾:將水洗後的織物脫水至7成幹,放置於通風陰涼處晾乾,溫度為25-35℃;
(7)熨整:使用熨鬥將晾乾後的聚酯纖維織物熨燙平整,定型。
更為優選的,步驟(1)中所述生物酶為酸性纖維素酶、蛋白酶、澱粉酶三者1:4:1的混合物。
更為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高頻率超聲的頻率為90-120Hz。
更為優選的,所述步驟(2)中低頻率超聲的頻率為20-40Hz。
更為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氯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質量比為3:1。
更為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熱水洗溫度為75-85℃。
更為優選的,所述步驟(3)中冷水洗溫度為20-30℃。
更為優選的,步驟(5)中所述納米材料為納米氧化錫微粒。
更為優選的,步驟(5)中所述擴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鈉與擴散劑NNO質量比為1:3的混合物。
更為優選的,步驟(5)中所述潤溼劑為醯基甘油酯衍生物和多元醇類質量比為2:3的混合物。
有益效果:本發明所提供的一種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採用一套系統完整的從染色前脫膠前處理、超聲波處理工藝、低溫等離子體處理、酸性染料染色、多次水洗到後整理的生態染色工藝流程,配合針對蠶絲纖維織物的特性特製的酸性混合染料組合物,同時利超聲波處理和低溫等離子體技術聯用的工藝對經過脫膠前處理的蠶絲纖維織物進行染色前的織物處理,從而增加染色的附著力,增加固色效果;染色後未進行固色處理而是直接進行多次冷水水洗工藝更有效的減少了色斑色差現象的發生,該工藝操作簡單,織物染色色澤鮮豔,不掉色,有效杜絕色斑色差現象的發生,且增加了其乾濕色摩擦度,染色效果佳,均勻不易褪色,工業化程度高,整套工藝為生態環保染整工藝,節能減排,環保低碳。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一種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脫膠前處理工藝:準備蠶絲纖維織物坯布,浴比1:40,加入生物酶、純鹼、矽酸鈉、保險粉,pH調整到9-11,升溫至40℃後進行浸泡處理,保溫50min後自然降溫至室溫進行水洗;水洗時浴比1:25,加入質量分數為1%的中性洗滌劑進行多次洗滌脫水至8成幹;其中生物酶為酸性纖維素酶、蛋白酶、澱粉酶三者1:4:1的混合物;
(2)超聲波處理工藝:將經過脫膠前處理的蠶絲纖維織物坯布置於50℃的蒸餾水中,用高低頻率的超聲波進行交替超聲處理,先高頻率超聲6min,再低頻率超聲8min,再高頻率超聲3min,再低頻率超聲5min後完成處理;其中高頻率超聲的頻率為90-120Hz,低頻率超聲的頻率為20-40Hz;
(3)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工藝:將經超聲波處理後的織物進行低溫等離子體處理,處理氣體為質量比為3:1的氯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處理功率為150W,具體採用等離子體處理3min、熱水洗2min、等離子體處理3min、冷水洗2min的處理方式;其中熱水洗溫度為75℃,冷水洗溫度為20℃;
(4)酸性染料染色處理工藝:將步驟(3)處理後的織物脫水至八成幹後進行酸性染料染色55min,浴比1:5,染色溫度維持在80℃,投入的酸性染料組合物以質量計包括以下組分:酸性染料30份、納米材料5份、擴散劑2份、三苯基膦三間磺酸鈉6份、元明粉3份、無機鹽6份、潤溼劑2份、表面活性劑5份、水160份,冰醋酸調節pH至5;其中所述納米材料為納米氧化錫微粒,擴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鈉與擴散劑NNO質量比為1:3的混合物,潤溼劑為醯基甘油酯衍生物和多元醇類質量比為2:3的混合物;
(5)水洗:將步驟(4)染色後的聚酯纖維織物取出,用去離子水水洗4次,每次洗滌時間為10min;
(6)晾乾:將水洗後的織物脫水至7成幹,放置於通風陰涼處晾乾,溫度為25℃;
(7)熨整:使用熨鬥將晾乾後的聚酯纖維織物熨燙平整,定型。
實施例2:
一種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脫膠前處理工藝:準備蠶絲纖維織物坯布,浴比1:50,加入生物酶、純鹼、矽酸鈉、保險粉,pH調整到9-11,升溫至50℃後進行浸泡處理,保溫60min後自然降溫至室溫進行水洗;水洗時浴比1:35,加入質量分數為2%的中性洗滌劑進行多次洗滌脫水至8成幹;其中生物酶為酸性纖維素酶、蛋白酶、澱粉酶三者1:4:1的混合物;
