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09:20:55
專利名稱: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對環形磨削帶進行旋轉驅動,使其與對象物接
觸,從而進行該對象物的磨削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
背景技術:
0002圖l表示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一般結構。如圖所示,該工 具具有主體部12、驅動皮帶輪14、筒狀保持部16、張緊杆18、惰輪 20、環形磨削帶22、及螺旋彈簧24;該主體部12內裝氣動馬達10; 該驅動皮帶輪14安裝在該主體部,由馬達驅動;該筒狀保持部16從 主體部12相對於驅動皮帶輪14的旋轉軸線往直角方向前方(在圖中 為左方)延伸;該張緊杆18從該筒狀保持部的前端往後方插入,而且 從該前端往前方延伸;該惰輪20安裝在該張緊杆的前端;該環形磨削 帶22掛在該惰輪和驅動皮帶輪間;該螺旋彈簧24設定在筒狀保持部 16內,往前方對張緊杆18施力,在圖示的位置對環形磨削帶22施加 張力;該工具一邊由氣動馬達IO對環形磨削帶22進行旋轉驅動一邊 與被處理物接觸,從而進行該被處理物的磨削。
0003另外,環形帶式磨削工具具有在更換環形磨削帶22時使 用的卡定構件26。卡定構件26折曲矩形的金屬板材而形成為L形, 具有內側部分26-2和外側部分26-3;該內側部分26-2橫斷張緊杆18 地設定,具有張緊杆穿過的孔26-l;該外側部分26-3從該內側部分形 成直角地延伸,露出在該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主體表面,由作業者壓 入。該卡定構件26由(圖中未示出的)的彈簧構件朝主體部12的外 側(在圖中為下側)對外側部分26-3施力,當張緊杆18被從圖示的 位置反抗螺旋彈簧24壓入,形成於該張緊杆的外周面的環狀槽18-1 與該卡定構件的孔26-1對齊了時,由上述彈簧構件的作用將孔26-1的邊緣卡合在該環狀槽18-1地使其移動,反抗螺旋彈簧24地保持該 張緊杆。
[00041當更換環形磨削帶22時,從圖1的狀態反抗螺旋彈簧24 將張緊杆18往筒狀保持部16內壓入,由卡定構件26卡定該張緊杆。 這樣,惰輪與驅動皮帶輪間的間隔變小,環形磨削帶的張力消失。從 皮帶輪拆下該狀態的環形磨削帶,更換成新的環形磨削帶將其掛上, 壓入卡定構件26的外側部分26-3,解除由該卡定構件26對張緊杆18 的卡定,由螺旋彈簧24往前方推出張緊杆,成為對該新的環形磨削帶 施加張力的狀態。
[0005作為這樣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例子,具有專利文獻l所 示那樣的情形。
專利文獻1:日本專利3826133號
發明內容
0006然而,在實際更換帶的作業中,當處於將帶拆下了的狀態 時,有時作業者誤壓入卡定構件26,解除了由卡定構件24對張緊杆 18的卡定。在該場合,張緊杆18由螺旋彈簧24強勁地往前方推出。 張緊杆18在其後端設有與筒狀保持部的內周面滑動接合的滑動部 18-2,該滑動部18-2特別是劇烈地衝撞存在於該卡定構件的內側部分 26-2的孔26-1的周緣部分。為此,當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時,對於特 大型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張緊杆也大,重量也大,在該場合,存在 對卡定構件26的上述孔26-1的周緣部分和張緊杆18的上述滑動部 18-2的一方或雙方產生損傷的危險。
[0007本發明就是鑑於這樣的情況而作出的,其目的在於提供一 種環形帶式磨削工具,該環形帶式磨削工具即使作業者進行上述那樣 的誤操作,也能夠抑制那樣的損傷的發生。
