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夜間監護器的製作方法
2023-10-24 16:14:22
專利名稱:嬰幼兒夜間監護器的製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幼兒夜間監護器,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紅外傳感器對嬰幼兒進行監護的裝置。
技術背景:嬰幼兒的夜間看護是一件費神的事情。在嬰幼兒睡著時,看護者需要不時地醒來查看孩子是否翻身壓住鼻子、是否爬到床邊或踢開被子等,且常常因沒有及時醒來錯過時機。已有的嬰幼兒監聽和監視設備主要用於白天遠程監控,未見用於夜間的嬰幼兒輔助監護設備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能夠在夜間監測嬰幼兒行為動作的嬰幼兒夜間監護器。技術解決方案: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所述殼體上設有探測孔和窗口,殼體內封裝有紅外傳感器、信號處理器、無線信號發生器、遙控開關接收器和電源,紅外傳感器與信號處理器連接,信號處理器與無線信號發生器連接,紅外傳感器、信號處理器和無線信號發生器分別與遙控開關接收器連接,遙控開關接收器與電源連接,所述紅外傳感器探頭置於殼體探測孔內;其還包括封裝在一起的報警裝置和遙控開關發射器。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利用紅外傳感器實現了對嬰幼兒的夜間監護,可以靈敏判斷嬰幼兒是否出現踢開被 子、翻身或爬行等行為動作,準確性很高;通過無線電信號傳輸,看護者無論在臥室休息還是在其他房間幹活,都可以得到報警,無線電信號發射次數很少,輻射影響很小;遙控開關使用方便,節省電源;報警裝置簡單實用,在孩子身邊時使用振動模式防止吵醒睡覺的孩子,離開臥室時使用鈴聲模式。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本實用新型包括殼體1:將紅外傳感器2、信號處理器3、無線信號發生器4、遙控開關接收器5和電源6封裝在一起,留有紅外傳感器2探測孔和遙控開關接收器5信號接受窗口,安裝於嬰幼兒床上、牆壁或屋頂上,且安裝後探測孔角度可調。紅外傳感器2:探測嬰幼兒在睡覺時是否安穩,嬰幼兒有踢開被子、翻身或爬行等較大幅度動作時輸出信號給信號處理器3。信號處理器3:接收到紅外傳感器2的信號後,向無線信號發生器4發出動作指令。無線信號發生器4:收到信號處理器3傳來的動作指令後,向報警裝置7發送特定頻率的無線電信號。遙控開關接收器5:用於遙控接通或斷開封裝在殼體I內的紅外傳感器2、信號處理器3和無線信號發生器4的供電電源6。電源6:為遙控開關接收器5供電,並經由遙控開關接收器5向紅外傳感器2、信號處理器3和無線信號發生器4供電。報警裝置7:由嬰幼兒看護人攜帶,設有振動和鈴聲兩種方式。遙控開關發射器8:配合遙控開關接收器5使用,與報警裝置7封裝在一起。電源9:為報警裝置7和遙控開關發射器8供電。使用時,將殼體I安裝於嬰幼兒床上、牆壁或屋頂上,根據紅外傳感器2的探測範圍調整殼體I上探測孔的朝向角度,使紅外傳感器2的監測範圍集中在嬰幼兒頸部以下部分。不需要監護器工作時,關閉報警裝置7,並通過遙控開關發射器8向遙控開關接收器5發送信號,斷開殼體I內紅外傳感器2、信號處理器3和無線信號發生器4的電源;嬰幼兒夜間睡著後,看護人需要離開臥室或準備睡覺時,將嬰幼兒放在監護器下,為嬰幼兒蓋好被子後,啟動報警裝置7,並使用遙控開關發射器8向遙控開關接收器5發送信號,接通殼體I內紅外傳感器2、信號處理器3和無線信號發生器4的電源。當嬰幼兒在夜間有踢開被子、翻身或爬行等動作時,紅外傳感器2會輸出信號給信號處理器3,信號處理器3收到紅外傳感器2的信號後指令無線信 號發生器4向報警裝置7發射特定頻率的無線電信號,報警裝置7接收到該頻率的無線電信號後,通過振動或響鈴的方式報警,提醒看護者為嬰幼兒重新蓋好被子。
權利要求1.嬰幼兒夜間監護器,包括:殼體,其特徵在於,所述殼體上設有探測孔和窗口,殼體內封裝有紅外傳感器、信號處理器、無線信號發生器、遙控開關接收器和電源,紅外傳感器與信號處理器連接,信號處理器與無線信號發生器連接,紅外傳感器、信號處理器和無線信號發生器分別與遙控開關接收器連接,遙控開關接收器與電源連接;還包括封裝在一起的報警裝置和遙控開關發射器 。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嬰幼兒夜間監護器,尤其涉及一種利用紅外傳感器對嬰幼兒進行監護的裝置。本實用新型所述殼體上設有探測孔和窗口,殼體的紅外傳感器與信號處理器連接,信號處理器與無線信號發生器連接,紅外傳感器、信號處理器和無線信號發生器分別與遙控開關接收器連接,遙控開關接收器與電源連接;還包括封裝在一起的報警裝置和遙控開關發射器。本實用新型利用紅外傳感器實現了對嬰幼兒的夜間監護,靈敏判斷嬰幼兒是否出現踢開被子、翻身或爬行,通過無線電信號,看護者可得到報警,輻射小;在孩子身邊時使用振動模式防止吵醒睡覺的孩子,離開臥室時使用鈴聲模式。
文檔編號A61B5/11GK203153745SQ20132009214
公開日2013年8月28日 申請日期2013年2月28日 優先權日2013年2月28日
發明者田紅曉 申請人:內蒙古科技大學