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季網

教師讀《第56號教室的奇蹟》有感1000字

2023-09-23 06:43:50

  作為同行,你看過雷夫·艾斯奎斯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後有什麼感觸呢?下面是為大家整理的第56號教室的奇蹟讀後感範文,希望對你有幫助。

  篇一:

  作為同行,這本書給我以心靈的滋養。與作者雷夫一樣,我也是一名普通的小學教師。讀著這本書,我的內心還是翻騰起不小的「浪花」。

  一、這是一個多麼勇敢的老師。

  雷夫老師敢於講真話,敢於把自己真實的想法完完全全地暴露在讀者的面前。在自序中他就寫著:「像所有真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床上睡不著,為著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感覺雷夫老師很有個性,儘管他已經是個非常優秀的教師了,身上已經被照上了許多美麗的光環,但他依然能把自己心底裡的話講出來,真實地表達自我,不怕露短,不怕出醜。

  他還敢於講美國教育的真話。在書中,他多次例舉了自己所在學校以及其他學校老師的一些做法,並直言不諱地發表了自己的見解,提出了批評意見。同時,他也直截了當地對他所在的州進行的「標準化測驗」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頗有些魯迅先生筆下「棗樹直刺天空」的感覺。

  我個人覺得雷夫老師之所以能獲得成功,首先取決於他的職業良心,他很真實,很坦蕩,很勇敢,敢於面對自己的不安、痛苦,敢於面對教育的困惑、不良現象,而後有所思考,並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去為他的學生撐起一方天地,讓第56號教室的學生有最大程度的發展。我們可以這樣認為,勇氣,是他邁向成功的第一步。

  二、這是一個多麼有愛心的老師。

  在《第56號教室的奇蹟》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著「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並不容易。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裡,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為什麼能做得這麼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用國家督學,原省教科所成尚榮所長的話說就是「教育,從兒童立場出發」。雷夫老師對孩子的愛,在書中隨處可找。因為時間的關係,在這兒不再贅述。應該這樣說,愛孩子,是他獲得成功的關鍵。

  三、這是一個多麼有智慧的老師。

  一名好教師要成長,必須得善於反思和總結並逐漸形成自己的獨特思想,這是教育的大智慧、真智慧。雷夫老師在教育生涯中,不斷審視、反思、嘗試,逐步認清了人生使命,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信念,形成了自己的獨特的教育思想:在認識到當今「速食」社會是造成孩子避免挑戰困難的原因的時候,他果斷地提出了「成功無捷徑」的理念,培養孩子們孜孜不倦、不屈不撓地克服困難的態度;在教育實踐中,他逐步感悟並形成了「讓孩子們站在同一條起跑線」,「我們的期望決定孩子們的表現」、「做一名智慧而成功的教師」、「為孩子將來過上一流的生活做準備」、「不要把信仰強加於孩子」、「孩子也是教師和家長的老師」、「教孩子終身受用的技能」、「永遠不要失去對孩子的關注」等許多先進的觀念和認識。最可貴的是,他在遇到問題時,絕對不是先從客觀方面去找原因,找藉口,而是進行積極思考,及時去糾正自己的觀點和做法,用自己的大腦去解決問題,用自己的思考去擺脫困擾。在他心情的調色盤裡,即便是偶然會有灰色,但他也能很快將它塗抹成暖色。

  篇二:

  這本書的封面是如此寫著的,帶著好奇,也帶著任務,看著看著,竟然沉迷其中,有共鳴、有感慨、更多的是一些啟示。

  首先是對於好老師的定位。

  雷夫先生說過,「當一位好老師是世上最難的工作。」的確,雷夫老師在叢林學校從教以來,堅持自己的原則,付出120分的熱忱,面對著來自貧困家庭、移民家庭的孩子,他都是抱著同樣的信念。不拋棄,不放棄,因為在他看來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他以獨特的魅力使第56號教室的孩子們自願每天早晨6點半到校,一直待到下午五六點回家。即便在節假日,孩子們也來學校,跟隨雷夫老師一起閱讀、算術、表演莎士比亞戲劇、一起去旅遊。他甚至兼職幾份工,為的是多掙一些去演奏會的費用。看著雷夫老師指定的「魔鬼式訓練」日程表、「8法則」,學生的學習生活真的是充實而有意義,完全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回想自己的工作,每天似乎很忙,但比起雷夫老師的工作,真是小巫見大巫。做一好老師是很難,所以要求自己向雷夫老師那樣,認真、堅持、有原則。