00081即,本發明提供一種環形帶式磨削工具,該環形帶式磨削 工具具有
主體部、驅動皮帶輪、筒狀保持部、張緊杆、惰輪、環形磨削帶、及彈簧;
該驅動皮帶輪安裝在該主體部;
該筒狀保持部從該主體部相對於該驅動皮帶輪的旋轉軸線往直角 方向前方延伸;
該張緊杆從該筒狀保持部的前端往後方插入,而且從該前端往前 方延伸;
該惰輪安裝在該張緊杆的前端;
該環形磨削帶掛在該驅動皮帶輪上,沿張緊杆往前方延伸,掛在 惰輪上;
該彈簧設定在該筒狀保持部內,往前方對該張緊杆施力,對該環 形磨削帶施加張力;其特徵在於
該張緊杆由在該筒狀保持部內被前後分割的前方部分和後方部分 構成,該環形磨削帶桂在該驅動皮帶輪和該惰輪上,在由該彈簧施加 了張力的狀態下,該前方部分與該後方部分被推壓抵接;
該環形帶式磨削工具具有卡定構件,當將該張緊杆反抗該彈簧往 該筒狀保持部內壓入時,該卡定構件卡合在該張緊杆的該後方部分, 反抗該彈簧的彈力將該後方部分保持在所述被壓入了的位置。
[00091在該環形帶式磨削工具中,張緊杆分離成前方部分與後方 部分,所以,如上述那樣,在為了更換帶而壓入張緊杆、拆下了磨削 帶的狀態下,即使在作業者誤解除由卡定構件對張緊杆的卡定,張緊 杆由彈簧的彈力推出,該張緊杆的後方部分的一部分衝撞在卡定構件 的那樣的場合,此時的沖擊力為該後方部分的重量的函數。由於在以 往的張緊杆的場合其前方部分和後方部分為一體的,所以,上述沖擊 力為張緊杆整體重量的函數,與其相比,本發明的場合的衝擊力大幅 度減小。
[00101具體地"i兌,
在該張緊杆的該後方部分的前端設置凸緣狀部分,該彈簧形成為 螺旋彈簧,該螺旋彈簧被設定成,在該筒狀保持部內將該後方部分的 周圍圍住,前端卡合在該凸緣狀部分,該張緊杆的前方部分的後端面抵接在該凸緣狀部分的前端面。
[00111更為具體地說,該張緊杆的所述後方部分在其外周側面具
有凹部,
該卡定構件比在該磨削帶上施加了張力的狀態下的該後方部分的 該凹部設定在更後方位置,在相對於該後方部分的橫斷方向受力,卡 合在該後方部分的外周側面,當該張緊杆反抗該彈簧往後方淨皮壓入、 該凹部處在了與該卡定構件對齊的位置時,該卡定構件卡合在該凹部, 將該後方部分反抗該彈簧的彈力保持在該位置,而且,通過4吏其反抗 該橫斷方向的力進行移動,而解除與該凹部的卡合。
[0012
圖1為通用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縱剖俯視圖。
圖2為本發明涉及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縱剖俯視圖。
圖3為圖2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局部剖面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00131下面,根據圖2和圖3說明本發明實施例的環形帶式磨削 工具。在以下的說明中,與上述現有技術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構成 部分相同構成的部分^f吏用相同附圖標記。
00141如圖2所示,本發明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基本構成與圖 1所示現有技術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相同,具有主體部12、驅動皮帶 輪14、筒狀保持部16、張緊杆18、惰輪20、環形磨削帶22、螺旋彈 簧24、及卡定構件26;該主體部12內裝氣動馬達10;該驅動皮帶輪 14安裝在該主體部,由氣動馬達驅動;該筒狀保持部16從主體部12 相對於驅動皮帶輪14的旋轉軸線往直角方向前方(在圖中為左方)延 伸;該張緊杆18從該筒狀保持部的前端往後方插入,而且從該前端往 前方延伸;該惰輪20安裝在該張緊杆的前端;該環形磨削帶22掛在 該惰輪和驅動皮帶輪間;該螺旋彈簧24設定在筒狀保持部16內,往
