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蝦養殖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6:33:15 2
專利名稱:對蝦養殖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水產養殖專用器具,特別是一種對蝦養殖裝置。
目前,在對蝦養殖這一領域內,尚未普遍使用養殖器具。專利號ZL93202644.3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養殖對蝦用餌料槽,其主要結構是一個有槽的框架,槽的側面為連於框架間的百葉窗式柵板。其主要目的是便於投入餌料,能有效地防止餌料隨水流散落,隨時了解餌料的消耗量,以便補充餌料。但是該餌料槽存在結構複雜,不能解決對蝦養殖過程中防病、防汙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就在於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一種對蝦養殖裝置,既可以餵養方便,又可解決防病、防汙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該對蝦養殖裝置由映網、倒須網和餵養圈構成。倒須網由兩固定圈支撐,映網連接在倒須網上,餵養圈連接在倒須網的固定圈上。
所述倒須網包括外層網和內層網。支撐外層網的兩固定圈為等直徑的圓形圈。內層網位於外層網網面內,它一端連在一個固定圈上,另一端由環形圈支撐。該環形圈由拉線連接在另一個固定圈上,形成錐形通道。
上述餵養圈為橢圓形網狀體,在餵養圈上有支撐和固定該網狀體的固定杆。在餵養圈上有與倒須網內的錐形通道相通連的開口,以及一個可自由開關的出口。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如下技術效果①結構簡單,造價低。②使用該養殖裝置,可集中餵養,能有效地治療和防治蝦病;能夠改良水質,杜絕水質的汙染;還可以合理使用餌料、藥品,將養殖成本降低30%左右。
附圖
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詳述實用新型。
所述對蝦養殖裝置由映網1、倒須網2和餵養圈3構成。映網1上有映網固定杆4,可以把映網1固定在養蝦池中的任何一個位置。映網1與倒須網2連接在一起。倒須網2由前固定圈5、後固定圈6、環形圈7、拉線8、外層網9、內層網10以及外層網支撐杆13構成。前固定圈5、後固定圈6為竹木或塑料等硬質材料製成的圓圈。外層網9由前固室圈5、後固定圈6支撐。它包括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為位於前固定圈5和後固定圈6之間的筒形網體;另一部分為連在前固定圈5上的錐形網體。在上述筒形體內還有一內層網10,該內層網10一端連在固定圈5上,另一端由環形圈7支撐,環形圈7由拉線8連在後固定圈6上。環形圈7比前固定圈5直徑小,內層網10由前固定圈5和環形圈7支撐為一個臺形網體。在內層網10內就形成了一個錐形通道,採用以上這種結構的網體,可以保證蝦群不能循原路返回。餵養圈3為橢圓形網體,該橢圓形網體由餵養圈固定杆11支撐,並可以由該固定杆固定於池底。餵養圈3有進口,該進口與後固定圈6相連接,使餵養圈3與倒須網2的錐形通道相連通。餵養圈3上還有一餵養圈出口12,餵養圈出口12上有能自由開關的門。
具體使用時,根據蝦的循池習性,在養蝦池四角,把映網固定杆4、外層網支撐杆13和餵養圈固定杆11插入養蝦池池底,把映網1、倒須網2和餵養圈3固定在水下,餵養圈3上面可露出水面,以便能投入餌料或中藥包。餵養時,可以將餌料投入餵養圈3中,蝦群在餵養圈3中停留1-2個小時,吃飽後會循餵養圈出口12遊出。當蝦群生病時,可以把餵養圈出口12上的門關上,投入中藥包,在餵養圈3內集中治療,等蝦群停留1-2個小時後,打開餵養圈出口12上的門,蝦群即重新遊回蝦池。
權利要求1.一種對蝦養殖裝置,由映網、倒須網和餵養圈構成,其特徵在於倒須網由兩固定圈支撐,映網連接在倒須網上,餵養圈連接在倒須網的固定圈上。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蝦養殖裝置,其特徵在於倒須網包括外層網和內層網,支撐外層網的兩固定圈為等直徑的圓形圈,內層網位於外層網網面內,該內層網一端連接在一個固定圈上,另一端由環形圈支撐,該環形圈由拉線連接在另一個固定圈上,形成錐形通道。
3.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對蝦養殖裝置,其特徵在於餵養圈為橢圓形網狀體,在餵養圈上有支撐和固定該網狀體的固定杆。
4.按照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對蝦養殖裝置,其特徵在於所述餵養圈上有與倒須網內的錐形通道相通連的開口,以及一個可自由開關的出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對蝦養殖裝置。該裝置主要由映網、倒須網和餵養圈構成,倒須網由兩固定圈支撐,映網連接在倒須網上,餵養圈連接在倒須網的固定圈上。採用這種裝置可以保證蝦單方向通過倒須網進入餵養圈,集中餵養和治療蝦病。它是一種結構簡單、造價低的對蝦養殖專用器具。
文檔編號A01K61/00GK2250636SQ952349
公開日1997年4月2日 申請日期1995年10月31日 優先權日1995年10月31日
發明者張久明 申請人:張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