  「我讓他們知道,對掉球的隊友大吼是自相矛盾的:大吼通常是因為想贏,然而羞辱隊友只會讓『犯錯者』更容易出錯——他會爬不知道怎麼打球才好。第56號教室的學生明白,善待出問題的球員不只是正確的做法,也是明智的選擇。」

  善待隊友,這是雷夫老師想要告訴大家的。可是,我認為這同樣也是一種信任感的體現——在這樣一個沒有嘲笑、抱怨的環境裡,每個孩子都不擔心犯錯,因為他們知道,即使犯錯,他們也會被諒解並且得到最好的幫助。我喜歡這一段是因為我覺得,不僅隊友需要善待,學生、孩子、伴侶、父母、朋友,都需要我們這樣善待!這樣,信任、溫馨才會在我們之間蔓延。

  學生要學會為自己練習,不是為老師練習。

  「無論孩子要精通的技能是什麼,都必須先學會在沒有老師陪伴和指導下自行練習。」

  有一部分學生,在校時作業整潔、乾淨,正確率高,家庭作業卻龍飛鳳舞、丟三落四,錯誤百出。我們的孩子,是在為老師學習嗎?我們老師(包括我),常常為了能看到學生乾淨整潔的作業,就監督學生做作業。這樣的方式,不能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陋習。應當訓練學生獨立完成作業的能力,培養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這樣學生才能在任何狀態下高效地學習。

  明白條理分明的重要性。

  「我想教孩子終其一生都派的上用場的技能,『整理事物』、『安排事情的技巧』等就是其中之一。」「懂得安排和分配時間的孩子,做什麼事情都容易樂在其中,也會做得更好。」

  中國有句古話「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中國的父母對子女有很高的期望值,可是卻能容忍孩子的房間亂七八糟。殊不知,「房間」代表一個人的心理狀態,不會有條理的規劃自己生活的人,難以有條理的規劃自己的人生。所以,我們要教育自己的孩子,同時也要教學自己的學生,把自己的房間、自己的抽屜收拾好,從小處開始規劃,逐步過渡到規劃自己一天的生活,規劃記錄自己的帳單等等。這些,往往就是一個人生活態度的寫照。

  本書至少能夠給我們以下幾點啟示:

  以超然的角度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用心體會他們的問題。

  任何教學的決策都必須謹慎小心,務必以學生的最大利益為考慮。

  教書是件苦差事,但成果卻是甜美的,因為你豐富了孩子的一生。

  教師的任務為何?學生踏進你的教室,可以學到什麼?可以帶走什麼?

  你自己要堅強,才有資格期待學生不被挫折或失敗擊倒!只有你自己勤奮不懈,才能要求學生努力用功!

  篇三:

  學校給我們推薦的這本書——《第56號教室的奇蹟》。因為平時看書叫比較少,沒有養成看書的好習慣。開始沒拿它當回事,以為不過又是一些枯燥的理論,只是以成任務的心態去翻閱,沒想到的是,第一次翻閱自己就被深深吸引了。自己沒有一氣呵成看完它,而是每天看一點,細細品味著雷夫老師對教育的投入和激情,咀嚼著雷夫老師在教育上的智慧和愛。合上《56號教室的奇蹟》有種感動在心間流淌,更多的還是對雷夫老師的欽佩,欽佩他對教育的滿腔熱情,欽佩他知識的淵博和他的無所不能,讀完後自己始終不能平靜,再提起筆寫讀後感時,自己真的覺得無從下手,感覺自己的寫作水平太有限,無法滿意地表達出自己看書時心中產生的震撼。