7前方對張緊杆18施力,在圖示的位置對環形磨削帶22施加張力;當 反抗該螺旋彈簧從圖示位置將張緊杆壓入在筒狀保持部內使其處於規 定位置時,該卡定構件26與該張緊杆卡合,反抗螺旋彈簧24的彈力 保持張緊杆。
[0015卡定構件26也與上述現有技術的卡定構件同樣,折曲矩 形的金屬板材而形成為L形,具有內側部分26-2和外側部分26-3; 該內側部分26-2橫斷張緊杆18地設定著,具有張緊杆穿過的孔26-1; 該外側部分26-3從該內側部分形成直角地延伸,露出在該環形帶式磨 削工具的主體表面,由作業者壓入。該卡定構件26由螺旋彈簧26-4 朝主體部12的外側(在圖中為下側)對外側部分26-3施力,在圖示 狀態下,內側部分26-2的孔26-1的周緣部分(圖2中的孔周緣上的 部分)成為卡合在張緊杆18的外周面的狀態。當張緊杆反抗螺旋彈簧 24被壓入、形成於該張緊杆的外周面的環狀槽18-1與該卡定構件的 孔26-l對齊了時,由上述螺旋彈簧26-4的作用將孔26-1的周緣部分 卡合在該環狀槽18-1地進行動作。
[0016該環形帶式磨削工具的特徵如下。
[0017即,該張緊杆18在筒狀保持部16內,皮分離成前方部分 18-3和後方部分18-4,環狀槽18-1 i殳在後方部分18-4。具體地+兌, 前方部分18-3具有後端面18-5,後方部分18-4在其前端具有凸緣狀 部分18-6,該前方部分18-3的後端面18-5和後方部分18-4的凸緣狀 部分18-6的前端面成為相互抵接狀態。後方部分18-4具有處於凸緣 狀部分18-6與環狀槽18-1間的前部18-7和比環狀槽18-1更處於後方 的後部18-8,在後部18-8的後端具有與筒狀保持部的內周面進行滑動 的滑動部18-2。螺旋彈簧24卡合在凸緣狀部分18-6,在卡定構件26 未卡合於環狀槽18-1的圖示的狀態下,往前方推出該張緊杆18的後 方部分18-4和前方部分18-3,成為在桂於驅動皮帶輪14和惰輪20上 的環形磨削帶22上施加張力的狀態,在該狀態下,成為前方部分18-3 的後端面18-5與後方部分18-4的凸緣狀部分18-6的前端面相互推壓 的狀態。[00181在圖中,附圖標記30為具有封閉筒狀保持部16的前端開口地設定的端部壁30-1的匚字形構件,在該端部壁30-1上i殳置用於張緊杆18的前方部分18-3穿過的孔30-2及用於銷32的兩端部分穿過的切口 30-4、 30-4,該切口 30-4、 30-4從在孔30-2的直徑方向相向的位置往徑向外方延伸,該銷32在張緊杆18的前方部分18-3橫斷該前方部分地設置(圖3)。附圖標記34為筒狀構件,該筒狀構件34在筒狀保持部16內與其內周面接觸地插入,由螺旋接合在沿徑向延伸地設置著的螺紋孔中的螺釘36固定在筒狀保持部16中,該筒狀構件具有張緊杆18的前方部分18-3穿過的孔和用於在前後方向穿過設於該前方部分18-3的銷32的兩端部分的一對狹槽34-1、 34-1 (圖2)。該狹槽34-1、 34-1在前後方向不與設在上述端部壁30-1上的(用於銷32穿過的)切口 30-4、 30-4對齊。張緊杆的前方部分18-3能夠使銷32的兩端部分在狹槽34-1內滑動地設定,為了從筒狀保持部16往前方拔出該前方部分18-3,需要使銷32移動直到來到形成於匚字形的構件30與筒狀構件34的前端間的空間35,然後使其轉動,使該銷的兩端與切口 30-4、 30-4對齊。
[0019在該環形帶式磨削工具中,當進行磨削作業時,在對環形磨削帶22施加張力進行旋轉驅動的狀態下,將該帶推壓在被處理物上,進行磨削。
0020當更換環形磨削帶22時,與上述以往的工具同樣,反抗螺旋彈簧24往後方壓入張緊杆18。這樣,卡定構件26卡合在該張緊杆18的環狀槽18-1,將該張緊杆18的後方部分18-4保持在壓入位置,同時,前方部分18-3成為無張力狀態。在該狀態下,從皮帶輪14、20拆下張力消失了的環形磨削帶22,更換新的帶,然後,壓入卡定構件26,解除與張緊杆18的環狀槽18-1的卡合。這樣,張緊杆18由螺旋彈簧24往前方推出,對環形磨削帶24施加張力。