(2)超聲波處理工藝:將經過脫膠前處理的蠶絲纖維織物坯布置於60℃的蒸餾水中,用高低頻率的超聲波進行交替超聲處理,先高頻率超聲6min,再低頻率超聲8min,再高頻率超聲3min,再低頻率超聲5min後完成處理;其中高頻率超聲的頻率為90-120Hz,低頻率超聲的頻率為20-40Hz;
(3)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工藝:將經超聲波處理後的織物進行低溫等離子體處理,處理氣體為質量比為3:1的氯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處理功率為200W,具體採用等離子體處理3min、熱水洗2min、等離子體處理3min、冷水洗2min的處理方式;其中熱水洗溫度為85℃,冷水洗溫度為30℃;
(4)酸性染料染色處理工藝:將步驟(3)處理後的織物脫水至八成幹後進行酸性染料染色55min,浴比1:10,染色溫度維持在90℃,投入的酸性染料組合物以質量計包括以下組分:酸性染料40份、納米材料8份、擴散劑5份、三苯基膦三間磺酸鈉10份、元明粉10份、無機鹽12份、潤溼劑4份、表面活性劑12份、水200份,冰醋酸調節pH至6;其中所述納米材料為納米氧化錫微粒,擴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鈉與擴散劑NNO質量比為1:3的混合物,潤溼劑為醯基甘油酯衍生物和多元醇類質量比為2:3的混合物;
(5)水洗:將步驟(4)染色後的聚酯纖維織物取出,用去離子水水洗5次,每次洗滌時間為5min;
(6)晾乾:將水洗後的織物脫水至7成幹,放置於通風陰涼處晾乾,溫度為25-35℃;
(7)熨整:使用熨鬥將晾乾後的聚酯纖維織物熨燙平整,定型。
實施例3:
一種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脫膠前處理工藝:準備蠶絲纖維織物坯布,浴比1:45,加入生物酶、純鹼、矽酸鈉、保險粉,pH調整到9-11,升溫至45℃後進行浸泡處理,保溫55min後自然降溫至室溫進行水洗;水洗時浴比1:30,加入質量分數為1.5的中性洗滌劑進行多次洗滌脫水至8成幹;其中生物酶為酸性纖維素酶、蛋白酶、澱粉酶三者1:4:1的混合物;
(2)超聲波處理工藝:將經過脫膠前處理的蠶絲纖維織物坯布置於55℃的蒸餾水中,用高低頻率的超聲波進行交替超聲處理,先高頻率超聲6min,再低頻率超聲8min,再高頻率超聲3min,再低頻率超聲5min後完成處理;其中高頻率超聲的頻率為90-120Hz,低頻率超聲的頻率為20-40Hz;
(3)低溫等離子體處理工藝:將經超聲波處理後的織物進行低溫等離子體處理,處理氣體為質量比為3:1的氯氣和氮氣的混合氣體,處理功率為175W,具體採用等離子體處理3min、熱水洗2min、等離子體處理3min、冷水洗2min的處理方式;其中熱水洗溫度為80℃,冷水洗溫度為25℃;
(4)酸性染料染色處理工藝:將步驟(3)處理後的織物脫水至八成幹後進行酸性染料染色55min,浴比1:8,染色溫度維持在85℃,投入的酸性染料組合物以質量計包括以下組分:酸性染料35份、納米材料6份、擴散劑4份、三苯基膦三間磺酸鈉8份、元明粉7份、無機鹽9份、潤溼劑3份、表面活性劑8份、水180份,冰醋酸調節pH至5.5;其中所述納米材料為納米氧化錫微粒,擴散劑為木質素磺酸鈉與擴散劑NNO質量比為1:3的混合物,潤溼劑為醯基甘油酯衍生物和多元醇類質量比為2:3的混合物;
(5)水洗:將步驟(4)染色後的聚酯纖維織物取出,用去離子水水洗4次,每次洗滌時間為8min;
(6)晾乾:將水洗後的織物脫水至7成幹,放置於通風陰涼處晾乾,溫度為30℃;
(7)熨整:使用熨鬥將晾乾後的聚酯纖維織物熨燙平整,定型。
使用上述實施例1-3的一種蠶絲纖維織物的環保染色工藝,明顯改善了蠶絲纖維織物染色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染整工藝良品率提高了25%,且染整後的織物色彩均勻,不串色,錯色,無色斑色差,著色效果好,美觀大方,色澤鮮豔,不掉色,不對織物施加額外的外力的前提下增加其乾濕色摩擦度,染色效果佳,均勻不易褪色,工業化程度高,整套工藝為生態染整工藝,節能減排,環保低碳,整套染整工藝的能耗降低了30%以上。
應當指出,以上具體實施方式僅用於說明本發明而不用於限制本發明的範圍,在閱讀了本發明之後,本領域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各種等價形式的修改均落於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所限定的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