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2023-09-23 15:03:10 1
專利名稱: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溼法煙氣脫硫設備,特別涉及一種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燃煤工業鍋爐或電站鍋爐,燃燒產生的煙氣中含有大量的so2等酸性汙染物,給
人們帶來的環境汙染問題越來越嚴重,是造成空氣汙染和酸雨的主要原因。隨著科學技術的
發展,為解決上述問題,出現了煙氣海水脫硫工藝。在煙氣海水脫硫工藝中,海水恢復系統
需要採用曝氣氧化恢復的手段來使海水達標排放。在國內己經投產的項目中多是採用風機和
曝氣頭,無論風機還是曝氣頭都沒有任何調節手段,整個曝氣系統只有全負荷或零負荷的工
況,運行不能隨脫硫工藝主機組的負荷變化而變化,即不能隨曝氣池入口吸收二氧化硫量的
多少而調節風機負荷,這就造成了風機功率的浪費,其工作效率較低,經濟效益不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種可以根據曝氣池入口吸收二氧化硫量的多少而 調節負荷,從而減少風機功率浪費和提高工作效率的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包括一種用於脫 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包括曝氣池、曝氣風機和曝氣管網,海水自曝氣池一 端的入口流入,由曝氣池另一端的出口流出,曝氣風機與曝氣管網相連接,曝氣管網包括多 個並聯的曝氣風管,每個曝氣風管設有均勻分布的、用於以壓縮空氣對海水進行曝氣的小孔,
曝氣管網還包括至少2個容量相同或不同的曝氣風室,曝氣風室安裝在曝氣池的外緣,曝氣 風機的數量與曝氣風室的數量相同並分別各自相互連接,每個曝氣風室分別連接有多個並聯 的曝氣風管,各曝氣風管與水流方向相垂直,相互平行均勻排列在曝氣池內。
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中每根所述曝氣風管在與曝氣風 室連接處分別安裝有用於調節風量的閥門。
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中所述小孔分布在曝氣風管向上 的半個圓周面上。
3的半個圓周面上。
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中所述曝氣風管分別沿曝氣池內 側壁下伸布置到曝氣池的底板上。
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中所述曝氣風室和曝氣風機分別 設有2個,第一曝氣風室和第二曝氣風室及第一曝氣風機和第二曝氣風機的容量分別佔總容 量的50%或40%和60%。
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中所述曝氣風室和曝氣風機分別 設有3個,第一曝氣風室、第二曝氣風室和第三曝氣風室及第一曝氣風機、第二曝氣風機和 第三曝氣風機的容量分別佔總容量的40°/。、 20%和40%。
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於在保證混合 海水內曝氣均勻高效的前提下,由於設置了多個曝氣風室和曝氣風機,並在每根曝氣管道上 安裝了可供調節的閥門,曝氣裝置能夠隨曝氣池入口吸收二氧化硫量的多少而調節負荷,又 增加了通過閥門進行局部調節的手段。這就大大減少了風機功率的浪費,提高了工作效率, 提高了經濟效益。其設計結構簡單,成本低,可廣泛應用於溼法煙氣脫硫設備,具有較高的 實用價值。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參照附圖進行詳細說明,以對本發明的目的、特徵和優點有深入的理角牟。
圖1是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的主視圖; 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3是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中曝氣風管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l,本發明提供的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包括曝氣池l、曝 氣風機和曝氣管網三部分。曝氣池1為長方形混凝土結構,長寬因工程容量和地形不同而定, 水深大約2—3米。海水自曝氣池l 一端的入口 ll流入,由曝氣池l另一端的出口 12流出。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參照圖1和圖2,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曝氣管網包括2 個容量不同的曝氣風室41, 42和多個並聯的曝氣風管3。曝氣風室41, 42安裝在曝氣池1 的外緣,曝氣風機21, 22的數量與曝氣風室41, 42的數量相同,也是2個。每個曝氣風室41, 42分別連接有多個並聯的曝氣風管3,各曝氣風管3與水流方向相垂直,分別沿曝氣池 1內側壁下伸,相互平行均勻排列在曝氣池1的底板上。每個曝氣風管3設有均勻分布的、 用於以壓縮空氣對海水進行曝氣的小孔6。參照圖3,小孔6按照等間距分布在曝氣風管3向 上的半個圓周面上,按照曝氣量的大小可以取不同的數量。運行過程中,壓縮空氣從各個小 孔6中均噴出來對海水進行曝氣。配置的2臺曝氣風機21, 22與2個曝氣風室41, 42各自 連接。各曝氣風室41、 42和曝氣風機21、 22的容量分別佔總容量的50%。這一實施例用於 整個曝氣系統能隨脫硫工藝主機組的半負荷變化來調節風機負荷,以半負荷的工況運行。
