恆溫平衡閥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6:34:25 6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暖通閥門類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恆溫平衡閥。
背景技術:
恆溫平衡閥適用於生活熱水的循環系統,能自動平衡每個循環系統支路的溫度,使其與設定回水溫度相符;恆溫平衡閥的內部閥芯由熱敏感溫元件及進出水活塞構成;熱敏感溫元件感應管路中的水溫,當出水溫度超過閥門設定溫度時,熱敏感溫元件膨脹使閥瓣向下運動,並克服彈簧的張力而關閉閥門進水,降低出水端的水溫,有助於其它熱水迴路的循環;當出水溫度低於設定值時,熱敏感溫元件收縮,彈簧向上的張力打開活塞使熱水循環達到設定溫度。因此,通過恆溫平衡閥可自動消除系統中因各種因素引起的溫度失調現象,保持各系統支路溫度,克服「冷熱不均」現象,達到節能減排的效果。然而,目前使用的恆溫平衡閥雖然具備了恆溫平衡的功能,但卻不具備高溫殺菌功能,在某些場合需要對管道內介質進行高溫殺菌時,只能針對介質單獨進行操作,使用十分不便,也使得恆溫平衡閥的使用場合受到一定的限制。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於克服現有技術的缺陷而提供一種同時具備恆溫、流量動態平衡和高溫殺菌功能的恆溫平衡閥。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問題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恆溫平衡閥,包括閥體和安裝在閥體內的流量平衡裝置,所述的流量平衡裝置安裝在閥體的進水端,閥體的出水端設有恆溫殺菌裝置;所述的流量平衡裝置具有上出口和下出口,該上出口與所述恆溫殺菌裝置的進水孔相連通,該下出口與所述恆溫殺菌裝置的出水孔相連通;所述的流量平衡裝置打開上出口並同時關閉下出口,該恆溫殺菌裝置也打開出水孔,則進水端、上出口、進水孔、出水孔和出水端相連通;所述的流量平衡裝置打開下出口並同時關閉上出口,該恆溫殺菌裝置也關閉出水孔,則進水端、下出口和出水端相連通。
所述的流量平衡裝置包括活動密封安裝在閥體進水端內的閥瓣套,該閥瓣套頂部抵緊接觸在溫包下端,閥瓣套底部設有彈性頂推的平衡彈簧;所述的溫包膨脹頂推閥瓣套向下移動,該閥瓣套打開上出口並同時關閉下出口;所述的溫包收縮且平衡彈簧頂推閥瓣套向上移動,該閥瓣套打開下出口並同時關閉上出口。
所述的流量平衡裝置還包括轉動密封安裝在閥體上的傳動套,該傳動套下端與溫包上端作螺紋配合連接,傳動套上端外露於閥體並設有固定安裝的手輪;所述的手輪驅動傳動套轉動並帶動所述溫包實現升降移動調節。
所述的閥瓣套是一個上端敞口下端封閉的、橫截面呈「U」型的圓柱筒結構,在閥瓣套下部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與所述上端敞口相連通的通水孔;所述的閥瓣套打開上出口並同時關閉下出口,該通水孔與進水端相連通,上端敞口與上出口相連通。
所述流量平衡裝置的工作軸心線與進、出水端之間的水道軸心線呈角度傾斜。
所述的恆溫殺菌裝置包括密封安裝在閥體出水端內的閥芯,該閥芯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與所述流量平衡裝置的上出口相連通的進水孔,閥芯下端設有連通閥體出水端的出水孔,閥芯上端伸出閥體並設有密封安裝的閥蓋,該閥蓋頂部設有電熱執行器;所述的閥芯內設有閥杆,該閥杆下端設有閥瓣,閥杆上端伸出閥蓋連接電熱執行器,在閥杆與閥蓋之間設有彈簧組件;所述的閥杆受電熱執行器驅動而作升降移動,進而帶動閥瓣啟閉出水孔。
所述的彈簧組件包括安裝在閥蓋內的定位套和安裝在閥蓋頂部並壓緊定位套的壓蓋,所述的定位套內設有套裝在閥杆外的閥杆彈簧,該閥杆彈簧上端頂推安裝在定位套上,閥杆彈簧下端頂推安裝在墊片上。
所述的閥杆與閥蓋之間、閥杆與壓蓋之間均設有「O」型圈作為動密封件。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主要是在閥體的進水端設置了流量平衡裝置,閥體的出水端設置了恆溫殺菌裝置,該流量平衡裝置具有上出口和下出口,該恆溫殺菌裝置具有進水孔和出水孔;當流量平衡裝置的溫包受熱膨脹而頂推閥瓣套打開上出口並同時關閉下出口,該恆溫殺菌裝置也打開出水孔,則進水端、上出口、進水孔、出水孔和出水端相連通,實現介質高溫殺菌功能;當流量平衡裝置的溫包受冷收縮而使得閥瓣套打開下出口並同時關閉上出口,該恆溫殺菌裝置也關閉出水孔,則進水端、下出口和出水端相連通,實現恆溫、流量動態平衡等功能,改進後的恆溫平衡閥功能更多,故能滿足更多場合的使用需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剖視結構示意圖(高溫殺菌狀態)。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按上述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再作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1.閥體、2.平衡彈簧、3.閥瓣套、4.溫包、5.「O」型圈、6.頂蓋、7.傳動套、8.護罩、9.手輪、10.上出口、11.出水端、12.下出口、13.出水孔、14.閥瓣、15.閥芯、16.進水孔、17.閥杆、18.墊片、19.閥蓋、20.定位套、21.壓蓋、22.閥杆彈簧、23.電熱執行器、24.進水端、25.通水孔。