0021在該帶更換作業中,在拆下了帶的狀態下,如作業者誤將卡定構件26壓入,解除了由該卡定構件對張緊杆的卡定,由此使得該張緊杆被螺旋彈簧24強勁地推出,則與上述現有技術的情形同樣,設在張緊杆後端的滑動部18-2沖撞在卡定構件26的用於張緊杆穿過的孔的周緣。然而,在該環形帶式磨削工具中,前方部分18-3與後方部分18-4分離,所以,此時衝撞在孔周緣而產生的該周緣和凸緣狀部分間的衝擊力為張緊杆的後方部分18-4的重量的函數。在以往工具中,該沖擊力為一體形成了前方部分和後方部分的張緊杆全部重量的函數,這樣,本發明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中的上述衝擊力比現有技術的
環形帶式磨削工具大幅度下降,為此,如上述那樣,能夠大幅度緩和現有技術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中的問題。
權利要求
1.一種環形帶式磨削工具,具有主體部、驅動皮帶輪、筒狀保持部、張緊杆、惰輪、環形磨削帶、及彈簧;該驅動皮帶輪安裝在該主體部;該筒狀保持部從該主體部相對於該驅動皮帶輪的旋轉軸線往直角方向前方延伸;該張緊杆從該筒狀保持部的前端往後方插入,而且從該前端往前方延伸;該惰輪安裝在該張緊杆的前端;該環形磨削帶掛在該驅動皮帶輪上,沿張緊杆往前方延伸,掛在惰輪上;該彈簧設定在該筒狀保持部內,往前方對該張緊杆施力,對該環形磨削帶施加張力;其特徵在於該張緊杆由在該筒狀保持部內被前後分割的前方部分和後方部分構成,該環形磨削帶掛在該驅動皮帶輪和該惰輪上,在由該彈簧施加了張力的狀態下,該前方部分與該後方部分被推壓抵接;該環形帶式磨削工具具有卡定構件,當將該張緊杆反抗該彈簧往該筒狀保持部內壓入時,該卡定構件卡合在該張緊杆的該後方部分,反抗該彈簧的彈力將該後方部分保持在所述被壓入了的位置。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其特徵在於在該 張緊杆的該後方部分的前端設置凸緣狀部分,該彈簧形成為螺旋彈簧, 該螺旋彈簧被設定成,在該筒狀保持部內將該後方部分的周圍圍住, 前端卡合在該凸緣狀部分,該張緊杆的前方部分的後端面抵接在該凸 緣狀部分的前端面。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環形帶式磨削工具,其特徵在於該張 緊杆的所述後方部分在其外周側面具有凹部,該卡定構件比在該磨削帶上施加了張力的狀態下的該後方部分的該凹部設定在更後方位置,在相對於該後方部分的橫斷方向受力,卡 合在該後方部分的外周側面,當該張緊杆反抗該彈簧往後方淨皮壓入、 該凹部處在了與該卡定構件對齊的位置時,該卡定構件卡合在該凹部, 將該後方部分反抗該彈簧的彈力保持在該位置,而且,通過使其反抗 該橫斷方向的力進行移動,而解除與該凹部的卡合。
全文摘要
在環形帶式磨削工具中,張緊杆(18)由在筒狀保持部(16)內被前後分割的前方部分(18-3)和後方部分(18-4)構成。在環形磨削帶(22)掛在驅動皮帶輪(14)和惰輪(20)上,由彈簧(24)施加了張力的狀態下,前方部分(18-3)和後方部分(18-4)被推壓抵接。具有卡定構件(26),當將張緊杆反抗彈簧(24)往筒狀保持部(16)內壓入時,該卡定構件(26)卡合在張緊杆(18)的後方部分(18-4),反抗彈簧(24)的彈力將後方部分(18-4)保持在被壓入的位置。結果,即使在拆下了磨削帶的狀態下被壓入的張緊杆誤跳出,產生的損傷也能夠比較小。
文檔編號B24B23/06GK101636246SQ20088000861
公開日2010年1月27日 申請日期2008年2月7日 優先權日2007年2月9日
發明者岸勝信, 澀谷國昭, 鈴木保全 申請人:日東工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