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於測量角接觸軸承凸出量的裝球夾具的製作方法
2023-10-25 07:16:42 3

本實用新型涉及軸承檢測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用於測量角接觸軸承凸出量的裝球夾具。
背景技術:
軸承是機械配套基礎件,廣泛應用於國民經濟各部門。現代精密工具機主軸、高速電主軸、精密儀器軸系等高精度軸系大多數採用了高精度角接觸球軸承。在工具機工業中,主軸軸承是制約工具機高精度、高速、高效發展的關鍵配套產品。精密工具機主軸通常採用成對雙聯或多聯的角接觸球軸承作支承在預緊狀態下工作,以提高工作母機的壽命,它要求主軸軸承具有高速、高剛度、低噪聲和熱穩定性好的性能。要滿足這些要求,需要準確測量出構成成對軸承的單個軸承在一定預負荷作用下的端面凸出量。
凸出量是角接觸球軸承成品檢測的重要指標,直接關係著軸承組配的選取。角接觸球在生產製造階段,必須初測凸出量,根據測量值,磨削套圈寬度,已達到成品軸承萬能組配或配對的目的。所謂的初測凸出量是指軸承滾道中裝入一定數量大於等於三個的滾動體,滾動體均勻分布滾道中,採用軸承凸出量測量儀測量軸承凸出量。
現階段將初測凸出量時,人手或使用鑷子直接將一定量大於等於三個的滾動體裝入軸承滾道中,人工使滾動體均勻分布,將軸承放入凸出量測量儀中初測軸承凸出量。測量完成後,人工播動滾動體於滾動一處,拆卸軸承內外圈,回收滾動體,裝入下一套待初測凸出量軸承中,重複上述步驟。這樣操作有以下弊端:1、反覆裝球、拆套操作工序繁瑣,效率極低;2、人手裝滾動體,不利於滾動體的清潔及滾動體的恆溫,影響造作環境及凸出量測量的準確性;3、使用鑷子裝滾動體,效率低,採用軟鑷子,滾動體易滑落,影響測量效率,採用鋼製鑷子,滾動體易滑落,劃傷滾動體,影響測量效率及測量結果準確性;4、回收滾動降低效率,不利於滾動體清潔度的保持。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中的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用於測量角接觸軸承凸出量的裝球夾具,可簡易地將滾動體裝入軸承滾道中,易於拆卸。
本實用新型採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用於測量角接觸軸承凸出量的裝球夾具,包括均呈環形結構的上夾具和下夾具,所述的上夾具和下夾具相互平行設置,上夾具和下夾具通過連接體連接在一起,且上夾具和下夾具中相靠近設置的端面均設有用於卡設滾動體的凹槽,滾動體能夠在凹槽內自由滾動且不脫離凹槽。
進一步地,上夾具在下夾具上的垂直投影與下夾具完全重合。
進一步地,上夾具的外徑小於軸承外圈擋邊的直徑,上夾具的內徑大於軸承內圈擋邊的直徑,且上夾具的外端面與下夾具的外端面之間的垂直高度小於軸承的公稱寬度。
本實用新型中,所述的凹槽為V型槽或圓形槽。
本實用新型中,連接體呈扇形結構,且連接體的內徑不小於上夾具的內徑,連接體的外徑不大於上夾具的外徑。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一:上夾具、下夾具和連接體為一體結構的彈性體。
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之二:連接體的上下兩端分別與上夾具的內端面、下夾具的內端面可拆卸連接。
本實用新型的裝球夾具,上夾具、下夾具和連接體不與軸承套圈接觸,不與凸出量測量儀接觸,以保證測量的準確性;凹槽尺寸和連接體高度的設置,確保滾動體在凹槽中自由滾動而不脫離凹槽。
本實用新型可用於初測角接觸軸承凸出量,也可用於初測角接觸球軸承遊隙、裝配高;也可用於深溝球軸承。
採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滾動體可在凹槽中自由滾動,測量凸出量時,滾動體均勻分布;拆套時,滾道中的滾動體可集中於裝球夾具中,易於拆套,滿足了初測凸出量的使用要求。
