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液體密封罐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14:46:12 2

本實用新型涉及密封罐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液體密封罐。
背景技術:
現在每戶家庭在生活中都會接觸到大大小小不同的瓶子,這些瓶子有的儲藏液體,有的儲藏固體。有些液體還具有揮發性,致使難以保存。為了使儲藏物儲藏的更久,通常需要進行密封儲藏。但是現有的密封罐很難的做到完全密封,往往罐內會留有空氣,導致罐體內部的液體揮發變質,結構複雜,操作麻煩,適用性差。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液體密封罐,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液體密封罐,包括主體,所述主體的頂部設置有蓋體,所述蓋體的內部設置有氣泵,所述氣泵的底部與空氣吸入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空氣吸入管的另一端貫穿蓋體且延伸主體的內部,所述氣泵的上部與空氣流出管的一端連通,所述空氣流出管的另一端貫穿蓋體且延伸至蓋體的外部,所述蓋體的內部貫穿設置有空氣回流管,該空氣回流管的一端延伸至主體的內部,所述空氣回流管遠離主體的一端設置有橡膠塞,所述蓋體上設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底部設置有防水薄膜層和真空表,所述蓋體底部的四角分別設置有連接裝置,所述主體的頂部四角設置有與連接裝置相適配的凹槽,所述控制器分別與氣泵和真空表電性連接。
優選的,所述連接裝置包括橡膠連接腿,所述橡膠連接腿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塊,所述固定塊的底部設置有等距離排布的三個卡接腳。
優選的,所述凹槽的內部設置有與卡接腳相適配的卡接槽。
優選的,所述氣泵的底部設置有支架,且支架固定連接在蓋體的底部。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該液體密封罐,通過連接裝置和蓋體內部的氣泵,將蓋體與主體緊密連接且把主體內部的氣體抽出,最終達到密封的效果,結構簡單,使用方便,避免液體揮發,適用性強。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蓋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主體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主體的結構剖面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連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主體、2蓋體、3氣泵、4空氣吸入管、5空氣流出管、6空氣回流管、7橡膠塞、8控制器、9防水薄膜層、10真空表、11連接裝置、111橡膠連接腿、112固定塊、113卡接腳、12凹槽。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於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於本實用新型保護的範圍。
請參閱圖1-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液體密封罐,包括主體1,主體1的頂部設置有蓋體2,蓋體2的內部設置有氣泵3,氣泵3的底部設置有支架,且支架固定連接在蓋體2的底部,氣泵3的底部與空氣吸入管4的一端連通,空氣吸入管4的另一端貫穿蓋體2且延伸主體1的內部,氣泵3的上部與空氣流出管5的一端連通,空氣流出管5的另一端貫穿蓋體2且延伸至蓋體2的外部,蓋體2的內部貫穿設置有空氣回流管6,該空氣回流管6的一端延伸至主體1的內部,空氣回流管6遠離主體1的一端設置有橡膠塞7,當取出橡膠塞7時,外部的空氣流進密封罐內,蓋體2上設置有控制器8,控制器8的底部設置有防水薄膜層9和真空表10,防水薄膜層9防止液體流出主體1,真空表10感知密封罐內的氣壓,蓋體2底部的四角分別設置有連接裝置11,連接裝置11包括橡膠連接腿111,橡膠連接腿111的底部設置有固定塊112,固定塊112的底部設置有等距離排布的三個卡接腳113,主體1的頂部四角設置有與連接裝置11相適配的凹槽12,凹槽12的內部設置有與卡接腳113相適配的卡接槽,連接裝置11的卡接腳113與凹槽12內的卡接槽緊密卡接,避免連接不緊密導致液體外流。控制器8分別與氣泵3和真空表10電性連接,控制器8控制氣泵3將空氣抽出密封罐,從而達到密封的效果,避免液體揮發,使用方便,適用性強。
工作原理:當蓋上蓋體2時,卡接腳113與卡接槽緊密卡接,保證蓋體2與主體1緊密連接,蓋體2底部的真空表10感知主體1內的氣壓,將信息傳送給控制器8,控制器8控制氣泵3,通過空氣吸入管4將空氣吸入,再由空氣流出管5排出,達到排出空氣的效果;當真空表10感知氣壓達到規定氣壓時,控制器8控制氣泵3停止工作,主體1的內部已經變為真空環境,外界氣壓大於罐內氣壓,從而使密封罐達到密封的效果。當需要打開密封罐時,將橡膠塞7取出,外部的空氣通過空氣回流管6進入密封罐內,使罐內外氣壓相同,從而輕易將蓋體2從主體1上取下。
儘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於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實用新型的範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