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紅花脫毒種球的生產方法與流程
2023-10-06 19:55:39 3
本發明涉及生物工程技術,尤其是涉及一種藏紅花脫毒種球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藏紅花又名西紅花、番紅花,屬名貴緊缺中藥材,因含有藏紅花素而備受關注,被譽為世界上最貴的藥用植物、世界上最好的染料、世界上最高檔的香料。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列為重點發展的中藥材品種。近年來藏紅花在醫療、保健、化工等方面的價值被全面開發,由於用量巨大,市場供不應求,主要依賴進口。藏紅花為三倍體,不結實,所以採用無性繁殖,「種球」在繁殖過程中很容易感染植物病毒,一經染毒很難去除而且會越來越嚴重,極大降低了藏紅花的產量和質量。經對現有技術的檢索發現,藏紅花脫毒後增產效果明顯,但藏紅花生長點剝離困難,另外微型種球的生長緩慢,這成為了限制藏紅花脫毒技術大面積推廣的一個瓶頸。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藏紅花脫毒種球的生產方法。
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藏紅花脫毒種球的生產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用氯氣對藏紅花種球進行表面消毒,然後接種到生長培養基中;
步驟二,種球發芽後切取只帶一個葉緣基的生長點進行脫毒處理,然後接種到生長培養基中成苗;
步驟三,生長點成苗後進行病毒檢測;
步驟四,選擇不帶病毒的植株,繼代到誘導培養基中,產生微型種球;
步驟五,將微型種球接種到含有擴繁培養基的生物反應器內擴繁;
步驟六,將擴繁後得到的微型種球放4℃保存備用。
所述生長培養基為添加1-2mg/L赤黴素和0.8-1.5mg/L 6-苄氨基嘌呤的MS培養基。
所述誘導培養基為添加10-15mg/L病毒唑的MS培養基。
所述微型種球的擴繁方法為:使用鼓泡式生物反應器進行連續培養。
所述種球的擴繁培養基為添加1-2.0mg/L 6-苄氨基嘌呤的MS培養基。
上述MS培養基為Murashige和Skoog(1962)公開的培養基,其中1/2MS培養基為大量元素減半的MS培養基。MS培養基在現有的生物以及農業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
採用本發明的生產方法,藏紅花脫毒效果好,脫毒材料繁殖速度快,在生產上有較大的應用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的藏紅花種子來自中國藥科大學。
實施例所用MS培養基採用Murashige和Skoog(1962)公開的培養基,具體成分如表1所示。
表1
實施例:
步驟一,用75毫升次氯酸鈉與25毫升濃鹽酸生成的氯氣對藏紅花種球表面消毒20分鐘後,接種到添加1mg/L赤黴素和1mg/L 6-苄氨基嘌呤的MS培養基中,獲得無菌材料;
步驟二,種球發芽後切取帶一個葉原基的生長點,接種到添加1mg/L赤黴素和1mg/L 6-苄氨基嘌呤的MS培養基中成苗;
步驟三,生長點成苗後用PCR和掃描電鏡檢測進行病毒檢測;
步驟四,選擇不帶病毒的植株,轉入添加15mg/L病毒唑的MS培養基生產微型種根;
步驟五,將擴繁後的微型種球接種到鼓泡式生物反應器內擴繁,擴繁培養基為添加1.5mg/L 6-苄氨基嘌呤的MS培養基;
本實施例中,12個種球表面消毒成功,生長點剝離後得到55個脫毒苗,誘導出的脫毒種球用5升的鼓泡式反應器進行擴繁,通氣速率為0.3vvm。微球型根在反應器中27天內數量增加了兩倍,並於4℃下保存6個月後發芽率達到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