2、滾動體在凹槽中不脫離槽,夾具安裝完成後,可反覆使用,避免了鑷子裝球或手裝球的弊端,提高了工作效率,增加了測量凸出量的準確度。可簡易地將滾動體裝入軸承滾道中,易於拆卸,操作過程中不接觸滾動體,不劃傷滾動體,無需回收滾動體,節省了人力,提高了初測凸出量值的準確性,大大提高了測量效率。
3、上夾具、下夾具和連接體不與軸承套圈接觸,不與凸出量測量儀接觸,確保了凸出量測量的準確性。通過調整凹槽尺寸和連接體高度,可適用於不同直徑的滾動體,增加了夾具的使用範圍,有利於推廣應用。
附圖說明
圖1為實施例1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未安裝滾動體的示意圖;
圖3為實施例2的示意圖。
附圖標記:1、上夾具,2、下夾具,3、連接體,4、滾動體,5、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徵以及達成的目的便於理解,下面結合示意圖,進一步闡述本實用新型,但本實用新型所要求保護的範圍並不局限於具體實施方式中所描述的範圍。
一種用於測量角接觸軸承凸出量的裝球夾具,包括均呈環形結構的上夾具1和下夾具2,所述的上夾具1和下夾具2相互平行設置,上夾具1和下夾具2通過連接體3連接在一起,使上夾具1與下夾具2之間形成環形的用於放置滾動體4的空間,且上夾具1和下夾具2中相靠近設置的端面均設有用於卡設滾動體4的凹槽,滾動體4能夠在凹槽5內自由滾動且不脫離凹槽5。
實施例1
一種用於測量角接觸軸承凸出量的裝球夾具,如圖1所示,包括均呈環形結構的上夾具1和下夾具2,上夾具1和下夾具2相互平行設置,上夾具1在下夾具2上的垂直投影與下夾具2完全重合,上夾具1和下夾具2通過連接體3連接在一起,上夾具1、下夾具2和連接體3為一體注塑成型的彈性體,上夾具1、下夾具2和連接體3為一體式結構。
其中,如圖2所示,上夾具1和下夾具2中相靠近設置的端面均設有用於卡設滾動體4的凹槽,凹槽5為V型槽或圓形槽,凹槽5尺寸和連接體3高度的設置,確保滾動體4能夠在凹槽5中自由滾動且不脫離凹槽5;上夾具1的外徑小於軸承外圈擋邊的直徑,上夾具1的內徑大於軸承內圈擋邊的直徑,且上夾具1的外端面與下夾具2的外端面之間的垂直高度小於軸承的公稱寬度;連接體3呈扇形結構,且連接體3的內徑不小於上夾具1的內徑,連接體3的外徑不大於上夾具1的外徑。
在使用該夾具時,將一定數量的滾動體4壓入夾具的凹槽5內,通過裝球口工藝將滾動體4裝入滾道中,滾動體4一般為三個以上,採用軸承凸出量測量儀測量軸承凸出量。測量完成後,使滾動體4集中於槽中一處,拆卸軸承內外圈,拿出夾具,裝入下一套待初測凸出量軸承中,重複上述步驟。
實施例2
一種用於測量角接觸軸承凸出量的裝球夾具,如圖3所示,包括均呈環形結構的上夾具1和下夾具2,上夾具1和下夾具2相互平行設置,上夾具1在下夾具2上的垂直投影與下夾具2完全重合,上夾具1和下夾具2通過連接體3連接在一起,連接體3的上下兩端分別與上夾具1的內端面、下夾具2的內端面可拆卸連接,可以通過螺釘、螺栓等可拆卸方式將連接體3的上下兩端固定在上夾具1和下夾具2上,或者通過膠粘的方式,將連接體3的上下兩端粘貼在上夾具1和下夾具2上。
其中,上夾具1和下夾具2中相靠近設置的端面均設有用於卡設滾動體4的凹槽,設置方式同實施例1,凹槽5可以為V型槽或圓形槽,也可以為其他與滾動體4形狀相適應的結構;凹槽5尺寸和連接體3高度的設置,確保滾動體4能夠在凹槽5中自由滾動且不脫離凹槽5;上夾具1的外徑小於軸承外圈擋邊的直徑,上夾具1的內徑大於軸承內圈擋邊的直徑,且上夾具1的外端面與下夾具2的外端面之間的垂直高度小於軸承的公稱寬度;連接體3呈扇形結構,且連接體3的內徑不小於上夾具1的內徑,連接體3的外徑不大於上夾具1的外徑。
在使用該夾具時,將一定數量的滾動體4裝入下夾具2的凹槽中,滾動體4一般為三個以上,然後安裝連接體3和上夾具1,將該夾具放入軸承內,使滾動體4均勻分布於軸承的滾道中,採用軸承凸出量測量儀測量軸承凸出量。測量完成後,使滾動體4集中於槽中一處,拆卸軸承內外圈,拿出夾具,裝入下一套待初測凸出量軸承中,重複上述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