  第56號教室,這個普通的教室,卻又那麼的不平凡。一些孩子,他們有幸從這間教室走過,他們的人生,因此改變了走向,改變了高度。第56號教室之所以能創造奇蹟,就是因為:它不是擁有了什麼特殊的東西,而是因為它充滿了「信任」;還因為它缺乏了某樣東西——這裡沒有害怕。雷夫老師用信任取代恐懼。「信任」這種特殊的財富在我們每個人的工作、生活中,有時候是多麼地可望而不可及,像雷夫老師這樣用在師生之間就可以產生奇蹟。我們的學生可以是不優秀的,但是一定要成為一個好孩子,一個好人。

  閱讀中,我總是不由自主地發出輕輕嘆息:「教師原來可以這樣來當,原來可以做得這樣好!」雷夫老師在教育過程中,表現出來的那種愛與執著,讓我深深地感動,他讓我明白,當你潛心要在教育上為孩子們做出點什麼時,不僅要有用心良苦的創意,更要有百折不撓的勇氣和激情四溢的踐行。雷夫老師會為了第二天上好一節手工課而去徹夜營業的文具店購置一堆的材料;他會為了學生花盡心思;他會帶學生做有意義的旅行;他會為學生的旅行準備相關的材料;他會在自己出遊的途中給學生寄明信片,好讓學生覺得自己也跟著老師在旅遊;他會為了教好學生而四處「求學」,只為取眾家之所長,給學生最好的教育。他勤奮而有創意,他不拘泥於形式而平和近人,他精力充沛而毫無怨言。在我心目中,他像是一個為教育瘋狂的專家,無所不能。他不僅是思想的巨人,更是行動上的巨人!

  雷夫老師引導他的孩子們通過閱讀認識世界,改變觀念,改善氣質。他總是能夠找到獨特而有效的方式教育學生,無論是數學、作文還是音樂、體育,他都能夠做到「教室裡的世界比教室外的世界更能吸引學生的心」。他將理論和實踐完美結合,做自然實驗,培養獨立思考的習慣,看電影學歷史,將經濟學運用到班級管理,學習搖滾等器樂演奏,以及利用一年的時間來排練莎劇,利用假期來去旅遊來學習地理與歷史知識等等。這樣的學習是多麼愜意和多姿多彩!雷夫老師的學生是最幸福的孩子!

  讀完這本書以後,讓身為教育工作者和家長的我不禁反思:孩子的喜好與特長我們知道嗎?分數與想像力、創造力哪一個更重要?……56號教室的奇蹟,是雷夫老師用愛心在傾心地澆灌,正如尹建莉在序中所寫的:一間教室能帶給學生什麼,取決於教室桌椅之外的空間流動著什麼。相同面積的教室,有的顯得很小,讓人感到侷促和狹隘,有的顯得很大,讓人覺得有無限伸展的可能。是什麼決定了教室的尺度——教師。教師的面貌決定了教室的內容;教師的氣度決定了教室的容量。而帶給我無限感動的,就是雷夫老師這種全心全意付出的面貌和用愛踐行一切的氣度。

  我是一邊看書一邊跟自己的方方面面的工作在比較著。邊讀邊汗顏啊!而且,有些雷夫談到的想法和他犯的過失,我多多少少也經歷過呀,自己處理的方法和雷夫老師截然不同,但是,通過雷夫老師的例子給了我更多的思考,我相信56號教室的奇蹟其實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底,只要我們用心去做一定能創造出屬於我們的教室奇蹟。

同类文章

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讀後感

  【範例1】  在一個美好的下午,我閒著沒事就看了一本書,書名是《「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我很奇怪:為什麼要用這樣的兩句話作為文章的題目呢?  我靜下心來慢慢的欣賞著這篇文章,原來作者在七八歲的時候就寫了第一首詩,我很吃驚,這不可能吧!一個只有七八歲的小孩子就會寫這樣好的詩?真的很難

