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指紋模組的測試方法及系統與流程
2023-09-23 09:31:20 1

本發明涉及檢測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指紋模組的測試方法及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終端的發展,指紋識別已經成為移動終端的標準配置,用戶常用它來解鎖屏幕、進行支付等操作。一般的,移動終端採用電容式指紋識別技術,通過移動終端的指紋模組獲取人體指紋的指紋數據,然後再與預先存儲的指紋數據進行對比,通過判斷兩者是否匹配來完成用戶的操作。
眾所周知,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對指紋模組進行測試以判斷指紋模組能夠被正常使用,現有技術中,一般通過在待測試終端中人工錄入指紋數據,然後在測試時,再錄入指紋數據以判斷待測試終端能夠解鎖的方法判斷該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是否能夠正常使用,這種方法在大批量生產中,由於每一臺待測試終端均需要人工錄入一個指紋數據,而耗費大量的時間,使得測試效率較低。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主要提供一種指紋模組的測試方法及系統,旨在解決大批量生產中,指紋模組的測試效率較低的問題。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指紋模組的測試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多個待測試終端中批量導入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一指紋數據;使用設置有所述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接觸所述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以獲取所述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二指紋數據;檢測所述第二指紋數據與所述第一指紋數據匹配程度;根據所述匹配程度輸出匹配結果。
其中,所述檢測所述第二指紋圖像與所述第一指紋圖像匹配程度包括:檢測所述第二指紋數據與所述第一指紋數據的匹配程度是否大於閾值;所述根據匹配程度輸出匹配結果包括:若大於閾值,則所述待測試終端解鎖成功;若不大於閾值,則所述待測試終端解鎖失敗。
其中,所述設置有所述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的製備方法包括:提供一指紋並在矽膠基體上形成所述指紋的指紋紋路;將融合有電容液的軟性電容材料壓蓋在所述矽膠基體上並覆蓋所述指紋紋路以在所述軟性電容材料上形成所述指紋紋路;固化所述軟性電容材料以形成具有所述指紋紋路的所述指紋膜。
其中,所述在多個待測試終端中批量導入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一指紋數據包括:獲取所述指紋膜的所述第一指紋數據;將所述第一指紋數據錄入至測試軟體中;將所述測試軟體拷貝至每一所述待測試終端。
其中,所述指紋膜為指紋套。
其中,所述獲取所述指紋膜上的第一指紋數據包括:採集所述指紋紋路的所述第一指紋圖像;對所述第一指紋圖像進行預處理;提取預處理後的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特徵以生成所述第一指紋數據。
其中,所述使用設置有所述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接觸所述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以獲取所述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二指紋數據包括:使用設置有所述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接觸每一所述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以採集所述指紋紋路的第二指紋圖像;對所述第二指紋圖像進行預處理;提取預處理後的第二指紋圖像的指紋特徵以生成所述第二指紋數據。
其中,所述方法進一步包括:刪除每一所述待測試終端中的所述測試軟體。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採用的另一個技術方案是:提供一種指紋模組的測試系統,所述測試系統包括:多個待測試終端,所述多個待測試中設有批量導入的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一指紋數據;指紋膜,所述指紋膜設置有所述第一指紋圖像,用於接觸所述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以使得所述多個待測試終端獲取所述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二指紋數據;所述多個待測試終端進一步檢測所述第二指紋數據與所述第一指紋數據的匹配程度並根據所述匹配程度輸出匹配結果。
其中,所述指紋膜為指紋套。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區別於現有技術的情況,本發明通過在多個待測試終端中批量導入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一指紋數據;使用設置有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接觸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以獲取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二指紋數據;檢測第二指紋數據與第一指紋數據匹配程度;根據匹配程度輸出匹配結果的方法,使得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在測試時,由於多個待測試終端中設有批量導入的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一指紋數據,可直接使用設有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接觸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而不需要在每一待測試終端中再錄入第一指紋數據,減少了大批量生產過程指紋模組的測試時間,提高了測試效率。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指紋模組的測試方法實施例的流程示意圖;
圖2是圖1中步驟s11的具體流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步驟s12的具體流程示意圖;
圖4是圖3中步驟s121的具體流程示意圖;
圖5是圖1中步驟s13的具體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所提供的指紋模組的測試方法及系統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閱圖1,本發明提供的指紋模組的測試方法實施例包括:
s11:製備設置有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
參閱圖2,該步驟s11可具體包括:
s111:提供一指紋並在矽膠基體上形成該指紋的指紋紋路;