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在每根曝氣風管3在與曝氣風室41, 12連接處安裝有用於調節風量的閥門5,通過閥門5的調節避免整個曝氣池1內曝氣不均勻 或偏流現象的發生。
在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另一實施例中,2組曝氣風室41、 42和曝氣風機21、 22的容量可各佔總容量的40%和60%。這一實施例用於整個曝氣系統能隨 脫硫工藝主機組的負荷來調節風機負荷,以40%或60%負荷的工況運行。
在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第三個實施例中,曝氣風室和曝氣 風機分別設有3個,各曝氣風室41、 42、 43和曝氣風機21、 22、 23的容量分別佔總容量的 40%、 20%和40%。這一實施例用於曝氣池也按照風機的容量劃分為40%、 20%和40%三個區域, 可以實現按20%、 40%、 60%、 80%和100%的組合配置運行工況。
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在使用時,由曝氣風機2來的壓縮空 氣先進入曝氣風室41, 42, 43,曝氣管網的每根曝氣管道3均與曝氣風室41, 42, 43連通, 壓縮風由曝氣風室41, 42, 43進入曝氣管網,再由曝氣管道3上均勻分布的小孔6形成細碎 的氣泡進入需要曝氣的混合海水中。
同時,曝氣風管3上安裝了可以調節風量的閥門5,通過閥門5可以調節各個曝氣風管3 的氣量分配。這樣,就可以把空氣均勻地分配到水體中,達到曝氣均勻的目的。
以上所述的實施例僅僅是對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並非對本發明的範圍進行 限定,在不脫離本發明涉及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做 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應落入本發明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範圍內。
權利要求
1. 一種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包括曝氣池(1)、曝氣風機和曝氣管網,海水自曝氣池(1)一端的入口流入,由曝氣池(1)另一端的出口流出,曝氣風機與曝氣管網相連接,曝氣管網包括多個曝氣風管(3),每個曝氣風管(3)設有均勻分布的、用於以壓縮空氣對海水進行曝氣的小孔(6),其特徵在於曝氣管網還包括至少2個容量相同或不同的曝氣風室(41,42,43),曝氣風室(41,42,43)安裝在曝氣池(1)的外緣,曝氣風機(2)的數量與曝氣風室(4)的數量相同並分別各自相互連接,每個曝氣風室(41,42,43)分別連接有多個並聯的曝氣風管(3),各曝氣風管(3)與水流方向相垂直,相互平行均勻排列在曝氣池(1)內。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特徵在於其 中每根所述曝氣風管(3)在與曝氣風室(41, 42, 43)連接處分別安裝有用於調節風量的閥 門(5)。
3.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特徵在於 其中所述小孔(6)分布在曝氣風管(3)向上的半個圓周面上。
4. 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特徵在於其 中所述曝氣風管(3)分別沿曝氣池(1)內側壁下伸布置到曝氣池(1)的底板上。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特徵在於其 中所述曝氣風室和曝氣風機分別設有2個,第一曝氣風室(41)和第二曝氣風室(42)及第 一曝氣風機(21)和第二曝氣風機(22)的容量分別佔總容量的50°/。或40%和60%。
6.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其特徵在於其 中所述曝氣風室和曝氣風機分別設有3個,第一曝氣風室(41)、第二曝氣風室(42)和第三 曝氣風室(43)及第一曝氣風機(21)、第二曝氣風機(22)和第三曝氣風機(23)的容量分 別佔總容量的40%、 20%和40%。
全文摘要
本發明用於脫硫後海水恢復的負荷可調控曝氣裝置,包括曝氣池、曝氣風機和曝氣管網,曝氣管網包括至少2個容量相同或不同的曝氣風室和多個並聯的曝氣風管,如曝氣風室和曝氣風機分別設有3個,各曝氣風室和曝氣風機的容量分別佔總容量的40%、20%和40%。每個曝氣風管設有均勻分布的曝氣小孔,各曝氣風管與水流方向相垂直,相互平行均勻排列在曝氣池內。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在於由於設置了多個曝氣風室和曝氣風機,並在每根曝氣管道上安裝了可供局部調節的閥門,能夠隨曝氣池入口吸收二氧化硫量的多少來調節負荷,減少了風機功率的浪費,提高了設備的效率,其結構簡單,成本低,可廣泛應用於溼法煙氣脫硫設備,具有較高的實用價值。
文檔編號B01D53/96GK101468297SQ20081011856
公開日2009年7月1日 申請日期2008年8月19日 優先權日2008年8月19日
發明者東 楊, 陳玉樂 申請人:楊 東;陳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