恆溫平衡閥,如圖1所示,屬於一種暖通閥門,其結構主要是由閥體1、及同時安裝在閥體1上的流量平衡裝置和恆溫殺菌裝置等構成。
其中,閥體1具有水平連通的進水端24和出水端11,則進、出水端的水道軸心線也處於水平狀態,本實施例以圖1所示的閥體1左端作為進水端24,閥體1右端作為出水端11,該流量平衡裝置安裝在進水端24,並具有上出口10和下出口12;該恆溫殺菌裝置安裝在出水端11,並具有進水孔16和出水孔13;而流量平衡裝置的上出口10與恆溫殺菌裝置的進水孔16相連通,流量平衡裝置的下出口12與恆溫殺菌裝置的出水孔13相連通。
所述的流量平衡裝置包括活動安裝在閥體1進水端24內的閥瓣套3,具體是活動安裝在進水端的通孔內,在通孔的孔壁上設有「O」型圈5與閥瓣套3外表面相接觸,以作為動密封件;所述的閥瓣套3是一個上端敞口下端封閉的、橫截面呈「U」型的圓柱筒結構,在閥瓣套3下部的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與上端敞口相連通的通水孔25;同時,閥瓣套3頂部設有抵緊接觸的溫包4,具體是溫包下端穿過閥瓣套3的上端敞口而抵緊接觸在閥瓣套3的內底面上,閥瓣套3底部設有平衡彈簧2,該平衡彈簧上端接觸在閥瓣套3底部,下端接觸在閥體1內,從而與閥瓣套3之間形成彈性頂推的結構關係。
另外,流量平衡裝置還包括設置在溫包4上方的傳動套7,該傳動套轉動密封安裝在閥體1上,具體是轉動密封安裝在位於閥體1頂部的頂蓋6內,該頂蓋與閥體1之間採用螺紋連接並通過「O」型圈5實現連接密封,而傳動套7外表面設有雙道「O」型圈與頂蓋6內壁相接觸,以作為動密封件;所述的頂蓋6上還設有護罩8進行防護。
所述的傳動套7下端與溫包4上端作螺紋配合連接,傳動套7上端穿過頂蓋6後外露於閥體1並設有固定安裝的手輪9,該手輪罩合在護罩8外,則操作手輪9即可驅動傳動套7轉動,進而帶動溫包4實現升降移動,其目的是為了調節整個流量平衡裝置的平衡預緊彈力;所述的溫包4上端與傳動套7之間也設有「O」型圈5以作為動密封件。
所述流量平衡裝置的工作軸心線與進、出水端之間的水道軸心線呈角度傾斜,其上、下出口是由升降移動的閥瓣套3實現交替啟閉的,工作過程為:當溫包4受熱膨脹而頂推閥瓣套3向下移動打開上出口10並同時關閉下出口12,則閥瓣3上的通水孔25與進水端24相連通,上端敞口與上出口10相連通;當溫包4受冷收縮且平衡彈簧2頂推閥瓣套3向上移動,該閥瓣套打開下出口12並同時關閉上出口10,進水端24、下出口12、出水端11相連通。
所述的恆溫殺菌裝置包括以「O」型圈5密封安裝在閥體1出水端11內的閥芯15,該閥芯外圓周面上設有多個與流量平衡裝置的上出口10相連通的進水孔16,閥芯15下端設有連通閥體出水端11的出水孔13,閥芯15上端伸出閥體1外露並安裝閥蓋19,該閥芯15與閥蓋19之間設有「O」型圈5以形成密封安裝,閥蓋19頂部設有活套連接固定的電熱執行器23;所述的閥芯15內設有閥杆17,該閥杆下端設有固定安裝的閥瓣14,閥杆17上端伸出閥蓋19連接電熱執行器23,則閥杆17受電熱執行器23驅動就能作升降移動,進而帶動閥瓣14啟閉出水孔。
所述的閥杆17與閥蓋19之間設有彈簧組件,該彈簧組件包括安裝在閥蓋19內的定位套20和安裝在閥蓋19頂部並壓緊定位套20的壓蓋21,壓蓋與閥蓋螺紋連接並設有「O」型圈5以形成連接密封;所述的定位套20內設有套裝在閥杆17外的閥杆彈簧22,該閥杆彈簧上端頂推安裝在定位套20上,閥杆彈簧22下端頂推安裝在墊片18上;所述的閥杆17與閥蓋19之間、閥杆17與壓蓋21之間均設有「O」型圈5作為動密封件。
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如下:當管路中的介質大於60℃時,溫包4膨脹頂推閥瓣套3向下移動,則如圖1所示打開上出口10並同時關閉下出口12,該恆溫殺菌裝置也打開出水孔13,進水端24、上出口10、進水孔16、出水孔13和出水端11相連通,實現介質高溫殺菌功能;當管路中的介質小於22℃時,溫包4受冷收縮且平衡彈簧2頂推閥瓣套3向上移動,從而打開下出口12並同時關閉上出口10,該恆溫殺菌裝置也關閉出水孔13,則進水端24、下出口12和出水端11相連通,實現恆溫、流量動態平衡等功能。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本領域技術人員應該理解,任何與該實施例等同的結構設計,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範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