兩隻螞蟻讀後感400字(優秀)

  【範例1】  今天,我在語文課本上讀了一篇文章——《兩隻螞蟻》。主要寫的是兩隻螞蟻要去完成一項任務,但是有一塊大石頭擋住了它們的去路。一隻螞蟻毫不猶豫地往上爬,一次,兩次,三次........累得氣喘籲籲,最後,他終於爬了過去。另一隻螞蟻試了一次,兩次,爬不上去,便繞道而行,也完成了任務

《落花生》讀後感500字

  【範例1】  今天,我讀了《落花生》後,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這篇文章是通過一家人收花生時議論花生的好處,並以花生的可貴之處——藏而不露,向人們闡明一個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  的確,一個人如果處處想著自己,而不顧別人的利益,那麼他就不會受到大家的尊敬。

名著《茶花女》讀後感500字

  【範例1】  自古以來愛情是一個永恆的文學主題,每一個人都盼望領有一份純潔的愛情,可是在殘暴的道德觀點和虛假的殘害之下,那一段高貴純潔的愛情卻幻滅了,那段愛情就是出自《茶花女》這本書中。書中講述的是,一個漂亮仁慈的煙花女子,瑪格麗特與誕生名門的男子阿芒彼此相愛,可終極卻陰陽永隔,天各一方

輸贏讀後感(精選)

  【範例1】  《輸贏》這本書帶給我的不僅是文學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對即將參加工作的我心靈的啟迪和知識的學習積累,與其去評價其文學價值,倒不如去研究它的實用價值,特別是對我這個即將在銷售領域裡摸爬滾打的在校學生。  在內憂外患的環境下,主人公周銳臨危不懼,選擇了忍辱負重,接受重任。成為了低靡

小學生綠野仙蹤讀後感300字

  【範例1】  初次翻開這本帶著油墨香氣的的書時,就被一個稀奇古怪的小題目所吸引住了。「空中旅行」。咦?空中怎麼會旅行呢?作者該不會腦子壞掉了吧?空中「旅行」這簡直是天方夜譚。就是這一個疑惑,使我走進了《綠野仙蹤》······  《綠野仙蹤》這本書是由美國作家萊曼·弗蘭克·鮑母撰寫的。這本

課文《烏塔》讀後感400字

  【範例1】  烏塔,你真勇敢,你都敢自己去遊歐洲。烏塔,你真細心,,旅遊前都準備了三年,在家裡都設計好了旅行路線,還閱讀了與這些國家有關的書籍。烏塔,你真懂事,為了掙旅費,每個周末去幫餐館或超級市場分發廣告單,假期還到別人家裡陪小孩玩,但你也不問爸爸媽媽要一分錢,到一個地方就給家裡打個電

關於稻草人讀後感400字【精編】

  【範例1】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讀了葉聖陶爺爺的《稻草人》,我很喜歡這個故事。  我知道了稻草人的骨架是用竹子做的,肌肉是用黃稻草做的,帽子是用荷葉做的。他站在田裡,用來趕走那些飛來的小雀。  一天晚上,稻草人遇見了三件讓人傷心的事。第一件事是:一位眼睛模糊的老太太八九年前死了丈夫,她只

愛的藝術讀後感【經典】

  篇一:  讀完了弗洛姆的《愛的藝術》,很好的一本薄薄的書。  人的孤獨感是無法迴避的事情,克服的辦法一是創造,主動去改造自然,實現自我和外部世界直接的聯通;另一個就是愛,分享自己的生命力,實現自我和人群之間的聯通。無論是創造還是愛,都是主動性的行為;所以弗洛姆提倡「創造性的人格」。  通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讀後感

  【第1篇】  周恩來從小就熱愛學習,所以他的成績在班裡一直名列前茅。有一天,校長問他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有的說為父母而讀書,有的說為做官而讀書,有的說為掙錢而讀書,有的說為明理而讀書。輪到周恩來時,他大聲的說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校長聽後大為滿意,後來實踐證明,這是他長期以來樹立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