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子泵和剪切泵組合式混料機的製作方法
2023-06-11 10:32:46

本實用新型屬於混料系統技術領域,涉及一種轉子泵和剪切泵組合式混料機,該混料機尤其適用於比較容易溶解的物料。
背景技術:
現有技術中,物料與物料之間的混合,通常是採用在巨大的混料罐中,利用攪拌器進行不同物料(物料較容易溶解)的混合。操作人員需要將待混合的物料抬到混料罐頂部,然後將待混合的物料倒入混料罐中,利用混料罐中轉動的葉輪帶動物料轉動,用來溶解、混合物料。在線清洗時需要將混料罐中的物料抽取掉後才能清洗;對於操作人員有較大的工作量,在線清洗較困難。
因此,如何解決上述問題,是本領域技術人員要研究的內容。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轉子泵和剪切泵組合式混料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轉子泵和剪切泵組合式混料機;其特徵在於:包括機架、料鬥、送料管道、轉子泵、剪切泵及混料罐;所述料鬥設置在機架上,所述轉子泵與所述剪切泵並列設置在所述機架的下方;所述轉子泵包括電機、泵殼、進料管和出料管;所述進料管和所述出料管經送料管道與所述泵殼內的泵腔連通;所述剪切泵包括剪切電機、剪切泵殼、剪切泵蓋、剪切進料管和剪切出料管;所述剪切進料管的入口設置在所述剪切泵蓋上,所述剪切出料管的出口設置在所述剪切泵殼的上方,所述剪切進料管和所述剪切出料管經送料管道與所述剪切泵殼內的泵腔連通;所述料鬥的出口與所述轉子泵的進料管相連通;所述轉子泵的出料管與所述剪切泵的剪切進料管相連通;所述剪切泵的剪切出料管經送料管道與混料罐相連通。
上述技術方案中,相關內容解釋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機架的下方設有腳輪,所述腳輪為四個,分別設置在所述機架的四個角的底部。
2、上述方案中,四個所述腳輪中,至少一個腳輪上設有剎車裝置。
3、上述方案中,所述機架的上方設有送料臺面,所述料鬥的上端面與所述送料臺面平齊;所述料鬥位於所述送料臺面的一端。
4、上述方案中,所述轉子泵包括轉子;所述轉子包括轉子本體和三個翼體;所述三個翼體沿周向均布在所述轉子本體上;每個所述翼體的兩個端面與所述轉子本體的兩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每個翼體的中心線與所述轉子本體的軸線成夾角設置。
5、上述方案中,所述混料罐設有攪拌棒,所述混料罐的底部設有換向閥。
6、上述方案中,所述剪切泵的剪切進料管的入口設置在所述剪切泵蓋上,所述剪切出料管的出口設置在所述剪切泵殼的上方。
由於上述技術方案運用,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的優點是:
1、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與傳統的攪拌混合工藝相比,使用本套混料機能節省90%的加工時間。由於轉子泵具有較強的自吸力,對於粘度較大的物料能夠輸送到剪切泵,剪切泵具有極高的剪切力和恆定的轉速,因此可以粉碎大塊成團的粘度較大的物料,且可以保證各批次產品具有相同的均質效果;通過轉子泵將物料吸入送料管道,再輸送至剪切泵內,實現物料與液體的充分混合。
2、本實用新型效率高,與傳統工藝相比,可縮短50%-90%的工作時間,各批次產品之間有著相同的均值效果。本實用新型佔用的空間小,機架下方設有腳輪,易於與其他系統整合,使用方便;送料臺面的設計,節約原料,據測算可節省10%原料;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並方便人工投料,縮短了物料的混合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在線清洗方便,系統沒有死角,在線 CIP/ SIP,符合3A和GMP等最嚴格的衛生要求,方維護成本低,備件機封更換簡單。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工作原理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用轉子泵的三翼轉子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用剪切泵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體實施例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熟悉此技術的人士可由本說明書所揭露的內容輕易地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其他優點及功效。