具體地,可使用電吹風的熱吹風模式對矽膠基體進行加熱使其完全軟化,在一定溫度下,將人的手指在垂直方向上按壓在軟化的矽膠基體上,形成一定深度的凹槽,待軟化的矽膠基體冷卻變硬之後,抽離手指,即可使得該手指的指紋紋路被拓印至矽膠基體上。在完成拓印之後,檢查拓印的指紋紋路是否清晰且與手指的指紋紋路是否有偏差,若清晰且沒有偏差,則該拓印結束,若不清晰或指紋紋路有偏差,則需要重複該步驟以在矽膠基體上重新拓印指紋紋路。
可選的,該凹槽的深度為0.5mm~1mm。
s112:將融合有電容液的軟性電容材料壓蓋在矽膠基體上並覆蓋指紋紋路以在軟性電容材料上形成指紋紋路;
具體地,取適量軟性電容材料並將該軟性電容材料按壓呈片狀,然後將電容液均勻滴入該軟性電容材料上,進一步手動揉捏滴入電容液的軟性電容材料以使得軟性電容材料與電容液相互融合,最後將融合有電容液的軟性電容材料從下向上的按壓在矽膠基體上且覆蓋矽膠基體上的指紋紋路,以使得矽膠基體上的指紋紋路拓印至融合有電容液的軟性電容材料上。
s113:固化軟性電容材料以形成具有指紋紋路的指紋膜。
具體地,將上述步驟s112中拓印有該指紋紋路的軟性電容材料冷卻一定時間以固化該軟性電容材料,在冷卻完成之後,即可形成具有該指紋紋路的指紋膜,該指紋膜可以模擬上述指紋紋路以具有與該指紋紋路相同的指紋特徵及感應參數,且具有一定的任性,使用壽命較長。
可選的,該步驟s11中形成的指紋膜為指紋套,在用戶使用時,可直接戴在手指上,為用戶使用帶來便利。
s12:在多個待測試終端中批量導入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一指紋數據;
參閱圖3,該步驟s12可具體包括:
s121:獲取指紋膜上的第一指紋數據;
參閱圖4,該步驟s121可具體包括:
s1211:採集指紋紋路的第一指紋圖像;
具體地,使用拓印有上述指紋紋路的指紋膜接觸移動終端的指紋模組,可選的,將指紋套直接戴在手指上以按壓指紋模組,該指紋模組對指紋膜上的指紋紋路進行多次多幀掃描,以採集指紋膜上的指紋紋路的第一指紋圖像。
s1212:對第一指紋圖像進行預處理;
具體地,通過極值濾波、一次平滑、銳化、二次平滑、細化等一系列的dsp圖像處理,以完成對第一指紋圖像的數據處理。
s1213:提取預處理後的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特徵以生成第一指紋數據。
可選的,提取預處理後的第一指紋圖像的中的特徵點,比如終結點、分叉點、分歧點、孤立點、環點、短紋、方向、曲率及位置等特徵點,以生成第一指紋數據,然後將保存該第一指紋數據至指紋庫。
其中,該第一指紋數據在本實施例中作為測試的基準數據,因此在步驟s1211中的指紋模組為已經被測試且完好的指紋模組,以保證生成的第一指紋數據能夠作為測試的模板數據。
s122:將第一指紋數據錄入至測試軟體中;
具體地,將上述步驟s121中生產的第一指紋數據編譯至移動終端的測試軟體中。
s123:將測試軟體拷貝至每一待測試終端。
具體地,將步驟s122中的測試軟體批量下載至每一待測試終端,以保證每一待測試終端均包括上述的第一指紋數據。
s13:使用設置有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接觸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以獲取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二指紋數據;
參閱圖5,該步驟s13可具體包括:
s131:使用設置有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接觸每一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以採集指紋紋路的第二指紋圖像;
可選的,在待測試終端進入測試模式下,測試人員可直接將指紋膜的指紋套戴在手指上以按壓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對指紋膜進行全掃描,以採集指紋膜上的指紋紋路的第二指紋圖像。
對於多個待測試終端而言,測試人員可使用一個指紋套按壓每一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也可以使用批量生產的指紋套按壓每一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
s132:對第二指紋圖像進行預處理;
具體地,通過極值濾波、一次平滑、銳化、二次平滑、細化等一系列的dsp圖像處理,以完成對第二指紋圖像的數據處理。
s133:提取預處理後的第二指紋圖像的指紋特徵以生成第二指紋數據。
可選的,提取預處理後的第二指紋圖像的中的特徵點,比如終結點、分叉點、分歧點、孤立點、環點、短紋、方向、曲率及位置等特徵點,以生成第二指紋數據。
s14:檢測第二指紋數據與第一指紋數據匹配程度;
具體地,檢測第二指紋數據與上述步驟s12中錄入待測試終端的測試軟體中的第一指紋數據的匹配程度是否大於閾值,該閾值可自主設置,在此不作限制。
s15:根據匹配程度輸出匹配結果。
具體地,若上述步驟s14中檢測的第二指紋數據與第一指紋數據的匹配程度大於閾值,則待測試終端解鎖成功,即可說明該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可正常使用,若第二指紋數據與第一指紋數據的匹配程度不大於閾值,則待測試終端結束失敗,即可說明該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不可正常使用,進而完成對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的測試。
進一步參閱圖1,本實施例還包括:
s16:刪除每一待測試終端中的測試軟體。
具體地,在測試完成之後,對待測試終端進行數據清零的恢復出廠設置,將測試軟體及測試軟體中的指紋數據從待測試終端中刪除,以避免影響用戶的使用。
本發明提供的指紋模組的測試系統實施例包括多個待測試終端及指紋膜。
多個待測試終端中設置有批量導入的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一指紋數據。
指紋膜設置有第一指紋圖像,用於接觸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以使得多個待測試終端獲取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二指紋數據。
多個待測試終端進一步檢測第二指紋數據與第一指紋數據的匹配程度並根據匹配程度輸出匹配結果。
可選的,該指紋膜為指紋套。
其中,具體實施方法可參照上述實施例中相應的步驟,在此不再贅述。
區別於現有技術,本發明通過在多個待測試終端中批量導入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一指紋數據;使用設置有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接觸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以獲取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二指紋數據;檢測第二指紋數據與第一指紋數據匹配程度;根據匹配程度輸出匹配結果的方法,使得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在測試時,由於多個待測試終端中設有批量導入的第一指紋圖像的第一指紋數據,可直接使用設有第一指紋圖像的指紋膜接觸多個待測試終端的指紋模組,而不需要在每一待測試終端中再錄入第一指紋數據,減少了大批量生產過程指紋模組的測試時間,提高了測試效率。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因此限制本發明的專利範圍,凡是利用本發明說明書及附圖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他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明的專利保護範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