請參閱圖1至圖4。須知,本說明書所附圖式所繪示的結構、比例、大小等,均僅用以配合說明書所揭示的內容,以供熟悉此技術的人士了解與閱讀,並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限定條件,故不具技術上的實質意義,任何結構的修飾、比例關係的改變或大小的調整,在不影響本實用新型所能產生的功效及所能達成的目的下,均應仍落在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技術內容得能涵蓋的範圍內。同時,本說明書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間」及「一」等的用語,亦僅為便於敘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圍,其相對關係的改變或調整,在無實質變更技術內容下,當亦視為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範疇。
如圖1至圖4所示,一種轉子泵和剪切泵組合式混料機;包括機架1、料鬥2、送料管道3、轉子泵5、剪切泵6及混料罐4;所述料鬥2設置在機架1上,所述轉子泵5與所述剪切泵6並列設置在所述機架1的下方;所述轉子泵5包括電機7、泵殼8、進料管9和出料管10;所述進料管9和所述出料管10經送料管道3與所述泵殼8內的泵腔連通;所述剪切泵6包括剪切電機11、剪切泵殼12、剪切泵蓋13、剪切進料管14和剪切出料管15;所述剪切進料管14的入口設置在所述剪切泵蓋13上,所述剪切出料管15的出口設置在所述剪切泵殼12的上方,所述剪切進料管14和所述剪切出料管15經送料管道3與所述剪切泵殼12內的泵腔連通;所述料鬥2的出口與所述轉子泵5的進料管9相連通;所述出料管10與所述剪切泵6的剪切進料管14相連通;所述剪切泵6的剪切出料管15經送料管道3與混料罐4相連通。
所述機架1的下方設有腳輪16,所述腳輪16為四個,分別設置在所述機架1的四個角的底部。四個所述腳輪16中,至少一個腳輪16上設有剎車裝置(圖中未示出)。
所述機架1的上方設有送料臺面17,所述料鬥2的上端面與所述送料臺面17平齊;所述料鬥2位於所述送料臺面17的一端。
所述轉子泵5包括轉子;所述轉子包括轉子本體18和三個翼體19;所述三個翼體19沿周向均布在所述轉子本體18上;每個所述翼體19的兩個端面與所述轉子本體18的兩個端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每個翼體19的中心線與所述轉子本體18的軸線成夾角設置。
所述混料罐4設有攪拌棒20,所述混料罐4的底部設有換向閥21。
所述剪切泵6的剪切進料管14的入口設置在所述剪切泵蓋13上,所述剪切出料管15的出口設置在所述剪切泵殼12的上方。
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與傳統的攪拌混合工藝相比,使用本套混料機能節省90%的加工時間。由於三翼轉子結構的使用,在轉子泵的入口端能產生較強的吸力,對於輸送有顆粒的物料能夠保持顆粒的完整;轉子泵具有較強的自吸力,對於粘度較大的物料能夠輸送到剪切泵,剪切泵具有極高的剪切力和恆定的轉速,因此可以粉碎大塊成團的粘度較大的物料,且可以保證各批次產品具有相同的均質效果;通過轉子泵將物料吸入送料管道,再輸送至剪切泵內,實現物料與液體的充分混合。
本實用新型效率高,與傳統工藝相比,可縮短50%-90%的工作時間,各批次產品之間有著相同的均值效果。本實用新型佔用的空間小,機架下方設有腳輪,易於與其他系統整合,使用方便;送料臺面的設計,節約原料,據測算可節省10%原料;減少工作人員的工作量,並方便人工投料,縮短了物料的混合時間,提高了生產效率,在線清洗方便,系統沒有死角,在線 CIP/ SIP,符合3A和GMP等最嚴格的衛生要求,方維護成本低,備件機封更換簡單。
上述實施例僅例示性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術的人士皆可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範疇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飾或改變。因此,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與技術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飾或改變,仍應由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所涵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